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寶安(000009.sz):產後護理心得

時間:2023-11-09 14:44:08 作者:產後護理心得 熱度:產後護理心得
產後護理心得描述::JackYao007: 中國寶安(SZ000009) 每天快收盤買了,然后第二天開盤賣了,你就贏了,因為這貨只會高開低走 中國寶安(SZ000009): 同花順(300033)數據顯示,2023年1月12日,中國寶安(000009)獲外資買入236.78萬股,占流通盤0.09%。截至目前,陸股通持有中國寶安5988.65萬股,占流通股2.35%,累計持股成本0.49元,持股盈利2321.65%。 中國寶安最近5個交易日下跌2... 網頁鏈接 來老張家吃肉: 中國寶安目前是一個比較糾結的狀態,昨日股價收出了一根窄幅震蕩的小陰線。主要產生這種走勢是上有壓力,下有支撐。上方的壓力來自于5日、10日均線的壓制,而下方的支撐是在11.88點一線。所以目前因為這個壓力和支撐,導致股價在這一線進行選方向的動作。 基本面消息:中國寶安(000009.SZ)近日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公司董事局換屆有關各方仍在商議之中。如有需披露的信息,公司將依規履行信息披露義務。接下來公司的換屆產生的一系列的事情我們要重點的關注。 建議:中國寶安目前的走勢越走越弱,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目前該票的成交量持續的一個縮量導致的。接下來對于該票的一個核心關注點就是看11.88點一線的支撐是否有效,正好昨日的股價再次觸及這一線。所以今日就看能否直接出現放量陽性,企穩在這一線上方,若是能夠企穩后才會出現機會。 中國寶安(SZ000009) 來老張家吃肉: 中國寶安目前下方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支撐位就在11.88點一線的位置,我們可以看到該票分別在12月21日和1月3日都在11.88點一線出現了成功的支撐,并且反彈。而昨日股價再度下跌,行情再次接近這一線,所以我才說這一線非常重要,因為這一線能否支撐決定了股價接下來會不會繼續下跌。 基本面消息:中國寶安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馬應龍業務范圍包括醫藥工業、醫藥商業和醫療服務等,為肛腸治痔領域優勢品牌;大佛藥業專業從事耳鼻喉和呼吸系統領域藥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馬應龍及大佛藥業主要經營產品情況請參閱其官方網站的產品介紹。 建議:除了下方的支撐位之外,我們還可以看到目前的中國寶安股價是被5日、10日均線壓制的,并且成交量也是持續的一個縮量的狀態,所以股價想在下方支撐位實現反轉確實是比較困難的,但是想要進場必須要支撐住。操作上,短線機會不大,先關注支撐的有效性。 中國寶安(SZ000009) 韭菜煮面: 股票信息: 代碼:SZ000009 名稱:中國寶安 發行價:1 發行時間:1991年06月25日 總市值:306.9億 流通占比:98.92% 細分行業:電池;所屬行業:電力設備 累計質押比例:— 機構持股占流通股比例[20220930]:41.53% 商譽[20220930]:4.71億 所屬地域:廣東省 概念板塊:高鐵,一帶一路,PPP概念,標普道瓊斯A股,工業4.0,軌道交通,國企改革,機器人概念,融資融券,深股通,騰訊概念,新基建,央企國企改革,云計算 筆記:剛看到這個名字一愣,我還以為看錯了,但是沒錯,就叫中國寶安,但是他不是一家寶安公司,是一家新能源配套和醫藥公司。 