韭的真經:中國人壽核心科技產業升級板塊:產前保健建議心得

時間:2023-12-10 09:26:54 作者:產前保健建議心得 熱度:產前保健建議心得
產前保健建議心得描述::韭陽真經: 中國人壽(SH601628)22年最后一個交易日突破了。新年第一交易日不會跌了吧 墨溪野老: 波瀾起伏讓人難忘的2022投資年算是落下帷幕,這一年對絕大部分股票投資人而言,相信都是刻骨銘心的。股票投資盈虧固然重要,但是總結經驗教訓,走好后面的路更重要。 在總結2022年之前,先要回顧下2022年A股各大指數情況,同時也是對目前機構選擇做一個整體梳理。畢竟人們更愿意看到明年的希望。 2022年最后一個交易日,A股上證和深成指都收紅。全年上證指數下跌了約15%(年內最大跌幅21%),深成指數下跌了約26%(年內最大跌幅32%),滬深300下跌約22%(年內最大跌幅29%),創業板指下跌了約29%(年內最大跌幅36%)。美聯儲緊縮加息背景下,全球股市主要市場都是跌的,當然包括美股在內,科技股調整更明顯。 最近美股回調,A股也表現出明顯漲不動趨勢。個人總感覺美國還有一波像樣的跌幅,而且不會等太久。至于會不會帶崩A股,帶崩多少值得觀察。但是從目前A股走勢和機構態度而言,明顯在強預期之下信心比較足。目前來看,機構和市場對美聯儲加息末端估計準確率高一些,大概率是低估了美聯儲貨幣緊縮的縮表力度,也較大程度低估23年美股豬隊友階段性破壞力,更沒有考慮全球利率中性化也就是回不到過去十幾年零利率或超低利率的新常態帶來的價值重股。因此對23來年A股應該適度審慎樂觀些。 現在A股疲態之中消費股屹立不動,目前來看資金信心是看得出來的,也是已經做出實打實的選擇。盡管實際情況“強勢預期,弱勢現實”,但市場先不管現在和未來實際會怎樣,目前選擇堅定相信來年我國消費會大復蘇。仔細想想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出口增量方面23年肯定不用想了,投資基本能投的都投了,各行各業投資增量方面做加法的有,做減法的也不少。作為后發經濟體走到今天,既是消費替代投資擔當主力關鍵時刻,也是能否脫離中等收入陷阱的關鍵時刻,除了選擇相信消費又還有什么可以選擇呢? 其實真正脫離中等收入陷阱,還是要靠產業升級帶來收入增多,進而讓消費大幅增加。因此邏輯起點在核心科技產業升級,主戰場在消費升級,而不是僅僅局限于原有的食品飲料和家電家具電子產品等。 但是產業升級需要時間,原有消費則可以立竿見影。機構和市場目前選擇相信消費板塊也無可厚非,既是對國運相信,也是現實無奈和內心期許。而且A股能否起來一定要看消費走多遠,進而帶來溢出效應。這么看來,核心科技產業升級板塊和消費板塊就是23年希望所在。 但從機構目前打法來看,先保守穩健的選擇前期跌幅較大,營收相對穩健的消費板塊,至于核心科技產業升級板塊成長股就等后續再說。這種打法,對很多投資人而言既是23年的機會也可能是23年的坑。因為到時實際經濟到底是強復蘇還是弱復蘇,那就只能走一步看一步政策力度。如果數據強復蘇,當然是皆大歡喜,那就是機會;如果數據弱復蘇,現在預期又這么高,結果一地雞毛,那就是坑。目前最真實的狀態是,機構和市場先不管未來實際復蘇情況,壓抑太久現干一波再說,反正現在又不存在數據證偽。建議大家大家先做到心中有數,到時臨了就不慌,總之,一顆紅心兩手準備,且行且珍惜。 2022年無論機構還是個人大多數都是虧損的,至于報道出來的各種明星基金經理和網紅大V虧到絕望清倉的也是大有人在。2022年實際運行和2022年年初各大機構預測,為什么會差別如此之大? 歸根到底是長期低利率甚至零利率帶來麻痹,導致很多機構把貨幣灌水帶來的水漲船高當成了自己發掘行業預測行業發展的實力。市場很多所謂明星基金經理和網紅大V一度盛行所謂只強調自下而上選股,只看行業不看宏觀政策的自下而上的選股。相當于一個人只低頭走路,不抬頭看天。 鑒于當時市場流行這種變態迷之自信投資邏輯,我在雪球賬戶開立第一天特意寫下“業績和貨幣是市值變化的唯二動力,關注業績影響因素,關注貨幣發行量影響因素”這個簽名,目的就是時刻提醒自己不要盲人摸象。 股價主要兩個因素影響一個就是業績另一個就是貨幣。相當于煮稀飯,里邊食材(業績)決定粥的口感和味道,但是水(貨幣)決定粥的體量和高低。如果水太少不是燒糊了就是煮成干飯,水太多的話,里面都是泡沫,總體看似很多,但長期吃這種東西人是會浮腫的。 2021年初我整體判斷,那會美聯儲和全世界其他國家都沒有緊縮和修正原來貨幣政策意愿(當時中國其實正利用這一波國外寬松,微調緊縮貨幣和收縮房地產)。貨幣政策暫不存在轉向可能,那會積極做多。但到了2021年底和2022年肯定要鐘擺回來大幅度逆轉貨幣政策,而且個人覺得疫情期間歐美國家如此大幅度放水真的小題大做了。疫情對經濟傷害遠沒那么大,但那會歐美國家都想著發錢停不下來。 正是基于貨幣政策一定會大幅度逆轉和貨幣是影響股價非常重要因素這個邏輯,在2021年投股票賺錢效應很好的時候,和一個好朋友2021年2月和2021年4月連續兩個月提到2022年要謹慎流動性緊縮,算是股市盛世危言吧。那會疫苗開打國際存在放松防控的可能情況下,國內預期也很高。我是在一季度大做一波后疫情復蘇的航空酒店旅游板塊,中間波段操作了一下。這也是下圖左圖我的朋友就急著想要抓住機會接回來,后續又積極操作其他成長板塊確實21年收益挺不錯的。右圖是到了4月底我的好哥們短時間內盈利百分之幾十,對后市憧憬很大,但是沒有意識到人造泡沫破滅快到了。 也正是因為這種謹慎,今年最后操作下來結果,相比當初悲觀預期還是要好一些。起碼還是有一定盈利,雖然和以前比要低一些。 當然話又說回來,投A股就是投國運,中國經濟好了A股才會好。拉長來看,完全可以保持信心,對A股也可以多點期待。 我對未來的政策預期保持樂觀,即使是有全球經濟形勢的擾動,國家一定會想方設法保經濟,真正的主線也在那里。投資者長期信心更足些,也要看遠一些,終究會實現良好的回報。 最后想對各位球友說的是,做投資是一項永遠修行。低頭走路的時候也要抬頭看看天。23年可以比22年樂觀些,但是在美股沒有在經歷一輪殺估值和貨幣緊縮尾部擺尾效應之前,可以適度謹慎。畢竟錢是自己的,做投資永遠記住,自己投下去首先想到是會不會虧,虧多少;其次才是評估會不會賺,賺多少。 滬深300ETF(SH510300) 招商銀行(SH600036) 中遠海控(SH601919) @雪月霜 @今日話題 秋天的兩只小雞: 更多調研錄音、深度研報請關注: "秋天的兩只小雞"。 保險復盤2022:投資收益大幅下降,價值持續承壓2022 年前三季度行業表現較差,權益市場震蕩以及負債端的表現偏弱是主要原因。總體來看,持續承壓的保費增速與當前人口結構、保障缺口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反映日益突出的供需矛盾。 