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服務板塊走低貴陽國脈跌超5%:親子健康知識心得

時間:2023-12-24 03:25:59 作者:親子健康知識心得 熱度:親子健康知識心得
親子健康知識心得描述::7X24快訊: 【通信服務板塊走低 中通國脈跌超5%】通信服務板塊走低,中通國脈跌超5%,廣脈科技、會暢通訊、超訊通信、二六三、縱橫通信等跟跌。 超訊通信(SH603322): 截至2022年12月7日收盤,超訊通信(603322)報收于17.8元,下跌2.14%,換手率2.32%,成交量3.62萬手,成交額6491.26萬元。 12月7日的資金流向數據方面,主力資金凈流入35.03萬元,占總成交額0.54%,游資資金凈流入275.18萬元,占總成交額4.2... 網頁鏈接 超訊通信(SH603322): 超訊通信:關于控股股東部分股份質押及解除質押的公告 網頁鏈接 IDC圈: “IDC項目建設月報”為IDC圈策劃的IDC建設項目展示欄目,旨在收集、整理過去一個月來開工的IDC項目以及建設中IDC項目進度情況,并對重點項目進行跟蹤報道,以便讀者更好的掌握IDC產業的發展狀況。 啟動 / 開工 1 光環新網杭州云計算中心奠基開工 11月13日,光環新網杭州云計算中心項目在浙江杭州錢塘區順利舉行奠基儀式并正式開工,標志著光環新網長三角數據中心集群資源布局形成。光環新網杭州云計算中心位于浙江省杭州市錢塘區江東芯谷臨空產業園,項目整體投資32.4億元,占地約87畝,規劃總建筑面積約17.25萬平米,預計首棟數據中心2023年秋投入運營,2024年內項目全部建設完成。 2 濟寧京杭大數據產業園項目開工 11月中旬,萬德建設集團濟寧京杭大數據產業園項目開工。濟寧京杭大數據產業園項目占地6.54公頃,位于濟寧大道與運河路交叉口,包含一棟高185米金融中心主塔、一棟高100米財經大廈及一棟科創綜合樓,兩棟超高層地標塔樓共同形成了城市新中心的地標,塑造出濟寧CBD的區域門戶形象。由萬德建設集團承建并順利開工。 3 廈門數字工業計算中心項目開工 11月中旬,廈門市歲末攻堅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暨數字工業計算中心項目開工活動在同安區舉辦。該項目總投資約60億元,總建筑面積約17.6萬平方米,主要建設3棟數據中心和2棟配套研發辦公樓,計劃2025年建成,投產后可布設約9000個數據中心機柜及相關配套設施,將成為廈門規模最大的數據中心和國內領先的算力中心。 4 魯北大數據中心項目開工 圖片來源于奏嘛新聞 11月19日,位于山東省德州市陵城區的魯北大數據中心項目舉行開工儀式,該項目是“十四五”時期山東省重點規劃布局的三個省級區域中心之一。項目總投資40億元,總建筑面積34萬平方米,主要建設5G技術應用創新中心、5G邊緣計算中心、5G開放實驗室、5G公共服務平臺、綜合服務展示中心、數據機房、園區技術創新中心、信創產業研發基地等。 5 中國移動貴陽數據中心三期工程開工 11月底,中國移動貴陽數據中心三期工程開工。中國移動貴陽數據中心前期已完成投資約15億元,投產數據中心標準機架約1萬架。本期開工的三期工程總建筑面積約4.5萬平方米,總投資約9億元,全部投產后,總裝機能力將超2萬架,將成為全國先進的綠色算力樞紐樣板和國家“東數西算”工程的戰略算力保障基地。 6 寧淮綠色經濟算力中心項目協議簽訂 11月21日,超訊通信發布公告表示,超訊通信股份有限公司與南京淮安寧淮智能制造產業園管理委員會簽訂協議,計劃在南京淮安寧淮智能制造產業園投資建設《寧淮綠色數字經濟算力中心項目》。項目預計用地33.72畝,一期投入約5億元人民幣,投入運營后,預計可實現3960個IDC機柜。 7 中國移動(柳州)洛維數據中心二期開工 11月22日,中國移動(柳州)洛維數據中心二期工程舉行開工儀式。項目位于柳州市洛維工業集中區E-02-6號地塊中國移動(柳州)洛維數據中心,總用地面積19.79畝,工程總建筑面積 21102 平米,本期建設1棟數據中心,室外工程主要建設內容包括綠化、室外道路及地面硬化等。 8 貴安加快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貴州) 主樞紐中心開工 貴安產控集團于11.12日在貴陽大數據科創城地塊舉行項目集中開工儀式,其中開工的包括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貴州)主樞紐中心項目。昨日,貴陽網記者謝孟航了解到該項目正在加快建設,并計劃于2026年12月31日竣工,其中2023年第一季度完成第一階段上電運營。該總投資約10億元,主算力基地包括通算、智算、超算三大算力類型,計劃共上電318個算力機架,2544臺服務器,建設總算力達274P,總分布式存儲達45P,項目支持純國產化操作系統,國產化軟硬件覆蓋率達60%以上。 9 中國廣電(寧夏·中衛)數據中心 (一期)相關項目招標啟動 11月25日,中國廣電寧夏網絡有限公司啟動中國廣電(寧夏·中衛)數據中心(一期)項目工程施工圖設計招標,項目總建筑27780㎡。其中包括A1數據中心建筑面積10750㎡,規劃8kW機柜數量1008架。A2數據中心建筑面積9550㎡,規劃6kW機柜數量1344架。 10 四川農信視高數據中心建設項目招標成功 11月30日,中國建筑一局(集團)中標四川農信視高數據中心建設項目,項目資金5.9億,共780天,占地約 92.58 畝,主要分為數據機房、運維總控中心、研發測試中心、附屬設施四部分(不含機房專項工程的配電、制冷、機柜、IT 設備等工程內容),規劃總建筑面積約 11.28 萬平方米。 11 前海信息樞紐大廈數據中心項目簽約 達實智能公告,近日,公司與前海投控就前海信息樞紐大廈數據中心機房項目有關事項協商一致,正式簽署了項目合同,將為該項目提供環境控制與能源管理整體解決方案,合同金額約 2.1 億元。 封頂 / 進程 1  懷來合盈數據中心項目封頂 圖片來源:懷來縣人民政府 11月7日,中建一局建設發展公司承建的河北張家口合盈數據(懷來)科技產業園項目(二期第三階段)主體結構全面封頂。合盈數據(懷來)科技產業園項目(二期第三階段)位于河北省張家口市懷來縣,總建筑面積約8.09萬平方米,建設內容包括數據中心、動力中心和消防水泵房等。作為余熱回收供熱供暖試點之一,項目聯合其它試點實現供熱供暖面積達20萬平方米,以“綠色供能+綠色用能”模式打造數據中心低碳轉型樣本工程。 2 朝亞大上海數據中心園區大樓落成 朝亞大上海數據中心園區設計圖-圖源朝亞官網 11月11日,朝亞大上海數據中心園區大樓在江蘇太倉正式落成,園區選址毗鄰上海,設計總容納10,000臺機柜,將于明年一季度投入使用。朝亞大上海數據中心園區距離上海浦東中央商務區約80公里,園區面積50畝,具備120MVA/60MVA的獨立雙路供電容量,通過獨立的專用變電站實現雙路獨立供電,足以在高可靠性供電條件下支持48MW的IT負載,并能夠實現與上海中央商務區的超高速網絡連接。 3  數字遼寧·聯通賦能算力中心項目主體  結構封頂 11月18日,中建鐵投集團承建的數字遼寧·聯通賦能算力中心項目順利完成主體結構封頂。