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稀土:大國重任,助推公司崛起:母嬰用品心得

時間:2023-12-13 12:26:32 作者:母嬰用品心得 熱度:母嬰用品心得
母嬰用品心得描述::心心相印o: 中國稀土(SZ000831)宇晶股份(SZ002943)佳緣科技(SZ301117) 中國稀土集團資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為中國稀土集團現階段唯一的上市平臺,公司在 強化中國稀土行業優勢資源地位、促進中重稀土產業整合及推動下游稀土應用發展的過 程中承擔著重要作用。公司將圍繞做強上市平臺“新引擎”,打造稀土行業資本市場表 率標桿的目標要求成長為中國中重稀土行業的龍頭企業。 公司前身為山西關鋁股份有限公司,其于 1998 年成立并在深交所主板上市,上市之初 公司主要生產、銷售電解鋁及其深加工產品。公司于 2012 年完成電解鋁業務剝離,注 入了盈利狀況良好、發展潛力大的稀土資產(五礦稀土贛州、定南大華、贛縣紅金與五 礦稀土研究院),正式切入稀土行業發展路線。后續公司于 2013 年變更名稱為五礦稀 土股份有限公司,并在 2014 年收購廣州建豐。近年來公司深耕中重稀土行業,把握中 國稀土行業整合的發展契機,背靠中國稀土集團,于 2022 年 10 月 13 日正式變更名稱 為中國稀土集團資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其證券簡稱變更為中國稀土。 深耕中重稀土產業,經營穩健盈利提升 公司主要從事稀土氧化物、稀土金屬、稀土深加工產品經營及貿易業務,產品主要為稀 土氧化物和稀土金屬合金。稀土氧化物業務是目前公司的業績的核心支撐,2022 年上 半年稀土氧化物營業收入占比達到 86.42%。公司是目前國內最大的南方離子型稀土分 離加工企業之一,2021 年公司稀土產品銷售量 8379 噸,同比增長 79%。 為了把控資源,公司通過全資子公司北京華泰鑫拓地質勘查技術有限公司參股華夏紀元 持有圣功寨稀土礦探礦權和肥田稀土礦探礦權的 42%股權。為提高探轉采工作效率,公 司正優先開展圣功寨稀土礦探轉采辦理工作。現階段,圣功寨稀土礦礦山地質環境保護 與土地復墾方案已通過自然資源部的審查。伴隨后續項目順利實施,將為公司進一步實 現資源的開發利用、提升公司在稀土產業發展中的綜合實力和競爭優勢奠定較好基礎。 自 2021 年以來稀土價格的大幅上漲推動公司整體營收規模大幅提升,公司 2022 年前 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 31.69 億元,同比增長 58%。2021 年由于礦石原料端價格波動上 漲導致公司利潤略有下滑,而公司 2022 年前三季度盈利顯著改善,實現歸母凈利潤 3.68 億元,同比增長 86%。2022 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 18.6%,同比增長 1.85pct,主要由 于礦石原料端價格有所回落帶動成本下降所致。 分業務來看,公司核心稀土氧化物業務盈利能力顯著支撐公司業績增長。公司稀土氧化 物、稀土金屬及合金兩大業務板塊 2022 年上半年分別占比 86%、13%,毛利潤占比分 別為 95%、3%,毛利率分別為 23.81%、5.19%。 背靠中國稀土集團,資源整合助推公司加速發展 公司控股股東為五礦稀土集團,實際控制人由中國五礦變更為中國稀土集團,最終實際 控制人為國務院國資委。截至 2022 年 9 月,五礦股份有限公司持有公司 1.58 億股股份 已過戶登記至中國稀土集團名下,劃轉完成后中國稀土集團直接和間接對公司的持股比 例為 40.08%,而最終實際控制人仍為全資控股中國稀土集團的國務院國資委。 隨著中國稀土集團專業化整合工作的持續推進、稀土產業鏈高質量發展改革工作的不斷 深入,公司作為中國稀土集團現階段唯一的上市平臺,憑借強大的集團資源以及優質的 央企背景,充分利用資金、資源等多維全面的優勢,有望進入公司發展的快車道。 為進一步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優化資源配置,推動專業化整合工作,經國務院國資委研 究并報國務院批準,同意新設中國稀土集團,并將中鋁集團持有的中國稀有稀土的股權, 中國五礦所屬企業持有的五礦稀土、五礦稀土集團的股權,以及贛州稀土及所屬企業持 有的南方稀土集團、贛州稀有金屬交易所、中藍稀土的股權整體劃轉至中國稀土集團。 中國稀土集團有限公司于 2021 年 12 月 23 日正式成立。組建后的中國稀土集團屬于國 務院國資委直接監管的股權多元化中央企業,股權結構為:國務院國資委持有 31.21%; 中鋁集團、五礦集團旗下的中國五礦股份有限公司、贛州稀土集團分別持有 20.33%; 中國鋼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有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分別持有 3.9%。 我國稀土資源分布呈現為“南重北輕”的格局,之前主要由“1+5”六大稀土集團負責 整合,其中北方稀土負責整合北方輕稀土,五礦稀土、中鋁集團、贛州稀土集團、廈門 鎢業、廣東稀土集團負責整合南方重稀土。本次重組為中國稀土集團后,通過集團化經 營以及集約化發展,有利于推動中國稀土產業加快形成一南一北、南重北輕格局,優化 資源配置并提高稀土產業市場集中度,實現稀土產業整體轉型升級,同時中國稀土集團 也將通過獲得較高的配額增長進一步提升市場份額及行業地位。 五礦稀土集團:重點整合湖南稀土資源 合并之前的五礦稀土集團背靠由原中國五礦和中冶集團兩個世界 500 強企業戰略重組 而成的五礦集團,資源、資金等實力雄厚,主要整合湖南的稀土資源,并投資有五礦稀 土(騰沖)有限公司、五礦稀土江華有限公司、福建省三明稀土材料有限公司、河源市 國業稀土冶煉有限公司等一眾稀土相關企業。 五礦稀土江華有限公司擁有湖南省唯一的一張稀土采礦權證,所屬的姑婆山礦區已探明 稀土資源儲量 10.43 萬噸(REO),資源為中重稀土,達到大型離子稀土礦藏規模,后 續建成投產完成后,將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公司自身和國內中重稀土供應壓力。 中國稀有稀土:重點整合廣西稀土資源 合并之前的中國稀有稀土在廣西、四川、山東布局了稀土礦資源,其中廣西是中國稀土 資源保護最好、開發最晚的稀土資源富集省區之一,中國稀有稀土旗下子公司中鋁廣西 稀土是廣西稀土資源整合平臺,已先后完成在廣西賀州、梧州、玉林和崇左等稀土資源 富集地市設立子公司,全面掌控廣西稀土資源布局。 中鋁廣西有色崇左稀土開發有限公司擁有廣西唯一一張采礦權,其六湯稀土礦區礦段保 有稀土氧化物(REO)總量 3,368.11 噸,平均品位為 0.149%,礦山浸礦生產能力 18.78 萬噸/年,折合為稀土氧化物 200t/a。后續廣西省憑借優異的中重稀土資源稟賦,有望成 為未來我國稀土資源端重要的“新興增長極”。 南方稀土集團:重點整合江西稀土資源 江西贛州是我國中重稀土資源最集中的地區,為中國離子型中重稀土主要產地之一,中 重稀土資源量占全國總量約 80%,富含鋱、鏑、銪、釔等高價值元素,其中高釔型中重 稀土為贛州獨有。 合并之前的南方稀土集團是江西省稀土資源的整合者,集團擁有 56 宗稀土采礦權證, 占全國南方離子型稀土采礦權證的 67%,掌握全國一半以上的離子型稀土配額生產量 和稀土氧化物供應量。 格局:全球稀土看中國,中國稀土產業鏈戰略優勢顯著 全球稀土產業鏈中,中國依托資源技術成本等多重優勢,占據戰略優勢地位:1)稀土 資源雄厚且成本最低;2)冶煉分離環節掌握絕對話語權;3)國內是稀土產品全球最大 生產國和消費國。 稀土產業鏈包括上游稀土資源開采,中游稀土材料制備,下游應用三個環節。上游稀土 生產流程為稀土原礦-稀土精礦-稀土氧化物(REO)-稀土金屬,在開采出稀土原礦后, 通過浮選、重選、磁選等選礦工藝加工得到稀土精礦,稀土精礦經過火法或濕法冶煉分 離得到稀土氧化物(REO),稀土氧化物經過熔融電解得到稀土金屬。中游加工即將稀 土金屬加工制備成稀土永磁、拋光等材料,應用于下游終端需求。 在過去多年發展中,全球稀土產業鏈逐漸由美日轉移至中國。2000 年以前稀土礦產能、 冶煉分離能力、稀土永磁材料制備能力普遍集中于美日歐,而后隨著中國采礦產能快速 釋放、冶煉分離工藝逐步改進以及資源稟賦高、人工成本低的多重優勢,海外稀土產業 鏈競爭力逐步式微,2008 年后絕大部分稀土產物由中國企業供應。 當前,中國已經形成全球最完備的稀土產業鏈,在稀土行業占據戰略優勢地位,背后原 因在于中國在資源稟賦、冶煉技術以及綜合成本方面的多重優勢: 資源端,中國稀土儲量、產量均為世界第一,2020 年稀土礦儲量占全球比例為 37%, 產量占全球比例為 58%,且成本全球最低,擁有壓倒性優勢。根據 USGS 數據, 2020 年全球稀土礦儲量為 1.2 億噸,中國稀土礦儲量為 4400 萬噸;2020 年全球 稀土礦產量 24 萬噸,中國為 14 萬噸。海外稀土礦生產集中在美國、澳大利亞、 緬甸,其中美國產量占比 16.3%、澳大利亞占比 8.8%。 冶煉分離端,全球 86%稀土礦依賴中國冶煉分離產能,中國占據絕對話語權,海 外除澳大利亞 Lynas 公司擁有 2 萬噸冶煉分離產能外,其余海外開發的稀土礦需 運至中國進行冶煉分離。稀土礦包括多種稀土元素,稀土冶煉分離即由稀土礦中分 離提取出單一純稀土元素。上世紀 70 年代中國開發出“溶劑萃取法”用以冶煉分 離稀土,分離效果好、生產能力大、便于快速連續生產、易于實現自動控制,逐漸 終結美日歐技術優勢,且在稀土冶煉過程中,需要大量工業和環保配套設施支撐, 中國稀土冶煉成本優勢明顯。 應用端,中國是稀土產品全球最大生產國和消費國。中國擁有全球約 90%稀土永 磁(釹鐵硼)產能,并且中國是新能源汽車、變頻空調、風力發電設備等最主要生 產國和消費國。 從全球稀土行業的發展歷史來看,按照中國供給占比以及稀土行業政策發展,可以簡單 劃分為 3 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以 1985 年中國開始對稀土產品實施出口退稅為起點,至 2005 年《財 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調整部分產品出口退稅率的通知》出臺后終止。在這一階段, 依托突出的資源稟賦和成本優勢,中國稀土的大量開發和出口重塑了全球稀土供 給格局,稀土產業鏈逐步向中國轉移,稀土資源供給朝向單極化方向發展,中國稀 土礦產量占全球的比例自 1994 年的 48%大幅提升至 2004 年的 95%; 第二階段自 2006 年開始,自 2011 年國務院出臺的《關于促進稀土行業持續健康 發展的若干意見》為分界點。在這一階段,政策對行業發展的干預明顯加強,政府 強化了對稀土行業的管控,推出了稀土出口數量管理、開采和生產總量控制政策, 意圖規范行業發展。 第三個階段為 2012 年至今。這一階段,中國持續推進包括稀土行業整合、“稀土 打黑”在內的供給側改革,國內稀土供給格局大幅改善,稀土供給的穩定性和可控 性顯著抬升。海外“去中國化”的產業布局推動稀土新礦山的發現及開采,全球稀 土市場進入多元化供給格局。 1985—2004 年:中國稀土崛起,全球供給向單極化方向發展 在這一階段,依托突出的資源稟賦和成本優勢,中國稀土的大量開發和出口重塑了全球 稀土供給格局,稀土產業鏈逐步向中國轉移,稀土資源供給朝向單極化方向發展。改革 開放之初至 90 年代末,中國經濟基礎較為薄弱,一定程度上采取出口資源換外匯的經 濟發展思路,進而從國際市場購買需要的設備和技術。稀土作為國內儲量豐富、在國際 上有成本競爭優勢的戰略物資,在這一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而從 1985 年 4 月 1 日 起,國內對稀土產品實行出口退稅,據統計,1991~2004 年中國稀土出口量由 0.82 萬 噸大幅增長至 5.33 萬噸。在這一階段,大量資本進入稀土開采和冶煉分離環節,稀土 產品供過于求,加之稀土企業無序競爭,稀土產品出口均價從 1991 年的 1.25 萬美元/ 噸降至 2004 年的 0.93 萬美元/噸。 中國大量的低價稀土供給重塑了全球稀土行業供給格局。根據 USGS 統計,中國稀土礦 產量占全球的比例自 1994 年的 48%大幅提升至 2004 年的 95%,一時間幾乎主宰了全 球稀土供應,全球稀土產業鏈加速向中國轉移,海外稀土產業鏈大幅萎縮被迫產能出清, 有代表性的如美國最大稀土礦山 Moutain Pass 迫于經濟及環保壓力,于 2002 年停產。 不過,產業的無序擴張催生了稀土勘查和開采的違法違規行為,引發了嚴重的資源浪費 和環境污染。根據論文《中國稀土政策演進邏輯與優化調整方向》中的數據,非法開采 的稀土資源回收率僅為 5%,而贛州因稀土開采成為全國酸雨發生頻率超過 90%的四大 城市之一。隨著 2001 年中國正式加入 WTO,經濟實現快速發展,對資源出口倚仗弱 化,同時國內稀土資源的無序開發造成環境破壞與稀土出口價格不斷下行,稀土行業整 頓成為政府刻不容緩的重要任務。 2005—2010 年:中國主導全球供給,政策加劇價格波動 在這一階段,政策對行業發展的干預明顯加強,政府強化了對稀土行業的管控,推出了 稀土出口數量管理、開采和生產總量控制政策,意圖規范行業發展。具體來說,2005 年, 政府取消了稀土金屬和化合物的出口退稅政策,同時控制稀土等高耗能,高污染,資源 性產品出口,國家環保總局對包頭稀土企業進行環保普查;2006 年,國土資源部對稀土礦制定開采總量控制指標,實行責任狀和合同書制度;2007 年,稀土礦產品和冶煉 分離產品生產納入國家指令性計劃管理;2008 年,海關總署將稀土列為重點打私品種, 并開展打擊稀土走私的專項行動。