中長期來看,產品服務創新是周期上行的核心動能,但短期內可能難以觀測到創新改革的成效。 負債端展望:積極把握龍頭業績反轉機遇 負債端龍頭險企筑底反轉信號漸強。1)個險渠道規模出現企穩跡象,龍頭公司單季度降幅持續收窄,考慮收入增長因素預計未來半年內隊伍規模降幅有望進一步降低;2)龍頭險企隊伍整體質量提升,意味著收入的提升具有較強可持續性以及隊伍規模的穩定性,同時也意味著當前人力規模足以支撐四季度與明年一季度的保費與價值增長;3)從退保率數據來看,上市險企強化經營管理能力取得成效,業務質量有所改善。在隊伍規模、產能以及業務質量的情境下判斷,負債端底部已現,2023 年一季度我們大概率將觀測到龍頭公司的新業務價值增速回正。 境外視角:管控放松≠保費修復 疫情管控措施的放松對于保險業而言,并不等同于負債端的改善以及超額收益的實現。從美國、中國臺灣、中國香港、日本、韓國五地樣本來看,放松后線下活動通常會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如果收入水平或預期沒有明顯改善,保費增速通常難以出現改善,而居民收入往往并不會隨著管控的放開自動改善。一方面,保險產品具備一定的可選消費屬性,短期需求跟居民收入相關性較高;另一方面,防控措施放開后,線下場所的人流量大多也沒有恢復至2019 年水平。 資產端:利率上行將帶動行業估值快速修復 利率上行修復保險行業內含價值。P/EV 估值體系下,量化利率對于估值的影響就可以轉變為對于內含價值和新業務價值的影響。利率上行后,調整后負債的變動基本可以抵消債券價格下降對于調整后資產的侵蝕,而代表未來利潤折現的有效業務價值則可以獲得增長。總的來說,50BP 利率抬升對于內含價值可以帶來4-7%的空間,其中,中國人壽作為純壽險標的具備相對較高的敏感性。若考慮新業務價值帶來的估值溢價,保險公司估值將有更明顯的提升。 投資建議:把握資負雙擊配置機遇 人身險大概率維持弱復蘇,但需重視龍頭險企筑底信號。人身險方面,預期表現將隨防控措施解除實現一定修復,但居民收入是更為重要的影響因素。同時,疫情并非最近幾年來保費增長放緩的主要矛盾,通過產品服務創新解決供需錯配問題才能帶動保費重回上行周期,因此我們判斷2023 年上半年人身險負債端復蘇仍相對偏弱。但需要注意的是,部分龍頭險企在渠道規模、隊伍產能、業務質量上都已呈現筑底跡象,極有可能實現業績反轉,推薦積極把握。 上半年主要關注資產負債雙擊帶來的估值修復機會。當前行業機會主要來自資產端改善疊加負債端回暖所帶來的極高的估值修復空間,考慮當前行業估值水平處于較低區間,配置性價比可觀,重點推薦節奏領先、資產端彈性較強的中國人壽。中長期來看,產品服務創新將驅動負債端再次走上成長的新周期,看好生態建設完備、經營能力較強的龍頭險企。 風險提示 1、資本市場大幅下跌,利率水平下行超出預期;2、行業監管政策大幅調整。 來源:[長江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吳一凡/謝宇塵/戴永飛] 日期:2022-12-27 Choice數據: 2022年的最后一天,讓我們一起通過多維視角盤點一下過去一年A股的市場表現。 主要指數 2022年,A股各大指數普跌。其中,創業板指數下跌幅度最大,累計跌幅-29.37%,深證成指、滬深300下跌-25.85%、-20.31%。 數據來源:Choice數據 板塊漲跌幅TOP5 行業來看,2022年31個申萬一級行業中,煤炭和綜合累計漲幅為正,分別累計上漲10.95%和10.57%。 電子、建筑材料和傳媒行業累計跌幅最大,分別為-36.54%、-26.13%、-26.07%。 數據來源:Choice數據 注:圖中僅展示2022年累計漲幅TOP5和累積跌幅TOP5行業數據 個股漲跌幅TOP5 剔除年內上市新股,2022年五大牛股為:綠康生化、西安飲食、寶明科技、人人樂、傳藝科技,累計漲幅分別為381.32%、329.28%、313.56%、274.45%和266.63%。 數據來源:Choice數據 2022年五大熊股為:*ST澤達、*ST紫晶、ST明誠、*ST凱樂、歌爾股份,累計跌幅分別為-89.39%、-89.00%、-73.28%、-70.32%和-68.72%。 數據來源:Choice數據 個股成交額TOP5 成交額方面,2022年寧德時代成交額17300億元,位列榜首;排名二、三位的為貴州茅臺(14395億元)和天齊鋰業(11903億元)。 數據來源:Choice數據 高價股TOP10 截至12月30日收盤,A股市場收盤價最高的為貴州茅臺,報收1727.00元/股,總市值2.17萬億元。 禾邁股份、昱能科技和愛美客的收盤價也在500元/股以上。 數據來源:Choice數據 市值變動額TOP5 2022年,A股各企業總市值增加最多的為中國人壽,總市值1.05萬億,市值增加值1987億元。 數據來源:Choice數據 總市值減少最多的為寧德時代,截至12月30日,公司總市值9606.34億元,較2021年年末減少4096億元。 數據來源:Choice數據 總市值TOP20 從總市值來看,貴州茅臺、工商銀行、中國移動位列市值排行榜前三名。此外,建設銀行、中國人壽、農業銀行市值均超萬億元。 在總市值TOP20中,年累計漲幅最高的為中國海油(40.74%)。 數據來源:Choice數據 北向資金 2022年,北向資金凈流入金額較高的個股有:隆基綠能、美的集團、國電南瑞、邁瑞醫療、匯川技術。 數據來源:Choice數據 北向資金凈流出較多的個股為:寧德時代、恒瑞醫藥、貴州茅臺、平安銀行、歌爾股份。 數據來源:Choice數據 股東增減持 按公告日統計,2022年,A股公司的重要股東(董監高及持股5%以上股東)累計凈增持數量最多的5只個股為:南京銀行、通威股份、中國平安、中國寶安、中國電信;減持最多的5只個股為:萬華化學、鹽湖股份、康龍化成、貝泰妮、天合光能。 數據來源:Choice數據 漲/跌停天數 除退市股外,2022年漲停次數最多的個股為ST澄星,累計漲停51次,全年累計漲幅24.15%。 數據來源:Choice數據 2022年累計跌停次數最多的個股是*ST西源,累計跌停50次。*ST凱樂累計跌停47次,排名第二,全年累計跌幅70.32%。 數據來源:Choice數據 個券融資 從個券角度來看,2022年累計融資凈買入最多的5個個券為:海康威視、鹽湖股份、恒力石化、海富通中證短融ETF、華夏上證科創板50成份ETF。 累計融資凈賣出最多的5個個券為:易方達黃金ETF、華安黃金易ETF、華夏恒生ETF(QDII)、易方達恒生國企ETF(QDII)、博時黃金ETF。 