項目總占地面積102畝,總建筑面積7.76萬平方米,總投資預計達到14億元。本期工程總建筑面積為26921平方米,包括社會治理數據分析中心1棟,建筑面積為17900平方米,安裝機柜2830架;運維樓1棟,建筑面積為4796平方米;配套樓(動力中心)1棟,建筑面積為1198平方米;變電站(不含主設備)1棟,建筑面積為2997平方米;門衛室2座,建筑面積各為15平方米;以及項目配套的地下水池及儲油罐、園區道路、綠化、圍墻、綜合管廊、光伏停車場等建設內容。 4  長江上游區域大數據中心項目 (二期)主體結構封頂 圖片來源于宜賓三江融媒 11月29日,長江上游區域大數據中心項目(二期)工程主體結構順利封頂。該項目二期工程項目總投資76000萬元,總建筑面積約8.6萬平方米,建設約1.1萬平方米的數據機房、約7.5萬平方米的大數據產業園辦公樓及配套設施,建成后可提供1250個機柜的服務能力及約5萬平方米的辦公面積。 5 鎮江移動丁卯數據中心四層機房 擴建工程封頂 11月28日下午,由鎮江建工集團柳偉項目部承接鎮江移動丁卯數據中心四層機房擴建工程順利封頂。項目建筑面積約5965平方米,施工造價2000萬元左右。 交付 / 投產 1  重慶科學城數據中心工程將投入試運行 位于璧山高新區的西部(重慶)科學城先進數據中心項目已完成主體施工,機電設備安裝完成100%,預計年內投入運行。該項目總投資不低于20億元,將建設安裝144個超高密度液冷機架和208個風冷機架,建成后可提供總計包含72.3萬個國產高性能X86處理器核心、1760塊國產高性能計算加速卡的9720個通用計算節點和1800個智能計算節點,建成后將承接國家“東數西算”工程,主要從事大數據研究。 2 海南海底數據中心用地成功出讓 11月上旬,海南海底數據中心項目(陵水黎族自治縣2022-18號宗地)用地在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成功掛牌出讓,由海鸚(海南)技術有限公司以8429萬元競得。該宗地地上土地使用權面積40.6畝(用途為旅館用地),出讓價為7447萬元;地下空間使用權面積30畝(用途為科研用地),出讓價為982萬元。據了解,海鸚(海南)技術有限公司為北京海蘭信數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資控股子公司。該宗地為陵水黎族自治縣首宗地下空間使用權的出讓,也是首宗地上土地使用權+地下空間使用權相結合的出讓。 3 川東大數據中心開園 11月15日,川東大數據中心開園儀式在達州舉行。川東大數據中心是中國電信達州分公司全面落實市委市政府和中國電信四川公司決策部署,強化統籌布局和資源保障,總投資10億元,占地60畝,歷時2年全面建成投產。是四川電信云錦天府“2+5+X”戰略布局的核心區域,是“東數西算”國家算力樞紐成渝天府集群重要節點。目前,一期規模800個機架,二期規劃3000個機架,具備數萬臺服務器的裝機能力,可為客戶業務的云部署與擴張提供重要支撐保障。 4  天水移動云計算數據中心通過竣工驗收 圖片來源于甘肅六建 11月下旬,甘肅天水移動云計算數據中心項目順利通過竣工驗收,該項目由甘肅六建承建。據悉,該項目是甘肅第二大數據中心,建筑面積14179.6平方米,有機房樓、輔助用房和地下車庫等3個單體。項目將分期規劃建設,需求征地面積20畝,一期建設規模10000平方米,機架規模1000個,投資規模預計3.5億元(其中土建及機電工程約1.3億元,網絡及服務器設備約2.2億元),建設資金由甘肅移動全額投資。 5  浙江云計算數據中心正式開服 11月30日,阿里、杭鋼聯合建設的浙江云計算數據中心正式開服,開始為電商、金融、物流、云計算和大數據及各類互聯網增值服務提供基礎設施平臺,為工業互聯網、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未來社區、智能環保等項目提供基礎算力保證。該數據中心位于杭州城北的杭鋼半山基地,由浙江兩家世界500強企業杭鋼集團與阿里巴巴集團聯合建設,總投資158億元,于2020年7月開工建設,是浙江省數字新基建重大標志性項目之一。數據中心按北區和南區分期建設推進,目前開服運營的是浙江云計算數據中心北區。據介紹,整個北區可運行10萬臺服務器,目前仍在逐步部署。 6 皖西南云計算中心安慶云谷正式啟用 11月25日,安慶云谷數據中心機房首個服務器正式上架。安慶云谷作為安慶市“十四五”規劃重點新基建項目,具備2000機架的裝機能力,出口總帶寬達2T,是皖西南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云計算中心。 | 文章來源:中國IDC圈 • END •  【專欄】精品在讀(點擊進入) 三年十起故障災難  數據中心如何預防應對? 觀察 | “兩低一快”,數據中心建設也能“搭積木” 節能減碳,PUE不是萬能的 【專欄】東數西算(點擊進入) 哪些行業需要東數西算? 國家算力網絡(貴陽)樞紐“超互聯”新市政創新首發 項目用地、水、電、金融全保障!慶陽出臺節點與集群建設保障方案 未來智庫: (報告出品方:中信建投) 1.1、通信板塊公司經營總體良好,電信運營商表現突出 通信板塊 2022 年前三季度經營表現總體較好。2022 年前三季度,A 股通信板塊(申萬通信成分股,下同) 合計實現營收 1.70 萬億元、歸母凈利潤 1506.55 億元,分別同比增長 9.81%、20.96%。如剔除影響較大個股(非 經常損益導致業績波動較大個股,ST 凱樂、中天科技、高鴻股份、超訊通信、海能達、ST 鵬博士),合計歸母 凈利潤 1477.85 億元,同比增長 14.27%。通信板塊超六成公司營收實現同比增長,七成公司盈利狀況改善。 2022Q1-Q3,通信板塊毛利率為 27.35%,同比下降 0.30pct。我們認為,隨著上游芯片供需改善,預計行業 毛利率存在改善空間;期間費用率 15.77%,同比下降 0.91pct,其中管理費用率同比下降 0.54pct,研發費用率 同比提升 0.44pct,銷售費用率同比下降 0.49pct,財務費用率同比下降 0.33pct;凈利率 9.39%,同比提升 0.84pct。 如果剔除影響較大的 6 家公司后,通信板塊 2022Q1-Q3 毛利率為 27.53%,同比下降 0.51pct;期間費用率為 15.82%, 同比下降 1.02pct,其中管理費用率同比下降 0.59pct,研發費用率同比提升 0.43pct,銷售費用率同比下降 0.56pct, 財務費用率同比下降 0.29pct;凈利率為 9.45%,同比提升 0.28pct。總體來看,表現平穩。 三大電信運營商營收均實現較快增長。2022Q1-Q3,三大電信運營商合計營收 1.35 萬億元(港股口徑,下 同),同比增長 10.3%。其中,中國移動實現營收 7235 億元,同比增長 11.5%,中國電信實現營收 3610 億元(A 股口徑為 3578 億元),同比增長 12.52%,中國聯通實現營收 2640 億元,同比增長 8.0%。 三大電信運營商盈利狀況持續改善,保持較快增速。