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衍新藥:昭衍新藥何來的底氣?:母嬰保健心得

時間:2023-11-07 17:44:00 作者:母嬰保健心得 熱度:母嬰保健心得
母嬰保健心得描述::零柒年股剩: 安琪酵母(SH600298)本周行情:月線級別的調整已經進入了第22個月,月線空頭勢力衰竭,小牛市要來了;周線級別的反彈進行了8周;日線持續反彈,價升量縮,密切關注3200點到3300點前期成交密集區的阻力,短線做好分批減倉;滬市主板創業板季線調整進入第2個季度,深市主板季線調整進入第3個季度,技術性大熊市。我操作的賬戶,2023年年初至今總收益浮盈1.43%,倉位4.26成,總共持倉24只股票,本周清倉了智飛生物、藥石科技,新買入了安琪酵母、科大訊飛、健康元。 風起扶搖而上: 昭衍新藥的股價坐了將近一年“過山車”。 2022年12月2日,昭衍新藥(06127.HK)尾盤漲幅擴大至超10%,報40.2港元創3個月新高價,總市值215億港元。截至12月30日收盤,昭衍新藥(06127.HK)報39.95港元。 這或許多少受到了三季報數據的影響。今年前三季度,昭衍新藥實現收入12.76億,同比增長48.97%;實現扣非歸母凈利潤6.05億,同比增長178.6%。 其中,單三季度實現收入5億,同比增長55.01%;歸母凈利潤2.6億,同比增長195.97%。 相比于康龍化成、藥石科技等受制于CDMO產能釋放、爬坡出現業績反復的CXO企業,昭衍新藥專注臨床前CRO業務,其業績多年來都保持穩中有進,利潤更是一直跑贏營收。 此外,在一眾頭部CXO中,昭衍新藥也是少數國內訂單占大頭且維持高增長的。 今年上半年,昭衍新藥新簽訂單超過20 億元,其中境內公司訂單超過18 億元,同比增長超過50%。截至Q3,昭衍新藥在手訂單金額超46億,同比增長53.3%,充分說明公司中短期內仍維持較高的增速。 值得一提的是,在近期投資者交流中,昭衍新藥稱在手訂單中,50%-60%是國內傳統大藥企,30%-40%是biotech(biotech以頭部為主),且創新靶點訂單很充足,產能無法滿足客戶需求。 “我們不打價格戰,報價普遍比競爭對手價格高 10%-20%,這對客戶其實也是一種雙向選擇。”昭衍新藥方面表示,“對Q4和明年訂單增長有信心。” 昭衍新藥何來的底氣? 一方面,昭衍新藥在生物藥領域發展快速,尤其在基因與細胞治療(CGT)、創新抗體藥物(雙抗、多抗)、創新偶聯藥物(ADC、PDC)、干細胞藥物等前沿新技術都形成了核心能力;項目細分領域中,生殖毒性、致癌試驗、眼科試驗、吸入試驗、中樞神經試驗等的訂單量繼續大幅增加。 目前,昭衍新藥生物藥訂單約占70%。其中CGT訂單更是應接不暇,從2022Q1的1億元增長至Q3的3億元,直接超過了去年全年。 另一方面,動物資源保障進一步提升了昭衍新藥未來業績的確定性。 今年上半年,昭衍新藥子公司啟辰生物開始大規模建立疾病動物模型,下半年將繼續擴大生產規模,建立并完善基因編輯模型高通量生產線。梧州基地主體工程已經完成,正在證件申請中,未來將成為規模和品質均領先的實驗模型基地。 (梧州昭衍新藥研究與靈長類繁育及生物資源工程) 另外,昭衍新藥收購瑋美生物和英茂生物,增強動物資源供應的同時提升綜合服務能力。 總的來說,昭衍新藥屬于小而美型,其底層邏輯也非常清晰,就是完整的GLP實驗室資質+前沿技術領域優勢+稀缺的動物資源保障,使得公司坐穩了臨床前CRO的細分領域龍頭地位。 未來,昭衍新藥將充分受益于生物藥市場的快速增長,還將有海外和一體化可以期許。因此,只要昭衍新藥的成長性明確,對于股價走勢還是可以多一些寬容、少一些擔憂。 零柒年股剩: 健康元(SH600380)本周行情:月線級別的調整已經進入了第22個月,月線空頭勢力衰竭,小牛市要來了;周線級別的反彈進行了8周;日線持續反彈,價升量縮,密切關注3200點到3300點前期成交密集區的阻力,短線做好分批減倉;滬市主板創業板季線調整進入第2個季度,深市主板季線調整進入第3個季度,技術性大熊市。我操作的賬戶,2023年年初至今總收益浮盈1.43%,倉位4.26成,總共持倉24只股票,本周清倉了智飛生物、藥石科技,新買入了安琪酵母、科大訊飛、健康元。 零柒年股剩: 藥石科技(SZ300725)本周行情:月線級別的調整已經進入了第22個月,月線空頭勢力衰竭,小牛市要來了;周線級別的反彈進行了8周;日線持續反彈,價升量縮,密切關注3200點到3300點前期成交密集區的阻力,短線做好分批減倉;滬市主板創業板季線調整進入第2個季度,深市主板季線調整進入第3個季度,技術性大熊市。我操作的賬戶,2023年年初至今總收益浮盈1.43%,倉位4.26成,總共持倉24只股票,本周清倉了智飛生物、藥石科技,新買入了安琪酵母、科大訊飛、健康元。 