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路—2023丁祖昱評樓市年度發布會已成功舉行:孕期運動建議心得

時間:2023-12-14 08:26:11 作者:孕期運動建議心得 熱度:孕期運動建議心得
孕期運動建議心得描述::地產K線:   樂居財經 王敏12月31日下午,“新路——2023丁祖昱評樓市年度發布會”舉行。自2016年始,“丁祖昱評樓市”年度發布會已成功舉辦七屆,成為中國地產行業最受關注的盛會之一。進入直播》》   易居企業集團CEO丁祖昱表示,2023年是繼續分化的一年,城市市場完成筑底;房價還會繼續下行,信心將迎來修復。   在城更市場上,2023年有了政策支持,通過政府牽頭成更也會走出一條全新的道路;此外,2023年繼續成為發展引擎,REITs可以為產城帶來巨大的發展空間。 地產K線:   樂居財經 王敏 12月31日下午,“新路——2023丁祖昱評樓市年度發布會”舉行。自2016年始,“丁祖昱評樓市”年度發布會已成功舉辦七屆,成為中國地產行業最受關注的盛會之一。進入直播》》   易居企業集團CEO丁祖昱表示,2023年市場謹慎樂觀,上半年壓力仍然很大,下半年相對樂觀,6月將是市場企穩的重要時間窗口。   在投資方面,2023年依舊是小年,國企將繼續托底;同時,2023年融資走出低谷、融資突破一方面在于政策,另一方面在于利息。   丁祖昱認為,在營銷方面,表現為價格優先,百花齊放;產品方面則是以需定產,確保交付。 地產K線:   樂居財經 張林霞 12月31日下午,“新路——2023丁祖昱評樓市年度發布會”舉行。自2016年始,“丁祖昱評樓市”年度發布會已成功舉辦七屆,成為中國地產行業最受關注的盛會之一。進入直播》》   關于2023年的趨勢和出路,易居企業集團CEO丁祖昱指出,想要穩定房地產市場,行政手段須全面退出,從全國范圍內全面放松“四限”,即限購、限貸、限價、限售,這是最好的時機,也包括一線城市。除此之外,輔以經濟扶持同步跟進,比如減免房地產交易稅費、包括契稅、增值稅等財稅刺激,部分城市實行購房補貼。這些措施對穩市場將會有一定的作用。   丁祖昱認為,保交樓應優先紓困已去化停工的項目,優先為銷售過半項目提供專項貸款,而對于部分去化差、未動工項目,則應該暫且擱置。 地產K線:   樂居財經 張林霞 12月31日下午,“新路——2023丁祖昱評樓市年度發布會”舉行。自2016年始,“丁祖昱評樓市”年度發布會已成功舉辦七屆,成為中國地產行業最受關注的盛會之一。進入直播》》   易居企業集團CEO丁祖昱表示,2022年百強企業業績下降超過40%,這和整個樓市的下降幅度保持一致。也比較客觀地反應了百強企業的實際情況。   同時,千億房企的數量銳減一半。2020年,千億房企數量達到了40家以上,去年也保持在40家以上,今年的數字可能還不到20家,從千億房企的角度來說,回到了5年前。   丁祖昱指出,2022年只有40%的百強房企在拿地,而且80%集中在22個城市,這說明選擇的余地也越來越少了。   丁祖昱表示,從2020年開始,城投越“托”越多,集中供地以來城投參與的拿地占比整體在37%左右,2021年為31%,到了2022年升到了46%。 地產K線:   樂居財經 劉治穎 12月31日下午,“新路——2023丁祖昱評樓市年度發布會”舉行。自2016年始,“丁祖昱評樓市”年度發布會已成功舉辦七屆,成為中國地產行業最受關注的盛會之一。進入直播》》   易居企業集團CEO丁祖昱表示,房地產開發新模式將被重構,主要涉及四個方面:   首先,未來項目將采取封閉制,包括專款專用、銀行監管、項目封閉管理;   其次,預售制度會發生變化。尾款、按揭要到交付環節才付;   第三,融資要透明。一二線城市允許房企從拿地階段就可以貸款,未來融資利息率要進一步下行;   最后,針對大中小不同房企采取分類管理。比如大小規模企業監管力度、政策扶持區別對待;大企業允許其資金歸集;相應監督要提供真實負債、融資、生產經營、現金流、股權等情況。 地產K線:   樂居財經 王敏 12月31日下午,“新路——2023丁祖昱評樓市年度發布會”舉行。自2016年始,“丁祖昱評樓市”年度發布會已成功舉辦七屆,成為中國地產行業最受關注的盛會之一。進入直播》》   易居企業集團CEO丁祖昱預測,2023年,房產政策方面會持續寬松、提振信心。全面退出行政限制性手段是政策出臺的重中之重。   同時,2023年是繼續分化的一年,城市市場完成筑底;房價還會繼續下行,信心將迎來修復。 負出太多: 勞動,只有勞動是自由的,有意識的勞動。 很多事情只有很多年以后才能看清楚一些,有一些其實也是周期的一部分,只是周期很長。 席勒教授有本書《敘事經濟學》,敘事和非理性繁榮一樣提供了一個看問題的視角;很多時候表達的方式本身就會對表達產生重大影響,甚至可以有意無意地做到喧賓奪主。比如你在看行情軟件的時候,屏幕下方帶著感嘆號的聳人聽聞的什么突發等一類字眼的標題更容易吸引點擊;如果一個加工耳機的公司代工了VR設備,被說成VR設備第一股,你可能更容易給出更高的市盈率;比如投放有限角度的戰爭直播畫面很容易直接操縱民眾對于戰爭的看法。敘事的重要性,可以達到形式比內容更重要的程度,而敘事很多時候是可以選擇的,或者說是被精心選擇過的。 過去幾年最成功也可以說是最失敗的敘事是虛擬貨幣,“成功”是對搶到錢而成功退出的個人,“失敗”差不多可以說是對整個社會;比特幣等各種加密貨幣給世界帶來的傳說是為了防止央行亂發貨幣而生的,實際情況是各大加密貨幣的交易網自己發行的貨幣比央行瘋狂多了;都把自己當做是自由王國的國王,還披著理想的光芒。這些貨幣最后終究要和現實貨幣聯系起來,而這些貨幣背后沒有任何支撐,沒有生產力,沒有黃金,也沒有槍炮和玫瑰,什么都沒有,就是一個龐氏騙局。可以看做一場耗資巨大、參與者甚眾的社會實驗,人類的理性是有限的,非常有限。明明是一個搶錢的故事,被說成了是高大上的去中心化的故事,是那么的叛逆,多好的敘事;還有上期討論過的Web3,如果說Web1和Web2還是從有理想的科技人員改變社會的夢想開始,雖然最后屠龍少年總要變成自己討厭的惡龍;而Web3上來就是金融人士為主,也講了一個更加宏大的生產關系和生產力更好結合的故事,落到實操背后其實都和比特幣一樣想著一本萬利或者無本萬利;全世界那么多的腦力和算力浪費在這個地方,是多么的失敗;這么多的聰明人猶猶豫豫,最后紛紛以為自己看明白了然后跳了進去,其實就和中年基金經理一樣,看不懂BILI,然后極度焦慮,害怕錯過,或者害怕掉隊,最后被迫以為自己看懂了而已。 即將過去的2022年可能是過去很多年中最重要的一年,因為有俄烏戰爭,有發達經濟體幾十年罕見的通脹和匯率的劇烈變動,有已經第三年的疫情,有中國地產拐點已過……這些重要事件以非常爆裂的方式確認了一些結束和一些開始;地緣政治的劇變直接宣告了大緩和時代結束了,而我們基本上是在大緩和時代長大的。資本市場也是經歷了屋漏偏逢連夜雨,下完雨又下雪,下了雪還下冰雹這個級別的反復沖擊。困惑、焦慮充斥市場。 如何敘述當下和過去,對于我們展望未來至關重要。