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瓴創投:紅杉中國將關注新能源既有產業能力的釋放和創新進步:母嬰護理建議

時間:2023-11-15 21:33:35 作者:母嬰護理建議 熱度:母嬰護理建議
母嬰護理建議描述::南極圈: 文丨獵云精選 ID:lieyunjingxuan 作者丨盛佳瑩 2022,一個超重、充滿變局和挑戰的一年終于向我們告別。 但盡管身處逆勢中,依然有眾多優秀的創業者和投資人在危境中砥礪前行。 這一年,中國中免拿下2022香港最大IPO;中創新航、天齊鋰業等企業掀起赴港上市潮;亞朵沖刺美股成功…… 新興領域產業基金、政府引導基金等積極組建;有投資人“卷”到新加坡,尋找Web3.0和元宇宙項目;也有投資人走進田間地頭,農業科技從創投荒漠變為一片“希望的田野”…… 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技術革命背景下,中國正處于科技周期的十字路口。創業主線轉向科技創新,投資也向硬科技賽道聚集,形成了半導體、碳中和、元宇宙、新能源以及生物技術、醫療健康等長風口。 不少投資人都看好2023年將是創投大有可為的一年,梅花創投創始合伙人吳世春等投資人,在新年伊始時仍在各地出差的途中。 站在2023年的起點,獵云網總結了一份投資人最新的觀察與思考,以及他們最關注的賽道。 紅杉中國:低碳、云/端結構演化、產業數字化 在近期一場公開演講中,沈南鵬透露,近年來,人工智能、高端制造等硬科技項目已經超過紅杉中國投資組合的80%。 紅杉科技主導的投資格局已然成形,在2023年,紅杉又將把目光集中在哪些細分領域呢? 紅杉中國合伙人周逵透露,紅杉中國將沿著三個框架捕捉新趨勢:低碳、云/端結構演化和產業數字化。 周逵認為,過去傳統能源是資源驅動,而今天的新能源是創新驅動,發電、儲能、應用等各個環節都在通過科技提升效率。周逵表示紅杉中國將關注新能源既有產業能力的釋放和創新進步,也有能源安全的訴求和全球化的機遇。 在云/端結構的演化方面,周逵認為,盡管世界一直有各種起伏和巨變,但通訊革命技術進步和產業發展的節奏并沒有停頓。“數據在向云端聚集,智慧在云上顯露,比如AIGC開始走進生活,云存儲像一個云大腦;另一方面,端也在越來越進步,比如電動車到各類機器人,有豐富感知、有即時智慧,還可能高效響應。” 周逵表示,在這些基礎設施進步升級的過程中,紅杉中國看到了核心軟件和芯片的機會,也看到了關鍵器件和材料的機會,同時看到原有的信息化產業機構漸漸在重構。 在產業數字化方面。周逵重點提到了工業、醫療、建筑行業的數字化,比如遠程辦公、供應鏈管理等需求。 雖然數字化需求龐雜,但紅杉中國有一套自己的打法,即“尋找出那個真正重視把產品做好、交付有效率的公司。” 高瓴創投:雙碳、數字化和工程師人才創業 2022年,高瓴創投在VC、PE的不同階段共出手了150個項目左右,在投資領域方面,今年高瓴對制造業的投資占比最高,超過四成,具體包括新能源車產業鏈、工業智能化、機器人、硬件、新材料等領域的研發、生產、流通的各個環節。 高瓴創投創始合伙人李良總結道,2022年在投資節奏不變的前提下,高瓴表現出明顯的向早期走,以及進一步深耕制造業的趨勢,背后的原因是“跟隨創新勢能的遷徙”。 進入2023年,高瓴創投將雙碳、數字化和工程師人才視為制造業升級的三股持續動能,也是高瓴創投將發力的領域。 在李良看來:“制造業不存在To VC模式,簡單的資金注入并不解決問題,需要的社會資本必須是自帶價值創造能力的資本,包括對行業格局,尤其是長期趨勢的洞察,例如行業內甚至跨行業資源的對接匹配等等。” 藍馳創投:新能源、機器人、智能制造、企業軟件 這些年,中國一直走在科技創新的路上,近期國家也提出了發展內循環、人民幣國際化、振興實體經濟發展等目標,也發布了多項新政策支持科技創新,讓大家看到科技創新的重要性。 藍馳創投管理合伙人陳維廣從投資角度總結了2023年藍馳創投關注的四大賽道。 第一,新能源。新能源與碳中和息息相關,包含了光伏、鋰電池、氫能等細分領域,除了這些大眾熟知的領域之外,陳維廣判斷將會有更多的創新能源技術在5到10年中出現,而這些新能源結合自身上下游的產業要素會創造出巨大的產業。 第二,機器人。陳維廣認為,當前全世界大多都在面臨人口紅利消失的挑戰,也意味著老齡化問題將變得更艱巨。而這需要機器人來取代一些重復性的工作,確保可以保持甚至提高生產力。 第三,智能制造。陳維廣認為,在第三次工業革命之后,國產替代和供應鏈安全都是確保中國在科技方面仍占有先機的重要抓手。國家也一直重視提升制造業質量,致力于要向高端制造業發展。 第四,企業軟件,即企業級服務。隨著中國企業的成長,以及國際化的加速,企業的數據化以及上下游合作方的電子化變得特別重要,而這和企業軟件息息相關。 國科嘉和:半導體、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數字化等11個賽道 從成立之初,國科嘉和一直聚焦硬科技,近期,國科嘉和董事長、管理合伙人王戈在演講中,從技術資本的角度展望未來科技投資的戰略機遇。 王戈認為,未來三年到五年,半導體、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數字化、國防軍工、商業航天、能源安全、雙碳、新能源、創新藥、醫療器械與耗材都將是很好的投資切入點。 