數據來源:Choice數據 秋天的兩只小雞: 更多調研錄音、深度研報請關注: "秋天的兩只小雞"。 2022 年保險行業資負面臨“雙殺”,龍頭險企積極應對挑戰。(1)人身險企穩筑底。一季度在去年高基數及開門紅節奏回歸正常背景下,新單表現整體下滑;隨后新單增速修正向好,走出與21 年相反的行情。代理人方面,2022 年各大險企仍積極推動代理人渠道轉型,數量企穩,質態有所提升。(2)財險維持景氣度。車險受益于去年較低基數與汽車銷量驅動,保費增速維持高景氣度;疫情下出行減少,賠付率下降,龍頭險企車險綜合成本率均有所改善。非車險在財險中占比有所提升,其中農險健康險增速有亮眼表現;綜合成本率方面龍頭險企表現分化。(3)資產端來看,2022 年前三季度股債“雙殺”,市場共振下險企投資收益均受影響;但疫情防控優化措施發布以來,市場信心有歸位跡象,股債行情均有所修正。同時,在資產配置方面,龍頭險企主動收窄不動產敞口規避風險,疊加政策端利好緩釋市場擔憂。 個人養老金逐步落地,龍頭布局“保險+養老”具備先發優勢。今年4 月20日至今,國家頒布多項個人養老金制度建設相關政策文件。養老金融對機構長期穩健的投資能力要求較高,而壽險公司恰好具有較為豐富的長期資產管理優勢,因此個人養老金發展的進程中保險行業有望承接利好。進一步地,稅優力度提升、擴大稅優惠及保險產品范圍,也為保險行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近年來在老齡化程度加劇、康養市場迎來黃金期、國內政策持續利好的大環境下,泰康、太保、平安等頭部險企紛紛布局“保險+養老”服務生態建設。憑借品牌及綜合服務能力的核心優勢,預計龍頭險企在商業養老險及個人養老金發展中可獲得優先受益。 年金險有望持續發力,“降溫”約束有利于增額終身壽理性增長。由于文化、社會和歷史因素影響,我國居民投資理念較為保守,市場反映消費者的儲蓄理財偏好顯著。基于此,以及居民養老需求不斷升溫,年金險增長將持續為險企貢獻新業務價值。同時,今年以來增額終身壽為人身險行業帶來了改革瓶頸期里難能可貴的增量。但隨著這一賽道逐漸擁擠,畸形競爭苗頭冒出。針對此類現象,監管出手對增額終身壽市場進行“降溫”處理,引導產品規范發展,保護投保人利益,引導競爭回歸理性,有利于行業長期健康發展。 健康管理服務賦能醫療健康險,拉動高價值率產品增長。商業醫保是解決居民醫療支出壓力的出口,但長期以來在醫保支出中只作為補充性角色。從近年來險企的產品結構變化與新業務價值率持續下降可以看出,商業醫保對居民的吸引力有限,產品形態需要創新。整合“保險+醫療”產業鏈為其提供創新思路,保險結合健康醫療管理服務,雙向賦能為險企打造第二增長曲線。在國內保險行業中,中國平安是最接近聯合健康“HMO 管理式醫療模式”的保險公司。平安醫療生態圈圍繞政府、用戶、服務方、支付方、科技五個發力點形成生態閉環,實現通過醫療服務賦能保險銷售,能夠助力保障類產品增長,優化產品結構,提升新業務價值率。 2023 年開門紅節奏提前,承接多重利好有望翻紅。整體來看,2023 年開門紅依然延續了上年的策略,依靠儲蓄類產品提升業績。2023 年節奏有所提前,國壽率先領跑開門紅,開啟時間較往年提前,領先其他險企近一個月時間。2023年內外兼修,開門紅有望“翻紅”。外部環境而言,2022 年持續股債“雙殺” 背景下,居民儲蓄意愿升溫,利好開門紅儲蓄型產品。內部環境而言,防控優化背景下,代理人轉型效果將在開門紅上加速兌現。同時在去年開門紅低基數下,2023 年開門紅有望實現回升。 投資建議:1)人身險方面,我們認為中短期內新業務價值增速有望觸底回升。 渠道層面,代理人轉型進入量穩質升,疫情防控優化加速轉型效果兌現,看好積極推動且代理人轉型呈效顯著的國壽、平安、太保。產品層面,供給端龍頭險企已經在積極推進產品轉型;需求端方面,疫情防控優化背景下,居民自主健康管理意識提升,有望促進保障類產品銷售。消費者教育到位后供需雙管齊下或將突破轉型瓶頸期,為行業帶來新的增量。2)財產險方面,我們認為產險有望維持高景氣。車險方面疫情防控優化有望帶動汽車市場需求釋放,且電 車政策利好下持續高增促量;同時疫情修復出行增加,賠付率提升,需關注綜合成本率的變化。非車險方面,政策利好助力提量,大災概率“大小年”規律與龍頭險企積極運用綜合治理手段促進增質。3)資產端方面,從市場共振因素來看,險企投資端承壓因素影響減弱,收益有望好轉。從企業角度來看,在穩健的配置風格中發揮巨量長期資金優勢、把握優質資產做好久期匹配的險企有望收獲超額收益,走出alpha 行情。4)整體長期來看,我們認為未來有幾類保險公司可以穿越周期,突破瓶頸迎來新的增長,一類是在醫療健康、養老服務基礎設施上形成壁壘的公司;一類是擁有真正突出長期資管能力的公司;還有一類是能打破桎梏,平衡利益,真實打造高產能、深壁壘銷售渠道的公司。 上市頭部險企在以上各方面有顯著優勢和壁壘,龍頭效應突出。 綜上,我們認為人身險行業以渠道轉型為安全墊護航公司價值增長,產品轉型有望帶來戴維斯雙擊;財產險行業車險為盾,非車為矛貢獻增量空間。當前各家公司 PEV 估值為:0.60(平安)、0.85(國壽)、0.46(太保)、0.34(新華)。建議關注順序為:中國人壽、中國平安、新華保險、中國財險 H 、中國太保。 風險提示:壽險渠道轉型不及預期、權益市場動蕩、長端利率持續下行、疫情反復、經濟下行壓力加大。 來源:[華創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徐康/洪錦屏] 日期:2022-12-27 風財訊: 來源: 鳳凰網房產深圳站 位于福田區福田街道佳兆業佳園獲批預售許可證,并在住建局官網公示,本次可售房源143套,位于1棟。 本次推售建面127-786㎡住宅單元,備案均價約10.47萬/㎡,單價區間約8.4-12.57萬/㎡,總價區間約1162-9891萬。 項目介紹 佳園,位于福田CBD中心區,是30年福田CBD僅剩的住宅用地。東臨會展中心,北臨平安金融中心,南臨濱河大道,坐擁8條地鐵線路,深圳圖書館、少年宮、關山月美術館、音樂廳、會展中心等大型公建配套;步行即達PAFC Mall、皇庭廣場、福田COCO PARK等CBD大型購物中心。 佳園分兩期開發,整體占地2.8萬平,建面超40萬平。一期以住宅為主,二期為復合多業態。 地鐵:地鐵1號線購物公園站、會展中心站,3號線購物公園站,4號線會展中心站,市民中心站; 11號線福田站;自駕:濱河大道往南山方向行駛民田路到達佳園。 市政配套:項目周邊配備當代藝術館、少年宮、深圳圖書館、深圳音樂廳、中心書城、關山月美術館、深圳博物館、歷時民俗館等,是全深人文藝術公建配套齊全的中心區。 商業圈:星河COCO Park、購物公園、皇庭廣場、領展中心城等,是密集國際消費集散地。 