2005—2010 年,稀土出口配額由 6.56 萬噸減少至 3.03 萬噸,由于非法開采和稀土走私仍然存在,政策規制效果不明顯,稀土價格整體仍 然維持低位,此 5 年間中國稀土產量占比全球持續高于 90%,主導全球稀土供給。2010 年至 2011 年,由于出口配額受限,稀土出口價格短期內迅速上漲,累計漲幅超過 500%, 供給端的政策管控極大地加劇了稀土價格的波動性。 2011—2021 年:國內格局持續優化,中國企業推行全球化布局 這一階段,中國持續推進包括稀土行業整合、“稀土打黑”在內的供給側改革,國內稀土 供給格局大幅改善,稀土供給的穩定性和可控性顯著抬升。海外“去中國化”的產業布 局推動稀土新礦山的發現及開采,全球稀土市場進入多元化供給格局。 2010 年爆發的稀土價格暴漲和供應危機,加速了海外發達國家推動“去中國化”稀土 產業布局,扶植中國以外稀土產業發展,意圖減輕對中國的依賴。日本財團持續扶植澳 大利亞稀土企業 Lynas 公司,進行了多輪貸款支持和融資。此外,2012 年,美、日、 歐盟以中國違反 WTO 協議為由提起貿易訴訟,中國敗訴后于 2015 年 1 月 1 日起取消稀土出口配額制度。在這一過程中,中國稀土企業積極進行海外投資并購參與全球稀土 資源布局。如盛和資源參與美國 Moly corp 公司的收購,入股 MP materials 并獲取 MP 稀土礦的包銷權,投資格陵蘭礦產公司和北方礦業 Browns Range 項目等。 稀土作為中國重要戰略資源,國家始終圍繞保持行業優勢地位、促進行業穩健發展、推 動下游應用延伸等方面不斷規范和完善中國稀土行業發展。在中國稀土行業幾十年的發 展歷程中,針對行業發展中存在的小散亂弱、環境破壞、黑稀土泛濫、定價權缺失等諸 多問題,國家持續推進稀土行業供給端治理,通過稀土行業整合、“稀土打黑”等諸多舉 措,大幅優化行業供給格局,行業集中度顯著提高,逐漸掌握稀土行業定價權。 2011-2015:第一輪稀土行業整合,成立六大稀土集團 2011 年 5 月,國務院發布《國務院關于促進稀土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稀土 行業整合拉開大幕,計劃構建“5+1”南北六大稀土集團格局。其中“1”是指北方稀土, 重點整合的是內蒙古、甘肅的稀土資源和企業;“5”是指中國鋁業、廈門鎢業、中國五 礦、廣東稀土和南方稀土,重點整合的是江西、湖南、廣東、福建、云南、廣西、江蘇、山東、四川等地的稀土資源和企業。至 2015 年底,中鋁公司、北方稀土、廈門鎢業、 中國五礦、廣東稀土、南方稀土六家集團共整合了全國 67 本稀土采礦證中的 66 本和 99 家冶煉分離企業中的 77 家,剩余 1 本采礦證和 22 家冶煉分離企業也已明確整合意 向或列入淘汰落后計劃,六大集團整合基本完成。 2016-2018:推進“稀土打黑”,拔掉行業供給毒瘤 彼時,行業格局的大幅優化并未扭轉稀土出口價格羸弱的局面,大量私挖盜采的“黑稀 土”成為擾亂行業供給秩序的毒瘤。黑稀土是指不按照國家指令性計劃、違法違規開采、 冶煉的稀土產品。違法濫開的稀土主要以南方重稀土為主,原因在于:1)重稀土主要為離子吸附型礦石,埋藏淺,開采簡單;2)重稀土分布廣泛,野外、林區等人煙罕至地 區,監管難度大;3)重稀土價值量更高,此為最直接的經濟動因。私挖盜采的黑稀土產 量放量快、成本低,沖擊正常供給秩序,壓制稀土價格表現,據行業協會測算,2015 年 國內稀土生產配額 10.5 萬噸,包含黑稀土在內的總供給達到 16.8 萬噸。 2017 年以后,國家大力推動稀土打黑,困擾中國稀土產業的黑稀土問題逐步淡出,存 量合規采礦、冶煉分離產能,集中在六大稀土集團,稀土供給穩定性、可控性大幅提高, 供給格局持續優化。2017 年以來的稀土打黑相較以往,在持續時長、打黑對象、責任主 體、技術手段等方面均有了本質進步,過去運動式打黑過后黑稀土死灰復燃問題得到解 決。2018-2020 年黑稀土逐漸式微,雖然國家配給礦物開采量、冶煉分離量持續上升, 但黑稀土量下降明顯,整體供給處于收縮態勢。 2021:成立中國稀土集團,供給格局進一步優化 2021 年,國內開啟新一輪稀土行業整合,行業格局進一步優化。1 月,工信部出臺《稀 土管理條例(征求意見稿)》,明確提出對稀土總量實行管理,建立追溯、儲備機制,對 違法開采稀土行為將嚴懲。12 月,成立中國稀土集團,原 6 大稀土集團中的中國稀有稀土股份有限公司、五礦稀土股份有限公司、五礦稀土集團有限公司的股權,以及贛州 稀土集團有限公司及所屬企業持有的中國南方稀土集團有限公司、江西贛州稀有金屬交 易所有限責任公司、贛州中藍稀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股權整體劃入該新公司,組建 后的中國稀土集團由國務院國資委直接監管。 中國稀土集團的成立標志著我國稀土資源進一步得到整合,行業競爭格局得到優化。以 2022 年工信部下達第一批稀土開采配額為例,中國稀土集團占重稀土開采配額的 68%, 北方稀土占輕稀土開采配額的 67%,配額占比未來有望持續提升。南北兩大稀土集團主 導的重、輕稀土開發的格局正式形成。 海外:中國企業逐步走出去,進一步強化優勢地位 中國企業憑借領先的資金和技術優勢逐步走出去,開啟海外稀土資源的布局和開發;而 下游稀土冶煉分離和稀土磁材生產等環節的產業鏈優勢和布局海外稀土資源形成優勢 互補以及互惠雙贏,有望進一步強化中國稀土產業鏈的全球話語權。 緬甸礦:中國重稀土重要補充,供給存在變數 緬甸是除中國外另一重要中重稀土產地,貢獻了全球約 40%的中重稀土產量,是中國重 稀土進口的主要來源,對國內中重稀土供給格局具有較大影響。目前緬甸本國不具備稀 土冶煉分離能力,稀土資源開發被我國稀土工業體系掌控,稀土礦需運往中國進行冶煉分離。近年來緬甸國內政局動蕩,加之稀土生產及出口政策變化,使得緬甸稀土供給存 在一定擾動影響。 中國中重稀土產量約占全球的 60%,近年來南方地區因環保等因素,中重稀土產量持續 維持在較低水平,緬甸離子型稀土礦對中國的大量出口,已成為中國中重稀土的重要補 充。根據上海有色數據,2021 年,中國自緬甸進口稀土化合物總量約 19600 噸。 由于盜采盜挖現象嚴重,對當地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破壞,2019 年,緬甸以“部分開采企 業沒有合法的采礦證”為由,兩度停止對華離子型稀土礦(稀土原料)出口。此外,近 年來緬甸政局的動蕩,同樣加大了稀土生產、出口的不確定性,緬甸對中國稀土出口量 自 2018 年的 33900 噸下滑至 2021 年的 19600 噸,累計降幅達 42%。 老撾礦:重稀土資源豐富,長期具備廣闊開采前景 老撾作為東南亞又一大稀土資源儲量大國,分布著不同時代的花崗巖類侵入巖,在濕熱 多雨的氣候下稀土元素經過風化作用不斷富集,為離子吸附型稀土礦的形成創造有利條 件。近年來老撾稀土資源的勘探工作取得較大進展,隨著國內稀土集團走出去的重要戰 略實施,老撾稀土資源有望加速開發。 老撾稀土資源成礦特征類似于中國南方地區,離子相稀土平均品位為 0.4‰~0.7‰,屬 富集中重稀土元素的中釔富銪型。老撾稀土資源主要分布于北部的川壙省和華潘省,預 計兩省稀土資源總量可達到 60 萬噸。隨著老撾稀土政策的開放,已經有赤峰黃金和廈 門鎢業等中國企業合作入駐。未來老撾稀土資源開發具備廣闊前景,可以成為國內中重 稀土資源進口來源的又一重要補充。 新增項目:依附中國產業鏈,短期難以快速落地 過去幾年,海外稀土擬建設項目多點開花,梳理進度居前的海外稀土資源項目,發現 當前海外稀土資源開發,存在以下幾個特點: 中國技術+資本成為推動海外稀土資源開發的重要力量,中國供應鏈向海外延伸 并控制上游資源已經成為稀土開發的新趨勢。 多數海外新興資源品位不高,遠期盈利能力掣肘項目融資推進。按照 JORC 標準, 海外輕稀土項目中儲量平均氧化物品位高于 8%的僅 Lynas、MountainPass 兩處, 其他輕稀土項目氧化物品位均不高,開發經濟性難以匹敵國內項目。對項目遠景盈 利能力的擔憂影響了項目融資進展,進而壓制海外稀土放量。 當前時點,中國稀土的長期投資價值顯現,主要基于以下幾點核心邏輯:(1)基本面 底:短期來看,稀土價格經過調整處于相對底部區間加之行業整體供需處于緊平衡狀 態,后續隨著下游磁材需求逐步回暖,稀土價格中樞有望逐步抬升;(2)政策底:中 國稀土集團的成立有望進一步提升中重稀土的行業集中度,充分發揮中國稀土戰略優 勢地位,與此同時作為中國稀土集團下屬唯一上市平臺的中國稀土也有望在集團賦能的角度下進一步提升行業地位和市場影響力。基于此,考慮到中國稀土未來在稀土資 源整合、冶煉分離配額等環節的行業競爭優勢明顯,加之稀土價格穩中有升,公司業 績有望實現量價齊升的彈性釋放。 (本文僅供參考,不代表我們的任何投資建議。如需使用相關信息,請參閱報告原文。) 有連云: 截至2022年12月19日港股收盤,恒生指數跌0.5%,報19352.81點;恒生國企指數跌0.45%,報6604.62點;恒生科技指數跌0.58%,報4125.06點。當日,南向資金凈賣出4.27億港元。 據港交所行業分類,12月19日,支援服務板塊領漲;藥品及生物科技板塊領跌。 2022年12月20日盤前公司要聞如下: 1、中達集團控股:擬1.46億元收購杭州易侑文化傳媒51%注冊股本 2、復星醫藥:復必泰二價疫苗等獲正式注冊為香港藥品/制品 3、聯想控股:郭莊礦業與聯泓新科訂立2023煤炭及勞務外包服務協議 4、北方礦業:2020年持續經營業務錄得收入約6.51億港元 (來源:界面AI) 聲明:本條內容由界面AI生成并授權使用,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AI技術戰略支持為有連云。 北方礦業(00433): 2022年12月19日,北方礦業(00433.HK)宣布集團截至二零二零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之經審核業績。 于截至二零二零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集團自持續經營業務錄得收入約650,915,000港元,較去年同期自持續經營業務錄得約839,588,000港元減少約22.47%。... 網頁鏈接 福往福來的成長之路: 中國稀土:大國重任,龍頭崛起 中國稀土集團資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為中國稀土集團現階段唯一的上市平臺,公司在強化中國稀土行業優勢資源地位、促進中重稀土產業整合及推動下游稀土應用發展的過程中承擔著重要作用。公司將圍繞做強上市平臺“新引擎”,打造稀土行業資本市場表率標桿的目標要求成長為中國中重稀土行業的龍頭企業。公司前身為山西關鋁股份有限公司,其于1998年成立并在深交所主板上市,上市之初公司主要生產、銷售電解鋁及其深加工產品。 公司于2012年完成電解鋁業務剝離,注入了盈利狀況良好、發展潛力大的稀土資產(五礦稀土贛州、定南大華、贛縣紅金與五礦稀土研究院),正式切入稀土行業發展路線。后續公司于2013年變更名稱為五礦稀土股份有限公司,并在2014年收購廣州建豐。近年來公司深耕中重稀土行業,把握中國稀土行業整合的發展契機,背靠中國稀土集團,于2022年10月13日正式變更名稱為中國稀土集團資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其證券簡稱變更為中國稀土。 深耕中重稀土產業,經營穩健盈利提升 公司主要從事稀土氧化物、稀土金屬、稀土深加工產品經營及貿易業務,產品主要為稀土氧化物和稀土金屬合金。稀土氧化物業務是目前公司的業績的核心支撐,2022年上半年稀土氧化物營業收入占比達到86.42%。公司是目前國內最大的南方離子型稀土分離加工企業之一,2021年公司稀土產品銷售量8379噸,同比增長79%。 為了把控資源,公司通過全資子公司北京華泰鑫拓地質勘查技術有限公司參股華夏紀元持有圣功寨稀土礦探礦權和肥田稀土礦探礦權的42%股權。為提高探轉采工作效率,公司正優先開展圣功寨稀土礦探轉采辦理工作。現階段,圣功寨稀土礦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已通過自然資源部的審查。伴隨后續項目順利實施,將為公司進一步實現資源的開發利用、提升公司在稀土產業發展中的綜合實力和競爭優勢奠定較好基礎。 自2021年以來稀土價格的大幅上漲推動公司整體營收規模大幅提升,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31.69億元,同比增長58%。2021年由于礦石原料端價格波動上漲導致公司利潤略有下滑,而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盈利顯著改善,實現歸母凈利潤3.68億元,同比增長86%。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18.6%,同比增長1.85pct,主要由于礦石原料端價格有所回落帶動成本下降所致。分業務來看,公司核心稀土氧化物業務盈利能力顯著支撐公司業績增長。公司稀土氧化物、稀土金屬及合金兩大業務板塊2022年上半年分別占比86%、13%,毛利潤占比分別為95%、3%,毛利率分別為23.81%、5.19%。 背靠中國稀土集團,資源整合助推公司加速發展 公司控股股東為五礦稀土集團,實際控制人由中國五礦變更為中國稀土集團,最終實際控制人為國務院國資委。截至2022年9月,五礦股份有限公司持有公司1.58億股股份已過戶登記至中國稀土集團名下,劃轉完成后中國稀土集團直接和間接對公司的持股比例為40.08%,而最終實際控制人仍為全資控股中國稀土集團的國務院國資委。