零柒年股剩: 科大訊飛(SZ002230)本周行情:月線級別的調整已經進入了第22個月,月線空頭勢力衰竭,小牛市要來了;周線級別的反彈進行了8周;日線持續反彈,價升量縮,密切關注3200點到3300點前期成交密集區的阻力,短線做好分批減倉的預案;滬市主板創業板季線調整進入第2個季度,深市主板季線調整進入第3個季度,技術性大熊市。我操作的賬戶,2023年年初至今總收益浮盈1.43%,倉位4.26成,總共持倉24只股票,本周清倉了智飛生物、藥石科技,新買入了安琪酵母、科大訊飛、健康元。 期貨米: 行業維度:一級市場投融資強度略有波動,創新藥IND數量略有下降,NDA數量略有上升。全球:2022年起資本市場趨于冷靜,融資總額、融資事件數持續波動,12月全球一級市場活躍度有所下降,融資額為365.8億元(同比-70.2%,環比-10.4%)、融資事件數227件(同比-39.0%,環比-1.7%);2022Q4融資額為1147.4億元(同比-61.5%,環比-17.3%)、融資事件數650件(同比-38%,環比-9.8%);2022全年全球醫療健康行業融資總額5609億元(同比-52.8%)、融資事件總數2970件(同比-26.2%);國內:12月國內醫療健康投融資額113.94億元(同比83.2%,環比-13%)、融資事件數101件(同比-36.9%,環比+34.7%);2022Q4融資額為324.1億元(同比-72%,環比-16.8%)、融資事件數233件(同比-41.5%,環比-18.8%);2022全年國內醫療健康融資總額1459億元(同比-58.5%)、融資事件數1091件(同比-24.3%)。2022年以來IND數量穩定增長,IND數量:12月新增IND數量為74個(同比-53.2%,環比-22.1%),其中化學藥、生物制品、中藥IND數分別為28、43、3個;2022Q4新增IND數量為271個(同比-15.6%,環比-27.5%);2022年共新增IND數量1232個,其中化學藥624個,生物制品565個,中藥43個。NDA數量:2022年12月新增NDA數量27個(同比-15.6%,環比42.1%),其中化學藥、生物制品、中藥NDA數量分別為11、11、5個;2022Q4新增NDA數量為66個(同比-25%,環比-2.94%);2022年共新增NDA數量295個,其中化學藥175個,生物制品100個,中藥20個。 企業維度:1)中觀:國內企業以小分子CDMO業務為主,大分子CDMO產能仍在追趕海外龍頭。目前國內小分子CDMO業務仍未到達天花板,根據各家公司數據,2022年底預計合計擁有產能1.6萬立方米,至2025年預計合計產能將達1.8萬立方米,國內CXO企業中僅藥明生物具有較大生產規模,其余企業仍處于起步階段;基因治療迅速發展,為CDMO業務創造新機遇。目前在歐美發達地區CGTCDMO行業已有一定生產規模,頭部企業占據較大市場份額,國內該行業仍處于發展初期除藥明康德具有較大生產規模外國內企業均處于起步階段。2)微觀:CXO企業在手訂單充沛,項目數量快速增長,項目結構趨于合理,側面體現出目前行業仍處于高景氣度周期,企業訂單充足,業績有望持續高速增長;CXO企業員工數量高速增長,CDMO企業人均創收較高,橫向對比來看,藥石科技人均創收最高,2021年超過99.5萬元/人/年;其次,博騰股份、九洲藥業、凱萊英等CDMO企業人均創收也相對較高,藥明康德、泰格醫藥、睿智醫藥、昭衍新藥和博濟醫藥等CRO業務占比較大的企業,人均創收水平則相對較低。 國內新冠相關小分子CDMO企業在手訂單不斷、在建產能充分。新冠口服小分子藥物的高景氣賽道為國內小分子CDMO企業帶來巨大增量。從訂單數量來看,目前Paxlovid新冠口服藥訂單受益最充分的是小分子CDMO頭部企業藥明康德、凱萊英、博騰股份。大體量在手訂單為小分子CDMO企業2022年業績高增提供保障,CDMO企業充沛的在手訂單帶動上游原料藥/中間體供應商同步受益。 業績表現:CXO企業收入、利潤均實現高增長,2022年增長勢頭不減。2022Q1-Q3:16家CXO企業收入總額661億元(+39.2%),歸母凈利潤總額為177.1億元(+91.9%),扣非凈利潤總額為150.9億元(+107.1%),主要由于企業簽訂高利潤訂單,盈利能力強勁提升所致。2022Q3:受益于強勁的管理能力以及高附加值訂單陸續交付,未來隨著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業績有望以更高速度增長,CXO行業高速發展趨勢仍將持續。 新冠口服藥最新研究進展(截至2023.1.3) 全球已有4款新冠口服藥上市,真實生物的阿茲夫定是繼輝瑞的Paxlovid之后的第二款在中國獲批上市的新冠口服藥;1款藥物提交NDA,9款藥物處于臨床III期(包括老藥新用,其中3款藥物獲得緊急使用授權)。禮來和Incyte的巴瑞替尼老藥新用,用于需要補充氧的新冠患者,于2021年4月在日本上市,在美國獲批EUA;默沙東的莫奈拉韋最早于2021年11月在英國獲批上市,隨后在日本上市、在美國獲批EUA,目前已向中國提交NDA;輝瑞的PaxlovidIII期數據顯示療效突出,已獲批美國EUA,2021年12月后分別在英國、歐洲、日本獲批上市,2022年2月在中國獲批上市;真實生物的阿茲夫定于2022年7月獲得國家藥監局通過優先審評審批程序附條件批準上市。 