公司曾用名深寶安A->ST深寶安->深寶安A->S深寶安A,基本是上市最早一批,名字相對比較穩定的公司,翻看公司歷史,也是前幾家公司里,一直比較穩定的,不怎么借用資金炒作、借殼上市的、持續經營的公司,堪稱深市活化石。2007年,中國寶安集團頒發了公司綱領性文件――《寶安憲章》,在憲章中明確提出了“建設一個以高新技術、房地產、生物醫藥業為主的投資控股集團”的戰略目標。看起來比較可笑,公司居然出憲章。但是到目前為止,這三塊業務仍然是中國寶安的主要的三塊業務。翻看公司歷史,發展的二十多年里,不斷的發送并購、收購、孵化等,參控股公司已高達209家,其中204家并表,控制不少上市公司,其中包括貝特瑞、國際精密、大地和、永力科技、馬應龍等。董事長陳政立,也是集團創始人之一。 中國寶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原名為寶安縣聯合投資公司。 1983年7月8日,深圳市寶安縣聯合投資公司發行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第一張股票——深寶安。深寶安的發行,不僅催生了改革開放后中國內地第一個股份制企業,更開創了國有企業股份制改革的先河。這個寶安縣聯合投資公司,也是改革開放階段歷史的產物。82年深圳經濟特區建立時撤銷的寶安縣建制,恢復為原來的寶安縣城,但是原來的家底都給了深圳,新的寶安縣不得不重新尋址重建,這種情況下,時任寶安縣縣長的李廣鎮從一衣帶水的香港得到啟示,促使縣政府成立寶安縣聯合投資公司,把當時在縣政府辦公室當副主任的曾漢雄調來執掌公司,發行股票,把農民手上的閑散資金聚集起來,解決當時資金緊缺的問題。可以想象,在那個年代向農民發行股票,農民肯定是不敢買的。82年10月,胡耀邦同志到深圳視察的時候指出,群眾集資辦企業未必不是一條光明之路,它可以把消費資金化為生產資金。這也讓當時的縣政府更是下定了決心。直到83年,由財政撥款200萬元投入公司,占企業股權20%,其余800萬元則向社會集資。并且刊登公告,歡迎集體或個人、華僑港澳同胞入股,每股人民幣10元。并且提出實行入股自愿、退股自由、保本付息、盈利分紅的先進理念。不得不說深圳與生俱來就有某種發財致富的基因,在宣傳推動和靈活的拋橄欖枝的情況下,公司首期集資1300萬元,遠遠超出預期。在當時老百姓在討論“姓資”還是“姓社”的時候,深寶安在年底就給股東帶來了20%的分紅,第一波入股的嘗到了甜頭,觀望的人紛紛加入,才有了那張著名的照片,也讓很多其他的地方或者企業,開始效仿現在看來漏洞百出甚至不合法的集資發展模式。但是改革往往是在創新和混亂中產生,在發展中趨于合理。 剛開始的深寶安,還是以貿易為主。 1984年8月,陳政立、單啟美、袁瓊生等人開始籌備寶安賓館。現任董事長陳政立也是初次在寶安中獨立擔任一塊業務,1985年1月,陳政立任寶安賓館經理,同年3月,這個賓館里,召開了第一屆董事會,鄧彥彰任董事長、曾漢雄任總經理。1985年后,國家銀根緊縮,貿易的效益受到了很大影響,于是公司提出“以工為主,工貿齊飛”。 1990年,曾漢雄該任黨委書記,變相退出一線,陳政立由副轉正,開啟了圈地和參股之路。 1991年6月25日,寶安集團流通股票在深交所掛牌交易,股票簡稱:深寶安A(2008年5月16日,變更為中國寶安)。當時其股票發行量共2.25億元,占深交所當時上市公司股票總量的43%,是深交所當時最大的上市公司。 93年9月,中國寶安從二級市場大量購進延中實業(現名方正科技)的股票,成為延中實業的第一大股東。但是其并沒有遵守5%的舉牌制度進行公告,而是控制其下公司偷偷買入,直到持股比例達到15.98%后才公告,引起了延中實業極大反感,聘任了施羅德集團的投資公司作為顧問,但是仍然敗下陣來,證監會僅以100萬元罰款為了解,宣布入股有效,像極了以后的寶萬之爭,唯一的區別是結局不同。現在看來,陳政立才是野蠻人的祖師爺。