隨著中國稀土集團專業化整合工作的持續推進、稀土產業鏈高質量發展改革工作的不斷深入,公司作為中國稀土集團現階段唯一的上市平臺,憑借強大的集團資源以及優質的央企背景,充分利用資金、資源等多維全面的優勢,有望進入公司發展的快車道。 為進一步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優化資源配置,推動專業化整合工作,經國務院國資委研究并報國務院批準,同意新設中國稀土集團,并將中鋁集團持有的中國稀有稀土的股權,中國五礦所屬企業持有的五礦稀土、五礦稀土集團的股權,以及贛州稀土及所屬企業持有的南方稀土集團、贛州稀有金屬交易所、中藍稀土的股權整體劃轉至中國稀土集團。中國稀土集團有限公司于2021年12月23日正式成立。組建后的中國稀土集團屬于國務院國資委直接監管的股權多元化中央企業,股權結構為:國務院國資委持有31.21%;中鋁集團、五礦集團旗下的中國五礦股份有限公司、贛州稀土集團分別持有20.33%;中國鋼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有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分別持有3.9%。我國稀土資源分布呈現為“南重北輕”的格局,之前主要由“1+5”六大稀土集團負責整合,其中北方稀土負責整合北方輕稀土,五礦稀土、中鋁集團、贛州稀土集團、廈門鎢業、廣東稀土集團負責整合南方重稀土。本次重組為中國稀土集團后,通過集團化經營以及集約化發展,有利于推動中國稀土產業加快形成一南一北、南重北輕格局,優化資源配置并提高稀土產業市場集中度,實現稀土產業整體轉型升級,同時中國稀土集團也將通過獲得較高的配額增長進一步提升市場份額及行業地位。 五礦稀土集團:重點整合湖南稀土資源 合并之前的五礦稀土集團背靠由原中國五礦和中冶集團兩個世界500強企業戰略重組而成的五礦集團,資源、資金等實力雄厚,主要整合湖南的稀土資源,并投資有五礦稀土(騰沖)有限公司、五礦稀土江華有限公司、福建省三明稀土材料有限公司、河源市國業稀土冶煉有限公司等一眾稀土相關企業。 五礦稀土江華有限公司擁有湖南省唯一的一張稀土采礦權證,所屬的姑婆山礦區已探明稀土資源儲量10.43萬噸(REO),資源為中重稀土,達到大型離子稀土礦藏規模,后續建成投產完成后,將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公司自身和國內中重稀土供應壓力。 中國稀有稀土:重點整合廣西稀土資源 合并之前的中國稀有稀土在廣西、四川、山東布局了稀土礦資源,其中廣西是中國稀土資源保護最好、開發最晚的稀土資源富集省區之一,中國稀有稀土旗下子公司中鋁廣西稀土是廣西稀土資源整合平臺,已先后完成在廣西賀州、梧州、玉林和崇左等稀土資源富集地市設立子公司,全面掌控廣西稀土資源布局。中鋁廣西有色崇左稀土開發有限公司擁有廣西唯一一張采礦權,其六湯稀土礦區礦段保有稀土氧化物(REO)總量3,368.11噸,平均品位為0.149%,礦山浸礦生產能力18.78萬噸/年,折合為稀土氧化物200t/a。后續廣西省憑借優異的中重稀土資源稟賦,有望成為未來我國稀土資源端重要的“新興增長極”。 南方稀土集團:重點整合江西稀土資源 江西贛州是我國中重稀土資源最集中的地區,為中國離子型中重稀土主要產地之一,中重稀土資源量占全國總量約80%,富含鋱、鏑、銪、釔等高價值元素,其中高釔型中重稀土為贛州獨有。合并之前的南方稀土集團是江西省稀土資源的整合者,集團擁有56宗稀土采礦權證,占全國南方離子型稀土采礦權證的67%,掌握全國一半以上的離子型稀土配額生產量和稀土氧化物供應量。 行業:供給格局持續優化,龍頭影響力逐步凸顯 格局:全球稀土看中國,中國稀土產業鏈戰略優勢顯著 全球稀土產業鏈中,中國依托資源技術成本等多重優勢,占據戰略優勢地位:1)稀土資源雄厚且成本最低;2)冶煉分離環節掌握絕對話語權;3)國內是稀土產品全球最大生產國和消費國。稀土產業鏈包括上游稀土資源開采,中游稀土材料制備,下游應用三個環節。上游稀土生產流程為稀土原礦-稀土精礦-稀土氧化物(REO)-稀土金屬,在開采出稀土原礦后,通過浮選、重選、磁選等選礦工藝加工得到稀土精礦,稀土精礦經過火法或濕法冶煉分離得到稀土氧化物(REO),稀土氧化物經過熔融電解得到稀土金屬。中游加工即將稀土金屬加工制備成稀土永磁、拋光等材料,應用于下游終端需求。在過去多年發展中,全球稀土產業鏈逐漸由美日轉移至中國。2000年以前稀土礦產能、冶煉分離能力、稀土永磁材料制備能力普遍集中于美日歐,而后隨著中國采礦產能快速釋放、冶煉分離工藝逐步改進以及資源稟賦高、人工成本低的多重優勢,海外稀土產業鏈競爭力逐步式微,2008年后絕大部分稀土產物由中國企業供應。 當前,中國已經形成全球最完備的稀土產業鏈,在稀土行業占據戰略優勢地位,背后原因在于中國在資源稟賦、冶煉技術以及綜合成本方面的多重優勢: 資源端,中國稀土儲量、產量均為世界第一,2020年稀土礦儲量占全球比例為37%,產量占全球比例為58%,且成本全球最低,擁有壓倒性優勢。根據USGS數據,2020年全球稀土礦儲量為1.2億噸,中國稀土礦儲量為4400萬噸;2020年全球稀土礦產量24萬噸,中國為14萬噸。海外稀土礦生產集中在美國、澳大利亞、緬甸,其中美國產量占比16.3%、澳大利亞占比8.8%。 冶煉分離端,全球86%稀土礦依賴中國冶煉分離產能,中國占據絕對話語權,海外除澳大利亞Lynas公司擁有2萬噸冶煉分離產能外,其余海外開發的稀土礦需運至中國進行冶煉分離。稀土礦包括多種稀土元素,稀土冶煉分離即由稀土礦中分離提取出單一純稀土元素。上世紀70年代中國開發出“溶劑萃取法”用以冶煉分離稀土,分離效果好、生產能力大、便于快速連續生產、易于實現自動控制,逐漸終結美日歐技術優勢,且在稀土冶煉過程中,需要大量工業和環保配套設施支撐,中國稀土冶煉成本優勢明顯。 應用端,中國是稀土產品全球最大生產國和消費國。中國擁有全球約90%稀土永磁(釹鐵硼)產能,并且中國是新能源汽車、變頻空調、風力發電設備等最主要生產國和消費國。 從全球稀土行業的發展歷史來看,按照中國供給占比以及稀土行業政策發展,可以簡單劃分為3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以1985年中國開始對稀土產品實施出口退稅為起點,至2005年《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調整部分產品出口退稅率的通知》出臺后終止。在這一階段,依托突出的資源稟賦和成本優勢,中國稀土的大量開發和出口重塑了全球稀土供給格局,稀土產業鏈逐步向中國轉移,稀土資源供給朝向單極化方向發展,中國稀土礦產量占全球的比例自1994年的48%大幅提升至2004年的95%; 第二階段自2006年開始,自2011年國務院出臺的《關于促進稀土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為分界點。在這一階段,政策對行業發展的干預明顯加強,政府強化了對稀土行業的管控,推出了稀土出口數量管理、開采和生產總量控制政策,意圖規范行業發展。 第三個階段為2012年至今。這一階段,中國持續推進包括稀土行業整合、“稀土打黑”在內的供給側改革,國內稀土供給格局大幅改善,稀土供給的穩定性和可控性顯著抬升。海外“去中國化”的產業布局推動稀土新礦山的發現及開采,全球稀土市場進入多元化供給格局。 1985—2004年:中國稀土崛起,全球供給向單極化方向發展 在這一階段,依托突出的資源稟賦和成本優勢,中國稀土的大量開發和出口重塑了全球稀土供給格局,稀土產業鏈逐步向中國轉移,稀土資源供給朝向單極化方向發展。改革開放之初至90年代末,中國經濟基礎較為薄弱,一定程度上采取出口資源換外匯的經濟發展思路,進而從國際市場購買需要的設備和技術。稀土作為國內儲量豐富、在國際上有成本競爭優勢的戰略物資,在這一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而從1985年4月1日起,國內對稀土產品實行出口退稅,據統計,1991~2004年中國稀土出口量由0.82萬噸大幅增長至5.33萬噸。在這一階段,大量資本進入稀土開采和冶煉分離環節,稀土產品供過于求,加之稀土企業無序競爭,稀土產品出口均價從1991年的1.25萬美元/噸降至2004年的0.93萬美元/噸。 中國大量的低價稀土供給重塑了全球稀土行業供給格局。根據USGS統計,中國稀土礦產量占全球的比例自1994年的48%大幅提升至2004年的95%,一時間幾乎主宰了全球稀土供應,全球稀土產業鏈加速向中國轉移,海外稀土產業鏈大幅萎縮被迫產能出清,有代表性的如美國最大稀土礦山MoutainPass迫于經濟及環保壓力,于2002年停產。不過,產業的無序擴張催生了稀土勘查和開采的違法違規行為,引發了嚴重的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根據論文《中國稀土政策演進邏輯與優化調整方向》中的數據,非法開采的稀土資源回收率僅為5%,而贛州因稀土開采成為全國酸雨發生頻率超過90%的四大城市之一。隨著2001年中國正式加入WTO,經濟實現快速發展,對資源出口倚仗弱化,同時國內稀土資源的無序開發造成環境破壞與稀土出口價格不斷下行,稀土行業整頓成為政府刻不容緩的重要任務。 2005—2010年:中國主導全球供給,政策加劇價格波動 在這一階段,政策對行業發展的干預明顯加強,政府強化了對稀土行業的管控,推出了稀土出口數量管理、開采和生產總量控制政策,意圖規范行業發展。具體來說,2005年,政府取消了稀土金屬和化合物的出口退稅政策,同時控制稀土等高耗能,高污染,資源性產品出口,國家環保總局對包頭稀土企業進行環保普查;2006年,國土資源部對稀土礦制定開采總量控制指標,實行責任狀和合同書制度;2007年,稀土礦產品和冶煉分離產品生產納入國家指令性計劃管理;2008年,海關總署將稀土列為重點打私品種,并開展打擊稀土走私的專項行動。2005—2010年,稀土出口配額由6.56萬噸減少至3.03萬噸,由于非法開采和稀土走私仍然存在,政策規制效果不明顯,稀土價格整體仍然維持低位,此5年間中國稀土產量占比全球持續高于90%,主導全球稀土供給。2010年至2011年,由于出口配額受限,稀土出口價格短期內迅速上漲,累計漲幅超過500%,供給端的政策管控極大地加劇了稀土價格的波動性。 2011—2021年:國內格局持續優化,中國企業推行全球化布局 這一階段,中國持續推進包括稀土行業整合、“稀土打黑”在內的供給側改革,國內稀土供給格局大幅改善,稀土供給的穩定性和可控性顯著抬升。海外“去中國化”的產業布局推動稀土新礦山的發現及開采,全球稀土市場進入多元化供給格局。2010年爆發的稀土價格暴漲和供應危機,加速了海外發達國家推動“去中國化”稀土產業布局,扶植中國以外稀土產業發展,意圖減輕對中國的依賴。日本財團持續扶植澳大利亞稀土企業Lynas公司,進行了多輪貸款支持和融資。此外,2012年,美、日、歐盟以中國違反WTO協議為由提起貿易訴訟,中國敗訴后于2015年1月1日起取消稀土出口配額制度。在這一過程中,中國稀土企業積極進行海外投資并購參與全球稀土資源布局。如盛和資源參與美國Molycorp公司的收購,入股MPmaterials并獲取MP稀土礦的包銷權,投資格陵蘭礦產公司和北方礦業BrownsRange項目等。 中國:持續優化行業格局,重要戰略資源地位彰顯 稀土作為中國重要戰略資源,國家始終圍繞保持行業優勢地位、促進行業穩健發展、推動下游應用延伸等方面不斷規范和完善中國稀土行業發展。在中國稀土行業幾十年的發展歷程中,針對行業發展中存在的小散亂弱、環境破壞、黑稀土泛濫、定價權缺失等諸多問題,國家持續推進稀土行業供給端治理,通過稀土行業整合、“稀土打黑”等諸多舉措,大幅優化行業供給格局,行業集中度顯著提高,逐漸掌握稀土行業定價權。 2011-2015:第一輪稀土行業整合,成立六大稀土集團 2011年5月,國務院發布《國務院關于促進稀土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稀土行業整合拉開大幕,計劃構建“5+1”南北六大稀土集團格局。其中“1”是指北方稀土,重點整合的是內蒙古、甘肅的稀土資源和企業;“5”是指中國鋁業、廈門鎢業、中國五礦、廣東稀土和南方稀土,重點整合的是江西、湖南、廣東、福建、云南、廣西、江蘇、山東、四川等地的稀土資源和企業。至2015年底,中鋁公司、北方稀土、廈門鎢業、中國五礦、廣東稀土、南方稀土六家集團共整合了全國67本稀土采礦證中的66本和99家冶煉分離企業中的77家,剩余1本采礦證和22家冶煉分離企業也已明確整合意向或列入淘汰落后計劃,六大集團整合基本完成。 廈門鎢業(SH600549) 2016-2018:推進“稀土打黑”,拔掉行業供給毒瘤 彼時,行業格局的大幅優化并未扭轉稀土出口價格羸弱的局面,大量私挖盜采的“黑稀土”成為擾亂行業供給秩序的毒瘤。黑稀土是指不按照國家指令性計劃、違法違規開采、冶煉的稀土產品。違法濫開的稀土主要以南方重稀土為主,原因在于:1)重稀土主要為離子吸附型礦石,埋藏淺,開采簡單;2)重稀土分布廣泛,野外、林區等人煙罕至地區,監管難度大;3)重稀土價值量更高,此為最直接的經濟動因。私挖盜采的黑稀土產量放量快、成本低,沖擊正常供給秩序,壓制稀土價格表現,據行業協會測算,2015年國內稀土生產配額10.5萬噸,包含黑稀土在內的總供給達到16.8萬噸。 2017年以后,國家大力推動稀土打黑,困擾中國稀土產業的黑稀土問題逐步淡出,存量合規采礦、冶煉分離產能,集中在六大稀土集團,稀土供給穩定性、可控性大幅提高,供給格局持續優化。2017年以來的稀土打黑相較以往,在持續時長、打黑對象、責任主體、技術手段等方面均有了本質進步,過去運動式打黑過后黑稀土死灰復燃問題得到解決。2018-2020年黑稀土逐漸式微,雖然國家配給礦物開采量、冶煉分離量持續上升,但黑稀土量下降明顯,整體供給處于收縮態勢。 