第一,半導體。王戈認為,半導體產業也是“碳基時代”到“硅基時代”大的底座。目前國內半導體正處于“補課期”,2023年下半年將會迎來需求反彈。 第二,人工智能。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算力始終是國家競爭的實力,也是行業競爭的實力。但和以前不同的是,不能片面地只看算力,核心是人工智能與產業及場景結合。 第三,新一代信息技術。王戈提到的新一代信息技術主要是信創和網絡治理。其中,信創產業核心是建立自主可控的信息技術底層架構和標準,在芯片、傳感器、基礎軟件、應用軟件等領域實現國產替代。同時,網絡安全也上升到了國家戰略層面,包括網絡安全、數據安全等細分領域。 第四,產業數字化。王戈認為,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是提高我國經濟綜合競爭力的關鍵舉措。現代信息技術對經濟發展具有獨特的放大、疊加、倍增作用。其核心是提升效率與效益及應用場景的落地。 第五,國防軍工。王戈表示,國防軍工是未來3~5年的確定性投資機會,但充滿挑戰。國防軍工不僅無所不包,是一個龐大的樹杈系統,并且在政策和環境上有諸多挑戰。 第六,商業航天。“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了建設航天強國的目標,商業航天是國家的重點發展產業。國科嘉和主要聚焦運載火箭、衛星及航天器、測控數傳、地面應用等領域。 第七,能源安全。王戈認為能源安全是中國進一步走上世界舞臺,成為核心支撐之一的重要領域。 第八,雙碳。踐行綠色發展的重要抓手。 第九,新能源汽車。在王戈看來,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規模非常龐大,未來三到五年,國科嘉和主要關注兩個細分領域,一是封閉場景下的無人駕駛,例如無人礦山、無人卡口、機場、碼頭、貨運;二是無人駕駛與具體場景相結合的技術,比如汽車動力芯片,智能駕駛艙等。 第十,生命科學。國科嘉和在生命科學領域主要布局四個主要的賽道:一、生物醫藥,特別是創新藥;二、醫療器械;三、IVD;四、服務,包括基因測序等。 第十一,醫療器械與耗材。王戈認為醫療器械是一個基座,它未必有生物醫藥那樣的爆發力,但非常穩定,風險低。 國科嘉和持續看好三個領域:一、高端醫療裝備,例如說手術機器人;二、科研試劑;三、耗材。 聯想創投:量子計算、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車、AR/VR 近期,聯想集團高級副總裁,聯想創投集團總裁、管理合伙人賀志強發表了關于“投資科技產業化”的觀點,雖然在分享中賀志強沒有明確表示2023將關注哪些賽道,但他以量子計算、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車、AR/VR等行業為例,分享了科技產業化的關鍵要素。 量子計算方面,賀志強認為目前仍然沒有確定的技術路徑,基礎設施部件系統、應用、服務也處于非常早期的階段,這其中仍有較大的科技產業化機會。 人工智能方面,賀志強認為像這樣的核心技術一定存在平臺的機會,其中,聯想創投思考最多的細分領域是自動駕駛。 新能源汽車方面,賀志強表示新能源汽車產業化,主要是兩個環節,一是汽車制造,二是新能源相關的產業鏈,例如三電。 AR/VR方面,賀志強表示,聯想創投從2016年開始就一直在投AR/VR,聯想創投相信現實世界和虛擬世界的融合一定會產生新的計算平臺的機會。但他也坦言從AR/VR設備的具體技術環節來看,它離真正的用戶體驗還是有非常大的差距。但他堅定地相信,AR/VR是確定性的投資機會。 CCV創世伙伴資本:智能化、數字化和國際化 CCV創世伙伴資本主管合伙人周煒認為,也許會是新一代中國偉大企業,尤其是國際化的下一代企業爆發成長的一年,同時也會有創業新物種迎來"寒武紀大爆發"。 周煒透露,CCV目前關注的新領域新趨勢有三大方向:智能化、數字化和國際化。 在智能化方面,CCV認為機器人各種部件和硬體制造技術的高端制造、AI技術在商業上的應用以及自動駕駛技術這三個領域已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在未來基于硬件載體全智能化時代下,中國具有明顯的優勢。 事實上,CCV一直在深化對智能化領域的投資。周煒認為制造顛覆性的下一代產品,需要將其與人工智能、自動駕駛和機器人技術結合起來,包括硬件、傳感器、芯片和其他組件。 周煒還補充道:“世界上只有兩個國家能夠真正為初創企業提供這樣的供應鏈、技術和人才庫,這也是中國在當下的巨大優勢之一。” 在數字化方面,CCV認為雖然產業數字化和元宇宙發展處在早期階段,但可以看到大的發展趨勢不可逆轉,仍需大量投入。 最后的國際化不是一個具體的方向,而是一個大趨勢,CCV認為目前越來越多優秀的中國企業正在走出去,并且競爭力在全球的創業者中也處在領先位置。周煒認為,未來十年,全球化將成為中國企業的關鍵詞。 毅達資本:科技創新、進口替代、產業升級、合成生物學 毅達資本創始合伙人黃韜在近期的公開演講中表示,過去幾年,創投行業正在悄然發生著變化,創投行業既有的幾對結構性過剩與稀缺,正在繼續放大。 