不管怎么說,“寶延風波”成了我國證券市場的第一個收購案例,為后來中國產權市場活躍的兼并與重組打響了頭炮,收購概念股由此產生,形成了至今仍能使證券二級市場風起云涌、熱血沸騰的投資題材。這也是第一個中國資本市場經典的投資案例,至今仍是內地高等院校金融財經和法律類學科的經典教學案例。 1995年,通過國有股股權協議轉讓,寶安集團控股馬應龍,馬應龍眼藥創自明朝萬歷年間,創始人為馬金堂,繼承者為馬應龍,建國后馬應龍藥店成為國企--武漢第三制藥廠。控股馬應龍,也使得集團通過資本運作,進入制藥領域,當時寶安集團已經橫跨貿易、酒店、地產、制藥幾大領域,在那個年代可謂超前。 1999年4月9日深寶安股票因虧損被ST處理,2000年4月14日摘帽。 2003年3月,寶安集團成立二十年之際,掌門人陳政立當選第10屆全國政協常委,可謂雙喜臨門。次年,控股的馬應龍在上交所敲鐘,也是寶安集團經過多年孵化出來的大寶貝,從此以后寶安集團開始了下蛋模式。06年控股貝特瑞,也在2020年成功上市。2008年7月,開始在二級市場收購深鴻基股票,到09年6月成為第一大股東,正式控股深鴻基。2010年2月25日,中國寶安以1200余萬價格購入寧波拜特52..6%股權,購入貝特瑞62.30股權等,使得其進入了新能源領域。 2007年左右因股改更名為S深寶安A。這是深寶安歷史中的又一大轉折。 2007年12月18日,深寶安公告稱,已經收到國務院國資委批復,同意大股東所持公司股份性質變更為非國有股,同意將富安公司所持深寶安股份性質變更為非國有股。 2008年03月17日,深寶安(000009)股改方案最終獲得股東批準。 ————————————————分割線 太困了,馬克一下,明天繼續寫股改這一部分 只看股價圖形,雖然前十多年一直橫盤,但是近十年股價走勢還是很漂亮。差不多從06年-07年開始發力,然后底部逐步抬升,股價波動也越來越大。大概06年初,就有媒體報道其隱蔽資產高達15億,原因是持有的地產、物業等持續上漲。這時候,基本上對應著股改的前夕。 (也是太困了,股價對應的歷史情況,后續再更) 官網的公司簡介: 官網公布的公司架構: 從中也能看到子公司業務覆蓋行業比較多,從新能源到醫藥到地產都有涉及。 但是如果他能像萬科一樣,從開始就堅持地產業務,是不是現在會走的更高更遠呢?當然歷史沒有如果。 小韭葉: 雪球第45天!股市第819天! 今天京東方A(SZ000725) 在高位時,我意識到應該減倉,可是因為突破了前高,害怕繼續上漲,就沒有操作,今天就錯過了三個點的空間。 招商南油(SH601975) 沒有跟隨大盤下跌,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在半年線上獲得了支撐! 榮盛石化(SZ002493) 今天是上躥下跳的,應該是多空在激烈搶方向吧! 中國寶安馬上要創新低了,就看明天了! 感覺越來越難了! 用戶8533290718: 文章轉載自國君材料與裝備組 摘要:給予“增持”評級。汽車“四化”如火如荼,感知層、傳輸層、控制層等產業鏈上相關公司迎來增長機遇。  我們推薦:全球光學晶體龍頭福晶科技(002222),光學精密儀器及 部件龍頭永新光學(603297),光學元器件“小巨人”騰景科技 (688195),安防變焦鏡頭領先企業聯合光電(300691),國內精密光 學冷加工龍頭企業藍特光學(688127)。維持聯創電子(002036),水晶光電(002273)增持評級。 多傳感器融合成為趨勢,攝像頭、雷達等裝車輛上升,同時規格的升級帶來價值量的不斷提升。L3 級別自動駕駛汽車一般使用 7-8 顆 攝像頭、1-2 顆激光雷達、5 顆毫米波雷達。規格方面,8M 攝像頭加 速上車、純固態激光雷達是未來的主流方向,77GHz 毫米波雷達在 探測距離及精度上都具備顯著優勢,同時 4D 毫米波雷達有望逐步落 地。