商務群立:平安金融中心、卓越時代廣場、信息樞紐大廈、中國人壽大廈、中心證券大廈等。 公園:市民中心公園、深圳中心公園、蓮花山公園、皇崗公園、錦繡園、向日葵公園、福田紅樹林生態公園等七大公園。 券商中國: 再見2022,你好2023。 “見證歷史”,或許是2022年投資者感慨最多的詞語。這一年,全球疫情跌宕反復,俄烏沖突愈演愈烈,美聯儲加息風暴不斷沖擊著脆弱的金融市場,2022年的黑天鵝事件過于密集。 其中,A股也未能獨善其身,所有重要指數皆墨,滬指、深成指、創業板指、科創50指數年度跌幅分別達15.1%、25.8%、29.4%、31.4%。 具體到個股表現,綠康生化(002868)成了2022年A股股王,年漲幅超381%,其次是西安飲食(000721)、寶明科技(002992),年漲幅分別達329%、313%;2022年“十大熊股”中有6只是ST股,但令人意外的是,還有2只科技白馬股:歌爾股份、韋爾股份,年跌幅分別達69%、66%。 揮別2022,展望2023,積極樂觀的聲音越來越多。機構認為,2023年或為市場筑底修復的變化年,2023年上半年估值修復先行、下半年盈利接力,2023年的做多機會值得期待。 2022年A股收官 隨著投資時鐘走過12月30日,A股的2022年正式畫上了句號。截至12月30日收盤,上證指數年內累計下跌15.12%,深成指年內累計下跌25.85%,創業板指年內累計下跌29.37%。 回顧全年走勢,A股整體經歷了先跌后漲,2022年開年,滬指由3649.15點開盤,一路走低,接連見證了“3000點保衛戰”“2900點保衛戰”,至4月28日創下年內新低2863.65點。 此后,滬指強勢反彈,但在7月之后,又進入下跌區間。近2個月,隨著疫情防控措施變化,A股從10月31日的2885.09點逐漸上揚,直至3089.26點。 從全球市場的維度來看,A股在2022年遭遇的下挫并非單個市場的特點,滬指15%的跌幅大致位于全球跌幅榜的中間水平。其中,越南股市的表現最慘,越南指數2022年跌幅高達56.9%,在全球市場墊底;印度股市再度領跑全球,印度SENSEX30指數全年錄得漲幅4.4%。 從總市值維度來看,2022年年初,A股所有上市公司(剔除年內上市的新股)的總市值合計為96.4萬億元。截至12月30日收盤,A股總市值下降至80.2萬億元,全年累計蒸發16.2萬億元。 資金方面,受行情走弱的影響,資金活躍度出現下降。截至12月30日收盤,年內A股日均成交額為9251億元,相比2021年的1.06萬億元的日均成交額,降幅約12.5%。 北向資金方面,12月30日,北向資金凈買入0.93億元,使得12月累計凈買入金額增至350億元,2022年累計凈買入達900億元,這也是自陸股通開通以來,北向資金連續9年加倉A股。 另外,據Wind數據顯示,截至12月30日收盤,北向資金年內的總成交額已超過23.3萬億元。 2022年的十大牛熊股 逆勢之下,誰問鼎了A股2022“最牛股”? 梳理2022年所有個股(剔除年內上市的新股)的表現,前十大牛股的年漲幅均超過210%,其中以光伏為首的新能源股占據了半壁江山。 具體來看,綠康生化成為了2022年股王,年漲幅超381%,漲勢幾乎貫穿全年;其次是,國慶節后爆發的西安飲食,今年累計暴漲329%,成為近期市場關注度最高的個股之一;寶明科技位居第三,全年漲幅達313%。 其中,“股王”綠康生化為POE膠膜概念股。值得注意的是,因看好標的公司及光伏膠膜行業未來發展前景,該公司在7月31日公告擬收購江西緯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權,隨后股價自8月持續攀高,年內錄得32個漲停板。 另外,暴漲329%的西安飲食則為旅游概念股,股價自10月底開始一路走高,僅12月便錄得9個漲停板,被股民戲稱為“跨年妖股”。 排在第三位的寶明科技,也是2022年下半年走勢最強的個股之一,其股價暴漲的導火索是7月初的一份公告顯示,擬在贛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投資建設鋰電池復合銅箔生產基地,主要生產鋰電池復合銅箔。 再看2022年A股“十大熊股”,包含了6只ST股,其中2只科創板ST股——*ST澤達、*ST紫晶全年跌幅均接近90%,位列跌幅榜前2位。作為科創板首兩家涉嫌欺詐發行的退市風險公司,*ST澤達、*ST紫晶自2022年11月22日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除了6只ST股以外,令人非常意外的是,A股2只科技白馬股——歌爾股份、韋爾股份也入圍了2022年“十大熊股”。其中,VR和蘋果概念股龍頭之一的歌爾股份全年累計下跌68.78%;昔日千億明星股——韋爾股份的年度跌幅也超過66%。 市值方面,A股市值前三名個股中,貴州茅臺穩坐市值第一寶座,但在2022年市值縮水了4058億元;工商銀行則在2022年市值減少782億元,由A股市值第三升至第二;寧德時代市值減少了4096億元,在2022年末滑落至第三。 從2022年市值變動看,中國人壽總市值增加1464億元,位居A股榜首。寧德時代、貴州茅臺、招商銀行則為2022年市值縮水前三多的個股。 2022年的3個歷史之最 11月22日,隨著鼎泰高科、矩陣股份上市,A股上市公司迎來“5000家”時刻。截至12月30日,A股上市公司總數量更是達到5152家。 盡管二級市場波動較大,但2022年A股市場的融資情況較好,IPO融資金額創新高。據普華永道公布的相關數據顯示,2022年A股IPO融資額位居全球股市之首。 2022年共有416家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融資額5780.49億元,與2021年全年的522家IPO融資額5426.43億元相比上升6.52%,創歷史新高。 其中,2022年最大的IPO為中國移動回A,單筆募資額度達到519.81億元。 按融資額計算,科創板和創業板分別以2462.12億元和1755.72億元排名第一和第二位,占A股總融資額的73.5%。 注冊制之下,“破發”成為了2022年新股市場的關鍵詞之一。今年以來,A股上市新股428只,從上市首日表現來看,破發122只,占比28.5%。從上市至今表現來看,有220只股票跌破發行價,占比達51%。毫無疑問,2022年是A股史上最大的一波新股破發潮。 從退市數量來看,12月31日,退市新規正式實施將迎來兩周年。 公開數據顯示,2022年以來,42家A股公司觸及退市指標,被實施強制退市,這一數量也創出A股歷史新高。其中,滬深兩市分別有18家、24家。加上2021年強制退市的17家,兩年退市家數占30多年來全部已退市公司總量的40%。 