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健康行業的基礎是什么?:親子健康知識心得

時間:2023-12-21 05:26:15 作者:親子健康知識心得 熱度:親子健康知識心得
親子健康知識心得描述::用戶4060195314: 合成生物技術的發展,將實現生物活性物的高效、高質量的制造,應用于食品、護膚品等下游領域,助力生命健康行業跨越式升級 網頁鏈接 《投資時報》記者 殷玉佳 人類社會每隔幾十年就會發生重大的技術變革,引發產業革命,造就一批引人注目的企業。作為一年一度中國資本市場的盛會,標點財經研究院聯合《投資時報》于12月22日成功舉辦的“見未來·2022第五屆資本市場高峰論壇暨金禧獎年度頒獎盛典”,就連續多年關注到中國企業的發展動向。 在此次高峰論壇中,華熙生物董事、副總經理、董事會秘書李亦爭發表了題為《科技賦能生命健康消費品——華熙生物的具體實踐》的演講。 華熙生物董事、副總經理、董事會秘書 李亦爭 演講中,李亦爭表示,未來最重大的技術浪潮到底是什么,企業應該如何去抓住它,是每一個企業應當去思考的重大問題。未來重大的技術浪潮帶來的重大產業發展機會,是企業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重大戰略機遇。 放眼未來 抓住重大技術迭代浪潮 李亦爭表示,科學技術是所有行業產品力的核心支撐,尤其是在生命健康行業。人類社會面向未來的5大科技,包括生物科技、量子技術、新能源技術、人工智能技術和網絡接入技術。對于生命健康行業而言,生物科技是排在首位的。生物科技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已經歷第一代生物技術基礎發酵時代,第二代生物技術微生物定向發酵時代,自2000年開始正式步入到第三代生物技術合成生物時代。這也給市場帶來無限的想象空間。 那么,什么是合成生物? 傳統的生物材料來自于天然提取或者化學合成,也就是說生物材料是由植物動物,以及石油化工原料轉化而來。這些轉化離不開菌株發酵。菌株發酵指的是菌株消耗玉米、淀粉、秸稈等易得材料大量繁殖,并且在繁殖的過程中生產人們所需要的生物活性物,這就是通過細胞工廠生產的一個生命轉換的過程。合成生物是基于菌株發酵生產過程,在系統生物學的基礎上,結合了工程學,人工智能,大數據,采用高通量篩選,基因合成,基因編輯,網絡調控等新技術來改寫或者創造新的生命體細胞工廠,從而提高生產效率,或者生產過去生產不了的物質。 也就是說,合成生物指的是運用各種各樣的科技手段,對細胞工廠進行升級和改造。而合成生物技術,則是改變了物質的獲取方式,用細胞工廠來獲取萬物。過去人們從石化來源、動植物提取來獲得物質,現在用合成生物的方式來生產,更加低碳環保,也更容易。 李亦爭進一步解釋稱,任何行業的變革來自于底層材料的升級和底層材料的變革。生命健康產業的基礎是各種各樣的底層原料成分,尤其是有效成分。合成生物技術的發展,將實現生物活性物的高效高質量的制造,應用于食品、護膚品等下游領域,助力生命健康行業跨越式升級。這是一個不斷的演進和升級的過程,甚至可以進一步預期其上升效率的持續提升。它不僅僅正在深刻地影響這個行業,也在深刻地影響它的所有下游行業,甚至在未來影響速度越來越快。這也是華熙生物前瞻性且戰略性地去布局合成生物學這個重要領域的原因。 “從市場規模的角度來看,2018年合成生物學相關的市場規模在49.6億美金。預計到2027年,合成生物學的市場規模將達到400億美金,10年的復合增長率將達到26.3%”,李亦爭如是說。 前瞻戰略眼光 構建合成生物全產業鏈平臺 原則上,全球60%的產品可以通過生物合成的方法進行生產。合成生物學用細胞工廠來生產,自然界中現有的物質也可以替代化學合成法進行生產。合成生物學不僅有巨大的市場空間,還有巨大的應用空間。華熙生物將如何應用合成生物技術來實現產業發展,同時促進自身發展?李亦爭以華熙生物的核心產品透明質酸為例,進行了分享。 他表示,人類第一次從雞冠中規模化的提取透明質酸是在20世紀的70年代,最初1000公斤雞冠里面只能提取一公斤的透明質酸。在20世紀的90年代,華熙生物第一次用微生物發酵法規模化的生產透明質酸。當時的發酵產率是3克每升,而目前華熙生物的發酵產率達到了12到14克每升。用微生物發酵法,也就是自然界中的天然菌株,目前的發酵產率達到了12到14克每升。如果用合成生物學技術改造過菌株,也就是所稱的“工程菌”來生產透明質酸的話,可以繼續實現透明質酸質和量的突破。