我們認為很多樂觀或者悲觀的不同觀點來自于對當下和過去的不同敘事,我們的敘事方式推導的結果是樂觀,同時需要承受顛簸,并可以期待顛簸有所好轉。 對于來龍去脈的不同解釋,會影響對未來條件變化的不同假設,也會影響對于自己主動創造條件的能力的不同判斷,然后做出不同的預期。電視劇《大決戰》中有一個情節非常準確地描述了敘事的力量:指導員不好帶投降過來的國軍兵員為主體的隊伍,沒有戰斗力,然后開始憶苦思甜大會,最重要的一個討論是長工養活了地主還是地主養活了長工,起初大家都認為是地主養活了長工,因為吃的穿的都是地主給的,但是最后指導員成功扭轉了大家的看法,是長工養活了地主,地主剝削了長工,然后大家戰斗力滿滿。同樣,如果認為中國經濟是靠別人的恩惠發展起來的,現在地緣政治不再是平和的年代,那一定對未來憂心忡忡(這是一個顯而易見的錯誤,現在中國很多企業出海去東南亞、非洲、南美洲或者歐美投資,沒人覺得他們是去施恩惠,我們自己也沒這么覺得,我們是從資源全球配置角度掙錢去了;巴爾舍夫斯基說當年世貿談判的時候怎么也沒想到中國能發展這么快,恩惠論可以休矣,和當年來中國一樣,如果中國不再是最佳投資地,也會離開。全球投資就像是一個游牧民族,我們能努力的是,把我們這里變成一片沃土,讓他們來了就不想走,這就需要在這里能夠持續掙到錢,持續保持對外資的吸引力);如果認為中國經濟的發展就是和西方一樣靠野蠻的市場叢林法則發展起來的,那么對于任何“卡爾多改進”都會阻礙重重,因為都是個人奮斗得來的;如果認為中國經濟是以偏集體的努力發展起來的,那么面對卡爾多改進的心態就會好很多。 我們可能低估了獨立自主的作用 對于中國經濟的敘事,我們覺得可以嘗試從一個“不可能三角”的角度做一個補充,比如蒙代爾三角,自由、民主、平等都是靜態不成立但是動態成立的例子。其實獨立自主和改革、開放也是一個不可能三角,靜態看是對的,比如開放強調多了,外面的規則就會要求內部規則的改變,從而影響到獨立自主;獨立自主強調多了,就會影響到開放的步伐。比如歐盟的運作機制就很有意思,歐盟的理想是非常偉大的,實踐過程中,各國讓渡了一些獨立自主給聯盟,聯盟的規則會影響到其國內的規則,以求得整個歐盟更加開放更加強大,各國也順著變得更好,但是歐盟決策的規則,經常很難兼顧各國國內的訴求和整個聯盟的利益。但是動態看可能在更高水平上是平衡的,既要又要還要就是我們的策略,我們不是每一個時點都是均衡用力,而是每個時間點有側重點,解決主要矛盾,每個時間截面三者不能完全封閉,一邊拉長以后再把向外兩邊拉長,這樣我們就逐步實現了更高水平上的獨立自主和改革、開放的平衡。但是每一次我們強調一邊的時候,教條者總是靜態地看這是不可能完成三角,而總是認為我們在左拐或者右拐。實際上從歷史的角度,我們三邊都拉長了,就和中學生學數理化一樣,不會每天各學2小時,一定是補短板拉長板,反反復復,最后數理化都強;從國家的發展來看偏科的都走不遠,比如比我們開放的早、比我們更加開放的國家多的是,比我們封閉求自主的國家也有很多,但是成就都沒法和我們相比。我們和我們自己縱向對比,改革、開放是邊際上的最大變量,但是改革、開放的國家大把,沒搞上去的也大把;只強調改革、開放也容易誤導,在橫向比較的過程中可以看到,改革、開放對我們是邊際變量,但是對很多國家不是,我們成功了還有一個特有變量,就是獨立自主;一些改革、開放被口號化就變成了照搬,中國的成功是獨立自主+改革+開放,缺一不可。現在印度在學我們的獨立自主,印度是聰明人。對于很多投資者而言,獨立自主的作用是被無視或者嚴重低估了,對于獨立自主和改革、開放的關系,強調后兩者的聲音已經很多,都很對,其實獨立自主的重要性很容易被低估,有兩個對照組,一是1900年前后,腐敗無能的滿清政府把海關都直接交給了外國人管理,被動的很開放,但是沒用;二是解體前后的蘇聯也是很改革、很開放的,從戈爾巴喬夫、葉利欽再到開始時的普京都是非常親西方的,按照西方的標準應該是很開放的,但是結果是在1990年代俄羅斯是最失落的,影響一直延續到現在。這不是抬杠,如果沒有1949年開始的獨立自主,在舊中國遺留下來的“一窮二白”的基礎上,逐步建立起獨立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不可能有現在繼續追求中國式現代化的基礎。如果投資者僅僅從比較優勢出發就無法理解當年提出的趕英超美其實是何等的氣魄和遠見,比較優勢是動態的和可創造的,后來者好總結歷史跟著講,更重要的是創造者帶著大伙創造了歷史,接著講。個中艱辛只有親歷者才知道,可惜我們的敘事不夠好,彎路也走了不少,但我們都走過來了,總成績很好。 篳路藍縷加上獨立自主,難上加難,即便是在我們最困難的時候,我們也沒有拿著獨立自主去交換,比如去換蘇聯的援助,這些當時不可想象的艱辛換來我們今天的自由,開始的艱難過了某個臨界點道路就會越走越寬廣,因為你是自由的,比如70年代開始,我們從自身利益出發,在中美蘇三角中主動重新組合我們的利益格局;在21世紀開始的時候,我們在國內反對聲音很大的情況下,積極主動加入WTO,并留給諸多產業足夠的保護時間,開啟最近20年的傳奇,最后我們發展起來了,同時經濟命脈仍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而沒有成為別的什么香蕉共和國,全球貿易鏈中的一個環節或者一個零部件,我們是世界經濟中強有力的參與者。隨著時間的推移,獨立自主越來越顯示了它的重要性,俄烏戰爭以后即便是強大如歐盟,它的諸多決策都不那么獨立自主,很有被人當刀子使的被動,有識之士如馬克龍也只能聊發牢騷而已,“跟屁蟲”英國就不用說了,實力和欲望不等,墮落成常用一些出格的行為以搏聲量;日本就更不自主了。 永無止境的相對實力變化帶來秩序的非靜止 世界已經大變樣了,只是我們身在其中就經常用顯微鏡打量我們的周遭,很多時候我們其實應該用用望遠鏡。我們先從另外角度看一下世界杯,世界杯已經產生了四強,兩個傳統的強隊阿根廷和法國,克羅地亞歷史業績也不錯,摩洛哥是個黑馬;說起克羅地亞,上一次他們打入決賽的時候,據說國際足聯的人都很擔憂他們奪冠,因為這會貶損足球在大眾心目中的商業價值,這就是真實的成人世界,利益為上,主要是克羅地亞不夠富有強大吧;本屆世界杯亞足聯6支球隊參賽,3支進入16強,上一屆是日本,2014年沒有;日本贏了德國、西班牙,沙特贏了阿根廷,韓國平烏拉圭、葡萄牙,伊朗隊場上表現也很不錯;亞洲球隊給世界足球提供了新的元素,以適合自己的方式都有機會踢好足球,沙特的隊員都是在本國聯賽,也不是旅歐的隊員,日韓的比較多,都有自己的路可以走,都可以走好。中國足球是一個管理失敗的案例,但我們也可以踢好足球沒有問題。 這一部分是全球化的功勞,技術經驗擴散的必然,世界是趨平的,歷史上的前16強、8強就是一個封閉的圈子,最近幾屆新面孔逐漸多起來;世界杯有傳統強隊如德國隊連續兩次止步于小組賽,很多以前不被看好的球隊也踢出了非常好的足球;世界足球的格局在變。足球世界的變化可以說是世界經濟的一個映射,傳統強隊的優勢在削弱,各種膚色的球員差距縮小,足球比賽的水平和競爭強度比以前大大增加。 