除已經在國內上市的真實生物的阿茲夫定外,目前國內研發進度最快的分別為處于III期臨床的君實生物的VV116和開拓藥業的普克魯胺。VV116:君實生物與旺山旺水生物合作開發的VV116于2021年12月在烏茲別克斯坦獲批EUV用于治療中重度患者,國內與Paxlovid頭對頭III期臨床于2022年5月公布達到主要臨床終點和次要有效性終點,且總體不良事件發生率低于Paxlovid,另有兩項國際多中心III期臨床進行中;普克魯胺:小規模臨床試驗中顯示療效突出,目前在巴西、美國開展多項III期臨床,并且已在巴拉圭、波黑薩拉熱窩州、加納共和國、利比里亞獲批EUA。 投資建議:建議關注平臺型CXO公司以及中長期高成長標的 藥明生物UVL清單影響已全面解除,短期新冠相關CDMO大體量訂單疊加內生業務持續高增,CXO行業仍是兼具確定性與成長性的優質板塊;同時,國內創新藥進入收獲期,進一步為CXO行業帶來增量空間,預計CXO板塊業績保持高增確定性較高,建議關注產業鏈布局一體化的平臺型CXO企業及中長期高成長標的。建議關注產業鏈布局一體化平臺型CXO企業,推薦CRDMO/CTDMO一體化龍頭企業藥明康德、藥明生物,臨床CRO泰格醫藥、康龍化成,小分子CDMO凱萊英、博騰股份、九洲藥業、皓元醫藥和藥石科技等。 風險提示: CXO行業產能轉移不及預期風險;CXO企業訂單不及預期風險;匯率波動風險;新冠口服藥臨床試驗進展不及預期;新冠口服藥上市及商業化進展不及預期;其他醫藥行業政策風險等。 股市看門人: 昭衍新藥的股價坐了將近一年“過山車”。 2022年12月2日,昭衍新藥(06127.HK)尾盤漲幅擴大至超10%,報40.2港元創3個月新高價,總市值215億港元。截至12月30日收盤,昭衍新藥(06127.HK)報39.95港元。 這或許多少受到了三季報數據的影響。今年前三季度,昭衍新藥實現收入12.76億,同比增長48.97%;實現扣非歸母凈利潤6.05億,同比增長178.6%。 其中,單三季度實現收入5億,同比增長55.01%;歸母凈利潤2.6億,同比增長195.97%。 相比于康龍化成、藥石科技等受制于CDMO產能釋放、爬坡出現業績反復的CXO企業,昭衍新藥專注臨床前CRO業務,其業績多年來都保持穩中有進,利潤更是一直跑贏營收。 此外,在一眾頭部CXO中,昭衍新藥也是少數國內訂單占大頭且維持高增長的。 今年上半年,昭衍新藥新簽訂單超過20 億元,其中境內公司訂單超過18 億元,同比增長超過50%。截至Q3,昭衍新藥在手訂單金額超46億,同比增長53.3%,充分說明公司中短期內仍維持較高的增速。 值得一提的是,在近期投資者交流中,昭衍新藥稱在手訂單中,50%-60%是國內傳統大藥企,30%-40%是biotech(biotech以頭部為主),且創新靶點訂單很充足,產能無法滿足客戶需求。 “我們不打價格戰,報價普遍比競爭對手價格高 10%-20%,這對客戶其實也是一種雙向選擇。”昭衍新藥方面表示,“對Q4和明年訂單增長有信心。” 昭衍新藥何來的底氣? 一方面,昭衍新藥在生物藥領域發展快速,尤其在基因與細胞治療(CGT)、創新抗體藥物(雙抗、多抗)、創新偶聯藥物(ADC、PDC)、干細胞藥物等前沿新技術都形成了核心能力;項目細分領域中,生殖毒性、致癌試驗、眼科試驗、吸入試驗、中樞神經試驗等的訂單量繼續大幅增加。 目前,昭衍新藥生物藥訂單約占70%。其中CGT訂單更是應接不暇,從2022Q1的1億元增長至Q3的3億元,直接超過了去年全年。 另一方面,動物資源保障進一步提升了昭衍新藥未來業績的確定性。 今年上半年,昭衍新藥子公司啟辰生物開始大規模建立疾病動物模型,下半年將繼續擴大生產規模,建立并完善基因編輯模型高通量生產線。梧州基地主體工程已經完成,正在證件申請中,未來將成為規模和品質均領先的實驗模型基地。 (梧州昭衍新藥研究與靈長類繁育及生物資源工程) 另外,昭衍新藥收購瑋美生物和英茂生物,增強動物資源供應的同時提升綜合服務能力。 總的來說,昭衍新藥屬于小而美型,其底層邏輯也非常清晰,就是完整的GLP實驗室資質+前沿技術領域優勢+稀缺的動物資源保障,使得公司坐穩了臨床前CRO的細分領域龍頭地位。 未來,昭衍新藥將充分受益于生物藥市場的快速增長,還將有海外和一體化可以期許。因此,只要昭衍新藥的成長性明確,對于股價走勢還是可以多一些寬容、少一些擔憂。 Rich的韭菜: 2023.1.6 韭菜成長日記 藥石科技(SZ300725) 力量鉆石(SZ301071) 天華超凈(SZ300390) 秋天的兩只小雞: 更多調研錄音、深度研報請關注: "秋天的兩只小雞"。 畢得醫藥(688073) 國內公斤級以下分子砌塊龍頭,業績持續高增長 畢得醫藥是國內公斤級以下分子砌塊頭部公司,聚集于新藥研發前端,主要服務于藥物靶點發現、苗頭化合物合成及篩選、先導化合物發現合成及優化、藥物候選化合物發現等新藥研發的關鍵環節。