根據目前的實驗數據,基因工程菌的發酵產率可以達到73克每升。這是一個重要的量級的飛躍。 不難發現,在越來越多的生命健康產品里面,尤其是化妝品里面,透明質酸得到了越來越大規模的應用。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隨著技術的突破,成本不斷的降低,讓透明質酸能夠在越來越多的產品里面得到更大規模的應用。 李亦爭介紹到,華熙生物目前已經搭建合成生物學的全產業鏈的平臺。通過平臺造物致用,在細胞層面構建新的生命體,并打造細胞工廠。2021年,華熙生物的山東省重點生物活性物合成生物學重點實驗室,獲得了山東省科技廳的認定。合成生物技術國際創新產業基地已經落戶北京大興并投入使用。華熙生物的研發團隊已經組建完成,技術平臺也已搭建完成。 通過合成生物技術,高純度麥角硫因、維生素C葡萄糖苷、紅景天苷等物質已經完成了發酵的工藝驗證,多聚寡核苷酸、NMN和人乳寡糖均已實現突破性進展,處于國際領先水平。依托寡糖體外酶催化的合成技術,華熙生物已經建成全球分子量覆蓋最廣的人體三大多糖,透明質酸、硫酸軟骨素和肝素寡糖庫的構建。 《投資時報》記者注意到,華熙生物在與高校的產學研合作上也有所布局。目前通過合成生物平臺,華熙生物聯合江南大學、山東大學,實現了硫酸軟骨素、肝素、雌馬酚、NMN等物質來替代傳統的生產,降低生產成本,提高轉化效率。 通過自研麥角硫因、透明質酸、膠原蛋白等,華熙生物也已實現提升轉化效率。李亦爭表示,通過該合成生物學全產業鏈平臺,目前還可以生產出β-胡蘿卜素、燕窩酸、紅景天苷等天然活性物。這是華熙生物在合成生物學這個領域的系統的進展的情況。 以原料業務為基礎 打造四輪驅動業務布局 走過二十年,華熙生物一直在實踐科技筑基,打造生命健康行業龍頭,踐行時代賦予的使命。以科技筑基,以科技作為華熙生物的核心競爭力,作為企業的基礎和核心壁壘。從2011年到2021年,過去的十年中,華熙生物的收入復合增長率約33%,利潤的復合增長率約24%。真正的實現了成長的復利,時間的玫瑰。 以原料業務為基礎,華熙生物用20年的時間打造了四輪驅動的業務布局。原料業務具有20年的發展歷史,一直保持一個穩定增長,是公司的基礎性業務,代表的是華熙生物的底層邏輯和深度。 回顧20年的業務發展歷程,李亦爭介紹到,醫療終端業務代表的是華熙生物的高度,未來具備巨大的發展空間,是朝陽業務。華熙生物2008年才開始才開始布局醫療終端業務。直到2018年才開始布局功能性護膚品,發展到現在不到4年的時間,它代表的是公司業務產品的廣度。截至目前,4年的時間里,功能性護膚品業務的年復合增長率高達110%。占到了華熙生物整個收入的70%以上。2022年1-9月,達到了30個億左右的收入規模。 同樣是在2021年,華熙生物才開始進入功能性食品業務的領域,這是公司的新銳業務,保持了強勁的快速發展勢頭。 李亦爭表示,華熙生物以原料業務為基礎,打造了四輪驅動的業務布局。在20年的發展歷程中,公司也從一家原料業務的架構,逐漸延伸到生命健康行業的全產業鏈布局。 公司的宗旨是為人類持續帶來健康美麗快樂的生命體驗,提高生命質量,延長生命長度。李亦爭表示,華熙生物是一家生物科技公司,一家不斷創新的生物科技平臺公司,立志做行業的領導者和開創者,以細胞工廠生產生物活性物質。公司的發展邏輯是以用戶為中心,以科學技術為支撐,科學支撐技術,技術打造產品,好的產品去造就好的品牌。 華熙生物還是一家生物材料公司,通過聚焦在功能糖、蛋白質、多肽、氨基酸、核苷酸、天然活性化合物等6大類物質,公司已經建成全球最大的合成生物學全產業鏈轉換平臺。 目前,公司在生物活性材料的產業化規模上位居國際前列,是細胞工廠的綠色制造示范單位,微生物發酵生產透明質酸的技術市占率全球領先。“我們的使命是讓每個生命都是鮮活的”,李亦爭分享道。 堅持整體邏輯 構建全產業鏈一體化的平臺型公司 可以看到,華熙生物的整體邏輯是以科學技術為基礎,堅持做前瞻性的研發,打造生命健康行業的龍頭公司。李亦爭表示,“我們稱之為基礎研究與應用基礎研究并重。公司有六大研發平臺,包括合成生物學研發平臺,也就是剛才強調的發酵平臺是其中最基礎的平臺,在發酵平臺的基礎上是合成生物學研發平臺。在合成生物學研發平臺的基礎上,是應用機理研發平臺。這三個平臺統稱為基礎研究平臺。” “還有交聯技術平臺、中試轉化平臺,配方工藝研發平臺,這三個平臺是應用基礎研究平臺。在這六大研發平臺的基礎上,可以生產各種各樣的生物活性物,包括透明質酸、小核菌膠、納豆提取液、糯米發酵液、伽馬氨基丁酸、依克多因、聚谷氨酸等。