足球的全球化也帶來傳統足球風格的變化,一些國家隊比如荷蘭、法國以前華麗的進攻配合不再了,更多依賴身體素質打起靠速度的防守反擊;甚至于溫和的梅西在和荷蘭隊的比賽以后主動找茬范加爾,荷蘭隊現在不配說“我們踢最好的足球”,就知道把球吊到禁區;全球化開放下,保持自我不容易,會有一種力量盡量讓大家長成一個模樣,而有時候保持自我又有不一樣的價值。 再來看一下2000年到2021年世界經濟格局的變化,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前20大經濟體的經濟總量排名和人口變化如下: 數據來源:世界銀行數據庫 2000年前20大經濟體有瑞典和阿根廷,2021年被印尼和沙特替代了。美國、德國、英國、法國、意大利、加拿大、西班牙、荷蘭基本算是傳統主要經濟體,基本上是20年大致一倍的略有參差不齊的增長;日本是個例外,基本沒變,如果考慮今年的匯率變化,可能20年來美元計價是下降;俄羅斯因為基數低所以增長很快,澳大利亞、沙特和俄羅斯、巴西應該收到了資源價格上漲的紅利;韓國有技術,也是卷王之一(卷的終極代價是人口不增長、負增長,然后最終沒有然后);土耳其人多有地緣優勢,增加也較快。前20大經濟體,大致可以分成綜合實力類、資源類、傳統的和新貴,中國是綜合實力類的新貴,我們自己叫做復興;資源類中地下有礦的很好理解,另外一個比礦更重要的是人口;在技術擴散和全球化的年代,人口會成為一個比以前更重要的發展經濟的優勢,印度、印尼、巴西、墨西哥、土耳其這些國家值得留意。 中國在過去20年取得了10倍以上的增長,無疑是過去20年最重要的事情,從20年的角度上看,世界經濟的格局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各個國家經濟力量對比帶來的效應可以解釋國際關系上的絕大數事情,相對實力的變化是解釋國際體系變化的基本動力(羅伯特吉爾平)。 今年我聽到過的兩個最有沖擊力的宏觀數據:一是中國工業產值是G7的總和,撇開那些我們有很多水泥鋼筋沒有芯片的陳詞濫調,這個量級還是超乎我的意識;二是14億+的中國人人均GDP 1.26萬美元,和世界銀行高收入人群的標準只差400美元,而全世界高收入人群的占比總共才15%左右,總數略低于中國人口;中國以一己之力即將讓全世界的高收入人群翻一番。這本身就意味著中國道路的不一般,從如此低的起點,經歷幾十年,沒有殖民和對外剝削,自力更生走過人家幾百年的歷程;從這個意義上,非西式的中國式現代化已經在路上。 今年我看到兩個最有沖擊力的微觀事件,其實是一個,就是疫情期間被流調的普通勞動者的生活工作狀態,一個確診病例是工作兩周休息一天,還是為了去看病,每天早上7點出門,晚上9點回家;另外一個確診病例是早上6點20出門,晚上10點53分送完最后的第65單外賣,努力掙奶粉錢。我們的經濟流量已經取得很好的成績,但是我們也就高速發展了幾十年,我們積累的財富和發達國家積累了幾百年是沒法比的,我們國內還有多少的靈活用工者,他們的收入都是來自保障并不高的計件計時工資,過去三年他們收入時有時無,儲蓄大幅下降;有時候很想問上帝,對這個世界上的貧窮、饑餓和不公,你怎么能袖手旁觀不作為呢?但我們又怕上帝會問我們同樣的問題……他們始終全力以赴,我們似乎還沒有對他們全力以赴。 薩默斯說幾百年以后人類唯一值得記錄的過去一段時間的事情是中國的崛起,中國用一代人的時間讓人均GDP上升了將近100倍,這是前無古人估計也鮮有來者的記錄。德國、日本這些國家的奇跡的級別大約都是在一代人的時間內上升了10多倍,且有持續強大外援。 敘事中國經濟故事的反差 在和投資者交流過程中,可以明顯感覺到一個問題是為什么在如此的成績面前,投資者似乎并沒有太多的樂觀情緒,很多人對于未來卻非常憂心忡忡。開個玩笑,如果這個成就發生在韓國,以韓國人把泡菜吹成全球最佳美食的勁頭,估計都把自己吹到火星上去了,對于韓國人的這一點我還是真心的佩服。 數據來源:Wind數據庫 反差的一個客觀原因是我們經濟增長速度的變化和快速的產業結構調整以及外部經濟環境的沖擊,80年代以后我們的GDP平均增長中樞是10%多一點,到2007年增速是14%左右的時候,也是“21世紀是中國的世紀”聲量比較大的時候,隨后全球金融危機和中國投資型外向型經濟開始轉型,這對于很多經濟主體產生不適,消費占比上升、投資凈出口下降快速發生,以前大多數企業都是贏家,2008年以后贏家輸家都有,賺錢變得不容易;一直到2015年轉型有所成效,GDP增速中樞也到了6-8%,隨后棚戶區改造、2018年去杠桿和中美關系變化,再到2020年開始的疫情,確實環境變化越來越快,有些還是驚濤駭浪,越來越多的主體感覺不再遍地是黃金,賺錢越來越不容易,即便中國已經是過去幾年冒出來新產業新機會最多的國家之一了,但是經濟總量到了一定程度,增速自然下降,商業機會總是越來越少,奇跡總不能永遠,從奇跡到逐步正常化,也會有落差,這也是經濟逐步成熟的代價之一吧。 另外一個角度以我自己學習體會為例,我的反思是,以我的年齡上下10年這一代人是中國最幸運的人,什么好處都趕上了,嘗試過饑餓的感覺,基本上經歷了中國經濟大發展的全過程,也經歷了中國經濟的變革,收獲了巨大的紅利;但是我們長知識最快的階段就是西方經濟體如日中天的時候,我們幾乎是以崇拜的心態學習并接收了西方的大部分東西,我們那一屆有同學以很高的考分上了物價系,讀到半道,物價闖關,物價局沒了,改專業了,然后我們開始學西方經濟學、產權經濟學等,我們有如讀到武功秘籍,這武功太上乘了,就和權責發生制替代流水記賬一樣的高低切換,我們其實內心是臣服的、向往的;直到工作以后,開始不斷打臉,從大摩的謝國忠開始,好像就鮮有外資分析師能夠很好解釋預測中國經濟現象的,地產剛開始幾年就說泡沫已經無以復加,直到最近一兩年真的結束的時候又搞得有點“友邦驚詫論”一樣;國內的專家基本上也是一樣,因為大家拿的分析工具和框架都是一樣的西式,以至于“中國哪個產業是產業政策支持出來的”之類的謬誤至今流傳甚遠,其實中國幾乎沒有一個產業不是產業政策支持出來的,這是我們做投資這么多年的體會,其實全世界都一樣,產業政策都很重要,只是企業家不承認,就和我們投資成功后不會說是天氣好,我們就說是自己水平高一樣,西方忘記了當年無盡的科技前沿中政府有意識地在航空航天軍工等領域的舉國性投入帶來的連帶效應,忘記了中國臺灣地區有意識地發展半導體的經歷,還有日本寫入教科書的產業省和產業政策,現在美國回過神來搞《降低通脹法案》,還有歐盟的《歐盟綠色法案》,本質都一樣,都是創造非市場價格支持一個行業的超常規發展(兩者都是氣候戰略,也是投資與增長戰略,區別在于《降低通脹法案》限于補貼美國政府認定的企業,美國是公開的保護主義和美國優先,而《歐盟綠色法案》通過碳稅等機制公平對待所有參與者,《歐盟綠色法案》還有《歐盟芯片法》都顯示了歐盟在參照《歐盟運作條約》援助發展特定的經濟活動時,仍在努力平衡援助不會對貿易條件產生至違反公共利益程度的不利影響,歐盟是真正的多邊主義堅持者)。