在環境的變化中,毅達資本的投資方向仍然堅定。 黃韜表示,毅達資本核心投資邏輯有三個方面:科技創新、進口替代和產業升級。 科技創新指的是硬科技賽道。黃韜表示硬科技賽道足夠寬,是一個大風口、長風口。要看企業的科研投入、產品質量和企業管理,并且借助更長周期的理性分析來投。 進口替代方面,黃韜認為中國在很多方面已經走到前列,但個別環節也仍然落后,而關系到供應鏈安全和國家安全的方面是毅達資本需要重點發力的地方。 產業升級方面,黃韜坦言雖然目前實體經濟遇到很多困難,有些弱點在長期增長中被掩蓋,但在疫情和國際環境的變化讓這些弱點放大了出來。黃韜相信這中間一定蘊藏著許多投資機會。 毅達資本高級合伙人薛軼則在另一場演講中重點提到了合成生物學領域的投資機會。 薛軼認為,未來全球在生物醫藥或生物制造領域的博弈預計會進一步加大。毅達資本曾做過統計,中國在這一領域的文獻數量在全球排名第二,說明中國在這一領域與世界頂尖科學家沒有代差;其次,中國有非常好的制造業和產業化基礎,疊加該領域所擁有的廣闊應用前景,相關科技能夠對原有產業生態進行一次升級改造。而在此之中,合成生物學相關科技未來可以應用到生物醫藥、農業、食品、日用化妝品、能源等多個領域,毅達資本未來將會在這一領域投入更多力量。 光速中國:新能源綠色科技和硬科技 光速中國這幾年從投資領域看,企業級服務和智能制造、醫療健康已經成為其高頻詞。光速中國創始合伙人宓群近期公開表示,“明年,光速中國將加大對新能源綠色科技和硬科技領域的關注,包括新一代儲能技術、半導體和光電技術、生成式AI、跨學科的醫療創新等等。” 事實上,宓群近期公開談到較多的一個話題就是綠色投資。 宓群堅定地看好綠色科技,他表示:“按照美國和歐洲的標準,在2030年達到碳峰值,在2050年達到碳中和。按照中國的標準,我們將在2060年達到碳中和,這都是非常有挑戰的。世界缺乏推動這些目標實現的技術。而今年全球的極端天氣也突顯了綠色科技的重要性。” 還有哪些投資人看好哪些賽道? 除了上述投資人有系統性表達2023年關注的投資賽道之外,經緯創投創始管理合伙人張穎、啟明創投創始主管合伙人鄺子平、紅點中國創始及主管合伙人袁文達、易凱資本創始人、首席執行官王冉、深創投董事長倪澤望、基石資本董事長張維、同創偉業董事長、創始合伙人鄭偉鶴也在不同平臺上公開表示過2023年將會重點關注的領域。 其中,經緯創投目前在硬科技投資,投資占比超過90%,張穎提到將重點關注機器人、智能制造、智能電動車,光伏、儲能、醫療健康以及中國本土數字化的推進等領域。 啟明創投則仍然還是集中在科技及消費(T&C)和醫療健康這兩大領域。 紅點中國則主要關注企業數字化轉型,AI賦能,以及新能源新材料領域。此外,袁文達還提到人才將是未來一個爭奪的重點,他判斷硅谷創業者也許將回國尋找創業機會。 易凱資本2023年則押注先進制造這個大賽道,包括新材料、新能源、人工智能、產業互聯網、芯片等細分領域。 深創投董事長倪澤望則提到了一個2022年冷卻下來的賽道——消費。他認為,市場雖然有波動,賽道有冷熱,但投資機構表現出來的部分短期行為與創業投資的長期性本質開始有所偏離。消費行業雖然被疫情沖擊,但是他仍堅信消費是一個長青的賽道。 基石資本則從過去專注于四大行業,進一步聚焦到3個行業。第一個是新興產業,包括雙碳、新能源汽車、顯示屏等新興科技行業;第二個是硬科技,譬如半導體等;第三個是生命科學與健康,即醫藥健康、合成生物、基因技術等領域。 同創偉業董事長、創始合伙人鄭偉鶴面對2023年充滿信心,其投資也將持續扎根本土市場,在卡脖子關鍵技術、前沿科技、醫療健康、數字經濟等領域持續布局。 可以看到,2023年,硬科技、綠色科技、醫療健康、產業數字化這些賽道都是投資人們提到的高頻領域,CCV創世伙伴資本主管合伙人周煒判斷的創業新物種"寒武紀大爆發"會發生在這些領域嗎? 正如瑪麗亞·杜埃尼亞斯所說:“要想面對一個新的開始,一個人必須有夢想、有希望、有對未來的憧憬。” 讓我們帶著希望和憧憬進入2023,一起期待這些中國創投力量迸發出新的火花。 - END - 老司機521: 今天回血17072元 2020年虧損3354802021年虧損1100002022年虧損2400002021年虧得少是投入的資金少2022年犯的錯誤一,臨時起意追熱點,當時看港股人工智能的商湯漲幅不錯,就買了A股的寒武紀。寒武紀成本100元,現在跌到54元,下跌還一直補倉。二,買新股,匯宇制藥40元的成本,現在跌到15元。趨勢壞了一直死抱著,虧損越虧越大。三,持倉股票數量太多,而且把表現好的賣掉,加倉垃圾股。四,敢虧不敢贏,年初廣匯能源表現很好,我7元就給賣了,后面漲到15元。很多股票只要漲一點我就快賣光了,手里沒倉位了。五,杠桿太重,經常滿倉滿融。六,補倉距離太近,有時候股票跌0.5元就補一次倉。下跌趨勢使勁補倉,杉杉從35元補倉一直到20元。六,腦子不長記性,有些錯誤2020年和2021年 我年終總結的時候都已經寫過了,還是不停重復犯。七,買到垃圾股不止損,例如林洋能源13元買,跌到6元。八,買的全是弱勢板塊,芯片,新能源2022年很弱勢,而2022年主要炒作的有煤炭,房產板塊。九,有的股票大幅虧損,做T給賣飛,例如華潤三九虧損5000元,虧損4000元的時候賣光了,如果拿到今天只虧損800元。 