這些生物活性物都是與人體生命健康有益的各種各樣的物質,統稱為生物活性物,能夠參與人體代謝的物質。” 李亦爭表示,這些物質的獲取是一個0到1的過程。研發平臺主要是解決從0到1的物質獲取的過程。物質獲取之后,通過產業轉化,產業轉化又包括制造轉化和產業轉化。制造轉化就是將這些物質變成原料的過程。通過技術體系,將各種各樣的生物活性物,通過酶切技術,通過技術體系,把它們加工成各種各樣的超高分子聚合物,超低分子活性物以及寡聚分子活性物等等,甚至通過一些改性,通過一些包裹等等,把它們加工成各種各樣的具體細分規格的原料產品。而通過產業轉化平臺,將這些細分規格的原料產品再加工制造成各種各樣的面向終端消費者的產品。可以具體細分為藥品、醫療器械產品、功能性食品,保健品,功能性護膚品,個人護理品等。我們統稱為“六品一械”。 通過市場轉化平臺,“六品一械”的生命健康產品去面向各種各樣的市場進行銷售。華熙生物通過這樣的一個全產業鏈的過程,實現了從0到1的物質獲取,1到10、10到100的制造轉化和產業轉化,再實現從100到1000,1000到1萬甚至N多萬的一個市場轉化的過程。這是華熙生物的全產業鏈邏輯的整體呈現。 李亦爭強調,華熙生物堅持用科技支撐生命健康消費品,打造生命健康行業龍頭的整體邏輯。具體來說,第一是堅持長期主義,另一個是戰略性地前瞻性地做研發投入。持續加強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通過研發和科技的持續投入,打造鞏固核心壁壘,加寬護城河。研發投入方面,2021年公司研發投入2.84億元,同比增長約100%,占公司營業收入的比重達到了5.75%。公司研發人員有571位,相較2020年底增加194人。公司在研項目有239個,相比于2020年底新增116項。公司目前已經申請受理的專利是525項,相比2020年底新增184項,其中新注冊的成果是22項。 以科技為基 構筑企業核心競爭力體系 回顧華熙生物的發展邏輯,會發現一條清晰的脈絡。那就是以科技為基礎,生長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體系。李亦爭強調,“這不是打造,是自然生長出來的結果。首先仍是堅持長期主義,打造優秀的中國品牌、國際品牌。簡而言之就是科技力支撐產品力、產品力塑造品牌力、品牌力鞏固競爭力、競爭力獲得免疫力,這樣的一整個發展邏輯鏈條。這是一個自然生長的邏輯,次序不能顛倒。在這個發展的次序中,成熟一個打造一個,發展次序至關重要。” 第二點是科技創新引領相關行業變革。從科學源頭做兩個研究,以技術支撐產品力,打造極致的產品體驗。在極致產品體驗的基礎上,再去做好消費者服務,洞察消費者場景,實現消費者的認知、認識和認同,成就優秀的中國品牌,起到引領的作用。科技創新是根本,其次是要遵從科學到技術,技術到產品,產品到品牌的發展邏輯。企業發展必須遵循發展的規律和關鍵環節逐個成熟的規律,循序漸進,方能有成。 那么,華熙生物如何以科技為基礎和底層邏輯打造生命健康消費品?李亦爭分享了一個例子,就是華熙生物如何用新的技術來改善效率降低成本。 微生物發酵技術是上世紀90年代,華熙的首席科學家郭學平博士在國內率先通過生物技術規模化的獲取透明質酸,降低了成本,使其能夠更廣泛的運用。透明質酸的微生物發酵技術因此也獲得了國家科學進步二等獎。酶切技術是華熙生物2011年率先實現突破。通過酶切法生產寡聚透明質酸,能夠精確的控制透明質酸的分子量,使其能夠在不同的功能需求中發揮不同的作用成為可能。這個技術也獲得了中國發明專利,并于2019年獲得中國專利金獎。 酶切法,像一把剪刀一樣,把鏈狀的長鏈一樣的透明質酸,可以進行任意分子量的切割,使透明質酸變成大小不一,使任意分子量的切割成為可能。這樣不同分子量的透明質酸就能在不同的產品里面發揮不同的作用。這也是華熙生物透明質酸可以應用到越來越多的行業的一個重要的技術底層邏輯。 目前,公司僅僅在透明質酸領域就擁有200余個規格的產品,并能夠將物質應用在藥用、食用和外用三個領域。 在化妝品方面,華熙生物以藥用技術研發化妝品,具備和國際大牌同臺競技的能力。在酶切技術以外,應用技術體系包括交聯技術、修飾技術、包裹技術和協同技術。通過這些技術,充分挖掘了透明質酸的多應用場景。 通過采用生物活性材料打造高質量的護膚品,華熙生物開創了國內護膚品行業講究功效性的新時代。華熙生物旗下的每個品牌都會形成基礎成分加核心成分,核心配方加專屬組方,基礎技術加獨有技術在內的成分和技術的體系,重點圍繞品牌的功能性定位來展開。