2022Q1-Q3,三大運營商歸母凈利潤合計 1387 億元, 同比增長 12.4%。其中,中國移動 985 億元,同比增長 13%;中國電信 245 億元,同比增長 5.2%,剔除去年出 售天翼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和天翼融資租賃有限公司的一次性稅后收益約 14.16 億元后,同比增長 12%;中國聯 通 157 億元,同比增長 21.2%,公司營收與歸母凈利潤絕對值再創上市以來的同期最高水平。 5G 遷轉帶動 DOU 及移動用戶 ARPU 值提升。2022 年前三季度,中國移動手機上網 DOU 達到 13.5GB/月/ 戶,同比增長 9.76%,移動用戶 ARPU 達 50.7 元/月,同比增長 1.20%;中國電信手機上網 DOU 達 13.5GB/戶/ 月,同比增長 10.99%,移動用戶 ARPU 值為 45.5 元/月,同比增長 0.2%。 根據中信建投覆蓋公司數據庫,除電信運營商外,通信各子板塊中,2022Q1-Q3 營收同比增速前三位依次 是:智能卡(51.59 億元,同比增長 30.01%),物聯網(254.21 億元,同比增長 19.52%)、光器件/光模塊(302.53 億元,同比增長 17.25%)。2022Q1-Q3 營收同比增速后三位依次是:北斗(109.41 億元,同比下降 1.85%),IDC (186.88 億元,同比增長 0.71%),線纜(835.05 億元,同比增長 1.20%)。 2022Q1-Q3 歸母凈利潤表現突出的:智能卡(4.41億元,同比增長284.06%),線纜(50.11 億元,同比增 長 104.55%,一是光纖光纜漲價后利潤彈性顯現,二是由于中天科技2021 年高端通信計提大額減值),專網設 備(14.25 億元,同增長95.15%)。2022Q1-Q3 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速后三位依次是:物聯網(4.96 億元,同比下降56.38%)、通信增值服務(24.55 億元,同比下降 23.98%)、智能控制器(12.12億元,同比下降22.34%)。 1.2、通信行業指數表現較好,但機構持倉占比處于低位 今年通信行業指數持續震蕩,但表現相對較好。截至 12 月 9 日,通信(申萬)指數今年累計跌幅為 11.19%, 在申萬 29 個一級行業中列第 12 位,跑贏申萬計算機 11.91pct、跑贏申萬傳媒 14.62pct,跑贏申萬電子 22.00pct。 其中,今年以來通信(申萬)指數最低收盤點位出現在 4 月 26 日,較年初跌幅達到 26.67%。當時,通信(申 萬)指數 PE-TTM 為 25.93 倍,處于近 10 年 1.17%分位點。隨著數字經濟政策的不斷催化,運營商的估值重塑 逐步受到市場關注,以及通信行業內深度布局新能源業務的個股表現良好,通信行業指數表現較好。基于各公司 2022 年盈利的 Wind 一致預測來計算板塊估值,沒一致預期的,若 2021 年凈利潤為正則假設與 2021 年持平,否則假設與 2020 年持平(2020 年歸母凈利潤為正時)或與 2019 年持平(2020 年歸母凈利潤為負時)。 2022Q3,公募基金通信行業持倉市值 450.79 億元,占比 1.41%,與 2022Q2 的 1.39%基本持平。北向資金 持倉方面,截至 2022 年 12 月 9 日數據,2022Q3 北向資金通信行業持倉市值 193.65 億元,占比 0.90%,相較于 2022Q2 的 0.77%環比提升 0.13pt。整體來看,公募基金及北向資金的通信行業持倉占比均處于歷史低點。 2022Q3,通信行業公募基金持倉市值前十大依次為:中天科技、亨通光電、中國移動、億聯網絡、中興通訊、七一二、意華股份、華測導航、中瓷電子、中國電信,持倉市值占比通信行業公募基金持倉市值84.12%。中天科技、意華股份、中國移動、億聯網絡、鼎通科技、亨通光電、中瓷電子、華測導航、七一二公募基金持倉占其流通股超過10%,分別為16.45%、16.24%、15.86%、15.49%、13.62%、12.21%、11.89%、10.77%、10.77%。 回顧2022 年,國內科技行業發展受到諸多因素影響,疫情反復、國際地緣沖突、美聯儲加息、美國進一步施壓中國科技產業等,均對 A 股市場行情造成較大沖擊。展望 2023 年,隨著數字經濟發展,國家重視高水 平科技自立自強,大安全將成為重要發展主線,將為科技行業長期發展提供堅定的支撐。短期我們認為曙光初 現,從更長周期維度來看,我們建議適當降低對于短期擾動因素的關注,以史為鑒,面向未來,積極布局。 2.1、電信運營商與云廠商資本開支可能回落,但不悲觀 2020 年-2022 年為國內 5G 建設投入的高峰期,2023 年及之后可能進入下降區間。我們認為,未來 5G 網 絡將與 4G 網絡長期共存,4G 網絡將優先承載城市低密度地區或郊區的個人基礎流量,5G 將作為城市高密度地 區個人熱點流量的補充以及政企用戶行業專網的主要承載。在此思路之下,5G 網絡的覆蓋更為追求“有的放矢”, 疊加 5G 向 6G 的演進仍需要 6-7 年的時間,也就意味著電信運營商不會面臨“3G 到 5G 快速迭代、網絡加速建 設”的問題。所以,我們預計國內電信運營商的 Capex 在 2022 年基本達到高點,然后進入平穩期或下降期。 電信運營商共建共享節省資本開支。5G 建設由以往的三家運營商各建一張網變為四家運營商合建兩張網。 5G 之外,4G 網絡也加速共建共享。截至 2022 年 6 月底,中國電信與中國聯通已共建共享 87 萬 5G 基站,且共 建共享由 5G 拓展到 4G,雙方累計共享 4G 基站 87 萬站,節省資本開支超 2400 億元,運營開支 255 億元/年。 2022 年,三大電信運營商的資本開支小幅增長,結構從 5G 向云計算業務傾斜。2022 年,三大運營商 5G 資本開支已經在下降,雖然總體資本開支仍小幅增長,但增量主要來自云計算業務等。 2022 年國內 5G 新建基站數量超出預期。根據工信部數據,截至 10 月末國內 5G 基站總數達 225 萬個,比 上年末凈增 82.5 萬個。我們預計 2022 年國內 5G 新建基站數將超 90 萬個,超出年初預期,但可能將達到 5G 建設周期的頂峰,其中以 700M 和 900M 等低頻 5G 基站為主。2023 年起,新建基站數量或逐步下降。雖然 5G 建設高峰可能已過,電信運營商資本開支 2023 年起可能將日漸平穩甚至會下降,但這不一定代表行業景氣度一 定下行。一方面,電信運營商可能將進一步加大云計算相關的投資;另一方面,電信運營商的總投資可能下降, 但其中預計工程建設投資下降更明顯,設備投資在云計算加碼背景下,可能仍有增加,且毛利率仍可提升。 北美云廠商資本開支增速有所放緩,國內傳統云廠商資本開支持續低迷。2022Q3,北美四家云廠商的資本開支總計 393.12 億美元,同比增長 20.3%。其中,亞馬遜的資本開支為 164 億美元,Meta 的資本開支為 93.75 億美元,谷歌的資本開支為 72.76 億美元,微軟的資本開支為 62.83 億美元,分別同比增長 4%、117.4%、6.7%、 8.14%。