批評者從來不承認政府具備一定感知社會特定功能需求隨文化和時代變化的能力,對于追趕者其實更加確定,因為路已經擺在那里,你要做的是怎么快速通過,如果走常規路,那你可能就是安于永久性的等差距離,或者被進一步拉開差距;西方國家就和他們自己對于自己的政治口號一樣,說多了說久了,自己都忘記了自己怎么來到這里,一部分也是私心,因為按照這個敘事可以保持相對優勢到永遠,后來者不許用產業政策完成超越,用產業政策就是不合規則不合秩序,其實印度很少在乎他們所謂的秩序和規則,但是他們也很少指責,有時候還拉攏表揚一下,只是因為現在的印度經濟總量距離威脅到他們還有點遠; 套用耶魯大學法學院教授丹尼爾·馬科維茨在評論優績論時所說,人們只看到有人破壞游戲規則,卻沒看透游戲本身是一個陷阱;在我看來當下這個陷阱有二,一是對于學生來說,學得很起勁,照搬,其實是自廢武功還渾然不覺;二是對老師來說,說久了自己也忘記了自己的發家史,然后陷了進去,也渾然不覺。所謂的現有國際規則本質是在位者固化現有國際階層的手段,最好永遠保持非洲、南美洲等地提供材料,中國等加工,發達國家消費,他們保持對高科技、軍事能力和發鈔權的壟斷,然后偶爾也在達沃斯這些論壇上發出一些類似“利益相關者”這樣的高談闊論,真正落實的卻很少;任何國際階層之間流動的努力都會被認為是對規則的破壞。 以我的投資從業經歷,我們很少有遠見的時候,1998年的時候,我們很多研究分析都對當時的金融改革、國企改革、亞洲金融危機憂心忡忡,最后過了一段時間,有了一定的距離感以后,我們才醒悟過來朱總理是神一樣的經濟管理者,當時建立的四梁八柱至今仍在發揮作用。仔細想想,我們對于很多事情的評價是不是和10年、20年前相差很大,有時甚至是反的,即便是你親身經歷的也一樣,我對自己的理性程度深深地懷疑;最近看影評,《荊軻刺秦王》還有《無極》,陳凱歌在20多年前拍的電影,當年罵聲一片,現在居然被好幾個評論認為是一個遺珠。電影還是那個電影,但是觀眾已經不是一波觀眾,即便是同一個人,20年以后的閱歷不同,心境也已經大不同,你可以說是當年陳凱歌超前了,也可以說是觀眾變了;大致上會有一個共性,尚武會逐步變成尚文,主張以牙還牙會逐步變成妥協,早年即便不富有但仍會對太空感興趣,現在富有了反而把更多精力局限在賺錢上;歲月靜好會改變所有人的取舍,比如歐洲以前那么的“野蠻”,現在變成了如此“文質彬彬”。 一個家庭故事擴大版的中國經濟敘事 東方甄選的董老師有一次說起過他姐姐為了家里能夠集中供養董老師繼續讀書,故意說自己在學校和別人打架而輟學了,董老師說很久以后他才意識到姐姐是為了自己做出了犧牲,非常感謝姐姐的付出。這是一個發生在中國無數家庭里的故事,即便是現在,在很多并不富裕的地方依然有這樣的故事,董老師家的故事其實是理解中國經濟的一個很好的角度,中國經濟的敘事也可以是董老師家的故事擴大版。一窮二白的基礎,沒有外援,很長一段時間基本上實行實物經濟,也不太可能使用貨幣的擴張功能;經濟發展需要大量的投資,投資背后是儲蓄,儲蓄只能內部勒緊腰帶、調劑,統購統銷下農村很少剩余,支持城市的工業化,人民公社把統購統銷的對象從個人轉向公社,征收對象少了兩個數量級,提高了效率,農業的剪刀差支撐起了基本工業體系的儲蓄基礎。后來的計劃生育在短期內放大了人口紅利,婦女的就業參與度急劇上升,勞動力供給增加壓低了勞動力價格,同時生育的減少,改變了傳統的以當期消費形成長期儲蓄的養兒防老家庭經濟行為模式,減少了當期“奶粉尿不濕”的消費,增加了當期的儲蓄,非常夸張的長時間的高儲蓄壓低了資金價格,為中國經濟持續的高投資打下基礎,只有持續的高投資能力才有可能為以后的經濟持續增長創造可能(如果沒有持續高強度的投資,就沒有現在的經濟成就,過早的時候就擔憂中國投資過度的,事后看都是對我們自己的低基礎認識不清,或者是對我們的發展空間缺乏想象,或者對于天上不會掉餡餅沒有常識);在國民經濟的分配中勞動所得和資金成本都被計劃生育非正常壓低,這樣勞動者所占的份額也就降低了,企業和稅收占比上升,當年的鄉鎮企業和所有的創業者都無形之中成了不自覺的計劃生育紅利的受益者,而計劃生育的成本最后大部分可能體現到了個人和家庭,還有國家總要面對的非一般人口紅利的下降速度和老齡化。再后來,也有了資本市場,過去一段時間投資者的回報狀況有好轉,但是整體上的回報還談不上理想,這不妨礙我們的股票融資很長時間以來一直是全世界最好的融資市場,每年權益融資超過萬億都已經持續了很多年,中國股票市場已經成為融資者的天堂,并且大多數時間,給的估值都非常有吸引力;股票市場進一步把中國的超高儲蓄比銀行貸款更加有效地轉化成了投資。在微觀世界里,總是富人借錢給窮人,但是在宏觀世界里總是窮人借錢或者融錢給富人,在中國特別明顯,很長時間資金的融出方總是比較慷慨地呈現出制度性定價偏低的情況,考慮通脹以后這些資金的出借方所獲并不多。另外中國大的稅制設計上也是偏于生產者的,增值稅為主的流轉稅為主體,直接稅占比低,沒有遺產稅、資本利得稅和房產稅,在中國利滾利的滾雪球效應可能是遠超很多地方的,未來隨著經濟流量增速的下降,流轉稅逐步轉向直接稅是個方向,估計那時候又會有很多與民爭利的聲音出來,而其實這是一個正常的回歸而已;有很多時候抱怨的層級是在小數點后幾位的,在小數點左邊的設計已經注定誰更加受益反而少為人道。所以從這個角度上來看,最近手機上經常收到銀行發來的個人養老金賬戶的廣告,按照中國現在的稅收結構,這一塊應該不會發展得很大。 董老師在說起自己姐姐的時候是滿臉的深情和感激,我們的整體經濟成就其實也是建立在很多我們并不曾察覺過的付出上,這個意義上我們的共同富裕是不是就會意義不同呢;我的一位朋友曾經去蒙古高原扶貧回來以后說,去了才意識到自己不是去扶貧,很大程度是去還債,因為高原為了保護北京的水源,限制了很多生產活動,我們的成就有他們的默默付出在里面。對于一個一窮二白起步的追趕型經濟,我們的發展不是基于原教旨的市場叢林法則發展起來的,我們是有組織有目的地通過家庭式的互助完成積累的,所以共同富裕在我們這里意義會有些不一樣。 一個既要又要還要的版本 過去一段時間,很多投資人對于中國資產的疑慮非常多,很大的一個原因是對我們一些經濟政策的困惑,以KWEB指數為例,下跌將近8成,很多跌的一度只剩下5%。我們認為下跌歸因的不同會對未來做出不同判斷,投資人可能低估了美元利率上升和企業行業周期對股價的影響,而把所有的下跌歸結于不可解釋,導致對未來極度悲觀。對比一下美國的五大科技公司FAANG其實一度下跌也在50%左右,特斯拉也跌了6成了,但是投資者都會說是美債收益率上升,成長股估值下降,FB因為自己的主業受到挑戰,同時第二曲線發展不順,股價跌的多一點也將近8成,這些都是投資者可以接受的解釋;實際上KWEB指數也受到了美元收緊的影響,同時更受到了離岸市場更多的地緣政治風險的沖擊,這些其實都是投資框架里可以解釋的;另外一些行業和公司自身周期的影響其實也被低估了,三年前投資人很少預見到電商增量的絕大多數被抖快的直播電商和拼多多分走了;也沒有預見到在經歷2020年居家的紅利以后,全球性的游戲行業都遇到了巨大的逆風,互聯網人口紅利沒了,疫情紅利變成了高基數,優勢公司過去幾年憑借王者榮耀這些宇宙級的神作,行業份額快速持續上升到七八成,公司自己就成了行業,沒有了阿爾法,只有行業貝塔,即便是過去幾年中國唯一的神作《原神》是出自特定公司之手,也就是區區3%的收入級別,于事無補;當時憧憬萬億市值的時候是不是自己過度預期了?