潤百顏是玻尿酸第一品牌,夸迪是凍齡抗初老的硬核抗老品牌,米蓓爾專為敏感肌研制,BM肌活是活性成分管控大師,以年輕人群為起點,主要針對油皮肌膚。 李亦爭認為,護膚品行業已經由營銷驅動走向技術和產品驅動,領先的技術能夠實現對產業的降維打擊。隨著互聯網用戶規模見頂,流量開始內卷,護膚品行業產品飽和,需求飽和,行業逐漸由需求導向轉向供給導向,營銷驅動走向技術和產品驅動。而市場也驗證了華熙生物堅持以科技賦能消費品的方向是快速有效的。以糙米精華水的成功為例,糙米精華水的成功來源于華熙生物的底層原料糙米發酵液,不額外添加一滴水。公司在2019年推出糙米精華水,2022年1到9月份,銷售額就達到了3億元,成為公司的第一大爆款。 不僅僅是護膚品,華熙生物也通過科技賦能多種健康消費品。比如說保護腸胃的產品,纖體減肥的產品,美麗美容的產品,營養補充的產品。公司致力于通過運用各種各樣的多種生物活性物去達到這些效果,給消費者帶去健康快樂的真切體驗。 李亦爭表示,基于長期積累的底層技術優勢,華熙生物有兩大戰略方向,第一通過合成生物技術的體系,打造生物活性物的集群,并且基于生物活性物的集群,進行全產業鏈自下而上的拓展。這個是公司基于透明質酸,沉淀了全產業鏈發展的經驗及優勢。可在其他的生物活性物上迅速實現優勢的復用,在這點上公司具備成熟的經驗。第二就是構建生命健康消費品集團。通過打造生態體系,構建生命健康消費品集團,這是華熙生物正在嘗試和繼續探索的重要方向。 華熙生物(SH688363): 合成生物技術的發展,將實現生物活性物的高效、高質量的制造,應用于食品、護膚品等下游領域,助力生命健康行業跨越式升級 《》記者 殷玉佳 人類社會每隔幾十年就會發生重大的技術變革,引發產業革命,造就一批引人注目的企業。作為一年一度... 網頁鏈接 似夢非夢如醉: 前期很多媒體黑華熙生物啊 酒氣俗人: 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與大眾思想觀念的轉變,越來越多的人都開始崇尚高顏值,并愿意為了“變得更美”而付費,由此帶動了醫美行業的繁榮;再加上各類醫美項目普遍具有極高的毛利率和復購率,且主要受眾群體為女性,因此醫美素來都被譽為“女人的茅臺”。而行業的高景氣度,又讓很多投資者對于醫美行業青睞有加。 在即將到來的2023年,醫美賽道的行情要如何把握呢? 1 先來簡單回顧一下2022年的行情。 今年以來,年初以來,受美聯儲加息、俄烏沖突、疫情頻發等多重因素影響,A股整體表現頗為低迷,而國內消費市場的持續承壓,又讓大消費板塊呈現出一波三折的走勢,整體收益率相對慘淡。 不過,醫美賽道總體上還是展現出了較強的韌性。從指數上看,今年年初至12月27日,醫美指數(8841418.WI)累計跌幅約為-11%,顯著優于同期大消費指數(8841163.WI)的-20.5%,也跑贏了同期上證指數的-14.95%和滬深300的-21.3%;個股則是呈現出跌多漲少的分化趨勢,其中華東醫藥從年初至12月27日累計漲幅為+16.8%,愛美客累計漲幅為+7.4%,華熙生物累計跌幅為-10.8%,朗姿股份累計跌幅為-11.3%,昊海生科累計跌幅-19.2%,奧園美谷累計跌幅為-28.7%,等等。 業績方面,由于醫美屬于可選消費的范疇,而可選消費的增長情況又取決于人們的實際收入情況和對未來收入的預期,而在全年疫情反復、居民資產負債表普遍受損的背景下,不少人在可選消費品方面的支出都有所削減。而上半年國內多個一線、新一線城市疫情出現大面積反彈,在各地普遍加大管控力度的背景下,部分地區的醫美終端機構陸續停業。這一系列因素都造成了醫美上市公司業績的波動。 以愛美客為例,透過財報數據可以看到,近兩年無論是單季度營收還是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速都在逐季下滑,而今年第二季度下滑尤為明顯;其中,營收同比增速由2022Q1的66.41%降至2022Q2的21.39%,歸母凈利潤則由2022Q1的63.74%降至2022Q2的22.44%。這與今年第二季度國內疫情形勢的嚴峻以及消費市場的低迷呈明顯的正相關性。 不過到了第三季度,隨著疫情防控形勢的階段性穩定與消費市場的復蘇,愛美客的業績增長態勢出現了邊際改善,單季度營收和同比增速分別回升至54.87%和41.2%,同時其他主要的醫美上市公司業績也都在三季度實現了修復,彰顯出醫美消費較強的回補屬性,以及醫美行業扎實的基本面。