2021:成立中國稀土集團,供給格局進一步優化 2021年,國內開啟新一輪稀土行業整合,行業格局進一步優化。1月,工信部出臺《稀土管理條例(征求意見稿)》,明確提出對稀土總量實行管理,建立追溯、儲備機制,對違法開采稀土行為將嚴懲。12月,成立中國稀土集團,原6大稀土集團中的中國稀有稀土股份有限公司、五礦稀土股份有限公司、五礦稀土集團有限公司的股權,以及贛州稀土集團有限公司及所屬企業持有的中國南方稀土集團有限公司、江西贛州稀有金屬交易所有限責任公司、贛州中藍稀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股權整體劃入該新公司,組建后的中國稀土集團由國務院國資委直接監管。中國稀土集團的成立標志著我國稀土資源進一步得到整合,行業競爭格局得到優化。以2022年工信部下達第一批稀土開采配額為例,中國稀土集團占重稀土開采配額的68%,北方稀土占輕稀土開采配額的67%,配額占比未來有望持續提升。南北兩大稀土集團主導的重、輕稀土開發的格局正式形成。 海外:中國企業逐步走出去,進一步強化優勢地位 中國企業憑借領先的資金和技術優勢逐步走出去,開啟海外稀土資源的布局和開發;而下游稀土冶煉分離和稀土磁材生產等環節的產業鏈優勢和布局海外稀土資源形成優勢互補以及互惠雙贏,有望進一步強化中國稀土產業鏈的全球話語權。 緬甸礦:中國重稀土重要補充,供給存在變數 緬甸是除中國外另一重要中重稀土產地,貢獻了全球約40%的中重稀土產量,是中國重稀土進口的主要來源,對國內中重稀土供給格局具有較大影響。目前緬甸本國不具備稀土冶煉分離能力,稀土資源開發被我國稀土工業體系掌控,稀土礦需運往中國進行冶煉分離。近年來緬甸國內政局動蕩,加之稀土生產及出口政策變化,使得緬甸稀土供給存在一定擾動影響。中國中重稀土產量約占全球的60%,近年來南方地區因環保等因素,中重稀土產量持續維持在較低水平,緬甸離子型稀土礦對中國的大量出口,已成為中國中重稀土的重要補充。根據上海有色數據,2021年,中國自緬甸進口稀土化合物總量約19600噸。由于盜采盜挖現象嚴重,對當地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破壞,2019年,緬甸以“部分開采企業沒有合法的采礦證”為由,兩度停止對華離子型稀土礦(稀土原料)出口。此外,近年來緬甸政局的動蕩,同樣加大了稀土生產、出口的不確定性,緬甸對中國稀土出口量自2018年的33900噸下滑至2021年的19600噸,累計降幅達42%。 老撾礦:重稀土資源豐富,長期具備廣闊開采前景 老撾作為東南亞又一大稀土資源儲量大國,分布著不同時代的花崗巖類侵入巖,在濕熱多雨的氣候下稀土元素經過風化作用不斷富集,為離子吸附型稀土礦的形成創造有利條件。近年來老撾稀土資源的勘探工作取得較大進展,隨著國內稀土集團走出去的重要戰略實施,老撾稀土資源有望加速開發。老撾稀土資源成礦特征類似于中國南方地區,離子相稀土平均品位為0.4‰~0.7‰,屬富集中重稀土元素的中釔富銪型。老撾稀土資源主要分布于北部的川壙省和華潘省,預計兩省稀土資源總量可達到60萬噸。隨著老撾稀土政策的開放,已經有赤峰黃金和廈門鎢業等中國企業合作入駐。未來老撾稀土資源開發具備廣闊前景,可以成為國內中重稀土資源進口來源的又一重要補充。 新增項目:依附中國產業鏈,短期難以快速落地 過去幾年,海外稀土擬建設項目多點開花,梳理進度居前的海外稀土資源項目,發現當前海外稀土資源開發,存在以下幾個特點:中國技術+資本成為推動海外稀土資源開發的重要力量,中國供應鏈向海外延伸并控制上游資源已經成為稀土開發的新趨勢。多數海外新興資源品位不高,遠期盈利能力掣肘項目融資推進。按照JORC標準,海外輕稀土項目中儲量平均氧化物品位高于8%的僅Lynas、MountainPass兩處,其他輕稀土項目氧化物品位均不高,開發經濟性難以匹敵國內項目。對項目遠景盈利能力的擔憂影響了項目融資進展,進而壓制海外稀土放量。 落地投資:基本面底+政策底,中國稀土長期投資價值凸顯 當前時點,中國稀土的長期投資價值顯現,主要基于以下幾點核心邏輯:(1)基本面底:短期來看,稀土價格經過調整處于相對底部區間加之行業整體供需處于緊平衡狀態,后續隨著下游磁材需求逐步回暖,稀土價格中樞有望逐步抬升;(2)政策底:中國稀土集團的成立有望進一步提升中重稀土的行業集中度,充分發揮中國稀土戰略優勢地位,與此同時作為中國稀土集團下屬唯一上市平臺的中國稀土也有望在集團賦能的角度下進一步提升行業地位和市場影響力。基于此,考慮到中國稀土未來在稀土資源整合、冶煉分離配額等環節的行業競爭優勢明顯,加之稀土價格穩中有升,公司業績有望實現量價齊升的彈性釋放。 北方稀土(SH600111)中國稀土(SZ000831) 研報來源和作者:長江證券[王鶴濤,王筱茜,許紅遠] 研報原文PDF:中國稀土(000831)從中國“稀土”至“中國”稀土:國之重器、稀土為貴-長江證券[王鶴濤,王筱茜,許紅遠]-20221031【34頁】 作者:價值目錄 有連云: 2022年12月19日,北方礦業(00433.HK)宣布集團截至二零二零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之經審核業績。 于截至二零二零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集團自持續經營業務錄得收入約650,915,000港元,較去年同期自持續經營業務錄得約839,588,000港元減少約22.47%。 該減少主要是由于集團采礦業務及化學品買賣業務的收益較去年同期減少所致。 截至二零二零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集團自持續經營業務錄得公司擁有人應占虧損約2,605,251,000港元(二零一九年:自持續經營業務錄得虧損約651,081,000港元),較去年同期虧損增加約300.14%。 截至二零二零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虧損增加主要由于(i)撇銷鉀長石采礦權約1,771,832,000港元;及(ii)預期信貸虧損項下之減值虧損約1,189,730,000港元所致。 公司股份于二零二一年四月一日上午九時正起于聯交所暫停買賣,并將繼續暫停交易直至另行通知。 (來源:界面AI) 聲明:本條內容由界面AI生成并授權使用,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AI技術戰略支持為有連云。 北方礦業(00433): 北方礦業 公告及通告 - [內幕消息 / 其他-雜項] 上市委員會決定取消上市地位;除牌決定覆核要求及獨家協議的補充協議 網頁鏈接 價值目錄: 中國稀土:大國重任,龍頭崛起 中國稀土集團資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為中國稀土集團現階段唯一的上市平臺,公司在強化中國稀土行業優勢資源地位、促進中重稀土產業整合及推動下游稀土應用發展的過程中承擔著重要作用。公司將圍繞做強上市平臺“新引擎”,打造稀土行業資本市場表率標桿的目標要求成長為中國中重稀土行業的龍頭企業。公司前身為山西關鋁股份有限公司,其于1998年成立并在深交所主板上市,上市之初公司主要生產、銷售電解鋁及其深加工產品。 公司于2012年完成電解鋁業務剝離,注入了盈利狀況良好、發展潛力大的稀土資產(五礦稀土贛州、定南大華、贛縣紅金與五礦稀土研究院),正式切入稀土行業發展路線。后續公司于2013年變更名稱為五礦稀土股份有限公司,并在2014年收購廣州建豐。近年來公司深耕中重稀土行業,把握中國稀土行業整合的發展契機,背靠中國稀土集團,于2022年10月13日正式變更名稱為中國稀土集團資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其證券簡稱變更為中國稀土。 深耕中重稀土產業,經營穩健盈利提升 公司主要從事稀土氧化物、稀土金屬、稀土深加工產品經營及貿易業務,產品主要為稀土氧化物和稀土金屬合金。稀土氧化物業務是目前公司的業績的核心支撐,2022年上半年稀土氧化物營業收入占比達到86.42%。公司是目前國內最大的南方離子型稀土分離加工企業之一,2021年公司稀土產品銷售量8379噸,同比增長79%。 為了把控資源,公司通過全資子公司北京華泰鑫拓地質勘查技術有限公司參股華夏紀元持有圣功寨稀土礦探礦權和肥田稀土礦探礦權的42%股權。為提高探轉采工作效率,公司正優先開展圣功寨稀土礦探轉采辦理工作。現階段,圣功寨稀土礦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已通過自然資源部的審查。伴隨后續項目順利實施,將為公司進一步實現資源的開發利用、提升公司在稀土產業發展中的綜合實力和競爭優勢奠定較好基礎。 自2021年以來稀土價格的大幅上漲推動公司整體營收規模大幅提升,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31.69億元,同比增長58%。2021年由于礦石原料端價格波動上漲導致公司利潤略有下滑,而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盈利顯著改善,實現歸母凈利潤3.68億元,同比增長86%。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18.6%,同比增長1.85pct,主要由于礦石原料端價格有所回落帶動成本下降所致。分業務來看,公司核心稀土氧化物業務盈利能力顯著支撐公司業績增長。公司稀土氧化物、稀土金屬及合金兩大業務板塊2022年上半年分別占比86%、13%,毛利潤占比分別為95%、3%,毛利率分別為23.81%、5.19%。 背靠中國稀土集團,資源整合助推公司加速發展 公司控股股東為五礦稀土集團,實際控制人由中國五礦變更為中國稀土集團,最終實際控制人為國務院國資委。截至2022年9月,五礦股份有限公司持有公司1.58億股股份已過戶登記至中國稀土集團名下,劃轉完成后中國稀土集團直接和間接對公司的持股比例為40.08%,而最終實際控制人仍為全資控股中國稀土集團的國務院國資委。隨著中國稀土集團專業化整合工作的持續推進、稀土產業鏈高質量發展改革工作的不斷深入,公司作為中國稀土集團現階段唯一的上市平臺,憑借強大的集團資源以及優質的央企背景,充分利用資金、資源等多維全面的優勢,有望進入公司發展的快車道。 為進一步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優化資源配置,推動專業化整合工作,經國務院國資委研究并報國務院批準,同意新設中國稀土集團,并將中鋁集團持有的中國稀有稀土的股權,中國五礦所屬企業持有的五礦稀土、五礦稀土集團的股權,以及贛州稀土及所屬企業持有的南方稀土集團、贛州稀有金屬交易所、中藍稀土的股權整體劃轉至中國稀土集團。中國稀土集團有限公司于2021年12月23日正式成立。組建后的中國稀土集團屬于國務院國資委直接監管的股權多元化中央企業,股權結構為:國務院國資委持有31.21%;中鋁集團、五礦集團旗下的中國五礦股份有限公司、贛州稀土集團分別持有20.33%;中國鋼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有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分別持有3.9%。我國稀土資源分布呈現為“南重北輕”的格局,之前主要由“1+5”六大稀土集團負責整合,其中北方稀土負責整合北方輕稀土,五礦稀土、中鋁集團、贛州稀土集團、廈門鎢業、廣東稀土集團負責整合南方重稀土。本次重組為中國稀土集團后,通過集團化經營以及集約化發展,有利于推動中國稀土產業加快形成一南一北、南重北輕格局,優化資源配置并提高稀土產業市場集中度,實現稀土產業整體轉型升級,同時中國稀土集團也將通過獲得較高的配額增長進一步提升市場份額及行業地位。 五礦稀土集團:重點整合湖南稀土資源 合并之前的五礦稀土集團背靠由原中國五礦和中冶集團兩個世界500強企業戰略重組而成的五礦集團,資源、資金等實力雄厚,主要整合湖南的稀土資源,并投資有五礦稀土(騰沖)有限公司、五礦稀土江華有限公司、福建省三明稀土材料有限公司、河源市國業稀土冶煉有限公司等一眾稀土相關企業。 五礦稀土江華有限公司擁有湖南省唯一的一張稀土采礦權證,所屬的姑婆山礦區已探明稀土資源儲量10.43萬噸(REO),資源為中重稀土,達到大型離子稀土礦藏規模,后續建成投產完成后,將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公司自身和國內中重稀土供應壓力。 中國稀有稀土:重點整合廣西稀土資源 合并之前的中國稀有稀土在廣西、四川、山東布局了稀土礦資源,其中廣西是中國稀土資源保護最好、開發最晚的稀土資源富集省區之一,中國稀有稀土旗下子公司中鋁廣西稀土是廣西稀土資源整合平臺,已先后完成在廣西賀州、梧州、玉林和崇左等稀土資源富集地市設立子公司,全面掌控廣西稀土資源布局。中鋁廣西有色崇左稀土開發有限公司擁有廣西唯一一張采礦權,其六湯稀土礦區礦段保有稀土氧化物(REO)總量3,368.11噸,平均品位為0.149%,礦山浸礦生產能力18.78萬噸/年,折合為稀土氧化物200t/a。后續廣西省憑借優異的中重稀土資源稟賦,有望成為未來我國稀土資源端重要的“新興增長極”。 南方稀土集團:重點整合江西稀土資源 江西贛州是我國中重稀土資源最集中的地區,為中國離子型中重稀土主要產地之一,中重稀土資源量占全國總量約80%,富含鋱、鏑、銪、釔等高價值元素,其中高釔型中重稀土為贛州獨有。合并之前的南方稀土集團是江西省稀土資源的整合者,集團擁有56宗稀土采礦權證,占全國南方離子型稀土采礦權證的67%,掌握全國一半以上的離子型稀土配額生產量和稀土氧化物供應量。 