2022Q3,國內云廠商騰訊和阿里的資本開支總計 133.34 億元,同比下降 32.5%,其中騰訊的資本開支 為 23.77 億元,同比下降 66.3%;阿里的資本開支為 109.57 億元,同比下降 13.7%。北美四家云廠商中,Meta 預計 2023 年資本開支的指引為 340-390 億美元,中值同比增長約 12.3%,其余三家均未給出 2023 年資本開支的 指引。 考慮到北美衰退預期及裁員潮,我們預計北美四家云廠商 2023 年資本開支的增速可能將趨于平穩,不排 除收縮可能,而國內傳統云廠商由于云計算業務增速明顯下降,其資本開支 2023 年預計仍將維持低位。 雖然 2023 年全球傳統云計算公司的資本開支難言樂觀,但我們認為未來可期。一是國內以電信運營商等為代表的國資云計算公司正在不斷加大投資;二是隨著國內數字經濟發展,算力與存儲需求仍將不斷增長,這 將拉動國內云計算需求回升,進而帶動投資增長;三是衰退后將迎來復蘇,北美云投資也有望再次回升。 2.2、以數字經濟為主線,關注產業數字化與國防信息化 二十大報告強調: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并明確“加 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堅決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國務院印發的《“十四 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強調發展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我們認為,數字經濟作為新發展主線,一方面將 推動科技產業做大做強,另一方面將強化科技與產業的深度融合,助力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1、數字經濟開啟我國科技行業發展的下半場,產業數字化需要重視。 通過復盤美股科技行業與兩輪科技股牛市的發展歷程,可以發現,在底層硬件技術突破、智能終端普及、 網絡設施完善后,有望帶來上層應用生態繁榮,相關公司的股價表現也遵循此投資邏輯。當下,中國經歷了大 規模的信息基礎設施投資,移動通信、光纖覆蓋已處于世界領先水平,云計算發展也取得了長足進步,因此當 下更應當關注數字經濟浪潮下應用側的投資機會。應用側既包括消費互聯網應用,也包括產業互聯網應用,我 們認為當下產業互聯網,尤其是產業數字化值得尤為關注。此外,關鍵技術的自立自強也是未來發展的重點。 2、復雜國際環境下,關注大安全背景下的國防信息化領域投資機會。 近年來地緣政治摩擦風險加劇,各國均加大對于國家安全戰略的重視程度,但更多是從國防軍事建設的角 度出發。與此不同的是,作為世界前兩大經濟體的中美兩國,對于國家安全的內涵界定則更為豐富,存在本質 上的區別。美國的國家安全戰略本質上是維護其“領導者”地位,我國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堅決 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歸根結底是為了自身發展、民族復興,實現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 3.1、數字經濟開啟我國科技行業發展下半場,產業數字化領域需要重視 3.1.1、從美國科技股牛市復盤看科技產業發展與投資規律 美股 30 年回顧:牛長熊短,科技引領。回顧美股市場過去 30 年的發展歷史,期間經歷了兩次科技股浪潮, 第一階段為 1995 年-2000 年,在半導體、系統軟件、ICT 設備等行業的帶動下標普 500 信息技術指數從 99 點(95 年 1 月 3 日)上漲至 988 點(00 年 3 月 27 日),累計漲幅達 898%,第二階段為 2009 年至 2021 年 12 月 27 日, 在云計算、綜合軟件等行業驅動下,標普 500 信息技術指數由 242 點上漲至 3107 點,累計漲幅達 1183%。總結 來看,科技發展的規律遵循“芯片突破->終端普及->軟件升級->網絡迭代->設備發展->應用爆發”。 3.1.1.1、美股第一輪科技股牛市(1995-2000年) 芯片側:CPU 商用。半導體是信息技術發展的基礎,微處理器的發展為 PC 時代的來臨奠定了基礎。英特爾 1971 年發布第一款微處理器 4004,設計者是泰德·霍夫。4004 包含 2000 多個晶體管,運行頻率為 108Hz, 這個單獨的芯片幾乎擁有與 1945 年問世的世界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 ENIAC 一樣的運算能力。次年,英特爾推 出微處理器 8008,8008 頻率為 200Khz,集成晶體管數量為 3500 個。1974 年,英特爾推出功能更強大的 8080 處理器,其性能超出 8008 10 倍,集成晶體管數量達 6000,運行頻率為 2MHz,每秒可執行 29 萬條指令。 終端側:以 PC 為代表的個人終端快速發展。1975 年,美國計算機愛好者愛德華·羅伯茨(E.Roberts)基 于英特爾 8080 設計了出了第一臺微型計算機 Altair 8800,從此拉開了個人電腦的序幕。而真正使個人 PC 商業 化的則是 IBM 公司,1981 年,IBM 公司推出個人 PC IBM 5150,其使用英特爾 8088 微處理器,微軟 MS-DOS 操 作系統,憑借這個產品,IBM 立刻獲得商業市場認可,《時代》雜志將其評為 1982 年的“年度機器”。IBM PC 對 整個行業產生了深遠影響。此外,IBM 還研發了文字處理和電子表格軟件,使個人電腦逐步應用到辦公領域。 軟件側:處理器性能的突破及個人 PC 的普及帶來系統軟件市場的繁榮,微軟等崛起。自 1971 年第一款處 理器 4004 誕生以來,微處理器性能以摩爾定律的規律快速迭代。1980 年后,IBM、蘋果、德州儀器等相繼發布 了多款 PC 產品,PC 市場迅速擴張。1980 年,全球 PC 市場規模約 72 萬臺/年,到 1983 年達到了 492 萬臺/年,而 1986 年則進一步上升到 900 萬臺/年,到 80 年代末,美國的中產階層家庭已基本普及了電腦。個人 PC 的普 及為系統軟件的爆發奠定了基礎,微軟從 1981-1990 年陸續推出了 MS-DOS1.0、Windows1.0-3.0。 進入 90 年代 后,伴隨著英特爾奔騰處理器芯片的推出(1993 年),1995 年微軟推出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 Win95 操作系統, 該系統優化了人機交互界面,實現“桌面”這一概念,同時引入各類程序圖標,IE、回收站以及“開始”菜單, 從而使人機交互界面更加友好。