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11月份以來國內疫情防控方案的不斷優化調整,市場對于后續消費市場預期有所改觀,由此推動了大消費板塊走出了一波較為強勢的反彈行情,而醫美指數也在此期間實現了超過20%的漲幅,部分個股的累計漲幅甚至達到了50%~60%。 2 展望2023年,醫美板塊還能延續近期的強勢嗎? 從基本面上看,在疫情防控逐漸放開的當下,曾經擾動各行各業運行的不利因素將日趨弱化,加上高層對于“做好經濟工作”的多次表態,2023年國民經濟復蘇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情。而在近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特別強調,“要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預計后續將會有一系列改善消費環境、促進居民消費的政策出臺,這對于消費市場的提振而言,顯然是積極因素。 這當中,可選消費的復蘇必然值得關注。原因如前文所述,與必選消費品不同,可選消費需求不算穩定,對于經濟周期的敏感度較高,2022年受疫情等因素影響較大的消費品類也是集中在可選消費領域;而相比于必選消費,可選消費又是極具彈性的品種,修復力度往往更大。故而隨著后續國內疫情達峰后逐漸趨于穩定,可選消費的回暖更令人期待——而醫美恰恰是最典型的可選消費品種,相關公司業績在2023年得到進一步修復,理應是確定性事件。 不僅如此,醫美又兼具醫療和消費的雙重屬性,其本質在于“醫療為基+需求引領”,即醫療屬性為行業構建起較高的競爭壁壘,而消費屬性則賦予了行業消費升級下的較高天花板,這些都是一般消費品以及醫療產品不具備的特質。 如果從商業層面來審視,醫美還具有典型的“三高”特征,這便注定了行業的高成長性和高景氣度。我們不妨以輕醫美項目中最火的玻尿酸為例來加以分析: 其一,高毛利率。 貴州茅臺之所以能成為國內第一股,超過90%的毛利率發揮了關鍵作用。相比于此,玻尿酸的暴利程度絲毫不遜色。數據顯示,玻尿酸龍頭愛美客的毛利率接近95%,華熙生物和昊海生科的毛利率也都在70%以上。而在實際情況中,一款玻尿酸產品隨著產業鏈流入經銷商、下游醫院、醫美機構等,層層流通中,免不了一再加價,可即便如此,市場需求依然旺盛,“女人的茅臺”絕非浪得虛名。 其二,高復購率。 玻尿酸的效果通常只能維持半年至一年的時間,如果后面不重新注射,那么消費者的皮膚就會變得松弛、干燥且無光澤。很多消費者一旦體驗到了皮膚的水潤光澤有彈性,就很容易產生依賴甚至上癮,而且也難以接受皮膚變差的樣子,于是只能不斷地反復購買。這對于商家來說當然是再好不過的事情,原本毛利率就足夠高,再加上越來越多的客群源源不斷地復購,豐厚的利潤和穩定充足的現金流自然就有了堅實的保證,并且為公司競爭力的持續提升提供了動力。 其三,高準入門檻。 根據國家藥監部門提示,用于醫療美容的玻尿酸注射劑在我國被認定為三類醫療器械——這是最高級別的醫療器械,具體指代那些植入人體、用于支持或維持生命的醫療器械。這類醫療器械對人體具有潛在危險,風險程度最高,監管也最為嚴格。無論是生產或是經營,都需要取得相關部門頒布的《醫療器械注冊證》《醫療器械生產許可證》和《醫療器械經營許可證》,產品獲批耗時長,費用大,準入門檻極高。據統計,目前我國只有不到20家從事玻尿酸業務的公司具有資質。如此一來,行業龍頭企業的市場地位反倒因為較高的準入門檻而得到了鞏固。 需要指出的是,長期以來我國醫美市場一直都是由國際品牌主導,不過近幾年本土品牌正日漸崛起,伴隨著國產醫美產品生產工藝與產品質量的不斷優化,以及消費者對國產品牌認可度的持續提高,未來醫美行業的國產替代進程還將進一步得到深化。這一趨勢必然將會讓國內的醫美公司持續受益。 另外,我國擁有14億人口和世界上最龐大的中等收入群體,消費能力的不斷提高勢必會導致醫美需求潛力的進一步釋放,這為醫美行業發展提供了龐大的需求基數;與此同時,相比美國、日本、韓國等發達國家,我國醫美滲透率依然顯著偏低,人均診療次數僅有發達國家的1/6~1/4,這恰恰預示著未來我國醫美市場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正因上述種種,醫美絕對算得上是當之無愧的朝陽產業與黃金賽道,自然具備極大的投資價值,并可以在2023年持續關注。 3 那么,醫美賽道應該怎么投呢? 在我看來,首選自然是行業龍頭,以及那些擁有玻尿酸、肉毒素等輕醫美項目的公司,這些項目毛利率及復購率奇高,可以對相關公司業績的恢復起到有力支撐,估值亦是有望不斷修復。 