楊劍勇: 文/楊劍勇 作為國內AI明星企業,商湯上市之初備受矚目。因身處人工智能熱門賽道,且是AI四小龍之首,商湯相比其它AI獨角獸,選擇在港交所上市,當天就得到大幅上漲,并在隨后幾個交易日創出歷史新高,市值一度突破3200億港元。如今,迎來上市一周年,現在市值只有726億港元,市值減少2474億港元,相比3.85港元的發行價,跌幅為44%。 市值如此大幅度縮水令人惋惜,也折射出市場對持續虧損的獨角獸擔憂。AI技術落地、持續的虧損、競爭加劇等諸多因素,市場也會逐漸趨于理性,回歸價值。要知道,人工智能賽道上的玩家們,最終比拼的是技術落地能力,這也是衡量AI實力重要依據。這家借助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顯示為亞洲最大的人工智能軟件公司以及中國最大的計算機視覺軟件提供商,現如今備受爭議,商湯巨額虧損的局面下,業績還遭遇增長困境,主營業務大幅下滑。 因核心收入大幅下降,導致商湯整體營收低迷。商湯AI落地場景主要在智慧商業、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能汽車四大板塊。而智慧城市與智慧商業是其核心業務板塊,占總收入七成以上。其中,智慧城市營收4.34億元,同比下降45%;智慧商業營收同比下降12%。因核心業務在上半年大幅下降導致整體營收低迷,2022年上半年總營收14.15億元,同比下降14.3%。 針對智慧城市板塊大幅下降,商湯指出,主要是內地疫情的影響,導致部分省市原定的智慧城市建設進度延后。并表示,城市加快推進數字化、智能化的動力在疫情下愈發強烈,進入六月份后,相關業務已開始較快恢復。作為對比,相比商湯在城市業務面臨增長困境不同的是,科大訊飛則在智慧城市業務增長迅猛,2022年上半年智慧城市業務增長42.55%。 科大訊飛指出,版塊中跟智能化業務相關的增長比較快,主要因為在疫情背景下,政府的基礎建設并沒有停止,而每個基礎設施投資都有智能化同步建設的迫切需要。隨著訊飛資質、品牌影響力、智能化產品能力的不斷提升,中標率也明顯提升。 與此同時,商湯深陷巨額虧損狀態下,四年半累計虧損409億。2022年上半年虧損凈額為32.1億元,經調整虧損凈額為25.6億元。過去幾年間虧損累計409億元。2018年至2021年以及2022年上半年分別虧損34.32億元、49.67億元、121.58億元、171.77億元、32.1億元。當然,巨額虧損中主要源于優先股的公允價值虧損,這期間經調整虧損總額59億元。 不僅商湯,持續性虧損是AI獨角獸最大難題之一。已上市的寒武紀、云從科技、格靈深瞳等AI獨角獸同樣虧損巨大。2022年上半年,寒武紀虧損6.22億、云從科技虧損3.25億元、格靈深瞳虧損1256萬元。還有曠視科技、云天勵飛等同樣也處在虧損局面下。 整體來看,通往“詩與遠方”的人工智能道路上,有賴于AI場景落地能力。在人工智能應用落地上,行業呈現群雄逐鹿的競爭格局,匯聚了眾多重量級玩家。伴隨著人工智能技術日益成熟,不僅有華為、BAT重量級的巨頭,還有來自海康、大華、科大訊飛等細分市場的巨頭。商湯在披露中指出:競爭對手可能擁有更長的企業運營歷史,或將已經/將要獲得比我們更多的財務資源、更為先進的技術能力以及更廣泛的客戶群體及關系。 還有,隨著商湯向云服務等領域擴張,競爭對手,競爭的基礎將有所不同,可能面臨更多的競爭對手。競爭加劇可能導致銷量下降、價格下降、利潤率下降或失去市場份額。商湯的毛利率由2021年6月30日的73%下降至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66%,毛利率下降七個百分點。因2022年上半年的客戶需求致令硬件成本于銷售成本中占比增加所致。核心在于依托智慧城市大幅下降使得業績承壓,業績增長亮點在于智慧生活及智能汽車兩大板塊。 商湯的智慧生活板塊是賦能面向消費者的業務,比如手機制造商、移動應用及手機開發商、醫療和教育等機構。2022年上半年,商湯來自智慧商業板塊的營收2.9億元,同比增長98%,營收占比提升到20.6%。 在智能汽車場景中,商湯的SenseAuto絕影智能汽車平臺商用,2022年上半年智能汽車板塊營收達到1.2億元,同比增長71%。商湯AI落地能力,核心在于對技術的投入。2022年上半年研發支出達到20.4億元,2018年至今累計研發投入突破100億元,研發團隊規模高達4093人,占員工總數的69%。 最后,在過去幾年中,人工智能得到前所未有的發展,尤其全球在新冠疫情影響下,各界對人工智能、物聯網、云計算等新技術需求旺盛。以人工智能為核心的創新技術,驅動各行業智能化轉型,由此驅動該市場快速增長。根據IDC的報告顯示,全球AI市場規模將在2025年增長至2218.7億美元。與此同時,中國作為全球人工智能重要市場,隨著AI應用的不斷落地,預計中國市場規模將以24.4%的CAGR增長,有望在2025年超過184.3億美元。 我國人工智能市場增長強勁,背后驅動力是我國處在高質量發展時期,各行業對新技術需求劇增,以AI+IoT為核心的新技術在城市、交通、金融、零售、醫療金融、制造等千行百業得到廣泛應用。