從英特爾與微軟的營收增速來看,亦呈現了芯片突破帶動軟件升級這一規律。 網絡側:克林頓政府提出“信息高速公路戰略”,加大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力度。1992 年,參議員、前任美 國副總統阿爾·戈爾提出美國信息高速公路法案。1993 年 9 月,克林頓美國政府宣布實施一項新的高科技計劃― “國家信息基礎設施”(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NII),計劃投資 4000 億美元,用 20 年時間,逐步 將電信光纜鋪設到所有家庭用戶,使所有的美國人方便地共享海量的信息資源(該項計劃約 2007 年完成)。 設備側:美國“信息高速公路戰略”同期網絡設備商龍頭思科公司收入從 3.4 億美元提升至 189 億美元。應用側:信息高速公路戰略提出后,美國互聯網普及率由 1992 年的 1.72%提升至 2002 年的 58%。 回顧美股第一輪科技股牛市,首先是 CPU 芯片的突破使得 PC 終端能夠商業化,PC 的普及又帶動了系統軟 件市場的爆發。PC 的發展推動了互聯網的需求,信息網絡基礎設施的建設帶動了網絡設備市場的繁榮。因此, 美股第一輪牛市中半導體、系統軟件、網絡設備是科技板塊中表現最優的三個板塊。從指數漲跌幅也得到印證, 我們以 1995 年 1 月 3 日為基數,計算 1995 年-2002 年間的各科技板塊的漲跌幅,可以發現上漲啟動順序:半導 體指數->系統軟件指數->通信設備指數->無線通信指數->超級綜合應用軟件指數;從相對漲幅來看:半導體指數 (最高相對漲幅達 1086%)->系統軟件指數(最高相對漲幅達 1041%)->通信設備指數(最高相對漲幅達 821%) ->無線通信指數(最高相對漲幅達 719%)->超級綜合應用軟件指數(最高相對漲幅為 283%)。 3.1.1.2、美股第二輪科技股牛市(2009年-2021年) 芯片側:從 CPU 到 GPU,從計算到 AI,英偉達一騎絕塵。CPU 和 GPU 在算力支撐上有明顯的區別,CPU 有復雜的邏輯控制和優化電路,而 GPU 有眾多結構相對簡單的計算單元和超長流水線。CPU 可以解一個方程組, GPU 則可以同時進行大量的加減乘除運算,這種區別使得 GPU 更適合人工智能相關產品對大規模并行計算的需 求。2000 年,CPU 仍是學界依賴的算力提供方,但由于 CPU 在架構上的局限,計算支持單元有限,算力釋放不 徹底,學者和工程師開始嘗試尋求通用計算(GPGPU)下的算力支持。 2006 年,英偉達在 GPGPU 框架下推出 Tesla 架構,并在第二年推出 CUDA 系列編程環境,借助 CUDA 可以大大降低用 GPU 做通用計算的難度,為后續AI 算力支撐打下基礎。2012 年,Alex Krizhevsky 借助英偉達的 GPU 成功訓練出了深度卷積神經網絡 AlexNet,優 秀的算力支撐讓眾多 AI 學者開始以 CUDA 為第一選擇,也進一步導致人工智能業界認可英偉達在 AI 的地位。隨 后與 IBM、Facebook、ARM 等公司展開合作,以深度學習、機器學習、訓練神經網絡等為方向,加快 AI 芯片開 發工作。截至目前,英偉達 GPU 是全球大規模 AI 商用芯片提供商之一。 終端側:從 PC 到手機,智能手機出貨量快速增長,手機端取代 PC 端成為人們上網的主要方式,蘋果公司 異軍突起。2010 年韓美日等國相繼宣布 4G 商用,同年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大增 74%(增速提高約 60pp),使 用手機上網的人也逐漸增加,根據 statcounter 分析全球數億網頁的接入方式占比,移動端接入占比從 2009 年的 1.09%增長至 2017 年的 54.09%,首次超過桌面端占比。手機逐漸成為人們主要的上網方式。 軟件側:云計算爆發,IT 上云大勢所趨。云計算采用虛擬化技術大幅提高服務器、存儲的利用率,具有彈 性配置、按需服務、價格低廉、運維簡單等優勢。在 2006 年 8 月 9 日,Google 首席執行官埃里克·施密特在搜 索引擎大會首次提出“云計算”(Cloud Computing)的概念。隨后亞馬遜 AWS 發布 3 款云計算產品 EC2 (彈性計 算機云)、S3(簡單存儲服務)、SQS(簡單隊列服務),將所有的 IT 基礎設施都分化成了最小的單元,開發者可以 自由選擇這些單元,拉開了云計算商用的序幕。2008 年,谷歌與微軟也相繼發布了自己的云計算產品 Google App Engine、Windows Azure Platform。此后,IBM、Oracle 相繼推出自己的云平臺,云計算開始興起。 網絡側:固定網絡走向移動通信,4G/5G 引領移動互聯網潮流。2010 年 12 月 5 日,美國 Verizon 正式推出 了 LTE 商用服務,成為美國第一家 4G 運營商。2018 年 12 月,美國 AT&T 宣布開啟 5G 網絡部署。 設備側:電信運營商與互聯網巨頭加大投資,設備商受益。以互聯網與云計算投資為例,北美互聯網及云 巨頭資本開支一路上揚,亞馬遜、微軟、谷歌、臉書(META)四家云廠商的資本開支從 2013 年的 178.5 億美元 增長至 2021 年的 1274.76 億美元,復合增速達 27.9%,這也帶動了服務器(約占總投資 33%)、存儲(約占總投 資 6%)、網絡與安全(交換機、光模塊、路由器、光纖、連接器、防火墻等,約占總投資 9%)產業鏈的繁榮。 應用端:電子商務與移動互聯網繁榮發展,IT 上云比例不斷提升。以 IT 上云為例,企業上云意愿逐步提高, 云計算市場規模持續較快增長。根據 Gartner 數據,2021 年以 laaS、PaaS、SaaS 為代表的全球公有云市場規模 達 3307 億美元,增速 32.5%,預計 2022 年全球公有云市場規模將增至 4052 億美元,同比增長 22.5%。應用端:電子商務與移動互聯網繁榮發展,IT 上云比例不斷提升。以 IT 上云為例,企業上云意愿逐步提高, 云計算市場規模持續較快增長。根據 Gartner 數據,2021 年以 laaS、PaaS、SaaS 為代表的全球公有云市場規模 達 3307 億美元,增速 32.5%,預計 2022 年全球公有云市場規模將增至 4052 億美元,同比增長 22.5%。 美股第二輪科技股牛市,信息基礎設施建設逐步完善,互聯網普及,4G 商用,智能手機加速滲透,給移 動互聯網應用爆發奠定了基礎,應用爆發又帶來硬件升級迭代的需求(如人工智能場景要求硬件從 CPU 向 GPU 切換)。在第一輪牛市中表現較差的商業軟件板塊,在第二輪牛市中強勢上漲,主要受益于電腦及網絡在辦公中 的普及,企業紛紛開啟信息化轉型。此外,互聯網巨頭對云基礎設施的投資使整個產業鏈受益。 我們以 2009 年 1 月 2 日為基數,計算 2009 年至今(截至 2022 年 12 月 8 日)各科技板塊的漲跌幅,可以發現上漲啟動順序: 納斯達克互聯網指數->半導體指數->綜合應用軟件指數->系統軟件指數->通信設備指數;從相對漲幅來看:納斯 達克互聯網指數(最高相對漲幅達 1832%)->綜合應用軟件指數(最高相對漲幅達 1376%)->系統軟件指數(最 高相對漲幅 1262%)->半導體指數(最高相對漲幅達 1148%)->通信設備指數(最高相對漲幅達 312%)。 