此外,還有如下細分領域值得關注: 一是上游耗材儀器商。 相比于中游和下游,上游藥械類公司具備更高的壁壘,這是因為我國醫療器械審批嚴格、流程嚴謹復雜且耗時較長,從而賦予了那些擁有相關資質的公司更強的先發優勢。另外,在消費者不斷追求高品質醫美項目、且需求日益個性化的背景下,上市公司在客觀上也需要不斷豐富產品管線,以便于更加契合市場差異化定位,并給出更加完備的解決方案。如此一來,上游耗材儀器商將有望在2023年迎來不錯的業績增長。 二是下游醫美服務機構。 總體來看,我國醫美機構集中度相對較低,競爭相對激烈。不過未來醫美機構的連鎖化、集團化、品牌化理應是大勢所趨,特別是伴隨著監管趨嚴,不合規機構的出清進程提速,后續醫美服務機構將更加重視團隊運營管理能力以及品牌的塑造能力,而連鎖門店有望在規模達到一定水平后形成較高的壁壘。考慮到行業的地域屬性以及管理層的管理半徑,那些深耕當地的區域性強勢龍頭或許可以依托品牌與口碑的積累而在市場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其投資機會值得持續跟綜。 慧眼識珠,懂得自然會懂! 奧園美谷(SZ000615) 朗姿股份(SZ002612) 華熙生物(SH688363) 大木成林: 2022即將過去,沒什么留戀的;三年多了2000多只股票,吸了多少散戶的血,抽了多少股民的稅,造就了多少富翁; 可惜呀,場子有問題,賭客該來還是會來,因為別的地方去不了,能去的地方還不如這里; 近期市場資金極度萎縮,追高必死; 今天西安飲食天地板,很多小漲的股票也是如此; 昨天買入的黑馬跌了,黑馬看5天,短線輸贏都出局; 華熙也是,華熙繼續持有; 賺了幾百元華熙生物(SH688363)創業黑馬 醫藥之年: 原創2022-12-29 10:04·節點財經 如果商業史上有“童話故事”,貝泰妮必能算作其中一個。 這家原本因虧損被剝離母公司的創業項目,歷經10年后發展為一家年營收超過40億元,市值突破千億元的化妝品巨頭。 項目的操盤者是一位學者郭振宇,他少年即是學霸,38歲升任職美國華盛頓大學終身教授。 2002年,郭振宇返鄉探親,老丈人在洞悉他生物工程學方面的才華后,決定邀請其擔任昆明滇虹藥業的總經理。 后來滇虹藥業被德國拜耳收購,郭振宇獨立操盤被剝離的虧損項目貝泰妮。 與傳統商戰中你死我活的俗套劇情不同,貝泰妮的成長中沒有硝煙彌漫、沒有跌宕起伏,幾乎與創始人郭振宇的學術生涯一樣順利。 然而,當曾經悶聲發大財的小公司變為如今能扛起化妝品“國貨之光”的巨頭時,公司曾經遺留的一些問題被無限放大,成了阻礙貝泰妮繼續向前的絆腳石。 這些問題包括自主生產占比低,代工生產帶來的產品質量問題;以及公司銷售過于依賴頭部主播的風險。當如今頗有實力的競爭者模仿貝泰妮過去的打法,加碼布局敏感細分賽道時,貝泰妮還能否繼續書寫“商業童話”? 本文將試圖回答三個問題: 一,貝泰妮的成功是偶然還是必然? 二,公司該如何化解代工生產與大主播依賴兩大風險? 三,當敏感肌賽道變擁擠后,貝泰妮是否還會繼續領先? 利基市場的勝出 在市場營銷學中,有一個十分重要的名詞即“利基市場”(Niche Market)。它最早來自法國人用于供奉圣母瑪利亞的神龕形狀——外形雖小但內有乾坤,后被引用于形容大市場中被忽略的某些細分市場。 在巨頭林立的時代,許多聰明的商人都在尋找利基市場以獲得立身之處,如陌生人社交、女性香煙、低度酒、嬰兒洗護用品、高爾夫服飾等。 這些公司通過服務未滿足人群的需求,或被大公司忽視的消費場景獲得成長機會。但這些公司中,僅有一小部分能夠取勝,絕大多數逃不了失敗的命運,原因在于他們定位的利基市場本身并不存在。 但小部分活下來的公司,能在短期內獲得高速發展。這也是貝泰妮“商業童話”的秘密。 節點財經認為,貝泰妮的成功,離不開對“敏感肌”這個利基市場的挖掘。 敏感肌是一種問題性皮膚,任何膚質中都可能有敏感性肌膚。主要特征包括“皮膚角質層薄,紅血絲很明顯;皮膚很容易泛紅,溫度變化、過冷或過熱都會引起肌膚發紅;飲食改變或壓力變大時,肌膚容易出現發紅、瘙癢、刺痛等現象;肌膚很容易被太陽曬傷。 根據《中國敏感性皮膚診治專家共識》,2018 年中國敏感肌人群發病率為 36%,按當年國內6.87億女性人數計算,發病患者接近2.5億人。近些年,隨著化妝品的濫用以及工作壓力的增加等,這一群體還在攀升,有樂觀的分析師稱目前國內的敏感肌患者或接近3億人。 龐大的人群基數疊加生物技術的進步,過去幾年敏感肌市場正呈井噴之勢。 