行業:供給格局持續優化,龍頭影響力逐步凸顯 格局:全球稀土看中國,中國稀土產業鏈戰略優勢顯著 全球稀土產業鏈中,中國依托資源技術成本等多重優勢,占據戰略優勢地位:1)稀土資源雄厚且成本最低;2)冶煉分離環節掌握絕對話語權;3)國內是稀土產品全球最大生產國和消費國。稀土產業鏈包括上游稀土資源開采,中游稀土材料制備,下游應用三個環節。上游稀土生產流程為稀土原礦-稀土精礦-稀土氧化物(REO)-稀土金屬,在開采出稀土原礦后,通過浮選、重選、磁選等選礦工藝加工得到稀土精礦,稀土精礦經過火法或濕法冶煉分離得到稀土氧化物(REO),稀土氧化物經過熔融電解得到稀土金屬。中游加工即將稀土金屬加工制備成稀土永磁、拋光等材料,應用于下游終端需求。在過去多年發展中,全球稀土產業鏈逐漸由美日轉移至中國。2000年以前稀土礦產能、冶煉分離能力、稀土永磁材料制備能力普遍集中于美日歐,而后隨著中國采礦產能快速釋放、冶煉分離工藝逐步改進以及資源稟賦高、人工成本低的多重優勢,海外稀土產業鏈競爭力逐步式微,2008年后絕大部分稀土產物由中國企業供應。 當前,中國已經形成全球最完備的稀土產業鏈,在稀土行業占據戰略優勢地位,背后原因在于中國在資源稟賦、冶煉技術以及綜合成本方面的多重優勢: 資源端,中國稀土儲量、產量均為世界第一,2020年稀土礦儲量占全球比例為37%,產量占全球比例為58%,且成本全球最低,擁有壓倒性優勢。根據USGS數據,2020年全球稀土礦儲量為1.2億噸,中國稀土礦儲量為4400萬噸;2020年全球稀土礦產量24萬噸,中國為14萬噸。海外稀土礦生產集中在美國、澳大利亞、緬甸,其中美國產量占比16.3%、澳大利亞占比8.8%。 冶煉分離端,全球86%稀土礦依賴中國冶煉分離產能,中國占據絕對話語權,海外除澳大利亞Lynas公司擁有2萬噸冶煉分離產能外,其余海外開發的稀土礦需運至中國進行冶煉分離。稀土礦包括多種稀土元素,稀土冶煉分離即由稀土礦中分離提取出單一純稀土元素。上世紀70年代中國開發出“溶劑萃取法”用以冶煉分離稀土,分離效果好、生產能力大、便于快速連續生產、易于實現自動控制,逐漸終結美日歐技術優勢,且在稀土冶煉過程中,需要大量工業和環保配套設施支撐,中國稀土冶煉成本優勢明顯。 應用端,中國是稀土產品全球最大生產國和消費國。中國擁有全球約90%稀土永磁(釹鐵硼)產能,并且中國是新能源汽車、變頻空調、風力發電設備等最主要生產國和消費國。 從全球稀土行業的發展歷史來看,按照中國供給占比以及稀土行業政策發展,可以簡單劃分為3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以1985年中國開始對稀土產品實施出口退稅為起點,至2005年《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調整部分產品出口退稅率的通知》出臺后終止。在這一階段,依托突出的資源稟賦和成本優勢,中國稀土的大量開發和出口重塑了全球稀土供給格局,稀土產業鏈逐步向中國轉移,稀土資源供給朝向單極化方向發展,中國稀土礦產量占全球的比例自1994年的48%大幅提升至2004年的95%; 第二階段自2006年開始,自2011年國務院出臺的《關于促進稀土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為分界點。在這一階段,政策對行業發展的干預明顯加強,政府強化了對稀土行業的管控,推出了稀土出口數量管理、開采和生產總量控制政策,意圖規范行業發展。 第三個階段為2012年至今。這一階段,中國持續推進包括稀土行業整合、“稀土打黑”在內的供給側改革,國內稀土供給格局大幅改善,稀土供給的穩定性和可控性顯著抬升。海外“去中國化”的產業布局推動稀土新礦山的發現及開采,全球稀土市場進入多元化供給格局。 1985—2004年:中國稀土崛起,全球供給向單極化方向發展 在這一階段,依托突出的資源稟賦和成本優勢,中國稀土的大量開發和出口重塑了全球稀土供給格局,稀土產業鏈逐步向中國轉移,稀土資源供給朝向單極化方向發展。改革開放之初至90年代末,中國經濟基礎較為薄弱,一定程度上采取出口資源換外匯的經濟發展思路,進而從國際市場購買需要的設備和技術。稀土作為國內儲量豐富、在國際上有成本競爭優勢的戰略物資,在這一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而從1985年4月1日起,國內對稀土產品實行出口退稅,據統計,1991~2004年中國稀土出口量由0.82萬噸大幅增長至5.33萬噸。在這一階段,大量資本進入稀土開采和冶煉分離環節,稀土產品供過于求,加之稀土企業無序競爭,稀土產品出口均價從1991年的1.25萬美元/噸降至2004年的0.93萬美元/噸。 中國大量的低價稀土供給重塑了全球稀土行業供給格局。根據USGS統計,中國稀土礦產量占全球的比例自1994年的48%大幅提升至2004年的95%,一時間幾乎主宰了全球稀土供應,全球稀土產業鏈加速向中國轉移,海外稀土產業鏈大幅萎縮被迫產能出清,有代表性的如美國最大稀土礦山MoutainPass迫于經濟及環保壓力,于2002年停產。不過,產業的無序擴張催生了稀土勘查和開采的違法違規行為,引發了嚴重的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根據論文《中國稀土政策演進邏輯與優化調整方向》中的數據,非法開采的稀土資源回收率僅為5%,而贛州因稀土開采成為全國酸雨發生頻率超過90%的四大城市之一。隨著2001年中國正式加入WTO,經濟實現快速發展,對資源出口倚仗弱化,同時國內稀土資源的無序開發造成環境破壞與稀土出口價格不斷下行,稀土行業整頓成為政府刻不容緩的重要任務。 2005—2010年:中國主導全球供給,政策加劇價格波動 在這一階段,政策對行業發展的干預明顯加強,政府強化了對稀土行業的管控,推出了稀土出口數量管理、開采和生產總量控制政策,意圖規范行業發展。具體來說,2005年,政府取消了稀土金屬和化合物的出口退稅政策,同時控制稀土等高耗能,高污染,資源性產品出口,國家環保總局對包頭稀土企業進行環保普查;2006年,國土資源部對稀土礦制定開采總量控制指標,實行責任狀和合同書制度;2007年,稀土礦產品和冶煉分離產品生產納入國家指令性計劃管理;2008年,海關總署將稀土列為重點打私品種,并開展打擊稀土走私的專項行動。2005—2010年,稀土出口配額由6.56萬噸減少至3.03萬噸,由于非法開采和稀土走私仍然存在,政策規制效果不明顯,稀土價格整體仍然維持低位,此5年間中國稀土產量占比全球持續高于90%,主導全球稀土供給。2010年至2011年,由于出口配額受限,稀土出口價格短期內迅速上漲,累計漲幅超過500%,供給端的政策管控極大地加劇了稀土價格的波動性。 2011—2021年:國內格局持續優化,中國企業推行全球化布局 這一階段,中國持續推進包括稀土行業整合、“稀土打黑”在內的供給側改革,國內稀土供給格局大幅改善,稀土供給的穩定性和可控性顯著抬升。海外“去中國化”的產業布局推動稀土新礦山的發現及開采,全球稀土市場進入多元化供給格局。2010年爆發的稀土價格暴漲和供應危機,加速了海外發達國家推動“去中國化”稀土產業布局,扶植中國以外稀土產業發展,意圖減輕對中國的依賴。日本財團持續扶植澳大利亞稀土企業Lynas公司,進行了多輪貸款支持和融資。此外,2012年,美、日、歐盟以中國違反WTO協議為由提起貿易訴訟,中國敗訴后于2015年1月1日起取消稀土出口配額制度。在這一過程中,中國稀土企業積極進行海外投資并購參與全球稀土資源布局。如盛和資源參與美國Molycorp公司的收購,入股MPmaterials并獲取MP稀土礦的包銷權,投資格陵蘭礦產公司和北方礦業BrownsRange項目等。 中國:持續優化行業格局,重要戰略資源地位彰顯 稀土作為中國重要戰略資源,國家始終圍繞保持行業優勢地位、促進行業穩健發展、推動下游應用延伸等方面不斷規范和完善中國稀土行業發展。在中國稀土行業幾十年的發展歷程中,針對行業發展中存在的小散亂弱、環境破壞、黑稀土泛濫、定價權缺失等諸多問題,國家持續推進稀土行業供給端治理,通過稀土行業整合、“稀土打黑”等諸多舉措,大幅優化行業供給格局,行業集中度顯著提高,逐漸掌握稀土行業定價權。 2011-2015:第一輪稀土行業整合,成立六大稀土集團 2011年5月,國務院發布《國務院關于促進稀土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稀土行業整合拉開大幕,計劃構建“5+1”南北六大稀土集團格局。其中“1”是指北方稀土,重點整合的是內蒙古、甘肅的稀土資源和企業;“5”是指中國鋁業、廈門鎢業、中國五礦、廣東稀土和南方稀土,重點整合的是江西、湖南、廣東、福建、云南、廣西、江蘇、山東、四川等地的稀土資源和企業。至2015年底,中鋁公司、北方稀土、廈門鎢業、中國五礦、廣東稀土、南方稀土六家集團共整合了全國67本稀土采礦證中的66本和99家冶煉分離企業中的77家,剩余1本采礦證和22家冶煉分離企業也已明確整合意向或列入淘汰落后計劃,六大集團整合基本完成。 廈門鎢業(SH600549) 2016-2018:推進“稀土打黑”,拔掉行業供給毒瘤 彼時,行業格局的大幅優化并未扭轉稀土出口價格羸弱的局面,大量私挖盜采的“黑稀土”成為擾亂行業供給秩序的毒瘤。黑稀土是指不按照國家指令性計劃、違法違規開采、冶煉的稀土產品。違法濫開的稀土主要以南方重稀土為主,原因在于:1)重稀土主要為離子吸附型礦石,埋藏淺,開采簡單;2)重稀土分布廣泛,野外、林區等人煙罕至地區,監管難度大;3)重稀土價值量更高,此為最直接的經濟動因。私挖盜采的黑稀土產量放量快、成本低,沖擊正常供給秩序,壓制稀土價格表現,據行業協會測算,2015年國內稀土生產配額10.5萬噸,包含黑稀土在內的總供給達到16.8萬噸。 2017年以后,國家大力推動稀土打黑,困擾中國稀土產業的黑稀土問題逐步淡出,存量合規采礦、冶煉分離產能,集中在六大稀土集團,稀土供給穩定性、可控性大幅提高,供給格局持續優化。2017年以來的稀土打黑相較以往,在持續時長、打黑對象、責任主體、技術手段等方面均有了本質進步,過去運動式打黑過后黑稀土死灰復燃問題得到解決。2018-2020年黑稀土逐漸式微,雖然國家配給礦物開采量、冶煉分離量持續上升,但黑稀土量下降明顯,整體供給處于收縮態勢。 2021:成立中國稀土集團,供給格局進一步優化 2021年,國內開啟新一輪稀土行業整合,行業格局進一步優化。1月,工信部出臺《稀土管理條例(征求意見稿)》,明確提出對稀土總量實行管理,建立追溯、儲備機制,對違法開采稀土行為將嚴懲。12月,成立中國稀土集團,原6大稀土集團中的中國稀有稀土股份有限公司、五礦稀土股份有限公司、五礦稀土集團有限公司的股權,以及贛州稀土集團有限公司及所屬企業持有的中國南方稀土集團有限公司、江西贛州稀有金屬交易所有限責任公司、贛州中藍稀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股權整體劃入該新公司,組建后的中國稀土集團由國務院國資委直接監管。中國稀土集團的成立標志著我國稀土資源進一步得到整合,行業競爭格局得到優化。以2022年工信部下達第一批稀土開采配額為例,中國稀土集團占重稀土開采配額的68%,北方稀土占輕稀土開采配額的67%,配額占比未來有望持續提升。南北兩大稀土集團主導的重、輕稀土開發的格局正式形成。 海外:中國企業逐步走出去,進一步強化優勢地位 中國企業憑借領先的資金和技術優勢逐步走出去,開啟海外稀土資源的布局和開發;而下游稀土冶煉分離和稀土磁材生產等環節的產業鏈優勢和布局海外稀土資源形成優勢互補以及互惠雙贏,有望進一步強化中國稀土產業鏈的全球話語權。 緬甸礦:中國重稀土重要補充,供給存在變數 緬甸是除中國外另一重要中重稀土產地,貢獻了全球約40%的中重稀土產量,是中國重稀土進口的主要來源,對國內中重稀土供給格局具有較大影響。目前緬甸本國不具備稀土冶煉分離能力,稀土資源開發被我國稀土工業體系掌控,稀土礦需運往中國進行冶煉分離。近年來緬甸國內政局動蕩,加之稀土生產及出口政策變化,使得緬甸稀土供給存在一定擾動影響。中國中重稀土產量約占全球的60%,近年來南方地區因環保等因素,中重稀土產量持續維持在較低水平,緬甸離子型稀土礦對中國的大量出口,已成為中國中重稀土的重要補充。根據上海有色數據,2021年,中國自緬甸進口稀土化合物總量約19600噸。由于盜采盜挖現象嚴重,對當地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破壞,2019年,緬甸以“部分開采企業沒有合法的采礦證”為由,兩度停止對華離子型稀土礦(稀土原料)出口。此外,近年來緬甸政局的動蕩,同樣加大了稀土生產、出口的不確定性,緬甸對中國稀土出口量自2018年的33900噸下滑至2021年的19600噸,累計降幅達42%。 老撾礦:重稀土資源豐富,長期具備廣闊開采前景 老撾作為東南亞又一大稀土資源儲量大國,分布著不同時代的花崗巖類侵入巖,在濕熱多雨的氣候下稀土元素經過風化作用不斷富集,為離子吸附型稀土礦的形成創造有利條件。近年來老撾稀土資源的勘探工作取得較大進展,隨著國內稀土集團走出去的重要戰略實施,老撾稀土資源有望加速開發。老撾稀土資源成礦特征類似于中國南方地區,離子相稀土平均品位為0.4‰~0.7‰,屬富集中重稀土元素的中釔富銪型。老撾稀土資源主要分布于北部的川壙省和華潘省,預計兩省稀土資源總量可達到60萬噸。隨著老撾稀土政策的開放,已經有赤峰黃金和廈門鎢業等中國企業合作入駐。未來老撾稀土資源開發具備廣闊前景,可以成為國內中重稀土資源進口來源的又一重要補充。 新增項目:依附中國產業鏈,短期難以快速落地 過去幾年,海外稀土擬建設項目多點開花,梳理進度居前的海外稀土資源項目,發現當前海外稀土資源開發,存在以下幾個特點:中國技術+資本成為推動海外稀土資源開發的重要力量,中國供應鏈向海外延伸并控制上游資源已經成為稀土開發的新趨勢。多數海外新興資源品位不高,遠期盈利能力掣肘項目融資推進。