3.1.2、重視應用領域,關注數字經濟浪潮下的產業數字化投資機會 3.1.2.1、中國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完善,為數字經濟發展奠定基礎 中國秉承網絡基礎設施建設適度超前原則,為數字經濟打牢基礎。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1-2020 年, 中國在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上的固定資產投資從2161億元增長至約9367億元,復合增速約15.8%。 信息基礎設施的投入也帶來了國內移動通信、寬帶連接、云計算、物聯網等產業的繁榮。 移動網絡:我國已經建成全球最大的 5G 網絡。1G-4G 技術主要由歐美國家主導,我國移動網絡建設慢于歐 美主流國家。5G 時代,我國實現了趕超。2019 年 6 月,工信部正式發放 5G 商用牌照,中國移動通信業進入 5G 時代,到 2019 年底,我國 5G 基站數就超過了 13 萬個,2020 年底達到 71.8 萬個,2021 年底進一步攀升到 142.5 萬個。截至 2022 年 10 月末,我國 5G 基站總數達 225 萬個,占全球 60%以上。5G 網絡覆蓋全國所有地市、縣 城城區和 87%的鄉鎮鎮區,5G 用戶數達 4.55 億,占全球 70%以上。 云計算雖與美國仍有差距,但近年來快速增長。2009 年阿里云成立,成為國內最早布局云計算的企業,2010 年華為正式公布云計算戰略,同年騰訊在內部立項研究云計算,2012 年中國電信正式發布天翼云計算戰略、品 牌及解決方案。2016 年起,巨頭持續加大云計算投入,以阿里巴巴為例,其 2016 年資本開支突破 100 億元, 2017 年達 230 億元,2018 年達 443 億元,連續三年高速增長。 中國的云計算市場也迎來快速發展,2021 年全 球公有云市場規模 3307 億美元,同比增長 32.5%,國內公有云達 2181 億元,同比增長 70.8%,增速顯著高于全 球。對標中國和美國的龍頭云廠商,2021 年阿里云收入為 724 億元,同期 AWS 收入為 622 億美元,阿里云收 入僅為 AWS 的約五分之一;從市場份額來看,2021 年 AWS 全球云計算 IaaS 市場份額為 38.92%,阿里云僅為 9.55%,阿里云市場份額僅為 AWS 的約四分之一。美國和中國為全球 IT 和互聯網的兩極,中國云計算起步雖晚 于美國,但發展更快,且具備和美國相當體量的 IT 和互聯網環境,中國有望成為全球云計算發展的第二極。 3.1.2.2、數字經濟涉及范圍廣,建議圍繞政策定義中的四個方向尋找投資機會 當前廣泛認可的數字經濟定義源自 2016 年 9 月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杭州峰會通過的《二十國集團數字經濟發 展與合作倡議》,即數字經濟是指以使用數字化的知識和信息作為關鍵生產要素、以現代信息網絡作為重要載體、 以信息通信技術的有效使用作為效率提升和經濟結構優化的重要推動力的一系列經濟活動。中國信通院最開始 提出數字經濟應劃分為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兩部分。數字產業化是數字經濟的基礎部分,也即信息通信產 業,包括電子信息制造業、電信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互聯網行業等四個子行業;產業數字化是數字經 濟的融合部分,是傳統產業應用數字技術所帶來的生產數量和效率提升,其新增產出構成數字經濟的重要組成 部分。之后,中國信通院在“兩化”基礎上增加了數據價值化和數字化治理,形成了數字經濟的 “四化框架”。 數字經濟范圍廣泛,建議圍繞政策重點著力點尋找投資方向。數字經濟包括數據價值化、數字產業化、產 業數字化與數字化治理。數據價值化是數字經濟發展的基礎,數字產業化與產業數字化是數字經濟發展的核心, 數字化治理是數字經濟發展的保障。發改委《關于數字經濟發展情況的報告》 提出加快深化產業數字化轉型,釋放數字對經濟發展的放大、疊加、倍增作用;構建數據產權、流通交易、收 益分配、安全治理制度規則,統籌推進全國數據要素市場體系;推動網絡安全產業高質量發展等要求。 3.1.3、工業互聯網:5G全連接工廠與電力物聯網發展提速,助力實現新型工業化 二十大報告強調: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進新型工業化,加 快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交通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國務院印發的《“十四五”數字經濟 發展規劃》明確 2025 年我國工業互聯網平臺應用普及率要達到 45%,較 2020 年提升 30.3pp。工業互聯網平臺 應用普及率是一項綜合指標,包括設備上云、業務上云、工業 APP 應用與創新、邊云協同、大數據挖掘應用。 工業互聯網是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工業系統全方位深度融合所形成的新型業態與應用模式,是工業智能化發 展的關鍵綜合信息基礎設施。工業互聯網已經成為經濟穩增長的重要支撐。根據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統計數 據顯示,2021 年我國工業互聯網產業增加值規模達到 4.1 萬億元,同比增長 14.53%,2017 年至 2021 年復合增 速為 11.73%。同時,工業互聯網產業增加值規模占 GDP 的比重逐年增長,2021 年達到 3.58%,預計 2022 年工 業互聯網產業增加值規模將達到 4.45 萬億元,同比增長 8.67%,占 GDP 比重將上升至 3.64%。 根據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發布的《工業互聯網標準體系 3.0》,工業互聯網標準體系包括基礎共性、網絡、 邊緣計算、平臺、安全、應用等六大部分。其中,網絡是基礎,平臺是中樞,安全是保障,邊緣計算是重要支 撐,應用需要面對行業的具體需求。根據工業互聯網落地應用的具體形式,我們認為工業互聯網產業鏈可以分 為三層,分別是設備層、網絡層、云層。其中,設備層主要包含各類數據采集終端(傳感器、監控設備)、機床、 工業機器人、控制系統等智能工業設備;網絡層提供數據接入服務(有線接入/無線接入);云層則包含云基礎 設施(IaaS)、工業互聯網平臺(PaaS)、工業應用(SaaS)。