據Euromonitor的統計,2021年我國敏感肌市場規模約為250.60億元,2016年至2021 年該市場的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約32.50%,增速遠高于同期化妝品行業的11.1%。 貝泰妮一開始就將核心品牌薇諾娜定位于專注敏感肌膚的護膚品,并確立了“做窄路寬”的企業經營信條”。 但是,選對利基市場僅僅是貝泰妮成功的第一步,剩下的貢獻全部交給公司管理層巧妙的商業運作。 這些運作包括“大單品策略”、“專業背書”、“線下OTC渠道打頭陣”、“押注頭部主播”等等。節點財經認為,正是這些組合拳,讓貝泰妮這家名不見經傳的小品牌能多次躋身到國內化妝品TOP10之列,并在敏感肌利基市場上份額持續保持第一。 據Euromonitor統計,2021年,貝泰妮在敏感肌市場中的市占率為23.6%,超過第二、第三之和,后兩者均是歷史悠久的知名外資藥妝品牌。 可以說,貝泰妮第一階段的成功是“敏感肌利基市場的勝出”。 “代工”與“大主播”依賴癥 貝泰妮用了10年時間,跑出了近1000億元的市值,也僅僅用了17個月,跌落到不足600億元。 節點財經認為,貝泰妮市值短時間內的驟然走低,一方面與整個市場的熊市環境有關,另一方面源自公司被無限放大的缺陷。 在股票市場,投資者嫌惡風險的屬性決定了十個利好消息可能都不及一個利空消息,而貝泰妮短短時間暴露出來的利空消息遠不止一個。 首當其沖的是公司的品控問題。 今年雙十一期間,許多貝泰妮的消費者反映公司核心品牌薇諾娜旗下的面霜產品“發臭” ,這些消費者用“腥臭”一詞來形容貝泰妮這些定位“溫和、專業”的護膚產品”。 針對大量的消費者投訴,貝泰妮很快做出了應對之策,即成立了專項調查組到生產工廠、倉儲場地進行多批次留樣產品的全面檢查,對出現氣味異常批次的產品進行鎖定及封存。 細心的媒體根據消費者投訴的消息挖掘到,貝泰妮本次發臭的產品普遍以“A101”開頭,以“S”結尾,如“A1014J03S”批次號。依據國家非特殊品用途化妝品備案服務平臺信息,貝泰妮批號末尾以“S”結尾的產品為上海嘉亨日用化學品有限公司(下稱“上海嘉亨日化”)受托生產,也就是代工廠生產的。 其實在招股書中,貝泰妮早就提出公司“自有產能不足”的隱患。當時也披露了2017年-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公司代工廠生產產品占全部產品的比例分別為 73.93%、71.04%、74.09%和71.60%。 化妝品資深人士稱:貝泰妮委托加工為主的生產方式其實早已為如今的品控危機埋下了隱患,因為化妝品是深度接觸人體皮膚的產品,代工廠相對松弛的品控管理導致的化妝品適應不適,很容易被發覺。 他提到,國際大牌以及國內一些頭部品牌均采取自主生產的方式,采用數字化工廠,并在最嚴格的國際質量檢測系統下出貨,這樣極小的降低了產品品控事故發生的概率。 盡管,貝泰妮上市之初計劃將IPO募集的4.38億元用于中央工廠新基地建設項目,但該項目預計今年年內才能投產,2021年公司的全線產品產能均處于滿負荷狀態。 根據規劃,貝泰妮中央工廠項目建成并全部達產后,每年將新增產能4500萬支(盒)。 按照公司2021年年報信息,2021年貝泰妮有2100萬支(盒)的自主產能,而當年的生產量為1.99億支(盒),即便算上中央工廠投產后的這4500萬支(盒),公司自主生產比例約為33%。 也就是說,即便貝泰妮中央工廠正式投產后,公司仍有67%的產品需要代工。 其次,貝泰妮被嚴重忽視的另一大隱患是銷量上對頭部主播李佳琪的高度依賴,這一風險被公司管理層規避,更不會寫進任何公開報告中。 據莫尼塔研究所數據,今年1-4月,薇諾娜沒有在李佳琦直播間帶貨,其天貓銷售額約為1.27億元/月。但在5月26日618預售當天,其李佳琪直播間薇諾娜的銷售額為1.66億元,超過了該品牌1-4月的每月平均銷量。 另根據貝泰妮2021年年報,2021年公司74%的產品在線上渠道分銷,有媒體分析僅618和雙11兩個大促節點銷售業績占全年業績的70%,而其測算2021年李佳琦總銷售額薇諾娜約為9億元,約占當年貝泰妮總收入的22%。 上一個因主播崛起有迅速折戟的化妝品品牌是上海家化旗下的“玉澤”。玉澤此前因為抱定薇婭迅速出圈,但也因為薇婭偷稅漏稅消失直播間,業績也跟著一落千丈。 在今年天貓美妝公布的雙11預售品牌成績前二十的名單上,沒有一個品牌隸屬上海家化。 同樣的經歷是否會發生了薇諾娜身上,真的很難說。 股價下殺壓力 貝泰妮在敏感肌賽道的崛起也就是近幾年的事。 