按照JORC標準,海外輕稀土項目中儲量平均氧化物品位高于8%的僅Lynas、MountainPass兩處,其他輕稀土項目氧化物品位均不高,開發經濟性難以匹敵國內項目。對項目遠景盈利能力的擔憂影響了項目融資進展,進而壓制海外稀土放量。 落地投資:基本面底+政策底,中國稀土長期投資價值凸顯 當前時點,中國稀土的長期投資價值顯現,主要基于以下幾點核心邏輯:(1)基本面底:短期來看,稀土價格經過調整處于相對底部區間加之行業整體供需處于緊平衡狀態,后續隨著下游磁材需求逐步回暖,稀土價格中樞有望逐步抬升;(2)政策底:中國稀土集團的成立有望進一步提升中重稀土的行業集中度,充分發揮中國稀土戰略優勢地位,與此同時作為中國稀土集團下屬唯一上市平臺的中國稀土也有望在集團賦能的角度下進一步提升行業地位和市場影響力。基于此,考慮到中國稀土未來在稀土資源整合、冶煉分離配額等環節的行業競爭優勢明顯,加之稀土價格穩中有升,公司業績有望實現量價齊升的彈性釋放。 北方稀土(SH600111)中國稀土(SZ000831) 研報來源和作者:長江證券[王鶴濤,王筱茜,許紅遠] 研報原文PDF:中國稀土(000831)從中國“稀土”至“中國”稀土:國之重器、稀土為貴-長江證券[王鶴濤,王筱茜,許紅遠]-20221031【34頁】 北方礦業(00433): 智通財經APP訊,北方礦業(00433)發布截至2020年12月31止年度經審核全年業績,該集團取得收益6.51億港元,同比減少22.47%;公司擁有人應占虧損26.06億港元,同比增加250.8%;每股虧損11.71港仙。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虧損增加主要由于... 網頁鏈接 北方礦業(00433): 北方礦業 月報表 截至二零二二年九月三十日止之股份發行人的證券變動月報表 網頁鏈接 大河獨步: *ST未來(SH600532) 今年,新能源車賣得特別好。不管是特斯拉還是比亞迪,都徹底“火”了。前十個月,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量548.5萬輛,銷量528.0萬輛,占全球的60%以上,出口同比增長96.7%。 但是,新能源車,最核心的是電池,而電池最重要的原材料是鋰。 今年5月,國際能源署發布《2022年全球電動汽車展望》報告,指出“從2021年初到2022年5月,鋰價上漲了7倍以上,達到近十年來的最高水平。” 在這種情況下,電池成本已經占到新能源車總成本的40%——60%。 可就是這個鋰,我們的資源并不多,目前大約65%需要進口。 那么,哪里的鋰多呢?根據美國地質勘探局的數據,在全球已探明鋰資源量中,南美洲鋰三角——玻利維亞、阿根廷、智利三國占到57%,接下來是美國占比10%,澳大利亞占比8%,中國占比只有6-7%。 可以說,誰掌握了南美鋰三角,誰就掌握了非化石能源的命根子。但南美也不是那么好掌控的。阿根廷、玻利維亞和智利三國正在起草一份文件,要聯合成立一個鋰業的“歐佩克”,在鋰礦價格波動時達成“價格協議”,像歐佩克一樣,成員國按配額生產,絕不多產,從而掌控鋰礦的定價權。還有些專家分析,如果南美三國能把“鋰佩克”搞成了,未來肯定會把鋰礦生產大國澳大利亞也拉進群聊。 消息一傳出,雖然鋰佩克還在醞釀中,但部分整車企業及電池供應商們已經坐不住了,開啟了“買買買”的全球買礦模式。那么,在這場爭奪鋰礦的大戰中,我們處于什么位置?能不能保障“白色石油”的供應安全?今天我們就來詳細聊一聊。喜歡的朋友,還拜托大家點贊關注支持,謝謝大家。 下面,我們正片開始。 今年,很多車企都面臨“電池荒”。3月,蔚來汽車董事長李斌就曾公開表示,比起芯片,電池的供應才將是最大瓶頸。當時還有傳聞說,小鵬汽車的董事長為了順利拿貨,親自在寧德時代“蹲”了一個禮拜等電池。當然,這只是傳聞,后來被何小鵬否認,但也能從側面反映出電池需求的緊張程度。 據全球新興能源市場調研機構SNE Research的預測,到2023年,全球電動汽車對動力電池的需求達406億瓦時,而動力電池供應預計為335億瓦時,缺口約18%;到 2025年,這一缺口將擴大到40%。美國銀行的報告就說的更夸張了:動力電池供應或在 2025—2026年“售罄”。 在這種情況下,用于生產磷酸鐵鋰電池的碳酸鋰,和用于生產三元鋰電池的氫氧化鋰,價格被一步步推高。 尤其是碳酸鋰,托比亞迪的福,今年磷酸鐵鋰電池在產量和裝車量上都超過了三元鋰電池,碳酸鋰的價格漲幅也遠高于氫氧化鋰。截至2022年11月8日, 碳酸鋰的現貨含稅均價已攀升至 19.50 萬元 / 噸,而在今年1月初,均價才5.1 5萬元/噸,漲幅高達278.6%。 目前,動力電池需求量在不斷上漲,如果說這個還能用擴產能來解決的話,那么原材料就難辦了。 一方面,全球鋰礦、鈷礦、鎳礦等部分礦山資源在2020年經歷了停產、破產、合并后,產能有所收縮。另一方面,受新冠肺炎疫情沖擊,相關企業的擴產計劃相應擱置或延后。同時由于化工類產品如電解液產能不足,造成原材料進一步短缺。 這邊,電池工廠等著鋰下鍋;那邊,鋰礦卻還在不緊不慢的生產。也難怪大家恨不得自己去挖礦了。畢竟,手里有礦,心里才不慌。 那么,去哪里買呢? 我們前面講過,南美洲鋰三角(玻利維亞、阿根廷、智利)占了全球儲量的57%。但從鋰的現貨供應量來看,去年全球排第一的是澳大利亞,占比43%;其次是智利和中國,占比均為26%。這三個國家供應了全球95%的鋰。 從這個對比就不難發現,南美鋰三角中,除了智利,玻利維亞和阿根廷的資源雖然很多,但開發程度比較低,這和當地基礎設施、技術、環境、政治都有關系。 可以說,南美鋰三角掌握著開啟非化石能源大門的鑰匙,只不過這把鑰匙,現在還需要花不少精力去打磨。 對于特斯拉這樣的企業來說,賺錢是第一位,所以它首選了條件更成熟的澳大利亞。 2022年3月份,澳大利亞鋰礦商Core Lithium宣布與特斯拉達成供應協議,從2023年開始,向特斯拉供應高達11萬噸的鋰輝石精礦,為期四年。 特斯拉此前還與另一家澳大利亞鋰生產商Liontown Resource簽署了一項五年供貨協議。從2024年開始,第一年采購10萬干公噸(DMT)鋰輝石精礦,并在隨后的幾年增加到每年15萬干公噸,合計約70萬噸。 此外,特斯拉還與澳洲鋰礦企業Kidman和Piedmont Lithium簽署了鋰精礦供貨協議,并與中國企業贛鋒鋰業簽署了一份為期3年的電池級氫氧化鋰采購合同。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鋰之外,特斯拉也在加強其在鎳資源方面的儲備布局。他和美國礦商Talon Metals、法屬新喀里多尼亞礦業公司普羅尼資源、澳大利亞礦業巨頭必和必拓、巴西淡水河谷、加拿大礦業公司Giga Metals等多家礦產公司簽署了多份鎳精礦供貨協議。 按照計劃,未來,特斯拉在全球范圍內將在入門級車型和儲能產品上,采用更便宜但能量密度稍低的LFP電池,而其他高性能車型將使用鎳含量更高、鈷含量極低的高性能電池。 從以上的布局中,我們不難看出,特斯拉只找開發成熟的鋰礦簽協議,買現成的礦產品,這樣無疑是投入最少、產出最快的一種方式,風險也比較小,不用花大力氣去從零開始投資一座礦山。但是,這條路,不適合中國。因為目前澳洲鋰精礦采用的是競拍銷售的模式,這會讓企業成本管理失控。 此外,澳洲屬于五眼聯盟。現在,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建立起一個“礦產安全伙伴關系”,加強盟友之間的資源合作。加拿大工業部已經根據所謂的國家安全理由,要求三家中國公司剝離他們在加拿大鋰礦的投資。澳大利亞雖然還沒提出類似要求,但未來也很難說,所以我國企業不能把雞蛋都放在這個籃子里。 澳洲走不通,那就找南美。 加拿大要求趕走中企的報道 在全球探明鋰資源中,58%為鹽湖鹵水類型。全球代表性的鹽湖鋰資源分布在南美鋰三角(玻利維亞、智利、阿根廷)、美國西部以及中國的青海和西藏地區。 鹽湖比起澳洲的礦山,有資源規模優勢、現金成本優勢,隨著我們的鹽湖提鋰技術日益突破,這條路完全有希望超過澳洲。去年以來,寧德時代、紫金礦業、西藏珠峰、贛鋒鋰業參與的海外鋰礦并購均為鹽湖礦產。 在國內,動力電池“老大哥”寧德時代帶頭,相繼在四川、貴州成立鋰礦公司。但是我們前面講過,中國的鋰資源并不多,真正多的是南美,特別是阿根廷和玻利維亞,那么多的鋰礦都沒開發出來,正等待著有緣人! 阿根廷鋰儲存量位居全球第二位,目前有二十多個處于不同階段的鋰資源項目,但只有兩個投入運營。 阿根廷已經決定投資42億美元刺激鋰生產,將阿根廷打造成世界第三或第四大鋰生產國,而阿根廷理想中的投資商,當然是中企。特別是現在的總統來自中左翼,對華態度是比較友好的。 2022年6月24日,阿根廷總統阿爾韋托·費爾南德斯會見了國軒高科董事長一行,明確表態支持中資落地阿限廷,盛贊國軒高科的多項實業投資將推動阿根廷新能源產業發展。 當天,國軒高科發布消息稱,公司與阿根廷胡胡伊省國家能源礦業公司(JEMSE )簽訂合作協議,決定合資建立國軒胡胡伊礦業有限公司。合資公司計劃先期規劃建設年產1萬噸電池級碳酸鋰生產線,后期根據市場需求擬規劃建設二期5萬噸電池級碳酸鋰生產線。 至于分工,阿根廷公司負責當地潛在鋰礦資源的勘探、搞定采礦權,國軒高科負責提供技術方面的支持。雙方還將圍繞正極材料、鋰電池制造等鋰產業下游業務開展合作。 另一家進入阿根廷的是贛鋒鋰業。2022年7月11日,該公司宣布其全資子公司贛鋒國際將收購Lithea公司不超過100%股份,收購總對價不超過9.62億美元。Lithea旗下的主要資產是位于阿根廷薩爾塔省,包括Pozuelos和Pastos Grandes兩塊鋰鹽湖。項目規劃了一期年產3萬噸碳酸鋰的產能,未來將擴建至年產5萬噸。 至目前,已經有國軒高科、贛鋒銼業、西藏珠峰、盛新鏗能、紫金礦業等多家中國公司都參與了阿根廷的鋰項目的開發。 接下來,我們再看一下阿根廷的鄰國智利。智利的鋰產業相當成熟,是拉美鋰礦開采和出口量最大的國家,也是全球第二大鋰生產國,僅次于澳大利亞。國際資本對智利的參與程度也比較高,但現在,智利的情況變復雜了。投資有風險,入場需謹慎,比亞迪就在智利吃了個大虧。 以前,智利的鋰礦資源主要掌握在兩家私營企業——智利礦業化工(SQM)和美國雅寶 (ALB)手中。其中,SQM是全球最大的鹽湖提鋰資源生產商,也是智利本土最大的化工企業,中國的天齊鋰業掌握了SQM約23.02%的股份,是第二大股東。 智利北部阿塔卡瑪鹽湖地區的鋰礦加工 不過智利并不滿足現狀,還想開采更多的鋰。2021年10月,時任智利總統、來自中右翼的塞巴斯蒂安·皮涅拉宣布,向本國和海外公司提供5份共計40萬噸的鋰礦勘探和生產合同,中標者將獲得7年的勘探、開發,以及20年的生產時間。 當時,SQM和美國雅寶都參加了競標,但最大的贏家是比亞迪以及智利北方礦業服務和運營公司,他倆分別中標兩個鋰產量配額,加起來占智利已知鋰儲量的1.8%。其中,比亞迪的報價是6100萬美元,用于購買8萬噸鋰產量配額,是競標者中的最高報價,可見比亞迪的決心了。 但這個好消息,很快就出現了變數。 鋰礦所在地科皮亞波州州長,聯合阿塔卡瑪鹽湖附近的土著社區,以此次招標方案違背環境保護、經濟發展為理由,提起上訴,州法院就以“招標存在爭議”為由叫停了該項目。 到了2022年1月,智利一位議員向當地眾議院提出了一項法案,申請禁令以阻止40萬噸鋰資源采礦權的招標計劃。理由是,鋰資源對智利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皮涅拉政府正將國家整體利益置于危險之中。 2月,智利制憲議會初步通過提案,準備將銅礦、鋰礦和其他戰略資產進行國有化,也就是說,沒開放的和已開發的礦,都要收歸國有。 3月,新總統、來自左翼的加夫列爾·博里奇上臺,他在競選期間就曾多次強調:“智利不應重復將資源私有化的歷史性錯誤。”他主張提高礦產企業的稅收,提高礦業特權使用費,特別是鋰礦必須國有化,成立國有鋰礦企業。 這條法案一旦通過,將對所有參與智利礦產開發的外企造成重創,所以提出之后就受到很多礦業公司的反對。2022年5月14日舉行的制憲議會上,該提案被投票否決。 智利新總統加夫列爾·博里奇,現年35歲 這個結果無疑暫時緩解了外國投資者對智利礦業投資的擔憂,但比亞迪和土著社區的扯皮依然還在繼續中。這也是很多中企海外買礦將會遇到的經典難題。至于新總統后面還會不會發起新一輪提案,現在也不好下結論。 鑒于智利的局勢不明朗,很多企業將投資目光轉向南美鋰三角的最后一角——玻利維亞。 玻利維亞坐擁全球規模最大的鋰資源,在2022年全球已探明鋰資源量中占比24%。但直到2021年,玻利維亞的鋰供應量,在全球市場中占比不足1%。而玻利維亞還是南美最貧窮的國家之一,可以說這是在抱著金飯碗討飯。 玻利維亞大部分鋰資源目前主要處于勘探階段,基本都分布在安第斯波托西地區的烏尤尼鹽湖中,就是那個網紅景點——天空之境的那個烏尤尼鹽湖。 玻利維亞的鋰資源開發進程如此落后,原因之一就是前面的政府不愿意接受私人投資。2008年,玻利維亞提出“百分百國有”口號,鹽沼必須完全由玻利維亞技術人員掌控。玻利維亞當年開始建設伊比采鋰試驗工廠,但這個小實驗室直到2013年才開始產出鋰。 鑒于自己的能力實在有限,無奈之下,玻利維亞只好想開一點,與外國公司合作開采鋰礦。 2018年,時任總統莫拉萊斯指出,玻利維亞不僅要開采其豐富的鋰礦資源,更要建立包含鋰礦開采、鋰電池制造等環節的產業鏈,要達成這個目標,玻利維亞必須引進外國合作伙伴。但他同時表示,玻利維亞應該參與到產業鏈的每個環節,并且對鋰礦資源擁有控股權益,外來合作伙伴還應該保證鋰礦產品的銷售市場,并且提供相應技術。 這個路子,算是資源換市場和技術吧。 這以后,玻利維亞的鋰礦項目也是一波三折,特別容易被政局的變化所左右。 2018年10月,德國鋰電池制造商ACI-SA,擊敗其他7家公司,成為玻利維亞國有企業玻利維亞鋰礦總公司(YLB)的烏尤尼鹽湖的鋰電池生產項目合作伙伴,玻利維亞占據51%的控股權。同年年底,雙方簽訂協議,規劃年產4萬噸氫氧化鋰產線,計劃2022年年底投產。 