近日,證監會主席易會滿表示,在退市改革中,我們堅持“應退盡退”,拓寬多元退出渠道,努力做到既要“退得下”、又要“退得穩”,促進市場優勝劣汰。 2023年將如何演繹 揮別2022,展望2023,積極樂觀的聲音越來越多。 其中,國泰君安證券指出,展望2023年全年,由于疫情、經濟等關鍵因素均出現明顯好轉,當前整理期給市場提供了比較好的介入機會,回調正是逢低布局的良機。 中信證券認為,2023年可能是A/H股表現亮眼的一年,理由有四:一是國內防疫政策優化后,經濟增速回升帶動盈利預期改善;二是美聯儲貨幣政策轉向導致貼現率下行;三是互聯網平臺監管進入常態化階段;四是房地產信用風險的擔憂緩解。再考慮到當前A/H股估值處于歷史偏低分位數,2023年的做多機會值得期待。 方正證券表示,對A股市場行情整體樂觀,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兩點:第一,本輪盈利下行周期已經進入尾聲,明年經濟預計將會出現邊際改善;第二,以美聯儲為首的全球貨幣政策收緊預期邊際拐點已經出現。 華泰證券認為,2023年或為市場筑底修復的變化年,從當前至明年底,A股或先筑底后修復,2023年上半年估值修復先行、下半年盈利接力。 中金公司建議,短期緊跟政策邊際變化的節奏,中期偏成長。未來3-6個月建議投資者關注以下三條主線:第一,預期不高、政策出現邊際變化受影響大的領域,如地產鏈條、消費;第二,高景氣、有政策支持、中國有競爭力的制造成長賽道,包括科技軟硬件、高端制造、軍工等;第三,股價調整相對充分、中長期前景有待明朗的領域,如醫藥、互聯網等,配置時機需要等待政策預期變化。 責編:戰術恒 校對:趙燕 百萬用戶都在看 重磅!2022年基金"戰況"出爐,他一人包攬冠亞軍!指數型基金"大潰敗",這類QDII成功霸屏(附表格) 徹底怒了!美國巨頭向歐盟"宣戰",發生了啥?暴跌25%,芯片大國告急!華爾街巨頭大裁員,什么信號? 致命風暴!60人死亡,拜登:緊急狀態!超17000趟航班被取消,什么情況?暴跌65萬億,美股科技股反攻? 年初1萬入市,年末暴賺5億!"妖股"四起,這份"投機"概率幾何?為何大部分投機者都悲慘收局? 一夜狂瀉2700億!特斯拉崩了,空頭暴賺超1000億!"女版巴菲特"也栽了,巨虧67%!特朗普刷屏,當總統虧錢? 秋天的兩只小雞: 更多調研錄音、深度研報請關注: "秋天的兩只小雞"。 證券:本周市場日均成交額再度環比大幅下降1700 億至0.64 萬億;兩融余額(12.22)降至1.55 萬億。周初證監會易主席在黨委會議上表示,將繼續推動資本市場改革,擴大資本市場開放,并將切實維護資本市場平穩運行。周五滬深交易所也分別公告將推出一系列降費措施助力實體經濟復蘇。在一系列持續性利好政策和改革舉措的推動下,資本市場有望先于實體經濟迎來修復和發展。 我們認為,明年是國內經濟從疫情中走出的復蘇之年,也是資本市場的大發展之年,可以預期未來一段時期資本市場改革將呈現加速態勢,政策和投資者信心層面均有望持續改善,而市場環境的優化和創新模式的不斷推出也有望提升證券行業(特別是頭部券商)的中期業績預期。 近兩周市場交易量快速收縮,年末效應和節日期間滬深股通暫停對市場交易產生一定影響,證券板塊整體估值也持續走低。從歷史數據看,當前證券板塊整體估值仍處于近年較低位置,且券商間估值分化較前期加大,頭部價值標的的交易價值愈加凸顯。我們認為,資本市場改革提速有望成為行業價值回歸的直接催化劑,業務創新亦將為盈利增長開啟想象空間,行業中長期發展前景繼續向好。從投資角度看,我們更加看好行業內頭部機構在中長期創新發展模式下的投資機會,當前具備較高投資價值的標的仍集中于估值仍在低位的價值個股,此外證券ETF為板塊投資提供了更多選擇。 保險:近期個人養老金、商業養老金業務的落地疊加開門紅的推動進一步改善險企負債端業績預期。從多家險企渠道端了解到,養老金產品高熱度有利于產品交叉銷售,開門紅預售數據向好,但疫情趨勢、各地防控政策和生產生活的恢復情況仍是重要變量。根據當前進度,預計2023 年開門紅階段上市壽險新單保費將實現兩位數增長,NBV 增速也有望達到5-10%。此外,平安壽險2022年NBV 降幅有望縮小到10%至15%,中國人壽NBV 降幅有望縮小至大個位數區間。我們認為,隨著險企的渠道改革紅利加速兌現,四季度至2023 年上半年負債端有望延續邊際改善勢頭。 板塊表現:12 月19 日至12 月23 日5 個交易日間非銀板塊整體下跌3.22%,按申萬一級行業分類標準,排名全部行業12/31;其中證券板塊下跌3.54%,跑輸滬深300 指數(-3.19%);保險板塊下跌2.33%,跑贏滬深300 指數。個股方面,券商漲幅前五分別為首創證券(10.02%)、方正證券(-1.40%)、中金公司(-1.94%)、長城證券(-2.45%)、東方財富(-2.91%),保險公司漲跌幅分別為中國人壽(2.11%)、中國平安(-2.69%)、中國太保(-2.99%)、新華保險(-3.03%)、中國人保(-3.40%)、天茂集團(-4.64%)。 風險提示:宏觀經濟下行風險、政策風險、市場風險、流動性風險。 來源:[東興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劉嘉瑋/高鑫] 日期:2022-12-27 墨溪野老: 看到有球友在問貨幣政策大轉彎背景下保險公司投資價值。我先簡單線條式分享下保險行業狀況投資邏輯,然后分享下國內保險公司海外投資數據哈。 過去十幾年因為全球低利率甚至零利率政策,導致很多保險公司的理財型保單成本也是很低的而且很多時間很長甚至是幾十年的都有。隨著上一版全球化結束,通脹相對過去會高一個檔次,利率和貨幣政策也會趨于中性。接下來一段比較長時間應該是2-4%利率水準,起碼比以前高很多。但是中國不一樣哈,中國以前就沒有實行太低利率政策,所以22年全球貨幣緊縮和加息背景下,中國反而是實行寬松貨幣和適度微微調低利率的政策。就利率政策變化給保險標的帶來的投資機會而言過去沒有瘋狂挖坑,現在也沒大投資機會。 國外保險那是另一番光景,雖然開始,國外保險公司比如原來投資資產22年和23年價格下跌做了減法,但是這兩年和接下未來一段時間投的很多無風險或者風險很低產品收益遠遠高于過去很多年低利率甚至零利率下發行和賣出的長期繳費的理財型保單成本。這會讓國外保險公司獲利頗豐。這樣的話對國外和可以大幅度投資國外無風險或者風險很低產品收益可觀的資產保險公司肯定是大獲其利。接下來再看看國內保險公司國外資產分布狀況。 截止2022年8月底數據,我國險資境外投資占行業總資產比例僅為2.3%,遠低于美、日、英等國同業水平,從保監會規定的15%的上限來看,未來還有很大提升空間。目前,絕大多數險企主要的境外投資渠道仍為QDII。