公司從事藥物分子砌塊和科學試劑研發設計多年,深刻理解新藥研發疾病研究最新動態,擁有成熟強大的藥物分子砌塊研發設計技術體系,能夠為客戶提供結構新穎獨特、功能多樣的藥物分子砌塊及科學試劑,以適應下游客戶的高技術、多品類、微小劑量及多頻次等產品需求特點,在藥物分子砌塊產業鏈處于先導核心地位。2021年公司實現收入6.06億元,同比增長54.86%;歸母凈利潤0.98億元,同比增長65.37%。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營收5.89億元,同比增長37.95%;歸母凈利潤0.98億元,同比增長46.95%。 分子砌塊市場規模可觀、國產替代趨勢顯著 根據NatureReviews的研究報告,全球醫藥研發支出中有30%用于藥物分子砌塊的購買和外包,據此估算全球藥物分子砌塊的市場規模2020年約為441億美元,到2026年將達546億美元。藥物分子砌塊研發和生產是一個全球競爭的行業,在國內和國外均屬于市場化程度較高的行業。目前,美國、歐洲等國際藥物分子砌塊市場內的主要產品以Sigma-Aldrich、Combi-Blocks和Enamine及TCI等著名品牌為主,而以藥石科技、皓元醫藥、阿拉丁及畢得醫藥為代表的國內藥物分子砌塊企業正在不斷沖擊國際巨頭在國內市場份額和攻克部分國際市場份額,具有很強的進口替代效應。 畢得聚焦創新前端,產品種類豐富,品牌壁壘強 畢得醫藥聚焦于新藥研發產業鏈前端,經過多年與下游新藥研發客戶的合作,公司依托較強的藥物分子砌塊研發設計、合成生產、分子結構確證、純度檢測及純化等核心技術,公司具備向新藥研發機構提供超過30萬種結構新穎、功能多樣的藥物分子砌塊的能力,其中常備藥物分子砌塊現貨庫超過7萬種。分子砌塊庫種類數量系藥物分子砌塊橫向發展競爭力的核心指標,畢得常備庫存、可向客戶提供的產品種類數與同行業上市公司相比處于領先水平。 公司自設立開始就堅持打造培育了“畢得”、“AmBeed”、“BLD”、“CSN”等自主品牌,經過與產業鏈上下游多年的合作,公司的全部產品均使用自主品牌銷售,目前擁有數千家新藥研發機構客戶,已經在頭部藥企、科研院所、CRO機構所處的終端客戶領域形成較強的產品品牌辨識度、影響力和美譽度,不斷夯實公司的品牌和客戶資源優勢。 積極開拓海外,進行區域中心布局,快速響應全球市場需求 畢得醫藥致力于打造服務全球客戶的商業布局,終端客戶覆蓋工業端和科研端,目前畢得醫藥已在境外設立5家子公司,分別位于美國、印度、中國香港與德國等全球研發高地。2019~2021年境外收入復合增長率為65.33%,占主營業務比重分別為41.17%、48.98%和46.11%。公司于2018年積極推動境外銷售模式轉型,通過在美國、歐洲、印度等各地設立區域中心,從而推進業務全球化布局,相應全球客戶需求,提升自有品牌,未來海外收入有望繼續高速增長。 投資建議 我們預計公司2022~2024年營收分別為8.24/10.97/14.32億元;同比增速為36.0%/33.1%/30.5%;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37/1.88/2.46億元;凈利潤同比增速40.0%/37.9%/30.6%;對應2022~2024年EPS為2.1/2.9/3.8元/股;對應估值為41/30/23倍。考慮公司作為國內分子砌塊龍頭,聚焦創新前沿,產品種類豐富、品牌優勢突出,積極開拓海外布局,我們看好公司的未來增長潛力,首次覆蓋,給予“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 匯兌風險;藥物研發不及預期的風險;行業競爭加劇風險。 來源:[華安證券|譚國超] 眾行致遠: 新年伊始就給大家來個開門紅。智飛生物(SZ300122)金域醫學(SH603882)藥石科技(SZ300725) 疫情放開+經濟重回C位是股市上漲和信心重塑的主要原因。 經濟優先,從封控到放開,從房地產紅線到扶持,從互聯網平臺無序擴張到騰訊年底新聞聯播匯報工作,從中概股退市到雙方審計底稿透明等等。 堅定持股不折騰,兩個賬戶都已轉正收益,主賬號回升更快,完全是小企鵝的回血,經濟常態化、平臺鼓勵做大、游戲版號正常審批都將是騰訊恢復增長的基石。公開賬戶經過22年的V型反轉今年開年也轉正了,只有智飛還有點拖后腿,但我們換個角度去看,智飛代理MSD進口疫苗不就是企業 license-in 在中國商業化嗎,智飛管理做好,渠道建好,錢準備好就還會有其他優秀的產品引進。自研產品不斷夯實、引進產品不斷增加,我相信智飛會重回巔峰。 頑石哥: 失敗都是必然的,成功才是偶然。 我分析一輪大牛市里的幸運兒,一定有幸存者偏差,但幸福的人生或家庭大都相同,股市中的上市公司也是有,大致相同的成功“模樣”。 此輪19-21牛市中,牛股大都出自消費,大醫藥醫療服務,和以新能源 光伏和部分半導體的科技股。今天只分析消費和大醫藥,科技下篇分析。 