據我們測算,2025 年全球車載攝像頭、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 的市場規模將分別有望達到 798、638、367 億元,2022-2025 CAGR 分別為 30.04%、278%、21.92%。  國內公司借助本土優勢切入供應鏈,在產業鏈多個環節實現突破。(1)攝像頭方面,從元器件到攝像頭模組,國內已經具備完整的產 業鏈能力,相關廠商(如聯創電子、舜宇光學科技、韋爾股份、昀冢 科技等)已經打入車企供應鏈。(2)激光雷達市場目前呈現出百花齊 放的狀態,速騰聚創、鐳神智能、華為、大疆 Livox 等國內廠商在產 品布局及與車企合作上均走在前列,是目前激光雷達市場上強有力的 競爭者。(3)毫米波雷達方面。國內廠商已在 24GHz 實現量產及供 貨,且國內 24GHz 細分市場獲得了超過 50%占有率,在未來主流且 規模更大的 77GHz 方向,目前也正在逐步突破。 風險提示。貿易摩擦帶來的不確定性;部分環節如高端芯片缺貨;新 產品研發不及預期。 1.汽車智能化加速,傳感器等市場快速擴張 汽車智能化、電動化、網聯化、共享化的發展給產業鏈各個環節帶來了發展機遇,各類傳感器的裝車輛快速提升,市場規模快速擴張。據我們測算,2025 年全球車載攝像頭、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的市場規模將分別有望達到798、638、367億元,2022-2025 CAGR分別為30.04%、278%、21.92%。 (1)攝像頭:L3級別的自動駕駛使用攝像頭的數量將達到 7-8顆,規格方面,8M 有望加速上車;雙目攝像頭將成為 L3-L4 級別自動駕駛選擇,規格的提升帶動單車價值量的上升。 (2)激光雷達:L3 級自動駕駛單車使用量 1-2個,半固態激光雷達為當前主流選擇,價格下降+量產進度使得裝車輛進一步上升,MEMS 振鏡、1550nm 激光器是未來的主流發展方向。 (3)毫米波雷達:L3級別單車使用量 5 個左右,77GHz 在信息獲取質量、探測距離方面均具備優勢,隨著成本下降上車輛將逐步提升,同時 4D 毫米波雷達或將逐步落地應用。 1.1. 政策密集出臺,L2 滲透率快速提升  L2 級別智能駕駛滲透率提升迅速,L3 將陸續進入量產階段。在政策推動、傳感器成本下降、電子電氣架構由分布走向集中等相關原因的推動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4 of 28 下,自動駕駛滲透率快速提升,據蓋世汽車研究院,2021 年我國 L2 級 別 ADAS 新車搭載上險量為 395.62 萬輛,同比增加 77.65%,L2+級別 ADAS 新車搭載上險量為 169.45 萬輛。僅 2022 年前兩個月,我國的乘 用車前裝標配 L2 智能駕駛的上險量就已經達到了 76.39 萬輛,同比增加 68.82%。L3 級別自動駕駛將陸續進入量產階段,中央以及多地政策出臺 相關政策,進一步推動智能駕駛產業化的落地。從車企角度來看,特斯 拉、蔚來、小鵬、理想等電動車企已經出的車型均可以實現 L2+級別及 以上等級的自動駕駛,2021 及 2022 年多數車企將進入更高階別的自動 駕駛階段。 政策密集推出,自動駕駛進入快速滲透階段。2020 年 11 月,我國發布 《智能網聯汽車技術路線圖 2.0》,明確指出 L2、L3 級別自動駕駛在 2025 年新車銷量占比中達到 50%,2030 年占比到 70%。而 L4 級別自動駕駛, 2025 年在“高速公路、專用車道、停車場、園區、港口、礦區”等特定 場景和限定區域商業化應用,在 2030 年新車占比 20%,在高速公路廣 泛應用,在城市道路實現規模化應用。 進入 2022 年以來,中央及各當地政府密集推出相關政策推動汽車智能化、網聯化等的發展。