截至2017年11月,QDII合計額度為899.93億美元,共計144家機構持有額度。其中有40家為保險公司,總共持有310.23億美元境外投資額度,占總額度的34%。而險企QDII中,中國平安、生命人壽、中國人壽等三家險企擁有額度占比最大,合計持有151.49億美元,占總險企QDII額度的48.8%。 從這個數據來看,雖然隨著房地產逐步企穩,但房地產無論銷售面積還是投資回報率大的趨勢是階段性彈跳往下。國內保險公司只能說止血獲得估值適度修復,暫時看不到更明確的信號。除非能加大海外投資國外無風險或者風險很低產品收益可觀的資產,否則很難獲得除中國以外的全球其他國家貨幣政策轉向的紅利。所以國內保險標的的投資性價比應該大幅度低于主要經濟體的保險標的。中國平安(SH601318)中國人壽(SH601628)中國太保(SH601601) @33愛玩就是愛玩 秋天的兩只小雞: 更多調研錄音、深度研報請關注: "秋天的兩只小雞"。 本周重要事件解讀: 本周,大盤整體震蕩下行,滬深300 指數下跌3.19%,上證指數下跌3.85%,創業板指數下跌3.69%,其中券商板塊下跌3.54%,與大盤表現相當;保險板塊下跌2.33%,略跑贏大盤。本周兩市日均股基交易額為7572 億元,環比下跌17.7%。本周,中國證監會、香港證監會發布聯合公告稱,原則同意兩地交易所進一步擴大股票互聯互通標的范圍;滬深交易所、中金所、上金所均公布降費措施,向市場主體讓利。考慮到近期穩增長、穩地產政策持續發力,流動性寬松有望延續,助推市場信心提振,我們積極看好非銀板塊迎來整體估值修復。 因此,對于券商板塊,我們認為降準維持寬松、房地產新政以及各大交易所積極落實減稅降費政策,將持續修復市場情緒,助推市場信心修復。考慮到券商整體估值處于歷史低位,悲觀情緒基本已經反映,我們對券商龍頭表現仍保持樂觀。建議投資者關注投行業務優勢突出的中信證券、中金公司、國金證券,業績增速超越同業的東方財富,財富管理板塊龍頭的廣發證券、東方證券,以及直接受益于互聯互通持續深化的香港交易所。對于保險板塊,我們認為短期有望迎來基本面邊際改善。一方面,下半年同期低基數業績有望逐步改善核心指標,市場存款利率走低和基金銷售疲軟有望帶動險企年底開門紅產品銷售;另一方面,房地產16 條政策以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平穩發展”等政策表態有望帶動資產端信用風險改善,成為保險板塊反彈的驅動因素。關于標的方面,建議關注房地產占比相對較高、疫情防控優化代理人產能恢復的中國平安,銀保渠道優勢領先、業績好于同業的中國人壽。 券商板塊觀點: 板塊表現:本周,券商股周跌幅達到3.54%,其中股價漲幅前三的券商股為: 首創證券(+10.02%)、方正證券(-1.40%)、中金公司(-1.94%)。本周日均股基交易額為0.76 萬億元,環比下跌17.7%;融資融券余額為1.55 萬億元,環比下跌1.25%。目前券商板塊估值約為1.26 倍PB,處于過去5 年9%的分位點,仍有部分頭部券商估值接近或低于1 倍PB。后續在流動性相對寬松及資本市場改革政策紅利下,券商板塊有較強的估值修復動力,因此我們對券商龍頭表現仍保持樂觀。關于標的方面,建議關注投行業務優勢突出的中信證券、中金公司、國金證券,業績增速超越同業的東方財富,財富管理板塊龍頭的廣發證券、東方證券,以及直接受益于互聯互通持續深化的香港交易所。 標的范圍雙向擴容,互聯互通持續深化。中國證監會和香港證監會12 月19 日發布聯合公告稱,為進一步深化內地與香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促進兩地資本市場共同發展,中國證監會、香港證監會原則同意兩地交易所進一步擴大股票互聯互通標的范圍。其中,滬深股通的標的范圍調整為:市值50 億人民幣及以上且符合一定流動性標準等條件的上證A 股指數/深證綜合指數成份股,以及上交所/深交所上市的A+H 股公司的A 股。港股通的標的范圍調整為:在現行港股通股票標的基礎上,納入恒生綜合指數內符合有關條件的在港主要上市外國公司股票;將滬港通下港股通標的范圍擴大至與深港通下港股通一致。我們認為,此次標的范圍擴大,是促進兩地資本市場共同發展的又一重要舉措,對促進兩地市場協同發展具有重要積極意義。北向資金參與標的范圍擴大,有助于A 股資金結構更加趨于多元化,定價效率和流動性提升;南向資金標的范圍的擴容,則有望增強港股對海外公司的吸引力,進一步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疊加今年以來將ETF 納入互聯互通、利率互換通等利好舉措陸續出臺,我們看好互聯互通機制進一步優化,帶動南北向資金交易進一步擴大和活躍,從而持續推動我國資本市場高水平對外開放。同時,我們看好互聯互通深化長期利好港交所發展,本次標的擴容將有助于提振其交易費和結算費收入,帶來增量業績表現。 四大交易所降費措施出臺,讓利市場提振信心。近日,滬深交易所、中金所、上金所分別發布降費通知。根據通知,上交所將免收滬市存量及增量上市公司2023 年上市初費和上市年費,免收2023 年資產管理計劃份額轉讓經手費等,預計將向市場主體讓利約5 億元;深交所將免收深市上市公司2023 年度的上市初費和上市年費,免收深市基金2023 年度的上市初費和上市年費等,預計將向市場主體讓利約3 億元,降費力度較2022 年增加161%;中金所將減半收取2023 年交割和行權(履約)手續費;上金所將調整相關品種交易手續費率。 我們認為,幾大交易所齊出臺“組合式”降費政策,體現其積極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有關減稅降費政策,發揮交易所支持、服務資本市場的功能,持續降低市場成本、讓利市場主體,有助于增強上市公司、投資者、市場機構等獲得感,有力提振市場信心。 保險板塊觀點: 板塊表現:本周,保險板塊指數下跌2.33%,其中中國太保(-2.99%)/中國人壽(+2.10%)/中國平安(-2.69%)/新華保險(-3.03%)。我們認為,保險板塊短期有望迎來基本面邊際改善。一方面,下半年同期低基數業績有望逐步改善核心指標,市場存款利率走低和基金銷售疲軟有望帶動險企年底開門紅產品銷售;另一方面,房地產16 條政策以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平穩發展”等政策表態有望帶動資產端信用風險改善,成為保險板塊反彈的驅動因素。關于標的方面,建議關注房地產占比相對較高、疫情防控優化代理人產能恢復的中國平安,銀保渠道優勢領先、業績好于同業的中國人壽。 新方正集團重組已近尾聲,醫療健康生態大有可為。