一,先大致界定此輪牛市時間周期,大致核心時間為2019-2至2021-2,一共兩年時間。熊市下跌大致時間為,21-2至22-4差不多一年兩個月,一共完整的牛熊周期在三年多點。 但消費類公司如白酒,牛市的從16-17就開始,21-2月跟隨滬深300見頂而結束。而大醫藥和科技基本是從19-2月,到2021-7月伴隨創業板見頂而結束,基本上都在兩年半時間。 二,十倍生物醫藥股的特征 我研究他們的動力,是因為我買納微科技和聯影醫療時,都因為買貴了,止損出局,那么我就好奇,這些大醫療器械公司,到底什么價格可以買? 這篇文章不分析這兩個大行業,為什么增速有這么快,這是公司和行業基本要聊的,我只從特征上來歸納總結。 直接的說,找到他們的估值底,大概率就能買到價格底。還有這些十倍股,到底有什么特點? 1,我選了十家大醫藥公司,查了數據手動做了一些歸類總結,其中代表各細分板塊的龍頭,且兼備有高成長性的公司,如cxo的昭衍新藥,藥石科技,美迪西。醫療醫藥服務的通策和愛爾+鍵凱。器械和生物公司的歐普,健帆生物,我武生物,長春高新。 從這些公司我選出幾個重點的數據特征。 a,增速指標。 在考察這些大醫藥的增速時,因為上市周期,短的選擇兩年,如cxo和鍵凱,增速基本在60%。其余時間都有五年,器械和通策增速都在40%,愛爾和高新也有30+增速。這些數據基本符合增速用3-5年的中期指標,才有可靠性和持續性。 增速的結論是,都在40-60%之間。60%的高增速維持時間短,40%則可以維持五年更長的時間。 b,底部估值。 cxo三劍客和鍵凱,兩年增速60%,都在50-55倍估值見底,股價也見底。器械三劍客五年增速在40%,估值底和價格底都在40倍。五年增速的,通策40%對應50倍底,愛爾32%的增速對應60倍,高新50%增速對應30倍。 數據結論表明,這些生物醫藥的底部估值基本的peg為1。即多少增速給多少估值。再次強調,這個增速不是一年,而是可預期的未來三五年增速。 c,高估和極限估值區域 高估區域我選取增速的倍數,以上市以來,或十年的70分位值來衡量高估,以增速的倍數來衡量極限估值。 結論就是peg為2是高估區域,peg為3是幾乎就是估值擴張的極限值。 這十個公司稍微有出入的就是極限估值里,前七家都遵循這個規律,唯獨高新都低于這兩個值,而通策和愛爾的極限估值高于這個值,達到6。但這種估值擴張在未來基本不可復制。 d, 十倍的啟動市值 這十個公司啟動市值,除了長春和愛爾在200-300億。其余的都在100億以內,主要市值都集中在50-60億。十倍就在500-600億。 e,業績和估值的戴維斯雙擊 這些十倍股,走的時間周期基本跟這輪牛市時間周期同步,或稍微長一點。即兩年半到三年時間,以歐普康視為例,股價從2019-1月啟動,2021-7月見頂。兩年半業績業績從兩億增長到五億多,業績增長快三倍,極端估值擴張三倍多,剛好是十倍,完成股價上十倍封神。 小結:這些生物醫藥器械類公司,十倍的模樣,1,50-60億的初始小市值 2,40-50%的三五年復合增長。3,底部估值都在40-50倍,即peg=1。4,高估值peg數值為2,絕對頂在3左右。5,一輪完整牛市周期,即三年的50%的業績增長三倍,絕對估值擴張到3,完美的戴維斯雙擊,基本完成十倍股的封神。 應對策略:回頭看,此類股在一輪估值底后,股價進入趨勢性上漲行情,最好的策略就是在牛市中不動如山。見到瘋狂的估值頂后,股價進入趨勢性下跌,其實最核心的問題是,評估估值的絕對高低,來判斷是否是多頭還是空頭行情。 2,回過頭看我持有的通策醫療(SH600763) ,在2021-4-28見到估值53倍,符合前文對通策十年的底部估值,從118漲到182,這是多頭確認底部。然后股價從182再次跌回115,股價在前底止跌,估值比前低稍微高些,這是驗證做空力量最后的衰竭。這個情況在通策21-2見到392塊。下跌后,多頭再次在2021-7月,見到420的高點,這是頂部做多的衰竭。如果確認通策多頭趨勢,以五年年70分位值106,作為通策未來兩年小牛市的估值頂的參考值。以今年業績5.8億,賣方預測未來兩年增長在35%,即24年10億,疊加某時刻的好估值,是否可以樂觀的看到近1000億市值,即300左右的股價,從現在150的股價,預期兩年一倍的收益。當然,這只是一個邏輯推演。 在小牛市中,我以兩倍增速來界定醫療消費的絕對高估值,對于愛美客,沒有了疫情的擾動,如果明后年能以45%的增速,估值就在100左右,維持現有估值,股價也有一倍的漲幅,在現有100不變下,兩年的增速也能有一倍的收益。 再來看,我關注的生物醫藥三劍客,合元生物,奧普邁,納微科技(SH688690) ,最后等7月份,二季報出來,再觀察和推演,未來兩三年業績增速,是否都能在50%的復合增速?股價是否回到peg為1附近的底部區域?市值是否回到理想的50-60億上,和納微在150億? 三,十倍消費股的特征 我提取了八個公司進行分析,如高端白酒四大天王,貴州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山西汾酒,免稅的中國中免(SH601888) ,醬油的海天味業,牛奶的伊利股份,化妝品成長股珀萊雅,在牛市期間的數據。 