此外,工業安全是工業互聯網健康發展的保障,涉 及設備安全、網絡安全、平臺安全、應用安全和數據安全等 5 個方面,貫穿工業互聯網產業鏈所有環節。 工業互聯網產業鏈涉及范圍較廣,設備層環節主要面向對現有工業生產設備的升級改造,網絡層是實現數 據采集傳輸的關鍵環節,也是工業互聯網應用落地的先導環節,云層中的 IaaS、PaaS 和 SaaS 處于不同行業發 展階段,IaaS 層已經較為成熟,PaaS 層處于行業發展的起步階段,SaaS 層中的傳統工業軟件具有較大國產替代 空間,而工業軟件的云化過程仍處于早期,當前可以重點關注智能化單點應用。 網絡是工業互聯網的基礎。工業互聯網網絡連接,涉及了工廠內外的多要素、多主體間的不同技術領域, 影響范圍大,可選技術多。從工業互聯網連接框架來看,包括工廠內網絡和工廠外網絡。工廠內網絡用于連接 工廠內的各種要素,包括人員、機器、材料、環境等,通過工廠內網絡,與企業數據中心及應用服務器互聯, 支撐工廠內的業務應用;工廠外網絡用于連接智能工廠、分支機構、上下游協作企業、工業云數據中心、智能 產品與用戶等主體。工業互聯網根據接入方式的不同可分為有線與無線,有線占主導,無線作為補充。有線通 信技術方面,主要有單對雙絞線以太網、工業 PON、TSN、DetNet 等,產品涉及工控交換機、工業網關等。目 前工業無線網絡,主要用于工廠內部信息化、設備信息采集及部分非實時控制等目的,采用 Wi-Fi、ZigBee、 WirelessHART、4G/5G 等技術,產品涉及通信模組等。目前產業界在探討打造 5G 全連接工廠。 5G 全連接工廠是充分利用以 5G 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新建或改造產線、車間、工廠等生產現場形成的工業互聯網先進工廠,目的在于利用 5G 技術打通 IT 和 OT,幫助企業解決數字化轉型過程中的難點、痛點和 堵點,實現提質、降本、增效、綠色、安全發展。根據工信部發布的《5G 全連接工廠建設指南》,5G 全連接工 廠具備生產單元廣泛連接、信息(IT)運營(OT)深度融合、數據要素充分利用、創新應用高效賦能四大特征。 根據《5G 全連接工廠建設白皮書》,5G 全連接工廠的建設包括四個方面:一是基礎設施建設,主要包含 5G 網絡建設、工業網絡互通、邊緣計算部署、業務系統建設等;二是廠區現場升級,主要包含現場裝備網絡化改 造、IT-OT 應用融合化部署、生產服務智能化升級等;三是關鍵環節應用,主要包含研發設計應用、生產運行應 用、檢測監測應用、倉儲物流應用、運營管理應用等;四是網絡安全防護,主要包含安全防護能力升級、安全 管理水平提升。5G 網絡在工廠內主要有虛擬專網、混合專網、獨立專網等三種建設部署方式。 虛擬專網是基于電信運營商的 5G 公網,利用切片技術,為企業提供網絡質量定制化、與其它用戶業務邏 輯隔離的專用通道服務。該網絡部署方式成本較低,但用戶信息和數據流量的安全性取決于網絡切片能力,低 時延保障取決于邊緣云的部署位置,適用于對沒有物理專用要求、成本較為敏感的用戶。混合專網是將原有在 電信運營商 5G 核心網側的用戶面功能(UPF)和多接入邊緣計算(MEC)等功能下沉至企業內,供企業專用。 該網絡部署方式因建設成本適中,可滿足業務數據不出企業的要求,是當前較為廣泛采用的 5G網絡部署方式。獨立專網是企業自建一張物理專用的5G網絡,包括接入網、承載網、核心網等5G網絡端到端基礎設施,與公網隔離,只承載企業業務的專用網絡。該網絡部署方式可以保障數據不出企業、企業對網絡有更多的自主管理能力等,但建設成本高、頻譜利用率低、產業鏈成熟度低,建議僅對安全隔離性、網絡性能有極高需求的特殊條件用戶探索適用。獨立5G專網可使用專有頻段建設,也可使用電信運營商現有頻段建設,只是專站專用。 工業網絡互通則需要 5G 網絡與工廠現有網絡及工業設備進行互聯互通,接入與互聯的方式主要有三種, 包含通過 5G 工業網關接入、通過 5G CPE 接入、5G 設備直接連接。5G 工業網關接入方式:不做任何改變,只 是在網關處由原有的工業網關更改為 5G 工業網關,從而接入 5G 網絡,該模式適用于在工廠邊緣側對于數據有 匯聚、處理需求,作為邊緣網關的應用場景。5G CPE 接入方式:將原有網絡接入到 5G CPE 中,從而接入 5G 網 絡,適用于移動、旋轉類設備。5G 設備直接連接:工業設備內置 5G 工業通信模組。 3.2、電信運營商:數字經濟典型參與者,經營持續向好,價值有望重估 3.2.1、電信運營商經營持續向好,移動用戶ARPU值企穩回升 2019 年來隨著提速降費政策放松、競爭理性,運營商經營明顯改善。在資費降幅收窄,DOU 保持增長背 景下,移動用戶 ARPU 值企穩提升。2022 年 10 月,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 5G 套餐用戶數分別為 5.72 億戶、2.57 億戶、2.05 億戶,滲透率約為 58.72%、65.08%、59%。5G 用戶 DOU、ARPU 值高于整體移動用戶 水平。如中國移動2022H1 5G用戶ARPU值為85元,DOU 21.5GB,而全部移動用戶ARPU為52.3元,DOU 13.5GB。 因此隨著用戶向 5G 遷轉,對 ARPU 值拉動仍將持續,我們預計運營商未來 2-3 年移動 ARPU 值仍或持續提升。 3.2.2、電信運營商深度參與數字經濟“四化”建設,或扭轉被管道化局面 如果說電信運營商在消費互聯網時代,主要基于賣數據流量盈利,基本被管道化,那么到了產業互聯網時 代,電信運營商基于獨有優勢,有望抓住產業數字化的潮流,避免被管道化,進而實現逆襲。 在 3G/4G 時代,電信運營商承擔了網絡基建的重任,但流量爆發紅利被以互聯網為代表的 OTT 廠商拿走, 運營商陷入“流量爆增但利潤不增”的尷尬境地。我們認為,5G 時代,電信運營商有望憑借云網融合、客戶關 系良好、渠道覆蓋完善、安全可信、資金實力雄厚等優勢,拓寬生態體系、擴大業務范圍,通過向政企客戶提 供多樣化、定制化、全面化的數字化轉型綜合解決方案來增加收入、提升盈利能力。 運營商 B 端業務的發展尚處初期階段,商業模式仍在探索,目前來看電信運營商的商業模式主要有三種。 一是管道模式,即基于自己的“網絡管道”能力,提供差異化的網絡連接服務。不同行業對于網絡的時延、 覆蓋要求不同,如無人駕駛要求網絡時延低于 10ms、無人機測繪等要求網絡覆蓋在數公里高空。面對客戶的不 同需求,三大運營商均可提供 5G 專網服務。 我們根據電信運營商參與程度的不同將其分為四種模式:一是用戶 全部自建(包含基站與核心網),僅向運營商租用頻譜資源,這種模式下建設方既可以是運營商也可以是設備商 等其它第三方;二是用戶向運營商租用基站,自建核心網;三是運營商提供基站與核心網中的控制面功能,將 用戶面下沉至客戶側;四是采用虛擬專網的形式,即公網專用,基于網絡切片技術,根據不同業務應用對用戶 數、QoS、帶寬的要求,將物理網絡切成多張相互獨立的邏輯網絡,為企業端提供虛擬專網服務。5G 專網在收 費模式上也更加靈活,從現在的探索案例來看,運營商有推出 BAF 多量綱商業模式(“基礎網絡(Basic)+增值 功能(Advanced)+個性化服務組合(Flexible)”),以支持針對行業客戶需求的靈活定制。 