近日,新方正集團已完成了相應的企業變更登記手續。至此,新方正集團的股權結構變更為:平安人壽與華發集團(代表珠海國資)通過各自持股平臺分別持股66.51%、28.50%,方正集團債權人轉股平臺合計持股4.99%。據平安管理層在中期業績發布會上的發言,后續平安只會保留醫療等與核心主業相關的板塊,其他部分正在按照預定計劃以市場化方式對外轉讓或出售。我們認為,本次變更登記手續完成主要表明重整進程穩步推進,而此前相關資源整合已陸續落地,例如8 月16 日北大國際醫院已正式被平安接手,參與重整效益可期。平安此前已積極布局醫療健康產業,但優勢更多體現于科技水平、運營系統支撐等,線下能力相對欠缺。 北大醫療資源整合并入,有助于其補齊線下短板,把握醫療健康賽道紅利;同時方正集團旗下其他資源的整合,有望為平安貢獻戰略及投資方面的增益。疊加近來房地產利好政策不斷,銀保監會發聲“全力支持房地產市場平穩發展”,考慮到平安涉房投資占比高于同業,我們看好公司信用風險敞口收斂,投資端表現邊際改善;同時負債端方面有望受益于線下展業放開、人力逐步企穩、轉型成效顯現。 風險提示:疫情影響超出預期/經濟復蘇不及預期/政策變化風險。 來源:[安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張經緯] 日期:2022-12-27 最美均線系統構建者: 20221230D 代碼 名稱(28) 漲幅% 現價 漲跌 細分行業000666 經緯紡機 0.91 10.03 0.09 多元金融000886 海南高速 3.41 4.85 0.16 區域地產002032 蘇 泊 爾 -0.58 49.46 -0.29 家用電器002044 美年健康 2 6.13 0.12 醫療保健002293 羅萊生活 0.72 11.22 0.08 紡織002531 天順風能 0.67 15.13 0.1 電氣設備002591 恒大高新 -6.02 7.5 -0.48 環境保護002678 珠江鋼琴 0.67 5.97 0.04 文教休閑002712 思美傳媒 4.84 4.98 0.23 廣告包裝300148 天舟文化 2.81 3.66 0.1 互聯網300226 上海鋼聯 2.63 27.71 0.71 互聯網300268 佳沃食品 2.66 23.51 0.61 農業綜合300305 裕興股份 6.39 14.81 0.89 塑料300835 龍磁科技 -0.19 36 -0.07 礦物制品300898 熊貓乳品 -3.05 24.45 -0.77 乳制品600130 波導股份 -0.45 4.45 -0.02 通信設備600138 中青旅 1 15.19 0.15 旅游服務600238 海南椰島 0.19 16 0.03 紅黃酒600602 云賽智聯 2.83 8.71 0.24 軟件服務600838 上海九百 6.7 7.8 0.49 百貨600853 龍建股份 9.97 3.75 0.34 建筑工程600892 大晟文化 2.52 5.28 0.13 影視音像601366 利群股份 2.45 6.26 0.15 百貨601628 中國人壽 1.09 37.12 0.4 保險601677 明泰鋁業 0.72 18.14 0.13 鋁603258 電魂網絡 4.14 21.87 0.87 互聯網603655 朗博科技 0.24 24.9 0.06 汽車配件605188 國光連鎖 4.83 10.2 0.47 超市連鎖 秋天的兩只小雞: 更多調研錄音、深度研報請關注: "秋天的兩只小雞"。 短期市場受防疫放松后第一輪群體感染沖擊,社會活動和證券保險板塊的經營景氣度有所回落,但沖擊終將過去,參考北京等地已陸續復工復產,景氣度的改善向好將更多影響明年行業基本面向上。在當前估值水平較低背景下,我們可以更樂觀一些,推薦保險板塊和券商優質個股。 證券板塊:防疫放松后第一輪群體感染沖擊投資情緒,12 月以來市場出現回調,交投活躍度和風險偏好持續走弱。上周日均股基7569 億,環比前周下降18%,日均兩融余額15563 億,環比前周下降1%。一級市場發行節奏維持較高水平,股權發行規模444 億,環比增長32%。其中,IPO 規模84 億,環比下降17%,再融資規模360 億,環比增長53%。積極政策頻出以維護市場健康發展:證監會黨委會召開,傳達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明確五大重點工作任務:推動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走穩走深走實、擴大資本市場高水平制度型開放、全面實施新一輪推動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三年行動方案、大力支持房地產市場平穩發展、切實維護資本市場平穩運行; 12 月19 日,中國證監會和香港證監會發布《聯合公告》,互聯互通標的范圍進一步擴大;12月23 日,滬深交易所、中金所和上金所推出2023 年“組合式”降費措施,支持實體經濟及行業發展。隨著首輪群體感染高峰回落和線下經濟活動恢復,明年市場信心和經濟增長有望回暖,交投活躍度及風險偏好恢復帶來券商業績的修復。當前板塊估值僅1.26 倍,處于歷史2.23%分位數的底部,建議低位布局。推薦中信證券、中信建投、國聯證券、東方財富等。 保險板塊:防疫放松后第一輪群體感染直接沖擊保險負債端銷售行為,體現在2022 年業務收官和2023 年開門紅進度完成上。截至目前若干城市社會活動顯著收縮,重人力的保險線下銷售受阻。相對而言,率先啟動開門紅的中國人壽等險企受影響程度更小。后續隨著群體免疫進一步提升和人流陸續恢復、居民對未來收入的預期改善、以及疾病預防與健康管理意識的提升,都將有助于帶動保險消費增長。上市險企動態方面,12 月20 日,中國平安發布關于參與方正集團重整進展的公告稱,平安人壽出資約482 億元受讓新方正集團約66.51%股權,已獲銀保監會批復同意,平安醫療健康生態圈建設進一步完善。十年期國債收益率上周收盤為2.8488%,利率上行、股市向好、地產風險緩釋等資產端利好,疊加經濟復蘇帶來的負債端改善預期,保險股有望觸底反彈。當前各上市險企P/EV 分別為:中國人壽(0.78)、中國平安(0.51)、中國太保(0.40)、新華保險(0.30)、中國財險(0.69),建議關注:中國人壽、中國平安、中國太保、新華保險。 風險提示:經濟增長乏力;壽險發展受困;券商業績低于預期;監管收緊;股市低迷;利率下行;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發力不足或滯后。 