a,五年復合增長率 除了海天在22%,汾酒在50%,其余六個公司都在30%上下。雖然消費股明顯低于生物醫藥的40+%,但五年的30%,都是消費股的精英,jjjl對于消費股的投資邏輯大致是,去弱留強,本質上是投強品牌力。 b,底部估值上 茅五盧除去塑化劑的絕對底,相對底部都在15-16倍,汾酒增速快些,在20倍。伊利在20倍,中免和珀萊雅在24-25倍,海天在28倍,海天一直高估得益賣方對海天的PDF估值法。但基本上都在20倍上下,即0.7倍peg的底部估值。 c,高估和絕對估值 還是以十年70分位值來界定高估水位線,白酒基本都在1.2倍peg,即整體30的增速,35倍左右即來到相對高估,其余大致在1.5倍peg。2-2.5倍peg的絕對高估區。 d,啟動市值 底部啟動市值中,茅臺1200億,五糧液800億,海天600億,中免400億,瀘州老窖300億,汾酒200億,珀萊雅45億。 消費股的特征是,大行業中的龍頭公司,有著強品牌力,有上漲前,對市值的大小,沒有生物醫藥敏感,但市值越小,業績和估值彈性也越大的屬性,在消費股中也適用。 小結:消費股的十倍股特征是,五年復合增長率在30%,底部估值在20上下,絕對高估在2.5倍peg,市值中位數在400-500億,大行業中的龍頭公司。 但現在的消費股有幾個問題,1,消費股也是有周期的,五年的高增長后有增長乏力之勢,如海天,五糧液,回顧白酒的這波大增長,是白酒行業在塑化劑影響下,13—14年業績大幅下滑后的重新增長,而在如今如此大的盈利體量下,是否繼續維持高增長,是要打個巨大的問號。2,消費股本質上是消費行業里公司長期積累的品牌力,占據在各行業里的強勢品牌,不作死很難死,其他品牌很難有機會逆襲,這種情況,就很難出現像科技和生物醫藥在技術變遷和更迭中,有更多的競爭力的新公司冒出,即消費股中,頭部公司相對穩定,機會也相對要少。 回過頭來看,當主流白酒公司如,五糧液和老窖在22-10月底,估值重新回到20和23倍時,很快一波套利的機會,把股價干到30倍左右,真是不觸底,不反彈,機會也是跌出來的。 對于華熙生物,如果把它當成化妝品消費類公司,合理的估值就在25-30倍,但趙燕總說自己是生物科技公司,很明顯,生物科技公司的估值水位,是要明顯高于消費類公司的。讓華熙維持在60以上的估值,趙總的解禁要到2024-11,好估值不能破。 對于消費類公司,我一直是桃李面包的重度消費者,也一直在關注桃李面包和東鵬飲料。東鵬過往的低估在40倍,20-21有40+%的增速。22年增速下來,往后是否增速能穩住30%,估值回到20倍?桃李估值回落到22倍,但毛利率的下降,和增長乏力,市場是否擔心短保的桃李是個苦生意。 總結,我用后視鏡,來歸納總結一個完整牛市周期里,不同行業里十倍牛股成功的“模樣”,如我對生物醫藥成長公司的數據比對中,發現,50—60億市值起來的牛股中,盈利增速在40-50%,估值peg為1,營收大致在4-5億,凈利在1-1.2億,高毛利和20%的凈利率,且穩中有升。對這些小市值高成長股,形成一種肌肉記憶,與成功的公司和優秀的人為伍,讓自己也有一種成功的“模樣”。 你們的心中的哪只票,是未來的十倍股呢? 價值事務所: 贊了的2022發財,關注的年年發大財! 本文是《價值事務所》的原創文章第1166篇。文章僅記錄《價值事務所》思想,不構成投資建議,作者沒有群、不收費薦股、不代客理財。 在之前的CXO系列文章中,我們追蹤了藥明、康龍、泰格、凱萊英等大家耳熟能詳的CXO企業,不過,除了這些在資本市場上最為活躍的純種CXO外,還有一批由原料藥轉型過來的CDMO也同樣具備看點。 畢竟,CXO是個To B的生意,To B生意最困難的一個點就在于如何取得客戶信任,尤其是大客戶信任。近期頭部CXO一個個賺得盆滿缽滿,因此吸引了很多本不屬于這個行業的企業跨界進軍CXO,他們認為只要把產能建起來,自然可以拉到客戶,但實際卻并不是這么回事。 客戶尤其那些大客戶,為什么要冒著藥品失敗的風險找一個不熟悉的、沒合作過的、還沒啥名氣沒有成功案例的新CXO? 原料藥企業就不同了,原料藥生意是全球化的,經過多年積累,不少優秀原料藥企業本就是一些頂級大藥企的緊密合作伙伴,同時他們也具備量產的能力,因此,他們向CDMO轉型拿單子要容易得多,很多客戶也愿意嘗試。 經過近些年的努力,還是有幾家原料藥企業向CDMO轉型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01 價值事務所 九洲藥業 九洲藥業可以說是原料藥向CDMO轉型最為成功的企業,沒有之一。今年前三季度,九洲藥業的業績在CDMO業務的驅動下一如既往延續高增長勢態,營收同比+45.44%,扣非+74.53%。其中,單三季度營收14.18億,同比+24.88%;扣非凈利潤2.94億,同比+54.11%。 