很多時候歸因不同會對未來展望產生巨大差異,客觀歸因并不容易,有多少是流動性收緊,有多少是行業和公司自己的周期、有多少是投資人過于樂觀的錯誤定價,有多少是不可解釋或者說很難解釋的部分。細拆歸因以后中國資產還是很好的投資標的是大概率的事情,大部分波動都是來自于周期的力量,利率周期、監管周期、行業公司經營周期,周期有向下的時候,也就有向上的時候。 很多投資者對于中國經濟的不解,我們可以借用駕車過盤山公路的例子來解釋,這樣對于很多中國經濟的現象將不再是不可解釋,而是可以解釋的。如果你是一個駕駛員,經過車上的乘客討論,大家決定要求你用別人三分之一的時間把大家從山底送到山頂。你知道評價你的工作最重要或者說是終極的一項是能不能在規定時間內把大家安全送到山頂,其他訴求你也知道,比如乘車舒適性,還有很多個性化的訴求等等,你也知道這些都有合理性,但是和總目標可能會有矛盾。其實你的選擇很有限,只有不停地加速減速,急轉彎,除非你在山底造出了飛機,這好比你發現了沙特石油一樣,或者有外星人幫忙,這個也不可能,相當于是有強大持續的外援,對于我們這樣的大國想都不用想。 發達國家2-300年走過的路,路上要經過十個拐彎,平均下來也就是每2-30年拐一次,在一個人的工作經歷中,可能畢生都沒有經歷過拐彎的感覺,你會覺得歲月靜好,政府很有理念,其實只是拐彎比較緩和,不為感知而已,比如很多人可能并不記得羅斯福新政的時候個人所得稅曾經高達95%,我們記住的都是里根開始的最美好的自由市場階段,以至于特拉斯上臺以后還想刻舟求劍地復制一下,失敗了(她失敗了拍拍屁股走人,可以坐到議院的后排去,大約17萬“城市富有年紀偏大的白人群體”的選民選出來的首相,后果全英人民都得認,他們通過這種走馬燈似的換人,緩解選民的郁悶,但是不一定能解決選民的郁悶,而且更容易陷入為長期目標投資不夠的情況;我們的執政黨不變,我們通過全過程民主變政策,雖然我們最后能解決問題,但是更容易受到責難,因為責無旁貸,也因為責無旁貸當政者會更加有長期眼光和目標,也更有可能做出一些引領而不只是追隨),鐘擺擺動的很慢就和地球的轉動一樣不為人知,但是它不是不存在,而且你會不習慣擺動頻率的變化,比如最近好像擺動就比以前劇烈了。對我們而言,幾十年要拐十個彎,平均三五年就要來一次,這樣大家怪駕駛員水平不夠,沒有理念也很正常,尤其是有發達國家的對照組。其實這個出發之前就注定了,欲戴王冠必受其重;而且因為車隊過于龐大,可能出現有人已經接近山頂,還有人處于山腳隱入塵煙中,每個人的訴求會越來越離散,所以這在很多人看來就是一個不可能的任務,一個標準的既要又要還要。意識到我們的任務是非同尋常很重要,沒有取舍,沒有共識,就沒有一絲完成的可能。 最后的選擇只能是過去強調既要,現在強調又要,未來一段時間得抓一下還要,在動態平衡中不斷前行;在現實中你會看到,昨天還和房地產開發商一起趁著黑夜把釘子戶拆掉,今天就在現場辦公解決光伏企業的用電問題,明天可能又和半導體公司研究人才的子女教育問題,后天可能在憧憬去火星的征程。在這個顛簸的跑步前進過程中大家住上了人均36平米的房子,建成了差不多全世界最齊全的工業體系,人均GDP即便不是按照購買力平價也接近了高收入的標準,但是因為頻繁的拐彎,很多人并不理解,覺得政策多變,破壞規則;而且人人都覺得很卷,其實百舸爭流背后的卷才有了宏觀上的蒸蒸日上。既然想要上山是總目標,資源就這些,似乎也沒有萬全之策,最后應該還是算總成績吧。雖然總被周期性的困惑,但是其實從來沒有變過——帶著大家一起去山上,快速的。 按照所謂的常識,不太會相信難而對的事情可以做成,但是我們就是動態的平衡既要又要還要,持續做大這個不可能三角。 可以預見的是,因為隊伍拉得有點長,訴求會越來越離散,隊伍會越來越難帶,求共識會越來重要也越來越難;司機要知道訴求的離散是必然的、客觀的、真實的,訴求者也需要記得出發時的約定,把訴求變成征程的拉力,類似啄木鳥,而不是砍樹者,就這個共同的目標,也就現在的司機可扛此重任,歷史的沿革和實踐的業績擺在那里。九個鍋只有八個蓋,要在快速運動中才能平衡,這是一個極難的游戲,絕非常人能做到的,共識和耐心非常珍貴。 我們走的路其實是普適的,只要能有共識愿意努力;但是實際上可能并不普適,因為這個前提條件其實很高。前提條件隱含很多,除了1949年以后基本上我們完成了對外和對內的去依附狀態,幾乎從頭開始的獨立自主起點是很難復制的,對很多國家而言可能也沒有必要。另外的一個角度是文明的角度,歷史上很多文明失傳了,兩希文明其實也失傳了很久,是靠復興續上的,續上以后敘事是完美的,有些過于完美了,過于完美、精巧的敘事和機制都會是脆弱的,就和一個機械裝置一樣,一環扣一環,只要一環生銹了,效率就大幅下降,甚至不轉,一個系統的皮實耐造很重要,他們的機制有一個前提是對于所有參與者都要求有不錯的判斷力,這個和中國古代皇帝一樣,傳幾代就不行了是常態。中國的歷史反反復復,300年左右一個周期,城頭變幻大王旗,但是文明延續下來了,大王旗后面還有些更加基本特有的元素在支撐我們的文明;我總結不出來,只是感覺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我們確實和他們有些不一樣,走不一樣的路,我們也確實學了他們不少東西;比如我們承認有差序的愛(以前我會覺得博愛比我們的高級,現在我剩下更多對后者的敬仰,孟子說楊子為我和墨子兼愛是無父無君,是禽獸,可能我們就是境界不夠,孟子說孔子是最合時宜的人,合時宜很不容易),我們習慣只掃門前雪(以前這是公認的一個缺點,做好自己的事,合作但不干涉其實也很難說不好),我們也向往美好的生活,但是更強調靠自己雙手勞動(疫情三年,我們幾未直接發錢,都是先救企業主體,希望企業好帶動就業,以工代賑,我們還是像個老農一樣,相信勞動,害怕習慣不勞而獲);我們也相信永恒,但是我們的永恒很多體現在子女的綿綿不絕上(我們本質是不信亂神鬼怪的,我們拜神大多時候是和神在做交易,我們的永恒更多寄托在子子孫孫上,所以我們在教育投入很大,以前我們覺得信上帝好高級,現在我覺得信子女也挺好);我們有高于平均的集體主義習慣,從日常用語到書面的成語、短句、詩詞、小說,都滲透著這樣的氛圍,這為我們實現家庭式、企業式的資源分配提供了基礎,當然其實也隱含了未來的責任。文者紋也,紋是交叉交錯,自然界本沒有的,是用思想和行動交錯出來的新事物,人的痕跡,我們就是泡在這些痕跡里的人,也在繼續留痕;人無本質,只有歷史,可能是對的,我們就是這么一群人,這構成了我們的前提條件,就和踢球一樣,我們只要找到適合我們的路。 一種投資范式適合的時代可能結束了 就大的氣候而言,野村的辜朝明認為最大變化之一是,現在所有西方國家以及日韓等國,也都把政治問題放在經濟福祉之上,這是1990年冷戰結束以來第一次發生這種轉變。以前發達國家的態度是,只要能賺錢,可以擱置一部分政治問題。這會對所有的經濟行為和經濟主體帶來影響,最后影響到投資。 