2019年2月,玻利維亞又和中資財團簽署戰略協議,開發科伊帕薩和大帕斯托斯,預計總投資23億美元建設8個鋰鹽廠及鋰電池廠。其中5座工廠由中資財團持股49%,玻利維亞持股51%,剩下的3座由玻利維亞全部擁有。總統莫拉萊斯見證了雙方合作協議的簽署。 然而就在同一年的11月,莫拉萊斯被迫辭職。他自稱是被美國策劃的政變趕下臺的,這場政變的目的是幫助美國獲取玻利維亞豐富的鋰資源。他將自己的下臺稱為“一場關于鋰礦的政變”。 由此,玻利維亞與中國、德國合作的兩個項目就此擱置。 玻利維亞前總統莫拉萊斯 不過,美國最后也事與愿違。2020年,玻利維亞選出了新總統路易斯·阿爾塞,和過去一樣,依然是個反美先進分子。 針對鋰礦,阿爾塞總統發起了公開招標,讓國際公司提交技術提案。次年,8家公司入圍了合作名單,其中美國兩家,中國4家,阿根廷1家,俄羅斯1家。 2022年6月初,傳來了一個好消息。上面這8家公司中,兩家已經被排除出名單——他們分別是,美國初創公司EnergyX和阿根廷能源公司Tecpetrol。剩下6家,包括寧德時代、深圳聚能永拓、特變電工和中信國安4家中國公司,以及俄羅斯1家、美國一家初創公司。 玻利維亞政府計劃在2022年12月底前做出決定,最終將有一家或多家公司入選。目前來看,中國、俄羅斯勝出的希望最大。 已經出局的美國EnergyX公司創始人非常悲觀的說,美國在拉美礦產投資爭奪中失敗了。 此外,玻利維亞還建設了第一家旨在供應俄羅斯和中國的碳酸鋰生產工廠,計劃在2022年11月完工,2023年正式運營。值得一提的是,玻利維亞鋰礦總公司一直在向中國和俄羅斯市場供貨,特別是當前阿根廷和智利已暫停向俄羅斯供應鋰,玻利維亞幾乎是俄羅斯唯一的鋰供應商。 說到這里,我們可以總結一下去南美投資鋰礦的特點。 拉美國家具有相似的鋰礦所有權制度:資源所有權歸國家,開發則以特許經營為主。當然,各國之間還是有所不同:玻利維亞國家鋰礦總公司堅持參與整個供應鏈,并要求得到技術;而智利的要求不那么多,目前只對銷售和開采授予特許經營權,但未來變數相當大;而阿根廷,除國家外,地方也具有礦產控制權,需要對付多個“婆婆”。但不管是什么樣的制度,如果三國真的搞出一個“鋰佩克”來控制鋰價格,手頭有礦無疑會讓我們的企業占據優勢地位。 據GGII數據預測,到2025 年全球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將達到25%以上,這將帶動全球動力電池出貨量超過1100億瓦時。再加上輕型車、低速車、重卡、船舶的需求,屆時總需求將有望達到1800億瓦時。 按照1萬噸碳酸鋰加工產能可滿足15億瓦時電池需求估算,將衍生出120萬噸的碳酸鋰產能需求,目前的產能和鋰礦的產量,是遠遠跟不上這個需求的。 所以說,我們必須掌控礦產,才能夠握住鋰資源供應鏈穩定,才能實現成本控制,才能在未來全球鋰資源舞臺上扮演重要角色。 參考資料 觀察者網:比亞迪受挫,智利法院叫停8萬噸鋰礦合同 鋰礦版“歐佩克”醞釀中_涂彥平 全球鋰礦爭奪戰_鄭雪芹 新形勢下中國鋰礦資源供應安全評價_屈金芝 為“鋰”走遍天下__鋰礦全球爭奪戰_呂江濤 北方礦業(00433): 北方礦業 公告及通告 - [內幕消息 / 其他-業務發展最新情況 / 延遲發表業績公告] 復牌狀況之季度更新 網頁鏈接 北方礦業(00433): 北方礦業 月報表 截至二零二二年十一月三十日止之股份發行人的證券變動月報表 網頁鏈接 北方礦業(00433): 格隆匯12月19日丨北方礦業(00433.HK)公告,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團自持續經營業務錄得收入約6.51億港元,較去年同期減少約22.47%。該減少主要是由于集團采礦業務及化學品買賣業務的收益較去年同期減少所致。該年度集團自持續... 網頁鏈接 北方礦業(00433): 智通財經APP訊,北方礦業(00433)發布公告,于2022年11月25日,公司接獲聯交所上市委員會函件,當中載述委員會已決定根據上市規則第6.01A條取消公司上市地位。 經考慮法律及專業意見后,公司于2022年12月5日根據上市規則第2B章項下的權利... 網頁鏈接 北方礦業(00433): 北方礦業 公告及通告 - [董事會召開日期] 董事會會議召開日期 網頁鏈接 未來智庫: (報告出品方:長江證券) 中國稀土集團資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為中國稀土集團現階段唯一的上市平臺,公司在 強化中國稀土行業優勢資源地位、促進中重稀土產業整合及推動下游稀土應用發展的過 程中承擔著重要作用。公司將圍繞做強上市平臺“新引擎”,打造稀土行業資本市場表 率標桿的目標要求成長為中國中重稀土行業的龍頭企業。 公司前身為山西關鋁股份有限公司,其于 1998 年成立并在深交所主板上市,上市之初 公司主要生產、銷售電解鋁及其深加工產品。公司于 2012 年完成電解鋁業務剝離,注 入了盈利狀況良好、發展潛力大的稀土資產(五礦稀土贛州、定南大華、贛縣紅金與五 礦稀土研究院),正式切入稀土行業發展路線。后續公司于 2013 年變更名稱為五礦稀 土股份有限公司,并在 2014 年收購廣州建豐。近年來公司深耕中重稀土行業,把握中 國稀土行業整合的發展契機,背靠中國稀土集團,于 2022 年 10 月 13 日正式變更名稱 為中國稀土集團資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其證券簡稱變更為中國稀土。 深耕中重稀土產業,經營穩健盈利提升 公司主要從事稀土氧化物、稀土金屬、稀土深加工產品經營及貿易業務,產品主要為稀 土氧化物和稀土金屬合金。稀土氧化物業務是目前公司的業績的核心支撐,2022 年上 半年稀土氧化物營業收入占比達到 86.42%。公司是目前國內最大的南方離子型稀土分 離加工企業之一,2021 年公司稀土產品銷售量 8379 噸,同比增長 79%。 為了把控資源,公司通過全資子公司北京華泰鑫拓地質勘查技術有限公司參股華夏紀元 持有圣功寨稀土礦探礦權和肥田稀土礦探礦權的 42%股權。為提高探轉采工作效率,公 司正優先開展圣功寨稀土礦探轉采辦理工作。現階段,圣功寨稀土礦礦山地質環境保護 與土地復墾方案已通過自然資源部的審查。伴隨后續項目順利實施,將為公司進一步實 現資源的開發利用、提升公司在稀土產業發展中的綜合實力和競爭優勢奠定較好基礎。 自 2021 年以來稀土價格的大幅上漲推動公司整體營收規模大幅提升,公司 2022 年前 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 31.69 億元,同比增長 58%。2021 年由于礦石原料端價格波動上 漲導致公司利潤略有下滑,而公司 2022 年前三季度盈利顯著改善,實現歸母凈利潤 3.68 億元,同比增長 86%。2022 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 18.6%,同比增長 1.85pct,主要由 于礦石原料端價格有所回落帶動成本下降所致。 分業務來看,公司核心稀土氧化物業務盈利能力顯著支撐公司業績增長。公司稀土氧化 物、稀土金屬及合金兩大業務板塊 2022 年上半年分別占比 86%、13%,毛利潤占比分 別為 95%、3%,毛利率分別為 23.81%、5.19%。 背靠中國稀土集團,資源整合助推公司加速發展 公司控股股東為五礦稀土集團,實際控制人由中國五礦變更為中國稀土集團,最終實際 控制人為國務院國資委。截至 2022 年 9 月,五礦股份有限公司持有公司 1.58 億股股份 已過戶登記至中國稀土集團名下,劃轉完成后中國稀土集團直接和間接對公司的持股比 例為 40.08%,而最終實際控制人仍為全資控股中國稀土集團的國務院國資委。 隨著中國稀土集團專業化整合工作的持續推進、稀土產業鏈高質量發展改革工作的不斷 深入,公司作為中國稀土集團現階段唯一的上市平臺,憑借強大的集團資源以及優質的 央企背景,充分利用資金、資源等多維全面的優勢,有望進入公司發展的快車道。 為進一步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優化資源配置,推動專業化整合工作,經國務院國資委研 究并報國務院批準,同意新設中國稀土集團,并將中鋁集團持有的中國稀有稀土的股權, 中國五礦所屬企業持有的五礦稀土、五礦稀土集團的股權,以及贛州稀土及所屬企業持 有的南方稀土集團、贛州稀有金屬交易所、中藍稀土的股權整體劃轉至中國稀土集團。 中國稀土集團有限公司于 2021 年 12 月 23 日正式成立。組建后的中國稀土集團屬于國 務院國資委直接監管的股權多元化中央企業,股權結構為:國務院國資委持有 31.21%; 中鋁集團、五礦集團旗下的中國五礦股份有限公司、贛州稀土集團分別持有 20.33%; 中國鋼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有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分別持有 3.9%。 我國稀土資源分布呈現為“南重北輕”的格局,之前主要由“1+5”六大稀土集團負責 整合,其中北方稀土負責整合北方輕稀土,五礦稀土、中鋁集團、贛州稀土集團、廈門 鎢業、廣東稀土集團負責整合南方重稀土。本次重組為中國稀土集團后,通過集團化經 營以及集約化發展,有利于推動中國稀土產業加快形成一南一北、南重北輕格局,優化 資源配置并提高稀土產業市場集中度,實現稀土產業整體轉型升級,同時中國稀土集團 也將通過獲得較高的配額增長進一步提升市場份額及行業地位。 五礦稀土集團:重點整合湖南稀土資源 合并之前的五礦稀土集團背靠由原中國五礦和中冶集團兩個世界 500 強企業戰略重組 而成的五礦集團,資源、資金等實力雄厚,主要整合湖南的稀土資源,并投資有五礦稀 土(騰沖)有限公司、五礦稀土江華有限公司、福建省三明稀土材料有限公司、河源市 國業稀土冶煉有限公司等一眾稀土相關企業。 五礦稀土江華有限公司擁有湖南省唯一的一張稀土采礦權證,所屬的姑婆山礦區已探明 稀土資源儲量 10.43 萬噸(REO),資源為中重稀土,達到大型離子稀土礦藏規模,后 續建成投產完成后,將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公司自身和國內中重稀土供應壓力。 中國稀有稀土:重點整合廣西稀土資源 合并之前的中國稀有稀土在廣西、四川、山東布局了稀土礦資源,其中廣西是中國稀土 資源保護最好、開發最晚的稀土資源富集省區之一,中國稀有稀土旗下子公司中鋁廣西 稀土是廣西稀土資源整合平臺,已先后完成在廣西賀州、梧州、玉林和崇左等稀土資源 富集地市設立子公司,全面掌控廣西稀土資源布局。 中鋁廣西有色崇左稀土開發有限公司擁有廣西唯一一張采礦權,其六湯稀土礦區礦段保 有稀土氧化物(REO)總量 3,368.11 噸,平均品位為 0.149%,礦山浸礦生產能力 18.78 萬噸/年,折合為稀土氧化物 200t/a。后續廣西省憑借優異的中重稀土資源稟賦,有望成 為未來我國稀土資源端重要的“新興增長極”。 南方稀土集團:重點整合江西稀土資源 江西贛州是我國中重稀土資源最集中的地區,為中國離子型中重稀土主要產地之一,中 重稀土資源量占全國總量約 80%,富含鋱、鏑、銪、釔等高價值元素,其中高釔型中重 稀土為贛州獨有。 合并之前的南方稀土集團是江西省稀土資源的整合者,集團擁有 56 宗稀土采礦權證, 占全國南方離子型稀土采礦權證的 67%,掌握全國一半以上的離子型稀土配額生產量 和稀土氧化物供應量。 格局:全球稀土看中國,中國稀土產業鏈戰略優勢顯著 全球稀土產業鏈中,中國依托資源技術成本等多重優勢,占據戰略優勢地位:1)稀土 資源雄厚且成本最低;2)冶煉分離環節掌握絕對話語權;3)國內是稀土產品全球最大 生產國和消費國。 稀土產業鏈包括上游稀土資源開采,中游稀土材料制備,下游應用三個環節。上游稀土 生產流程為稀土原礦-稀土精礦-稀土氧化物(REO)-稀土金屬,在開采出稀土原礦后, 通過浮選、重選、磁選等選礦工藝加工得到稀土精礦,稀土精礦經過火法或濕法冶煉分 離得到稀土氧化物(REO),稀土氧化物經過熔融電解得到稀土金屬。中游加工即將稀 土金屬加工制備成稀土永磁、拋光等材料,應用于下游終端需求。 在過去多年發展中,全球稀土產業鏈逐漸由美日轉移至中國。2000 年以前稀土礦產能、 冶煉分離能力、稀土永磁材料制備能力普遍集中于美日歐,而后隨著中國采礦產能快速 釋放、冶煉分離工藝逐步改進以及資源稟賦高、人工成本低的多重優勢,海外稀土產業 鏈競爭力逐步式微,2008 年后絕大部分稀土產物由中國企業供應。 當前,中國已經形成全球最完備的稀土產業鏈,在稀土行業占據戰略優勢地位,背后原 因在于中國在資源稟賦、冶煉技術以及綜合成本方面的多重優勢: 資源端,中國稀土儲量、產量均為世界第一,2020 年稀土礦儲量占全球比例為 37%, 產量占全球比例為 58%,且成本全球最低,擁有壓倒性優勢。根據 USGS 數據, 2020 年全球稀土礦儲量為 1.2 億噸,中國稀土礦儲量為 4400 萬噸;2020 年全球 稀土礦產量 24 萬噸,中國為 14 萬噸。海外稀土礦生產集中在美國、澳大利亞、 緬甸,其中美國產量占比 16.3%、澳大利亞占比 8.8%。 冶煉分離端,全球 86%稀土礦依賴中國冶煉分離產能,中國占據絕對話語權,海 外除澳大利亞 Lynas 公司擁有 2 萬噸冶煉分離產能外,其余海外開發的稀土礦需 運至中國進行冶煉分離。稀土礦包括多種稀土元素,稀土冶煉分離即由稀土礦中分 離提取出單一純稀土元素。上世紀 70 年代中國開發出“溶劑萃取法”用以冶煉分 離稀土,分離效果好、生產能力大、便于快速連續生產、易于實現自動控制,逐漸 終結美日歐技術優勢,且在稀土冶煉過程中,需要大量工業和環保配套設施支撐, 中國稀土冶煉成本優勢明顯。 應用端,中國是稀土產品全球最大生產國和消費國。中國擁有全球約 90%稀土永 磁(釹鐵硼)產能,并且中國是新能源汽車、變頻空調、風力發電設備等最主要生 產國和消費國。 