來源:[招商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鄭積沙/張成凌/楊海盟/朱麗芳/衣冠英] 日期:2022-12-27 澄明若鏡: 這是一位粉絲的來信,我整理了下,大意如下: 老公2015年5000點入市,他雖然不是專職研究股票,但是一直沒有間斷看書,因為他的這個愛好,我承擔家中大部分事情,只要我能做的就不讓他做,盡量讓他抽出時間讀書! 我們坐標河南某地級市,有自己的生意,一年盈利30萬左右,雖然掙的不多,但是我很知足,目前有2套房子,兩輛車,股市有兩個賬戶,一個是我老公的,2022年1月1號賬號市值157萬,目前73萬,我的賬戶有30多萬,目前虧損5萬。所有股市的錢都是我們做生意的積蓄。 目前我老公持倉中國平安,中國人壽,中信證券,格力電器、證券ETF,全部虧損25%以上。 進入股市已經7年了,我老公從來沒有一個股票持倉超過兩個月,從來沒有一只股票盈利超過30%!去年開始他買入上面的持倉,終于可以持倉超過三個月了,但依然是嚴重虧損! 以前從來沒有動搖過支持他繼續炒股的想法,但是最近幾個月我一直反思,自從我們結婚后,他就開始迷戀股市,雖然一直虧損,這么多年來,他都沒有放棄過學習,閱讀了大量的股票書籍,也是因為他一直這樣執著,所以我也才一直支持他到現在,把所有現金都交給他買股票。因為他的這一愛好,我這些年生活過得很不開心,我自我安慰要調整心態,面對困難要樂觀面對,但是發現太難了。 每次我跟老公說,你進入股市七年都沒有賺錢,說明你本身不適合炒股,他總是反駁說只有專職研究股市很多年,才有可能成功。因為觀點不同,今年我們矛盾明顯增加,經常吵架,我跟他提出了幾次離婚。 我內心矛盾極了,人活一場不容易,他有這個嗜好,如果再這樣下去,對我們的生活是一種折磨。 雪球里有很多股市成功人士,在股市都我要看的高,看的遠,不知道有沒有高手看到我的求助,我是應該繼續支持老公炒股嗎? 是不是只要像他這樣一直努力,就可以賺到大錢嗎? 我怕再這樣下去這個家就毀了,我該怎么辦? 如果對您有幫助,請點贊、關注我。常看我的文章,交易能力會提升很快! 西安飲食(SZ000721)英飛拓(SZ002528)隆基綠能(SH601012)#股票##短線黑馬##今日話題# 秋天的兩只小雞: 更多調研錄音、深度研報請關注: "秋天的兩只小雞"。 報告摘要: 上周 A 股日均交易額6432 億元,環比減少21%,同比減少41%。周三周五成交額低于6000 億元。滬港通:上周北向資金凈流入44 億元。截至2022 年12 月22 日,兩市兩融余額15,528 億元, 環比減少1.25% , 較2021 年日均水平(17,683.92 億元)減少12.19%。 上周(2022.12.17-2022.12.24)非銀金融申萬指數下跌3.22%,跑輸滬深300 指數0.03 個百分點,位列所有一級行業第12 名。細分板塊來看,證券板塊下跌3.54%、保險板塊下跌2.33%、多元金融下跌4.07%、互聯網金融下跌2.70%、金融科技下跌3.72%。表現相對較好的非銀個股分布在保險和金融IT,中國人壽(+2.10%),恒生電子(+0.29%)漲幅靠前。 注冊制改革深化,關注創投和金融IT 機會 12 月22 日《經濟參考報》刊發《證監會明確五大重點工作 更好服務經濟整體好轉》。文章稱,證監會將推動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走穩走深走實,深入推進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 我們認為,創投板塊和金融IT 龍頭有望受益于注冊制改革的穩步推進。 券商觀點:后續主線漸明朗,“城門立木”正當時券商板塊整體市凈率1.17 倍,在過去10 年市凈率分位數4%。板塊估值和業績成長的錯配帶來左側配置機會。券商板塊圍繞投行和財富管理雙主線布局——1)中信證券有望受益于投行和財富管理集中度提升,中金公司、中信建投和國金證券是注冊制試點推進的受益標的。2)產品端“含基量”高的廣發證券和東方證券將是居民權益資產配置比例提升的受益標的。財富管理市場銷售端成長性最好的東方財富、兼具管理層優勢與區位優勢邏輯的國聯證券值得關注。 政治局會議為后續經濟增長相關政策打下基調,“后疫情”和“穩增長”主線逐漸尋明,券商調動市場情緒的作用有望再度發揮。 經濟回暖預期增強,保險、信托估值修復仍有空間各地疫情陸續“過峰”,經濟回暖有助于保險需求出現向上拐點。居民對健康、醫療的風險意識增強或將提振保險需求,保險負債端有望在四季度實現同比好轉。前期債券基金的大幅調整,或將給保險萬能險產品的推廣和接受度提高帶來機遇。 十年期國債收益率的上行(從11 月初的2.655%提升至12月23 日的2.849%),長端利率回升利好保險估值提升。地產融資政策的邊際放松有望緩解前期保險公司地產項目投資的風險。我們預計跨年保險將圍繞資產端進行估值的均值回歸。在保險板塊估值修復、超跌反彈過程中,受益標的為中國人壽和中國平安。 截至2022 年二季度末,資金信托余額中投向房地產的規模有1.415 萬億元,占資金信托余額9.5%。紓困地產的“三支箭”有望緩解地產項目資金鏈問題,從投資風險降低的角度,信托行業受益。不僅如此,經濟回暖初期也是信托行業逆周期布局項目的業績回報期。受益標的為經緯紡機(37.47%中融信托)、江蘇國信(81.49%江蘇省國際信托)、中航產融(82.73%中航信托)、五礦資本(78%五礦信托)、愛建集團(99.33%愛建信托)、陜國投A(陜西省國際信托)。 風險提示 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大幅波動風險、中美利差大幅變動及流動性影響;國內流動性寬松進程不及預期;A 股成交活躍度下降、上市公司經營的合規風險和證券公司股東資質風險;關注股東減持信息、保險行業新單保費增速不及預期、利率超預期波動風險。證券行業各項服務費率或傭金率的超預期下降風險。 來源:[華西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羅惠洲/魏濤] 日期:2022-12-27
站長聲明:以上關於【韭的真經:中國人壽核心科技產業升級板塊-產前保健建議心得】的內容是由各互聯網用戶貢獻並自行上傳的,我們新聞網站並不擁有所有權的故也不會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您發現具有涉嫌版權及其它版權的內容,歡迎發送至:1@qq.com 進行相關的舉報,本站人員會在2~3個工作日內親自聯繫您,一經查實我們將立刻刪除相關的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