就投資方向而言,孫正義的軟銀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麻煩,如果沒有阿里的投資收益,軟銀可能已經不復存在;只投資改變世界的星辰大海的木頭姐過去兩年也基本上把歷史上掙的錢都還回去了;馬斯克似乎正在從人見人愛的創業英雄滑向爭議巨大的公眾人物;全球大型科技平臺天天有罰單,利益相關者覺醒,世界對于這些龐然大物的容忍度下降了。以前我們所受的投資教育是要找到能夠躺贏的公司,現在的思潮是有人躺贏,別人就只能躺平,所以不行,過去那種其樂融融,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氣氛不見了,這會對投資產生多大的影響呢?這些可能預示著一個投資范式的改變,久期變短可能是一個可見的變化之一。雖然這些投資英雄短期有些落寞了,不過相對于我們這些循規蹈矩的偏價值的投資者,是這些沖動型的投資和投資者更好更多地推動了泡沫,吸引了更多的資源流入新產業,完成一輪又一輪的產業升級,向他們致敬。 很多周期很長以至于我們不易察覺,有些距離感以后才能看清楚一些事情的輪廓,萬科在幾年前被市場貶低太過保守,凈負債率在30%以內,說白銀時代,被人恥笑為為自己的落后、不思進取找理由,最后發現它活下來了,不是保守,是遠見,這一次清華北大贏了一把只有膽大。這種遠見太稀缺太難了,而對未來的投資又很重要。 未來可能面臨的挑戰 中國的挑戰有很多,這里討論一個不怎么顯眼的。雖然中國經驗某種角度是沒有前置條件的,但是實際上也不是,因為你要完成內部家庭式的資源配置,全國相當于是一個家庭或者企業,這個需要很強的文化和國家能力支持。 中國傳統文化的根在鄉村,城市化會改變我們文化的根,我們需要適應城市生活的,給文明注入新的元素。城市化是高效的,城市里的生活很多是非人格化的,城市生活會比鄉村更加單向度地導向金錢和績優,在城市里沒有錢會比鄉村里有一畝三分地差很多;城市里的人生活會更豐富,但是大家都是各種流水線上的互相服務者,很多時候是流水線的接受者,更加富裕的物資并不一定帶來比農民更多的選擇和自主。城市化是無可阻擋的,這些會構成我們的資源配置方式的背景,共識越來越重要也會越來越難,這是一種模糊的感覺。 今年很多微信群因為徐州、上海、烏克蘭等而從相見甚歡到退群分崩離析,表面一團和氣,其實很多觀念和思維方式存在巨大的差異,只是以前因為公約數有點大,差異表現出來的少,發展的目標之一就是百花齊發、千姿百態,各有各的精彩,未來訴求越來越發散是正常可見的,留給我們大干快上的時間確實也不多,一定要珍惜。 很多人記住了辜朝明成名的資產負債表衰退,以為他是一個謹慎的人,實際上他的藥方是市場謹慎的時候政府要加大財政刺激,大概意思就是在能夠負債的時候一定要負債,把自己拱上足夠的高度,要不等到年紀大了就剩下空悲切,因為年紀大了就不再具備負債的能力和雄心了。以前黃海洲教授也有過一篇論文提到,對于一個國家而言,能夠擴張是很重要的,相比于一個公司而言,國家能夠擴貨幣是一種能力,股票這一類權益的融資是相當于吃人參,負債相當于吃草,重要的是能擴張;當然,這和MMT有所區別。困難在于擴張是不是花在比較好的地方,不過相對于要不要擴張這是第二個問題,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等過了青壯年期,想擴張也沒機會的時候這個國家就完了;可能日本當年目空一切的那股勁頭,對于形成他們的資產除了日本本土,國外還有一塊相當于一小個日本的資產是至關重要的,雖然有大量的失敗投資、無效投資,但是搭上了全世界,特別是中國崛起的機會,這才是大事。 經濟學家會告訴我們經濟增長來自于人口和生產力,這些都對也都不對,換個角度,若要經濟增長,宏觀上就是GDP得超過前一年,微觀上就是必須有人花的比掙得多,借助信貸企業和個人的支出才有機會超過收入。所以借貸是經濟增長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經濟機器的模型很大一部分就是分析借貸的各種周期,借貸不可怕,能借貸是一種能力,股權也是一種借貸,有些國家已經是借貸過度,我們應該尚未到這個程度。 央行的領導經常會提到一句話,中國是僅有的主要經濟體中貨幣政策還是正常的,我們要努力讓正常化的貨幣政策時間延長一點。這里我理解,正常化很不容易,不正常化是最后的歸宿;現在我們還有那么多事情可以做,還有不少的年輕人處于失業狀態,總是覺得我們可以走得更快一些,更應該去把握機會,要趁早,時間緊迫,要在貨幣政策不正常前積攢足夠的資本,詩酒趁年華,能大干快上的時候一定要全力以赴。 投資的未來 除了未來會比以前動蕩是確定的,中國的相對優勢也比較確定,別的都不太確定。另外各國經濟相對實力快速變化的年代,矛盾和摩擦是常態,競爭會非常劇烈,不過努力去爭取有底線的競爭仍符合大家的共同利益,值得一起盡力而為。就和足球場一樣,新人輩出,老當益壯,姆巴佩和梅西交相輝映,那么精彩,那是球迷的幸運,希望這不只是愿望。 今年很多沖擊的啟示對投資影響的級別是不同的,先說發達國家的通脹,以前發達國家是世界經濟的穩定器,未來還真有點不知道能不能繼續是這樣。持續高通脹對于發達國家意味著什么?直接的壓力來自內部的局促和窘迫,以前歲月靜好那是低通脹所賜,雖然沒有進步但是好歹不退步,持續高通脹來了讓普通大眾的生活水平從相對下降變成了絕對下降,是可忍孰不可忍,所以過去一年各種罷工的消息絡繹不絕;特拉斯干了40多天就辭職了,她想學當年的里根和撒切爾,她看錯了周期,更把英國當成了美國,以為英鎊是美元;左拉回來了,梅洛尼組建了意大利戰后的第一個右翼政府,內塔尼亞胡準備籌建以色列迄今為止最右翼的政府,美國中期選舉看到一絲理性的回歸,中間選民對特朗普這樣自詡的超人有點忍無可忍,但是基本上還是50比50的分裂。 很少見到發達國家好像比發展中國家還亂的時候。歷史上美元指數的快速上升,在80年代美元指數在160是南美債務危機,1998年美元指數在120是亞洲金融危機,這一次美元指數在114左右,市場感受最強烈的是英鎊、歐元和日元的大幅貶值,是一圈美國的核心朋友圈。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變化,這可能是世界經濟版圖重構的一個確認,重構已經發生,只是缺少一個事件確認,疫情和俄烏戰爭可能就是一個契機,這些非美的發達國家的經濟實力占比已經逐步被中國、印度、印尼這些國家上升所取代,這個已經發生很多年,但是在貨幣金融領域世襲制的慣性仍然很大,現在通脹來了問題出現了,比如英國,英國的經濟總量已經被印度超過,英國的第一大產業金融業在脫歐以后已經動搖,后面的旅游業、零售業受到疫情和俄烏戰爭的沖擊,而工業部門占比很小,倫敦地區以外的地區生產力水平和意大利南部相當,不像德國和日本,在世界經濟中似乎你能感受到很多東西缺少他們的工業好像就缺了點什么,但是英鎊地位還很高,所以可能會發生點什么調整。 發達國家歲月靜好這么多年,一個重要的支撐是中國輸出通縮,中國們的任勞任怨給他們低增長下保持低通脹低利率,維持體面的生活,尤其是中低收入階層的生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這也還是他們社會穩定的主要支撐點,現在持續的高通脹打破了這個循環,收入增長跟不上物價,這就是矛盾爆發的開始,任何輕率的提出去全球化、去中國化的想法都是沒有經過這些嚴峻的現實檢驗的。