截至今年前三季度,《價值事務所》預計公司的CDMO業務占總營收比例已經近70%,原料藥業務基本可以忽略不計了(今年上半年CDMO收入占總收入比為 66.73%)。 單三季度營收增速略微有所放緩,所長認為可能是季度間波動的原因,畢竟在近期的投資者交流中,九洲直說自己的訂單需求很飽滿,已經排到明年三季度以后。 這樣的訂單情況不太可能出現什么業績放緩的情況,只能是經營結構的正常波動,雖然三季度公司沒有披露在手訂單情況,但半年度是有披露的,處于各個階段的藥物比起去年底都有較大幅度的增長。 公司的在建工程規模也處于歷史新高,自己擴產能還無法完全滿足業務需求。9月27日公司還發布公告,準備用1.85億收購山德士中山制劑工廠100%股權。 在近期的投資者交流中,公司披露已經與海外前20大的頂級客戶都建立了初步合作,收入中,跨國大藥企貢獻60%-70%,biotech貢獻30%-40%,整體收入還是以海外為主,雖然國內增速更快,但國內基數小,項目并不太多。 在被問及未來小分子CDMO的行業需求時,九洲表示:全球研發投入在6%左右,外包率越來越高,預計5-10年內能保持15%增速,小分子服務需求依然很旺盛。 九洲已經沉淀了從早期工藝研究到商業化生產的能力,并且已經有深度綁定的全球頂級客戶,這種能支持客戶商業化供應、創新藥全球上市并得到驗證的企業產能,在國內是稀缺的。 02 價值事務所 普洛藥業 和九洲一樣,普洛藥業也是由原料藥向CDMO轉型的企業之一,不過普洛的原料藥業務體量較九洲更大且轉型更晚,因此,目前普洛還是以原料藥業務為主,業績波動比九洲更大。 原料藥的價格是由市場決定或者說是當時的供需關系決定的,而CDMO的本質是服務,基本就是成本上添加一個合理的毛利率去報價,因此,后者的業績會顯得更穩定,而前者受宏觀因素/周期影響大。 今年前三季度,普洛CDMO業務實現收入12.7億,占整個營收比為16.8%,合計增長約22.4%。一方面,CDMO業務占整體比重還較小,另一方面,這個增速有點讓人失望。不論是和九洲比,還是和之前我們講過的系列CXO企業比,都有點偏低。 那是普洛藥業的CDMO業務沒有競爭力么? 并非如此,我們看下圖,公司的CDMO業務近幾年項目增長情況還是很好的(臨床三期和商業化基本可以劃等號,價格和生產規模都相差不大),基本上每次財報更新,手上的待執行項目數量都有所增加。 項目數不斷增長,營收增速卻較慢,這不就是藥石科技之前面臨過的情況么?影響公司CDMO業績增長的還是產能。同九洲、凱萊英、博騰、康龍、藥石、藥明一樣,普洛今年三季度的在建工程規模也達歷史新高。 待這些產能逐步釋放,最后都是業績。 除CDMO外,原料仿制藥一體化業務也是公司未來極大的經營看點。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制劑合計實現營收7.5億,占整體營收比約10%,同比增長25%左右,整體毛利約51.2%(這個毛利比CDMO還高10個點左右)。 集采對于絕大多數藥企都是當頭一棒,信立泰、華東、翰森等藥企的應對方式都是幾乎全面放棄仿制藥業務積極擁抱創新藥,但集采對于可以做原料仿制藥一體化的企業而言卻是天大的利好,因為他們本就不具備什么營銷能力,只有規模化量產能力,在過去仿制藥靠營銷驅動的時代他們毫無存在感,但在當下拼成本而非營銷的時代,他們就能派上大用場了。 正所謂,彼之砒霜汝之蜜糖,諸多藥企棄之如敝履,普洛倒是覺得原料仿制藥一體化總體上是一個比較好的業務。 在做精原料、做強CDMO、做優制劑的大戰略下,普洛還是頗具看點的。 03 價值事務所 美諾華 三家原料藥企業的轉型道路上,美諾華和普洛是最相似的,兩者都是以原有的原料藥業務為基礎,向CDMO和制劑一體化進行擴張。 兩者的轉型進度都落后于九洲,業績受原料藥業績影響波動較大。 可惜今年前三季度,美諾華沒有披露CDMO業務占總營收情況,只在近期的投資者交流中講到:受益于公司抓住新冠疫情后、全球產能相對緊缺的機會,公司對突發業務實現快速交付,CDMO業務實現一倍以上增速。 CDMO業務翻了一倍以上,但里面很大的原因要歸功于新冠小分子口服藥中間體生產,美諾華今年的CDMO業務情況就和博騰、凱萊英一樣說不清楚。 不過2021年,美諾華的CDMO實現收入 2.65 億,同比增長 118.31%,占營收比已經達到21.06%,可以說增長非常迅猛,今年有新冠中間體的加成,CDMO業務占比只會更高,而且,不同于博騰、凱萊英,美諾華的CDMO基本不用擔心明年業績回落。 為啥呢? 答案就在于之前和默沙東簽訂的十年獸藥合同。 根據公司近期投資者交流披露,其與默沙東第一批落地的九個藥品,技術轉移正在順利進行,現在正處于技術轉移完成后的工藝驗證,生產線已經匹配好了,預計2023年后開始商業化訂單交付。 同其他幾家企業一樣,美諾華的在建工程規模也處于歷史高點,可惜公司也沒有披露手里到底有多少CDMO項目和訂單,只說全年預計儲備200-300個項目。 當被問及國內CDMO打價格戰公司如何面對時,美諾華的說法是:“國內內卷,國外相對來說好一點,公司積極開拓國內外大客戶,而不是一味去打價格戰。