新技術為各行業注入創新活力,對于科技企業而言,利用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幫助各界更快地進行數字化升級和創新的同時,也打開了業績增長空間。以及各行業數字化轉型步伐加快,人工智能與各行業融合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預示著深耕人工智能賽道上的玩家將會迎來更大機遇。 楊劍勇,福布斯中國撰稿人,致力于深度解讀物聯網、云服務和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 小虧大賺贏麻: 明微電子(SH688699)寒武紀-U(SH688256) 關注反彈 愛集微APP: 【愛集微點評】寒武紀的AI芯片專利,通過相應的運算方法、處理器件等,可以提高人工智能芯片在進行矩陣乘法運算時的運算效率。 集微網消息,近日美國政府“制裁”的新一輪“實體清單”公布,其中AI芯片公司寒武紀就位于該清單中,那么寒武紀在AI芯片中有哪些最新的專利呢? 在人工智能技術領域,神經網絡算法是最近非常流行的一種機器學習算法,在各種領域中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比如圖像識別,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等。隨著神經網絡算法的發展,算法的復雜度也越來越高,為了提高識別度,模型的規模也在逐漸增大。用GPU和CPU處理起這些大規模的模型,要花費大量的計算時間,并且耗電量很大。因此,有必要針對上述技術問題,提供一種能夠提高運算效率的運算方法、處理器及相關產品。 為此,寒武紀于2020年4月21日申請了一項名為“運算方法、處理器以及相關產品”的發明專利(申請號:202010318387.0),申請人為中科寒武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圖1處理器示意圖 圖1為本專利提出的一種處理器的示意圖,多個處理元件PE(Processing Element)以二維矩陣的形式排列,每個處理元件與相鄰的處理元件之間連接,每個PE中可以設置有至少一個寄存器。處理器主要由控制器和存儲器構成,其中,控制器和存儲器都與多個處理元件連接,且控制器可以連接存儲器。 控制器可以從輸入矩陣中確定待加載矩陣,根據處理元件的排列以及待加載矩陣的行數和列數確定是否對待加載矩陣進行分塊。其中,處理元件的排列是指處理元件的行數和列數,待加載矩陣的行秩、列秩是指該矩陣的行數和列數。如果待加載矩陣的行數不大于處理元件的行數、且待加載矩陣的列數不大于處理元件的列數,則控制器可以不對待加載矩陣進行分塊,若待加載矩陣的行數大于處理元件的行數,或者待加載矩陣的列數大于處理元件的列數,則控制器可以對待加載矩陣進行分塊。 圖2 運算方法的流程圖 圖2為本專利提出的一種運算方法的流程圖。首先將第一矩陣加載到各處理元件的寄存器中,第一矩陣中的元素在矩陣中的排列方式和在處理元件的寄存器中的排列方式相同(S11)。將第二矩陣的每行和第一矩陣的每列元素對應存儲到處理元件的寄存器,并與第一矩陣的每一列中的元素分別求乘積,計算一列乘積的和得到第一中間結果(S12)。將第一中間結果進行處理得到第一矩陣和第二矩陣的乘積(S13)。根據加載到處理器中的矩陣為左乘矩陣或者右乘矩陣,步驟S13中對第一中間結果的處理方式不同。比如第一矩陣為左乘矩陣,那么得到的第一中間結果作為第一矩陣和第二矩陣的乘積矩陣的一列元素,第一中間結果在乘積矩陣中的列數與進行運算得到第一中間結果的第二矩陣中的列的列數相同。 簡而言之,寒武紀的AI芯片專利,通過相應的運算方法、處理器件等,可以提高人工智能芯片在進行矩陣乘法運算時的運算效率。 寒武紀成立于2016年,專注于人工智能芯片產品的研發與技術創新,致力于打造人工智能領域的核心處理器芯片,讓機器更好地理解和服務人類。這次寒武紀登上“實體清單”,無疑是對寒武紀在AI芯片領域實力的最好證明。 星空財富: AIGC就是一種利用人工智能技術自動生產內容的技術,本質上是使用神經網絡、神經符號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將需求轉化為相應供給的過程。百度正在籌劃新一輪組織架構調整,重回內容市場,并發布了新一代AIGC營銷內容生產工具,讓創新提效變得更簡單。ChatGPT爆火的背后,高質量人工標注數據+萬億級別的學習和迭代+強大的算力,三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百度集團-SW(09888)中文在線(SZ300364)寒武紀-U(SH688256) #AIGC概念# #ai繪畫##ChatGPT在海內外引發熱潮# 更多內容移步至→網頁鏈接 寒武紀-U(SH688256): 寒武紀-U:關于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公司股份的進展公告 網頁鏈接 久之策略: 寒武紀今天漲的不錯,雖然今天錯過很可惜,但不遺憾。前幾天理財額度的公告,已經暗示定增肯定會通過,但短期內不會有公告(個人估計短期可能是一周,最遲是年前),加之短期跌幅過大,因此今日表現還是非常優秀。