從全球稀土行業的發展歷史來看,按照中國供給占比以及稀土行業政策發展,可以簡單 劃分為 3 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以 1985 年中國開始對稀土產品實施出口退稅為起點,至 2005 年《財 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調整部分產品出口退稅率的通知》出臺后終止。在這一階段, 依托突出的資源稟賦和成本優勢,中國稀土的大量開發和出口重塑了全球稀土供 給格局,稀土產業鏈逐步向中國轉移,稀土資源供給朝向單極化方向發展,中國稀 土礦產量占全球的比例自 1994 年的 48%大幅提升至 2004 年的 95%; 第二階段自 2006 年開始,自 2011 年國務院出臺的《關于促進稀土行業持續健康 發展的若干意見》為分界點。在這一階段,政策對行業發展的干預明顯加強,政府 強化了對稀土行業的管控,推出了稀土出口數量管理、開采和生產總量控制政策, 意圖規范行業發展。 第三個階段為 2012 年至今。這一階段,中國持續推進包括稀土行業整合、“稀土 打黑”在內的供給側改革,國內稀土供給格局大幅改善,稀土供給的穩定性和可控 性顯著抬升。海外“去中國化”的產業布局推動稀土新礦山的發現及開采,全球稀 土市場進入多元化供給格局。 1985—2004 年:中國稀土崛起,全球供給向單極化方向發展 在這一階段,依托突出的資源稟賦和成本優勢,中國稀土的大量開發和出口重塑了全球 稀土供給格局,稀土產業鏈逐步向中國轉移,稀土資源供給朝向單極化方向發展。改革 開放之初至 90 年代末,中國經濟基礎較為薄弱,一定程度上采取出口資源換外匯的經 濟發展思路,進而從國際市場購買需要的設備和技術。稀土作為國內儲量豐富、在國際 上有成本競爭優勢的戰略物資,在這一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而從 1985 年 4 月 1 日 起,國內對稀土產品實行出口退稅,據統計,1991~2004 年中國稀土出口量由 0.82 萬 噸大幅增長至 5.33 萬噸。在這一階段,大量資本進入稀土開采和冶煉分離環節,稀土 產品供過于求,加之稀土企業無序競爭,稀土產品出口均價從 1991 年的 1.25 萬美元/ 噸降至 2004 年的 0.93 萬美元/噸。 中國大量的低價稀土供給重塑了全球稀土行業供給格局。根據 USGS 統計,中國稀土礦 產量占全球的比例自 1994 年的 48%大幅提升至 2004 年的 95%,一時間幾乎主宰了全 球稀土供應,全球稀土產業鏈加速向中國轉移,海外稀土產業鏈大幅萎縮被迫產能出清, 有代表性的如美國最大稀土礦山 Moutain Pass 迫于經濟及環保壓力,于 2002 年停產。 不過,產業的無序擴張催生了稀土勘查和開采的違法違規行為,引發了嚴重的資源浪費 和環境污染。根據論文《中國稀土政策演進邏輯與優化調整方向》中的數據,非法開采 的稀土資源回收率僅為 5%,而贛州因稀土開采成為全國酸雨發生頻率超過 90%的四大 城市之一。隨著 2001 年中國正式加入 WTO,經濟實現快速發展,對資源出口倚仗弱 化,同時國內稀土資源的無序開發造成環境破壞與稀土出口價格不斷下行,稀土行業整 頓成為政府刻不容緩的重要任務。 2005—2010 年:中國主導全球供給,政策加劇價格波動 在這一階段,政策對行業發展的干預明顯加強,政府強化了對稀土行業的管控,推出了 稀土出口數量管理、開采和生產總量控制政策,意圖規范行業發展。具體來說,2005 年, 政府取消了稀土金屬和化合物的出口退稅政策,同時控制稀土等高耗能,高污染,資源 性產品出口,國家環保總局對包頭稀土企業進行環保普查;2006 年,國土資源部對稀土礦制定開采總量控制指標,實行責任狀和合同書制度;2007 年,稀土礦產品和冶煉 分離產品生產納入國家指令性計劃管理;2008 年,海關總署將稀土列為重點打私品種, 并開展打擊稀土走私的專項行動。2005—2010 年,稀土出口配額由 6.56 萬噸減少至 3.03 萬噸,由于非法開采和稀土走私仍然存在,政策規制效果不明顯,稀土價格整體仍 然維持低位,此 5 年間中國稀土產量占比全球持續高于 90%,主導全球稀土供給。2010 年至 2011 年,由于出口配額受限,稀土出口價格短期內迅速上漲,累計漲幅超過 500%, 供給端的政策管控極大地加劇了稀土價格的波動性。 2011—2021 年:國內格局持續優化,中國企業推行全球化布局 這一階段,中國持續推進包括稀土行業整合、“稀土打黑”在內的供給側改革,國內稀土 供給格局大幅改善,稀土供給的穩定性和可控性顯著抬升。海外“去中國化”的產業布 局推動稀土新礦山的發現及開采,全球稀土市場進入多元化供給格局。 2010 年爆發的稀土價格暴漲和供應危機,加速了海外發達國家推動“去中國化”稀土 產業布局,扶植中國以外稀土產業發展,意圖減輕對中國的依賴。日本財團持續扶植澳 大利亞稀土企業 Lynas 公司,進行了多輪貸款支持和融資。此外,2012 年,美、日、 歐盟以中國違反 WTO 協議為由提起貿易訴訟,中國敗訴后于 2015 年 1 月 1 日起取消稀土出口配額制度。在這一過程中,中國稀土企業積極進行海外投資并購參與全球稀土 資源布局。如盛和資源參與美國 Moly corp 公司的收購,入股 MP materials 并獲取 MP 稀土礦的包銷權,投資格陵蘭礦產公司和北方礦業 Browns Range 項目等。 稀土作為中國重要戰略資源,國家始終圍繞保持行業優勢地位、促進行業穩健發展、推 動下游應用延伸等方面不斷規范和完善中國稀土行業發展。在中國稀土行業幾十年的發 展歷程中,針對行業發展中存在的小散亂弱、環境破壞、黑稀土泛濫、定價權缺失等諸 多問題,國家持續推進稀土行業供給端治理,通過稀土行業整合、“稀土打黑”等諸多舉 措,大幅優化行業供給格局,行業集中度顯著提高,逐漸掌握稀土行業定價權。 2011-2015:第一輪稀土行業整合,成立六大稀土集團 2011 年 5 月,國務院發布《國務院關于促進稀土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稀土 行業整合拉開大幕,計劃構建“5+1”南北六大稀土集團格局。其中“1”是指北方稀土, 重點整合的是內蒙古、甘肅的稀土資源和企業;“5”是指中國鋁業、廈門鎢業、中國五 礦、廣東稀土和南方稀土,重點整合的是江西、湖南、廣東、福建、云南、廣西、江蘇、山東、四川等地的稀土資源和企業。至 2015 年底,中鋁公司、北方稀土、廈門鎢業、 中國五礦、廣東稀土、南方稀土六家集團共整合了全國 67 本稀土采礦證中的 66 本和 99 家冶煉分離企業中的 77 家,剩余 1 本采礦證和 22 家冶煉分離企業也已明確整合意 向或列入淘汰落后計劃,六大集團整合基本完成。 2016-2018:推進“稀土打黑”,拔掉行業供給毒瘤 彼時,行業格局的大幅優化并未扭轉稀土出口價格羸弱的局面,大量私挖盜采的“黑稀 土”成為擾亂行業供給秩序的毒瘤。黑稀土是指不按照國家指令性計劃、違法違規開采、 冶煉的稀土產品。違法濫開的稀土主要以南方重稀土為主,原因在于:1)重稀土主要為離子吸附型礦石,埋藏淺,開采簡單;2)重稀土分布廣泛,野外、林區等人煙罕至地 區,監管難度大;3)重稀土價值量更高,此為最直接的經濟動因。私挖盜采的黑稀土產 量放量快、成本低,沖擊正常供給秩序,壓制稀土價格表現,據行業協會測算,2015 年 國內稀土生產配額 10.5 萬噸,包含黑稀土在內的總供給達到 16.8 萬噸。 2017 年以后,國家大力推動稀土打黑,困擾中國稀土產業的黑稀土問題逐步淡出,存 量合規采礦、冶煉分離產能,集中在六大稀土集團,稀土供給穩定性、可控性大幅提高, 供給格局持續優化。2017 年以來的稀土打黑相較以往,在持續時長、打黑對象、責任主 體、技術手段等方面均有了本質進步,過去運動式打黑過后黑稀土死灰復燃問題得到解 決。2018-2020 年黑稀土逐漸式微,雖然國家配給礦物開采量、冶煉分離量持續上升, 但黑稀土量下降明顯,整體供給處于收縮態勢。 2021:成立中國稀土集團,供給格局進一步優化 2021 年,國內開啟新一輪稀土行業整合,行業格局進一步優化。1 月,工信部出臺《稀 土管理條例(征求意見稿)》,明確提出對稀土總量實行管理,建立追溯、儲備機制,對 違法開采稀土行為將嚴懲。12 月,成立中國稀土集團,原 6 大稀土集團中的中國稀有稀土股份有限公司、五礦稀土股份有限公司、五礦稀土集團有限公司的股權,以及贛州 稀土集團有限公司及所屬企業持有的中國南方稀土集團有限公司、江西贛州稀有金屬交 易所有限責任公司、贛州中藍稀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股權整體劃入該新公司,組建 后的中國稀土集團由國務院國資委直接監管。 中國稀土集團的成立標志著我國稀土資源進一步得到整合,行業競爭格局得到優化。以 2022 年工信部下達第一批稀土開采配額為例,中國稀土集團占重稀土開采配額的 68%, 北方稀土占輕稀土開采配額的 67%,配額占比未來有望持續提升。南北兩大稀土集團主 導的重、輕稀土開發的格局正式形成。 海外:中國企業逐步走出去,進一步強化優勢地位 中國企業憑借領先的資金和技術優勢逐步走出去,開啟海外稀土資源的布局和開發;而 下游稀土冶煉分離和稀土磁材生產等環節的產業鏈優勢和布局海外稀土資源形成優勢 互補以及互惠雙贏,有望進一步強化中國稀土產業鏈的全球話語權。 緬甸礦:中國重稀土重要補充,供給存在變數 緬甸是除中國外另一重要中重稀土產地,貢獻了全球約 40%的中重稀土產量,是中國重 稀土進口的主要來源,對國內中重稀土供給格局具有較大影響。目前緬甸本國不具備稀 土冶煉分離能力,稀土資源開發被我國稀土工業體系掌控,稀土礦需運往中國進行冶煉分離。近年來緬甸國內政局動蕩,加之稀土生產及出口政策變化,使得緬甸稀土供給存 在一定擾動影響。 中國中重稀土產量約占全球的 60%,近年來南方地區因環保等因素,中重稀土產量持續 維持在較低水平,緬甸離子型稀土礦對中國的大量出口,已成為中國中重稀土的重要補 充。根據上海有色數據,2021 年,中國自緬甸進口稀土化合物總量約 19600 噸。 由于盜采盜挖現象嚴重,對當地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破壞,2019 年,緬甸以“部分開采企 業沒有合法的采礦證”為由,兩度停止對華離子型稀土礦(稀土原料)出口。此外,近 年來緬甸政局的動蕩,同樣加大了稀土生產、出口的不確定性,緬甸對中國稀土出口量 自 2018 年的 33900 噸下滑至 2021 年的 19600 噸,累計降幅達 42%。 老撾礦:重稀土資源豐富,長期具備廣闊開采前景 老撾作為東南亞又一大稀土資源儲量大國,分布著不同時代的花崗巖類侵入巖,在濕熱 多雨的氣候下稀土元素經過風化作用不斷富集,為離子吸附型稀土礦的形成創造有利條 件。近年來老撾稀土資源的勘探工作取得較大進展,隨著國內稀土集團走出去的重要戰 略實施,老撾稀土資源有望加速開發。 老撾稀土資源成礦特征類似于中國南方地區,離子相稀土平均品位為 0.4‰~0.7‰,屬 富集中重稀土元素的中釔富銪型。老撾稀土資源主要分布于北部的川壙省和華潘省,預 計兩省稀土資源總量可達到 60 萬噸。隨著老撾稀土政策的開放,已經有赤峰黃金和廈 門鎢業等中國企業合作入駐。未來老撾稀土資源開發具備廣闊前景,可以成為國內中重 稀土資源進口來源的又一重要補充。 新增項目:依附中國產業鏈,短期難以快速落地 過去幾年,海外稀土擬建設項目多點開花,梳理進度居前的海外稀土資源項目,發現 當前海外稀土資源開發,存在以下幾個特點: 中國技術+資本成為推動海外稀土資源開發的重要力量,中國供應鏈向海外延伸 并控制上游資源已經成為稀土開發的新趨勢。 多數海外新興資源品位不高,遠期盈利能力掣肘項目融資推進。按照 JORC 標準, 海外輕稀土項目中儲量平均氧化物品位高于 8%的僅 Lynas、MountainPass 兩處, 其他輕稀土項目氧化物品位均不高,開發經濟性難以匹敵國內項目。對項目遠景盈 利能力的擔憂影響了項目融資進展,進而壓制海外稀土放量。 當前時點,中國稀土的長期投資價值顯現,主要基于以下幾點核心邏輯:(1)基本面 底:短期來看,稀土價格經過調整處于相對底部區間加之行業整體供需處于緊平衡狀 態,后續隨著下游磁材需求逐步回暖,稀土價格中樞有望逐步抬升;(2)政策底:中 國稀土集團的成立有望進一步提升中重稀土的行業集中度,充分發揮中國稀土戰略優 勢地位,與此同時作為中國稀土集團下屬唯一上市平臺的中國稀土也有望在集團賦能的角度下進一步提升行業地位和市場影響力。基于此,考慮到中國稀土未來在稀土資 源整合、冶煉分離配額等環節的行業競爭優勢明顯,加之稀土價格穩中有升,公司業 績有望實現量價齊升的彈性釋放。 (本文僅供參考,不代表我們的任何投資建議。如需使用相關信息,請參閱報告原文。) 詳見報告原文。 精選報告來源:【未來智庫】 北方礦業(00433): 北方礦業 公告及通告 - [末期業績 / 核數師發出「非標準報告」] 截至二零二零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之經審核全年業績公佈 網頁鏈接 北方礦業(00433): 北方礦業 月報表 截至二零二二年十月三十一日止之股份發行人的證券變動月報表 網頁鏈接
站長聲明:以上關於【中國稀土:大國重任,助推公司崛起-母嬰用品心得】的內容是由各互聯網用戶貢獻並自行上傳的,我們新聞網站並不擁有所有權的故也不會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您發現具有涉嫌版權及其它版權的內容,歡迎發送至:1@qq.com 進行相關的舉報,本站人員會在2~3個工作日內親自聯繫您,一經查實我們將立刻刪除相關的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