我們可以看到聯儲鮑威爾對于2%通脹目標的最新說法已經從“使通脹回到2%”改成了“有信心讓通脹在回到2%的路上”,2%的通脹目標就是一個長期低通脹的經驗值,以后不知道錨在哪里,這對普通人的生活和投資都有重大影響。市場即便已經交易了大半年通脹主題,但是可能仍然低估了長期低通脹以后的通脹持續上升對全球經濟和金融方方面面的影響,只是我們現在很難描述,或者有點失去描述的能力,這是一個很大的不確定性。 中國和其他發展中國家群體性的崛起構成了過去、現在和未來一段時間世界體系和秩序變化的基本動力;基本面已經變化,但是仍不完全為作為當事人的我們所認識或者認可,在金融市場很容易有滯后性,因為金融體系的規則制定就和董事會換屆一樣,不是每天在交易,是需要周年大會,有時候還需要特別表決,會很慢,同時行政班底也大多數都是前發達國家;今年很多金融市場的亂象,如日本德國歐洲長時間的逆差,日元過去兩年貶值將近三分之一,英國這些以前我們認為國家領導不需要太專業,誰都能干的制度完備的國家,過去幾年走馬燈式的換人,可能是個預演。 總有一天,金融市場和貨幣會體現實體經濟的變化,我們從金本位到美元本位其實也就不到一百年的時間,當年美國經濟占比差不多是世界的一半,現在是20%左右;整個過程會發生,也會很動蕩,歷史上不是信用貨幣的時期,沒有一個帝國走過高點的時候欠別人那么多錢,信用貨幣在上升期放大了自己的購買力,下降的時候都是要還的負債,這對大家來說一定都不會很痛快。當年的“我的貨幣,你的問題”會變成“我的債權,你的問題”。特權總會濫用,前所未有的特權,最后一定是前所未有的濫用,走向反面,動蕩的來源。產業資本總要到金融資本,也總會誘導不勞而獲,回頭看玩玩資本就能控制一些,其實都是在自掘墳墓,只是時間跨度有點長,當事人和旁觀者都不易察覺而已。 回到中國,中國的成功就是老老實實做實業的成功,從2018年特朗普不擇手段的打壓開始,以半導體行業為例,以前市場上只有士蘭微和幾個封裝企業,現在從市場很小的特種氣體到光刻機幾乎涉及到半導體的每個環節都有大量的公司在做,這個行業的產值、利潤、市值和5年前相比價值是天地之別,還有新能源和智能車都是這幾年突飛猛進的大行業(都有產業政策扶持的功勞,新能源車今年還有大幾百億的補貼),你很難說不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可能只是不以地產或者什么別的行業為中心而已。 過去三年我們的貿易份額全球占比從13%上升了2個點到15%,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并且現在看還是穩固的,是有產業支撐的,相對于那些各種去全球化、去中國化的言論,更多是微觀事實,宏觀數據尚未支撐;即便是有能源價格差的原因,未來能源優勢似乎仍會存在很久,但是我們的產業支撐可能是更重要的,我們在很多傳統行業上的份額在增加,同時在很多新產業上我們占據了很好的位置,這個競爭力可能尚未充分體現,外資對華直接投資額也保持很高的增長,這個角度似乎看不出任何開放放緩的跡象。 過去三年多我們積極的疫情防控在上半場取得很好的效果,我們的策略是貝葉斯概率的展開,隨著病毒的弱化和我們自己的準備情況而不斷優化,我們進入下半場,如果我們能更早進入下半場應該更好,因為持續三年經濟低于潛在增長水平,決策的回旋余地也會變小;但整體上很難說我們是僵化的,層層加碼是客觀的,最后也都有體現了糾錯能力。 就短期而言,明年在主要經濟體中我們大概率是確定向上,其他主要經濟體是確定向下的。今年很多的刺激政策被疫情阻礙,明年隨著走出疫情,這些都將是向上的助力;昨天的經濟工作會議響應了當下市場的幾乎所有關切,在經歷三年低于預期的增長以后,明年將著力擴大內需,快速提振發展信心,改善心理預期;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在制度、法律政策、輿論上落實“兩個毫不動搖”,鼓勵平臺參與國際競爭;更大力度吸引外資;其中有兩條在當下非常撥云見日,一是“針對社會上對我們是否堅持“兩個毫不動搖”的不正確議論,必須亮明態度,毫不含糊。要深化國資國企改革,提高國企核心競爭力。堅持分類改革方向,處理好國企經濟責任和社會責任關系。完善中國特色國有企業現代公司治理,真正按市場化機制運營。要從制度和法律上把對國企民企平等對待的要求落下來,從政策和輿論上鼓勵支持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發展壯大。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二是“會議要求,要準確把握明年經濟工作部署要求,敢擔當,善作為,察實情,創造性抓好貫徹落實,努力實現明年經濟發展主要預期目標,以新氣象新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如果沒有記錯,對于“兩個毫不動搖”這次的表述是最明亮清晰的,另外中國經濟各級政府、市長縣長們是非常重要的經濟主體,“敢擔當,善作為,察實情,創造性貫徹落實,新氣象新作為取得新成效”,這似乎又有了一些要拉滿弓的感覺。市場誤解帶來的折價將會隨著經濟的恢復而消除。 外部環境因為相對實力變化帶來的沖擊是不會變的,但是過去三年因為疫情,缺乏交流帶來的誤解和偏見甚至妖魔化都會隨著交流的增加緩解,最近類似中國駐法國大使和法國外交記者協會的交流,還有浙江省將派出萬人企業家團隊外訪,這些都會有助于增進理解,這些活動需要惡補。 從中期來看,我們人均GDP從1.26萬上升到2萬多美元應該還需要我們在產業結構上更上一層樓,同時人民幣匯率應該也要起到很大的貢獻,另外有一個可能是人均GDP達到2萬美元時的外溢效應和產業結構可能和現在還有很大不同,可能服務業占比還是會有一定的上升;另外人民幣可能已經成為重要的結算和儲備貨幣,產業進一步升級以后,對于貿易對手而言,可以從中國完成一站式采購,買到幾乎所有需要,人民幣走向世界不能指望逆差,那就只能通過貨幣互換和對外投資來完成,整個過程可能孕育著不少投資機會。 我們的經濟體系在全球第二大資本市場和發達的互聯網加持下,已經解決了傳統體系中9成以上的激勵、創新不足和信息不通暢不透明的問題,這猶如打通了我們這個體系的任督二脈,這也是過去幾年有波折但是最終都有好結果的一個工具保障。 過去幾年有一個句式很流行,就是今年是最困難的一年,但是是未來多少年最好的一年,大概是這個意思(這也是一個敘述手法烘托內容的一個例子,其實內容本身不一定有什么邏輯,但是句式很吸引);現在我傾向于認為2022年是最低谷的一年,未來困擾今年的很多因素都會緩解、解決或者消解,時間站在我們這邊,中國的相對優勢會繼續擴大,并逐步為全球投資者認可。 身在其中,只有顛簸和不斷拐彎;俯瞰,始終只向一個方向運動,上山。 