大膽預測下,明日應該繼續有3-5個點的漲幅。無論如何,內心還是希望寒武紀公司能夠發展起來,為國家補齊高端芯片短板出一份力。科創50(SH000688) 寒武紀-U(SH688256) 上證指數(SH000001) 丑惡人性-貪婪恐懼: 寒武紀-U(SH688256)恭喜上周五建倉寒武紀的朋友。 每日經濟新聞: 每經AI快訊,寒武紀(SH 688256,收盤價:56.78元)1月3日晚間發布公告稱,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通過上海證券交易所交易系統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累計回購股份約87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約4.01億股的比例為0.22%。 2021年1至12月份,寒武紀的營業收入構成為:集成電路行業占比99.75%。 截至發稿,寒武紀市值為228億元。 道達號(daoda1997)“個股趨勢”提醒:1. 近30日內無機構對寒武紀-U進行調研。更多個股趨勢信息,請搜索微信公眾號“道達號”,回復“查詢”,領取免費查詢權限! 每經頭條(nbdtoutiao)——代號“鷹頭獅”,美國頭號毒株XBB.1.5會讓“陽”過的人再感染嗎?專家解讀 (記者 王曉波)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每日經濟新聞 獵云網: “要想面對一個新的開始,一個人必須有夢想、有希望、有對未來的憧憬。” 來源:獵云精選,文/盛佳瑩 2022,一個超重、充滿變局和挑戰的一年終于向我們告別。 但盡管身處逆勢中,依然有眾多優秀的創業者和投資人在危境中砥礪前行。 這一年,中國中免拿下2022香港最大IPO;中創新航、天齊鋰業等企業掀起赴港上市潮;亞朵沖刺美股成功…… 新興領域產業基金、政府引導基金等積極組建;有投資人“卷”到新加坡,尋找Web3.0和元宇宙項目;也有投資人走進田間地頭,農業科技從創投荒漠變為一片“希望的田野”…… 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技術革命背景下,中國正處于科技周期的十字路口。創業主線轉向科技創新,投資也向硬科技賽道聚集,形成了半導體、碳中和、元宇宙、新能源以及生物技術、醫療健康等長風口。 不少投資人都看好2023年將是創投大有可為的一年,梅花創投創始合伙人吳世春等投資人,在新年伊始時仍在各地出差的途中。 站在2023年的起點,獵云網總結了一份投資人最新的觀察與思考,以及他們最關注的賽道。 在近期一場公開演講中,沈南鵬透露,近年來,人工智能、高端制造等硬科技項目已經超過紅杉中國投資組合的80%。 紅杉科技主導的投資格局已然成形,在2023年,紅杉又將把目光集中在哪些細分領域呢? 紅杉中國合伙人周逵透露,紅杉中國將沿著三個框架捕捉新趨勢:低碳、云/端結構演化和產業數字化。 周逵認為,過去傳統能源是資源驅動,而今天的新能源是創新驅動,發電、儲能、應用等各個環節都在通過科技提升效率。周逵表示紅杉中國將關注新能源既有產業能力的釋放和創新進步,也有能源安全的訴求和全球化的機遇。 在云/端結構的演化方面,周逵認為,盡管世界一直有各種起伏和巨變,但通訊革命技術進步和產業發展的節奏并沒有停頓。“數據在向云端聚集,智慧在云上顯露,比如AIGC開始走進生活,云存儲像一個云大腦;另一方面,端也在越來越進步,比如電動車到各類機器人,有豐富感知、有即時智慧,還可能高效響應。” 周逵表示,在這些基礎設施進步升級的過程中,紅杉中國看到了核心軟件和芯片的機會,也看到了關鍵器件和材料的機會,同時看到原有的信息化產業機構漸漸在重構。 在產業數字化方面。周逵重點提到了工業、醫療、建筑行業的數字化,比如遠程辦公、供應鏈管理等需求。 雖然數字化需求龐雜,但紅杉中國有一套自己的打法,即“尋找出那個真正重視把產品做好、交付有效率的公司。” 2022年,高瓴創投在VC、PE的不同階段共出手了150個項目左右,在投資領域方面,今年高瓴對制造業的投資占比最高,超過四成,具體包括新能源車產業鏈、工業智能化、機器人、硬件、新材料等領域的研發、生產、流通的各個環節。 高瓴創投創始合伙人李良總結道,2022年在投資節奏不變的前提下,高瓴表現出明顯的向早期走,以及進一步深耕制造業的趨勢,背后的原因是“跟隨創新勢能的遷徙”。 進入2023年,高瓴創投將雙碳、數字化和工程師人才視為制造業升級的三股持續動能,也是高瓴創投將發力的領域。 在李良看來:“制造業不存在To VC模式,簡單的資金注入并不解決問題,需要的社會資本必須是自帶價值創造能力的資本,包括對行業格局,尤其是長期趨勢的洞察,例如行業內甚至跨行業資源的對接匹配等等。” 這些年,中國一直走在科技創新的路上,近期國家也提出了發展內循環、人民幣國際化、振興實體經濟發展等目標,也發布了多項新政策支持科技創新,讓大家看到科技創新的重要性。 藍馳創投管理合伙人陳維廣從投資角度總結了2023年藍馳創投關注的四大賽道。 第一,新能源。新能源與碳中和息息相關,包含了光伏、鋰電池、氫能等細分領域,除了這些大眾熟知的領域之外,陳維廣判斷將會有更多的創新能源技術在5到10年中出現,而這些新能源結合自身上下游的產業要素會創造出巨大的產業。 