二是集成模式,即成為綜合業務提供商,為政企客戶提供完整解方案。除了網絡連接服務外,電信運營商 還可以向政企客戶提供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全套服務,相當于承接項目總包。例如,對于某些垂直行業, 如制造業,當前的制造業企業面臨著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轉型的挑戰,電信運營商可以依靠服務提供商的 優勢以及強大的 IT 能力,為工業企業提供包括工廠內外連接和數字中臺在內的整套解決方案。 三是業務與平臺運營模式,即打造業務平臺,提供業務運營等服務。在提供軟硬件集成服務的同時,電信 運營商還可以基于自身云平臺能力提供運營服務,例如電信運營商在智慧城市、智慧社區等項目中不僅可以充當項目的建設方,還可以是項目后期的運營方。 在“管道模式”下,運營商收費主要是基于所提供的網絡服務,依靠網絡切片等技術,運營商的收費模式 更加靈活,可根據所提供網絡性能的不同收取不同的費用;在“集成模式”下,運營商不僅提供網絡服務,還 可為客戶提供包括勘測、咨詢、設計、軟硬件采購開發等在內的端到端服務;在“業務與平臺運營模式”下, 運營商在提供集成服務的基礎上,還能參與到客戶后期的運營,收入來源也不只是網絡費用與集成施工費,還 可包括增值服務費。以電力行業為例,可按降本增效的收益進行分成,如智慧路燈監控業務按節電收益分成。 電信運營商在數據價值化與數字化治理也有望發揮重要作用。運營商本身具備豐富的數據資源,三大運營 商移動用戶超 16 億戶、家庭用戶超 5 億戶,以及還有大量的政企客戶,這些客戶將產生大量的數據,經過確權、 標記、脫敏后有望進入數據要素市場交易,中國聯通 2022 年大數據收入有望達到 40 億元。此外,電信運營商 加碼安全業務投入,可能在數字化治理領域發揮重要作用。例如,中國移動控股安全類公司,中國電信打造云 堤安全平臺,中國聯通明確將“大安全”作為主責主業,勇當“網絡安全現代產業鏈鏈長”。 3.2.3、電信運營商政企業務快速發展,云計算業務異軍突起 2022H1,中國移動實現政企市場收入 911 億元,同比增長 24.6%;中國電信實現產業數字化收入 589 億元, 同比增長 19%;中國聯通實現產業互聯網收入 369 億元,同比增長 31.8%。。云計算方面,2022H1 三大運營商 云業務均實現翻番增長,中國移動移動云收入 234 億元,同比增長 103.6%;中國電信天翼云收入 281 億元,同 比增長 100.8%;中國聯通聯通云實現收入 187 億元,同比增長 143.2%。 中國云計算市場格局正發生顯著變化。阿里云作為國內公有云份額第一的廠商,云計算收入增速明顯下降。 2021 年,阿里云(自然年,非財年,下同)收入為 723.58 億元,同比增長 29.7%,2022 年前三季度收入為 574.13 億元,同比增長 8.7%,特別是 2022Q3 阿里云收入增速進一步降至 3.75%,而 2020 年及之前可以超過 50%。形 成顯著對比的是:雖然阿里云降速,但 2021 年中國公有云市場同比增長近 71%,IDC 報告顯示 2022 年上半年 中國公有云市場規模同比增長 34.7%。因此,中國公有云市場競爭格局正在發生變化,如電信運營商 2022 年云 計算收入增速均有望超 100%。根據中國信通院數據,2021 年天翼云、移動云分別位列中國公有云市場第 2、5 位,市場份額為 14%、8.4%,同比提升 0.7pct、1.2pct,我們預計 2022 年運營商云計算市場份額將進一步提升。 我們認為,市場對于電信運營商的云計算業務仍認知不足。第一、市場認為電信運營商的云業務可能包含 了 IDC、專線收入,或者包含不少轉售、集成業務。對此,我們認為,電信運營商云計算業務不包含 IDC、專 線業務收入,三項業務是分別統計的;此外,作為多云接入的一部分,確實會有一些轉售,但占比預計較低, 而集成類業務,運營商有單獨項目統計,我們認為只有與私有云強相關的一些集成類業務可能才統計入云計算。 第三方咨詢機構 IDC 在統計市場份額時,會對各個云廠商公布的云計算收入進行客觀分析,剔除掉一些集成、 轉售業務收入,從IDC2021年公布的公有云IaaS+PaaS市場份額來看,2021H1、2021H2阿里云占比分別為37.9%、36.7%;天翼云占比分別為 8.3%、8.9%,即阿里云與天翼云市場份額占比約為4:1。從兩家公司披露的財報數據來看,2021 年阿里云收入 724 億元,中國電信行業云收入為213億元,收入比約為 3.4:1,可以看出電信運營商 對外披露的云計算業務的收入口徑還是可以與第三方云計算公司對標的。我們預計,2022 年天翼云、移動云、 聯通云收入將分別達到 580、492、326 億元,同比增速約 107.9%、103.3%、100%,特別是天翼云,預計明年 將躋身國內云計算 TOP2,還有望沖市場第一。 (本文僅供參考,不代表我們的任何投資建議。如需使用相關信息,請參閱報告原文。) 詳見報告原文。 精選報告來源:【未來智庫】 每日經濟新聞: 每經AI快訊,超訊通信(SH 603322,收盤價:16.56元)12月23日晚間發布公告稱,公司于2022年12月23日獲悉控股股東梁建華先生所持有公司的部分股份進行了質押及解除質押,此次質押1000萬股,解除質押1000萬股。 2022年1至6月份,超訊通信的營業收入構成為:通信技術服務業占比86.93%,物聯網綜合服務業占比16.0%,分部間抵銷占比-2.97%。 超訊通信的董事長是梁建華,男,53歲,學歷背景為本科;總經理是張俊,男,46歲,學歷背景為本科。 截至發稿,超訊通信市值為26億元。 道達號(daoda1997)“個股趨勢”提醒:1. 近30日內無機構對超訊通信進行調研。更多個股趨勢信息,請搜索微信公眾號“道達號”,回復“查詢”,領取免費查詢權限! 每經頭條(nbdtoutiao)——馬化騰:它是騰訊“全場的希望”,各個平臺和企業都不得不重視這一塊 (記者 賈運可)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每日經濟新聞 超訊通信(SH603322): 超訊通信:第四屆董事會第二十二次會議決議公告 網頁鏈接 超訊通信(SH603322): 超訊通信:2022年第五次臨時股東大會法律意見書 網頁鏈接 超訊通信(SH603322): 超訊通信:2022年第五次臨時股東大會會議決議公告 網頁鏈接
站長聲明:以上關於【通信服務板塊走低貴陽國脈跌超5%-親子健康知識心得】的內容是由各互聯網用戶貢獻並自行上傳的,我們新聞網站並不擁有所有權的故也不會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您發現具有涉嫌版權及其它版權的內容,歡迎發送至:1@qq.com 進行相關的舉報,本站人員會在2~3個工作日內親自聯繫您,一經查實我們將立刻刪除相關的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