根據Euromonitor統計數據,2016年之前,國內敏感肌市場的TOP3由雅漾、理膚泉和薇姿三大外資品牌包攬,CR3總體市占率超過50%。2017年,薇諾娜以黑馬之勢開始逆襲,當年該品牌市占率達到13.08%,超越薇姿與理膚泉成為第二名。 緊接著2019年,薇諾娜市占率達到20.54%,超過雅漾成為敏感肌第一名。分析人士向節點財經稱,薇諾娜之所以能超越外資成為敏感肌行業龍頭,大概率要歸功于其開辟了新的產品配方。 即相對于雅漾、理膚泉、薇姿等外資品牌主要以天然礦泉水或溫泉水成分為產品賣點,薇諾娜則以植物,如青刺果油、馬齒莧提取物等提取物成分切入市場,迎合消費熱度,且避開了與其他抗敏產品在成分賣點上進行正面競爭。 除此之外,該分析人士稱相對于外資,薇諾娜對OTC藥店渠道及皮膚科權威專家的綁定做的更深入。他說薇諾娜品牌是全國唯一功效性和安全性通過54 家國內著名三甲醫院多中心臨床觀察一致驗證的醫學護膚品牌,醫院渠道的權威背書是消費者選購的重要考量因素。 如今,薇諾娜在敏感肌市場的市占率來到23.6%的新高,比排名二、三的總和還多。 看似前景一片美好,但別忘了國內廠商的學習能力。 據天風證券統計,目前主打“敏感肌+修復舒緩”的新品牌越來越多,有潛力的競爭對手包括上海家化旗下的“玉澤”,華熙生物旗下的米蓓爾、太安堂旗下的“皮寶”、廣州柏為科技旗下的AOEO等。 有意思的是,多數新品牌還借鑒了貝泰妮的“醫研背書策略”,通過醫院及權威醫生進行專業背書。如太安堂旗下的“皮寶”,為其背書的醫院有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武漢市第一醫院和重慶市中醫院三家醫院等。 挑戰者給薇諾娜帶來一定壓力,如今年618期間,華熙生物旗下的米蓓爾在天貓店的銷售額已是薇諾娜的三分之一,其50%以上的復購率也超過了薇諾娜30%水平的復購率。 雙十一的銷售數據進一步顯示,米蓓爾的銷售額同比增速高于薇諾娜,前者為59%,后者為39%。 像華熙生物這樣擁有玻尿酸原料及合成技術優勢的公司,介入敏感肌護膚領域還是大有可為的。 不過話說回來,二者在敏感肌護膚品領域的收入差距仍然呈倍數級,加之敏感肌利基市場仍處于高速增長中,只能說國貨品牌處于共同開荒的階段。 相對于競爭風險,節點財經認為貝泰妮當下最應該關注的還是自身的運營風險。尤其是公司收入集中在大促,以及高度依賴頭部主播的風險,這給公司高達近60倍的估值(PE-ttm)帶來一定壓力。 根據PEG=1的估值公式衡量,貝泰妮當下的估值對應公司未來凈利潤同比增速必須超過60%才算合理。 前三季度,公司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速不到46%,而且按單季度看,公司連續兩個單季度凈利潤增速不到35%,式微趨勢漸顯。 這也是公司前十大股東不斷釋放減持消息的主要原因。 最明顯的是公司第一大機構股東紅杉聚業,據節點財經統計,截至三季度11月16日,該機構年內累計減持貝泰妮2965萬股,持股比例由21.58%下降到14.58%。 截至目前,貝泰妮仍有48.68%的股份為限售股份,解禁時間為2024年3月25日,較少的流通股數量也是公司股價較高的原因之一。一旦貝泰妮的股本全部解禁,屆時如果公司業績增速繼續放緩,股價將面臨巨大的考驗。 節點財經聲明: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文章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節點財經不對因使用本文章所采取的任何行動承擔任何責任。 華熙生物(SH688363): 同花順(300033)數據顯示,2022年12月29日,華熙生物獲外資賣出9.15萬股,占流通盤0.05%。截至目前,陸股通持有華熙生物520.18萬股,占流通股2.63%,累計持股成本131.43元,持股盈利3.09%。 華熙生物最近5個交易日上漲7.55%,陸股通... 網頁鏈接
站長聲明:以上關於【生命健康行業的基礎是什么?-親子健康知識心得】的內容是由各互聯網用戶貢獻並自行上傳的,我們新聞網站並不擁有所有權的故也不會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您發現具有涉嫌版權及其它版權的內容,歡迎發送至:1@qq.com 進行相關的舉報,本站人員會在2~3個工作日內親自聯繫您,一經查實我們將立刻刪除相關的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