公司的戰略布局是如何在激烈的競爭中凸顯優勢,跟客戶有長期合作,比如說我們和默沙東在動保領域的合作,這個賽道就不那么卷,通過合作把我們這一塊的能力構建起來,跟大客戶一起綁定,且是以十年的維度。” 這個說法和所長之前判斷一致,國內CDMO產能,尤其小分子,產能早就過剩了,我們不缺產能,缺的只是可以做出附加值/差異化的優質產能,擴產不稀奇,稀奇的是拿到單子,拿到單子擴產是正常的,單子沒有亂擴產就是找死。 CDMO外,公司的制劑業務也實現了較快的增長,可惜也沒有披露具體數據,但2021年制劑業務實現收入 1.53 億,同比增長 103.58%,占公司營收比12.16%。 截至今年上半年,公司已有 10 個制劑產品國內上市,上半年新立項 11 個品種,3-5 個項目即將進入 BE 階段,富馬酸丙酚替諾福韋片、 恩格列凈片、達格列凈片等 5 個項目已通過正式 BE 試驗,有 10 個品種在 CDE 審批中,下半年預計有 8-10 個品種遞交 CDE 審評,另有 20 多個在研項目同步推進。 對美諾華有所了解的朋友不難發現,自國內集采后,尤其2020年至今,美諾華獲批上市的制劑一年比一年多,速度非常快,2020年末才有2個品種獲批,今年光是申報就申報了10個,上半年上市的阿哌沙班、纈沙坦都是很大的品種。 恰好2022-2024又是一個專利藥到期大年,公司有望借助原料藥制劑一體化的優勢,吃到里面最大的蛋糕。 @今日話題 @雪球達人秀 @雪球征文 @新能源大爆炸 #財報云調研,投資大煉金# 美諾華(SH603538)普洛藥業(SZ000739)九洲藥業(SH603456) 三好學生價值投資: 本文于2022年12月27日在會員內部發布,據此文買入對應股票的會員至今已獲利12% 以下為原文: 以下是12月以來部分機構對CXO賽道的觀點 浙商醫藥 【觀點】 1)投融資:建議弱化對投融資下滑會影響CXO訂單的認知。從2022Q1-Q3全球生物醫藥投融資下滑以及本土CXO新簽/在手訂單仍普遍維持30%+增速看,投融資下滑并不一定會導致CXO訂單增長大幅下滑,2022Q1-Q3本土CXO訂單延續高增長水平已經持續得到驗證。我們認為核心主要是因為:1)本土CXO全球市占率還很低(本土CXO龍頭海外收入市占率僅9.13%);2)本土CXO處于投融資(PE/VC階段)biotech訂單占比仍偏小,我們預計僅10%-15%,全球投融資大幅下滑下對新簽訂單影響不大。 2)估值:低估值高增長,強烈推薦CXO底部配置價值2023年25-30倍主業(扣除大訂單和新冠相關收入情況下)PE,我們仍然看好本土CXO龍頭企業2023-2025年主業收入和利潤增速維持高復合增速水平較強的確定性,我們堅定看好CXO底部配置價值,并持續推薦。 國金醫藥 CXO有望成為2023醫藥配置勝負手:業績有韌性,估值持續修復,節奏有差異。投融資在2021年歷史高位之后,2022年仍處于歷史高位,海外CXO的三季報行業景氣度保持較高水平,醫藥創新需求仍具有較強韌性。隨著藥明生物UVL的移出,中美關系壓力持續修復。看好后續逐季度業績和訂單的兌現帶來的估值持續修復。 西南醫藥 CXO企業在手訂單充沛,項目數量快速增長,項目結構趨于合理,側面體現出目前行業仍處于高景氣度周期,企業訂單充足,業績有望持續高速增長;CXO企業員工數量高速增長,CDMO企業人均創收較高,橫向對比來看,藥石科技人均創收最高,2021年超過99.5萬元/人/年;其次,博騰股份、九洲藥業、凱萊英等CDMO企業人均創收也相對較高,藥明康德、泰格醫藥、睿智醫藥、昭衍新藥和博濟醫藥等CRO業務占比較大的企業,人均創收水平則相對較低。2022Q3:受益于強勁的管理能力以及高附加值訂單陸續交付,未來隨著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業績有望以更高速度增長,CXO行業高速發展趨勢仍將持續。 海通醫藥 CXO板塊跟蹤:情緒面資金面向好,投融資有望觸底改善,估值具備性價比,建議業績空窗期關注康龍化成、凱萊英、諾思格、九洲藥業等23年內生增速有改善的標的。 我們認為 我們認為美聯儲鷹派加息導致創新藥投融資下滑,預計海外投融資拐點在2023年第二季度,相信國內資金會提早布局。長期來看鷹派加息并不能改變中國CXO行業ROA高于美國及歐洲5~10%。看好2023年國內CXO企業業績增長,對應2022年12月27日估值具有極高投資價值。以下是組合內CXO公司(排名不分前后)
站長聲明:以上關於【昭衍新藥:昭衍新藥何來的底氣?-母嬰保健心得】的內容是由各互聯網用戶貢獻並自行上傳的,我們新聞網站並不擁有所有權的故也不會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您發現具有涉嫌版權及其它版權的內容,歡迎發送至:1@qq.com 進行相關的舉報,本站人員會在2~3個工作日內親自聯繫您,一經查實我們將立刻刪除相關的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