第二,機器人。陳維廣認為,當前全世界大多都在面臨人口紅利消失的挑戰,也意味著老齡化問題將變得更艱巨。而這需要機器人來取代一些重復性的工作,確保可以保持甚至提高生產力。 第三,智能制造。陳維廣認為,在第三次工業革命之后,國產替代和供應鏈安全都是確保中國在科技方面仍占有先機的重要抓手。國家也一直重視提升制造業質量,致力于要向高端制造業發展。 第四,企業軟件,即企業級服務。隨著中國企業的成長,以及國際化的加速,企業的數據化以及上下游合作方的電子化變得特別重要,而這和企業軟件息息相關。 從成立之初,國科嘉和一直聚焦硬科技,近期,國科嘉和董事長、管理合伙人王戈在演講中,從技術資本的角度展望未來科技投資的戰略機遇。 王戈認為,未來三年到五年,半導體、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數字化、國防軍工、商業航天、能源安全、雙碳、新能源、創新藥、醫療器械與耗材都將是很好的投資切入點。 第一,半導體。王戈認為,半導體產業也是“碳基時代”到“硅基時代”大的底座。目前國內半導體正處于“補課期”,2023年下半年將會迎來需求反彈。 第二,人工智能。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算力始終是國家競爭的實力,也是行業競爭的實力。但和以前不同的是,不能片面的只看算力,核心是人工智能與產業及場景結合。 第三,新一代信息技術。王戈提到的新一代信息技術主要是信創和網絡治理。其中,信創產業核心是建立自主可控的信息技術底層架構和標準,在芯片、傳感器、基礎軟件、應用軟件等領域實現國產替代。同時,網絡安全也上升到了國家戰略層面,包括網絡安全、數據安全等細分領域。 第四,產業數字化。王戈認為,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是提高我國經濟綜合競爭力的關鍵舉措。現代信息技術對經濟發展具有獨特的放大、疊加、倍增作用。其核心是提升效率與效益及應用場景的落地。 第五,國防軍工。王戈表示,國防軍工是未來3~5年的確定性投資機會,但充滿挑戰。國防軍工不僅無所不包,是一個龐大的樹杈系統,并且在政策和環境上有諸多挑戰。 第六,商業航天。“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了建設航天強國的目標,商業航天是國家的重點發展產業。國科嘉和主要聚焦運載火箭、衛星及航天器、測控數傳、地面應用等領域。 第七,能源安全。王戈認為能源安全是中國進一步走上世界舞臺,成為核心支撐之一的重要領域。 第八,雙碳。踐行綠色發展的重要抓手。 第九,新能源汽車。在王戈看來,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規模非常龐大,未來三到五年,國科嘉和主要關注兩個細分領域,一是封閉場景下的無人駕駛,例如無人礦山、無人卡口、機場、碼頭、貨運;二是無人駕駛與具體場景相結合的技術,比如汽車動力芯片,智能駕駛艙等。 第十,生命科學。國科嘉和在生命科學領域主要布局四個主要的賽道:一、生物醫藥,特別是創新藥;二、醫療器械;三、IVD;四、服務,包括基因測序等。 第十一,醫療器械與耗材。王戈認為醫療器械是一個基座,它未必有生物醫藥那樣的爆發力,但非常穩定,風險低。 國科嘉和持續看好三個領域:一、高端醫療裝備,例如說手術機器人;二、科研試劑;三、耗材。 近期,聯想集團高級副總裁,聯想創投集團總裁、管理合伙人賀志強發表了關于“投資科技產業化”的觀點,雖然在分享中賀志強沒有明確表示2023將關注哪些賽道,但他以量子計算、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車、AR/VR等行業為例,分享了科技產業化的關鍵要素。 量子計算方面,賀志強認為目前仍然沒有確定的技術路徑,基礎設施部件系統、應用、服務也處于非常早期的階段,這其中仍有較大的科技產業化機會。 人工智能方面,賀志強認為像這樣的核心技術一定存在平臺的機會,其中,聯想創投思考最多的細分領域是自動駕駛。 新能源汽車方面,賀志強表示新能源汽車產業化,主要是兩個環節,一是汽車制造,二是新能源相關的產業鏈,例如三電。 AR/VR方面,賀志強表示,聯想創投從2016年開始就一直在投AR/VR,聯想創投相信現實世界和虛擬世界的融合一定會產生新的計算平臺的機會。但他也坦言從AR/VR設備的具體技術環節來看,它離真正的用戶體驗還是有非常大的差距。但他堅定地相信,AR/VR是確定性的投資機會。 CCV創世伙伴資本主管合伙人周煒認為,也許會是新一代中國偉大企業,尤其是國際化的下一代企業爆發成長的一年,同時也會有創業新物種迎來"寒武紀大爆發"。 周煒透露,CCV目前關注的新領域新趨勢有三大方向:智能化、數字化和國際化。 在智能化方面,CCV認為機器人各種部件和硬體制造技術的高端制造、AI技術在商業上的應用以及自動駕駛技術這三個領域已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在未來基于硬件載體全智能化時代下,中國具有明顯的優勢。 事實上,CCV一直在深化對智能化領域的投資。