胡建平 2022年12月17日 地產K線:   樂居財經 劉治穎 12月31日下午,“新路——2023丁祖昱評樓市年度發布會”舉行。自2016年始,“丁祖昱評樓市”年度發布會已成功舉辦七屆,成為中國地產行業最受關注的盛會之一。進入直播》》   易居企業集團CEO丁祖昱表示,目前人均住房建筑面積已達約50平方米左右,十年后,人均住房建筑面積約在45平方米左右,其中,一線城市最低僅為35平方米。未來十年,住房增量需求回落至100億平方米左右。   在市場發展潛力方面,短期內主要聚焦10城,分別是上海、杭州、合肥、深圳、成都、北京、西安、廣州、長沙、蘇州。   中長期投資聚焦20城,分別是上海、北京、成都、杭州、合肥、南京、蘇州、長沙、廣州、深圳、鄭州、天津、武漢、重慶、寧波、西安、廈門、青島、濟南、佛山。   此外,央企保利、中海、華潤、招商,民企碧桂園、萬科、金地、龍湖等繼續引領行業。 地產K線:   樂居財經 孫肅博 12月31日下午,“新路——2023丁祖昱評樓市年度發布會”舉行。自2016年始,“丁祖昱評樓市”年度發布會已成功舉辦七屆,成為中國地產行業最受關注的盛會之一。進入直播》》   易居企業集團CEO丁祖昱表示,2022年上半年,186個省市出臺了372次放松政策,結果效果依然不明顯。   三季度,停工斷貸成為政策轉折點,但到今天為止,停工復工的問題,依然還是沒有真正解決。   此外,無論是銀行授信也好、債券也好、股票增發也好,基本上都集中在少數房企身上,多數房企融資難的問題沒有改變。特別是中小房企,特別是已經出險的房企。   不過,丁祖昱稱,已經出臺的利好政策,對資本市場,對房地產股票,還是有積極的作用。整個11月份,房地產股漲了40%以上,基本上把1月到10月跌掉的部分補回來了。 地產K線:   樂居財經 劉治穎 12月31日下午,“新路——2023丁祖昱評樓市年度發布會”舉行。自2016年始,“丁祖昱評樓市”年度發布會已成功舉辦七屆,成為中國地產行業最受關注的盛會之一。進入直播》》   易居企業集團CEO丁祖昱在演講中談到,商業項目整體開業率不足四成,截止2022年12月20日,新開業項目僅305個,同比下降44.2%,重點城市天津壓力非常大,開業率只有10%。   同時,辦公投資銷售持續下行。截止2022年11月,辦公物業成交金額和面積同比分別下跌14.2%和18.3%。銷售仍處下降通道中。   重點城市甲級寫字樓租金持續下跌。2022年,重點城市甲級寫字樓租金同環比呈下跌趨勢,跌幅最大的是廣州,同比下跌5.5%。   丁祖昱認為,文旅三年掙扎終回起點,文旅市場將否極泰來,2022年全國旅游總人次增加22%,旅游收入增加30%。   此外,養老市場方面,2022年,養老服務消費迎來紅利時代。據測算:2022年養老產業規模達9萬億元,2024年前后有望提前邁入養老產業轉折期,產業銷售額進一步加速,2025年養老產業規模將突破12萬億元。 地產K線:   樂居財經 王敏 12月31日下午,“新路——2023丁祖昱評樓市年度發布會”舉行。自2016年始,“丁祖昱評樓市”年度發布會已成功舉辦七屆,成為中國地產行業最受關注的盛會之一。進入直播》》   對于租賃市場上,易居企業集團CEO丁祖昱表示,保租房整體籌集多運營少,市場化項目“納保”緩慢。   此外,市場上新增房源供應下降,租金持續下跌,開業規模沖高回落,租房意愿顯著上升,租客類型愈加細分,保租房REITs則成為行業熱點。市場化項目上,輕、重模式成為行業共識,包租模式逐漸淡出。   2022年第三季度TOP 30長租公寓企業開業規模近91萬間,第三季度的環比開業增速僅3.18%,集中式公寓在開業規模整體呈上升趨勢,但房源增速有所下降。今年,部分房企系規模拓展收縮,放緩或減少新增開業房源。   最后,丁祖昱表示,未來應該加強保租房有效供應,運營提高收益,做小面積、增加坪效,增值服務提高收益,數字化管控控制成本,最后是租賃住房REITs持續升溫。 地產K線:   樂居財經 孫肅博 12月31日下午,“新路——2023丁祖昱評樓市年度發布會”舉行。自2016年始,“丁祖昱評樓市”年度發布會已成功舉辦七屆,成為中國地產行業最受關注的盛會之一。進入直播》》   對于2022年的二手房市場,易居企業集團CEO丁祖昱介紹稱,北京、上海、廣州重回到了三年前,深圳跌到了只有210萬方。北京是1334萬方,上海是1330萬方,深圳連這兩個城市的一個零頭都沒有達到,其市場低迷可見一斑。   丁祖昱表示,過去那么多年一直堅挺的二手豪宅,2022年也出現了降溫的狀況,其中上海、深圳、杭州表現比較明顯。特別是2022年下半年,上海6月份解封后,二手豪宅曾出現過2個月的上升期,市場呈亢奮狀態,房價一度離譜,可到了4季度,這些亢奮和離譜都不見了,部分位于上海濱江的項目,甚至出現了房價下行超30%的狀況。 地產K線:   樂居財經 王敏 12月31日下午,“新路——2023丁祖昱評樓市年度發布會”舉行。自2016年始,“丁祖昱評樓市”年度發布會已成功舉辦七屆,成為中國地產行業最受關注的盛會之一。進入直播》》   易居企業集團CEO丁祖昱強調,回歸產品,生存第一,是企業在2023年應遵循的方向。   他表示,2023年2023年物業將完成筑底,強者恒強;同時,租賃市場活躍,供應激增;而在商辦市場上,壓力巨大,緩步復蘇。   2023年,養老產業需求井噴,消費升級,2023年將成為養老大年;同時,文旅市場整體需求復蘇,甚至出現報復性消費。 地產K線:   樂居財經 張林霞 12月31日下午,“新路——2023丁祖昱評樓市年度發布會”舉行。自2016年始,“丁祖昱評樓市”年度發布會已成功舉辦七屆,成為中國地產行業最受關注的盛會之一。進入直播》》   易居企業集團CEO丁祖昱表示,2022年是土地成交集中度最高的一年,大家都在少數城市集中投資,土地成交最終集中到了北京、上海、深圳、杭州、這4個城市,占據集中供地的42%,普通城市在2022年的土地成交是格外慘淡的。 地產K線:   樂居財經 王敏 12月31日下午,“新路——2023丁祖昱評樓市年度發布會”舉行。自2016年始,“丁祖昱評樓市”年度發布會已成功舉辦七屆,成為中國地產行業最受關注的盛會之一。進入直播》》   易居企業集團CEO丁祖昱在演講中表示,養老市場方面,2022年,養老服務消費迎來紅利時代。據測算:2022年養老產業規模達9萬億元,2024年前后有望提前邁入養老產業轉折期,產業銷售額進一步加速,2025年養老產業規模將突破12萬億元。
站長聲明:以上關於【“新路—2023丁祖昱評樓市年度發布會已成功舉行-孕期運動建議心得】的內容是由各互聯網用戶貢獻並自行上傳的,我們新聞網站並不擁有所有權的故也不會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您發現具有涉嫌版權及其它版權的內容,歡迎發送至:1@qq.com 進行相關的舉報,本站人員會在2~3個工作日內親自聯繫您,一經查實我們將立刻刪除相關的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