周煒認為制造顛覆性的下一代產品,需要將其與人工智能、自動駕駛和機器人技術結合起來,包括硬件、傳感器、芯片和其他組件。 周煒還補充道:“世界上只有兩個國家能夠真正為初創企業提供這樣的供應鏈、技術和人才庫,這也是中國在當下的巨大優勢之一。” 在數字化方面,CCV認為雖然產業數字化和元宇宙發展處在早期階段,但可以看到大的發展趨勢不可逆轉,仍需大量投入。 最后的國際化不是一個具體的方向,而是一個大趨勢,CCV認為目前越來越多優秀的中國企業正在走出去,并且競爭力在全球的創業者中也處在領先位置。周煒認為,未來十年,全球化將成為中國企業的關鍵詞。 毅達資本創始合伙人黃韜在近期的公開演講中表示,過去幾年,創投行業正在悄然發生著變化,創投行業既有的幾對結構性過剩與稀缺,正在繼續放大。 在環境的變化中,毅達資本的投資方向仍然堅定。 黃韜表示,毅達資本核心投資邏輯有三個方面:科技創新、進口替代和產業升級。 科技創新指的是硬科技賽道。黃韜表示硬科技賽道足夠寬,是一個大風口、長風口。要看企業的科研投入、產品質量和企業管理,并且借助更長周期的理性分析來投。 進口替代方面,黃韜認為中國在很多方面已經走到前列,但個別環節也仍然落后,而關系到供應鏈安全和國家安全的方面是毅達資本需要重點發力的地方。 產業升級方面,黃韜坦言雖然目前實體經濟遇到很多困難,有些弱點在長期增長中被掩蓋,但在疫情和國際環境的變化讓這些弱點放大了出來。黃韜相信這中間一定蘊藏著許多投資機會。 毅達資本高級合伙人薛軼則在另一場演講中重點提到了合成生物學領域的投資機會。 薛軼認為,未來全球在生物醫藥或生物制造領域的博弈預計會進一步加大。毅達資本曾做過統計,中國在這一領域的文獻數量在全球排名第二,說明中國在這一領域與世界頂尖科學家沒有代差;其次,中國有非常好的制造業和產業化基礎,疊加該領域所擁有的廣闊應用前景,相關科技能夠對原有產業生態進行一次升級改造。而在此之中,合成生物學相關科技未來可以應用到生物醫藥、農業、食品、日用化妝品、能源等多個領域,毅達資本未來將會在這一領域投入更多力量。 光速中國這幾年從投資領域看,企業級服務和智能制造、醫療健康已經成為其高頻詞。光速中國創始合伙人宓群近期公開表示,“明年,光速中國將加大對新能源綠色科技和硬科技領域的關注,包括新一代儲能技術、半導體和光電技術、生成式AI、跨學科的醫療創新等等。” 事實上,宓群近期公開談到較多的一個話題就是綠色投資。 宓群堅定的看好綠色科技,他表示:“按照美國和歐洲的標準,在2030年達到碳峰值,在2050年達到碳中和。按照中國的標準,我們將在2060年達到碳中和,這都是非常有挑戰的。世界缺乏推動這些目標實現的技術。而今年全球的極端天氣也突顯了綠色科技的重要性。” 除了上述投資人有系統性表達2023年關注的投資賽道之外,經緯創投創始管理合伙人張穎、啟明創投創始主管合伙人鄺子平、紅點中國創始及主管合伙人袁文達、易凱資本創始人、首席執行官王冉、深創投董事長倪澤望、基石資本董事長張維、同創偉業董事長、創始合伙人鄭偉鶴也在不同平臺上公開表示過2023年將會重點關注的領域。 其中,經緯創投目前在硬科技投資,投資占比超過90%,張穎提到將重點關注機器人、智能制造、智能電動車,光伏、儲能、醫療健康以及中國本土數字化的推進等領域。 啟明創投則仍然還是集中在科技及消費(T&C)和醫療健康這兩大領域。 紅點中國則主要關注企業數字化轉型,AI賦能,以及新能源新材料領域。此外,袁文達還提到人才將是未來一個爭奪的重點,他判斷硅谷創業者也許將回國尋找創業機會。 易凱資本2023年則押注先進制造這個大賽道,包括新材料、新能源、人工智能、產業互聯網、芯片等細分領域。 深創投董事長倪澤望則提到了一個2022年冷卻下來的賽道——消費。他認為,市場雖然有波動,賽道有冷熱,但投資機構表現出來的部分短期行為與創業投資的長期性本質開始有所偏離。消費行業雖然被疫情沖擊,但是他仍堅信消費是一個長青的賽道。 基石資本則從過去專注于四大行業,進一步聚焦到3個行業。第一個是新興產業,包括雙碳、新能源汽車、顯示屏等新興科技行業;第二個是硬科技,譬如半導體等;第三個是生命科學與健康,即醫藥健康、合成生物、基因技術等領域。 同創偉業董事長、創始合伙人鄭偉鶴面對2023年充滿信心,其投資也將持續扎根本土市場,在卡脖子關鍵技術、前沿科技、醫療健康、數字經濟等領域持續布局。 可以看到,2023年,硬科技、綠色科技、醫療健康、產業數字化這些賽道都是投資人們提到的高頻領域,CCV創世伙伴資本主管合伙人周煒判斷的創業新物種"寒武紀大爆發"會發生在這些領域嗎? 正如瑪麗亞·杜埃尼亞斯所說:“要想面對一個新的開始,一個人必須有夢想、有希望、有對未來的憧憬。” 讓我們帶著希望和憧憬進入2023,一起期待這些中國創投力量迸發出新的火花。
站長聲明:以上關於【高瓴創投:紅杉中國將關注新能源既有產業能力的釋放和創新進步-母嬰護理建議】的內容是由各互聯網用戶貢獻並自行上傳的,我們新聞網站並不擁有所有權的故也不會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您發現具有涉嫌版權及其它版權的內容,歡迎發送至:1@qq.com 進行相關的舉報,本站人員會在2~3個工作日內親自聯繫您,一經查實我們將立刻刪除相關的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