其中,2022 年 3 月,工信部發布《2022 年汽車標準化工作要點》,要點指出要推動智能網聯汽車自動駕駛等各方面功 能的標準指定,在頂層設計上更進一步。同時在武漢、長沙、南昌、寧波、杭州等全國多地開展汽車智能化、網聯化等相關項目的落地。2022 年4 月,交通運輸部、科學技術部發布《“十四五”交通領域科技創新規劃》,大力發展智慧交通建設,要求形成支撐道路自動駕駛、智慧軌 道交通等多方面交通形態的核心技術與系統裝備。 1.2. 傳感器數量顯著增加,技術升級趨勢明顯  智能駕駛輔助系統主要由感知層、決策層、執行層三大部分組成。感知層即各類傳感器,包括攝像頭、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超聲波雷達等。決策層即通過感知的信息來進行決策判斷,根據當下環境代替駕駛員做出駕駛決策,例如車道保持、障礙物警告等。執行層即按照決策結果對 汽車進行加速、制動、轉向等各項控制,以實現智能駕駛。 智能駕駛級別提高帶動傳感器裝載量顯著上升,技術規格迎來升級。從 平均單車搭載量上來看, L1 級別需要 8 個超聲波雷達與 5 個攝像頭, 到了 L3 級別便需要 12 個超聲波雷達、7 個攝像頭、5 個毫米波雷達與 2 個激光雷達,而 L5 級別每輛車平均就需要 12 個超聲波雷達、12 個攝像頭與 8 個毫米波傳感器與 3.5 個激光雷達,傳感器的數量實現了大幅度增加。從當前發布的 L2+及以上自動駕駛級別的車型上來看,絕大部分 都已經配備了激光雷達,部分車型的攝像頭數量已經超過了 10個,智能駕駛的級別不斷提升帶動傳感器的裝載量顯著提升。在技術規格方面, 高分辨率攝像頭進一步上升,半固態激光雷達成為目前主流方案,77GHz、 4D 毫米波雷達將逐漸占據主要地位,報告下文將分別詳細闡述其變化。 MEMS傳感器使用數量及價值量快速提升。平均每輛汽車使用的MEMS 傳感器數量約為 10-50 顆左右,主要用于防抱死、車身穩定、胎壓監測、 電動手剎等系統,在高端及豪華車型上,使用量會達到 50 顆以上甚至 上百顆。自動駕駛等級的提高對信息感知的要求增加,MEMS 傳感器的 使用數量和價值量迎來顯著提升。同時,在激光雷達中,由于 MEMS 方案的物料和量產成本較低,MEMS 作為激光雷達重要的零組件也將迎 來快速增長的市場需求。 傳統分布式 ECU 架構已經不能滿足由于智能化提升所帶來的高速數據 處理等功能,DCU 架構優勢明顯。隨著自動駕駛等功能的增加,其策劃 ECU 的數量也在顯著增加,在一些豪華轎車中,ECU 的數量超過了 100 個。ECU 數量的增加使得線束等相關成本的提高以及邏輯設計的復雜。使用域控制具備以下優點(1)輕量高效、降低成本,使用集成式 ECU 簡化了汽車電子架構,能夠降低相關零組件的使用量,提高效率。(2) 高速數據處理能力,傳統 ECU 架構處理數據時效率較低,數據的延遲 性較高,使用集中式架構不僅提高了數據的快速處理能力,同時伴隨著 OTA 的存在,可以實現通過軟件對汽車相關功能實現升級。(3)可以實 現車聯網以及萬物互聯。域控制具有高性能計算能力,汽車 V2X 需要較 高這種高帶寬、高性能的處理和計算能力。 2. 攝像頭:使用數量顯著增加,規格迎來升級 2.1. 自動駕駛主要傳感器,深度受益汽車智能化  車載攝像頭是自動駕駛系統的主要視覺傳感器,借由鏡頭采集圖像后, 攝像頭內的感光組件電路及控制組件對圖像進行處理并轉化為電腦能處理的數字信號,從而實現感知車輛周邊的路況情況,實現前向碰撞預警,車道偏移報警和行人檢測等功能。目前車載攝像頭在自動駕駛中有 著關鍵作用。車載攝像頭按照安裝位置可以分為前視、后視、環視、內置和側視等, 自動駕駛主要使用前視和環視攝像頭。  1) 前視:單目、雙目等前視攝像頭一般安裝在前擋風玻璃上,用于檢測前方路況,識別人、車、紅綠燈以及障礙物等,廣泛用于前向碰 撞預警 FCW、行人探測與防撞預警 PCW、車道保持與危險預警 HMW、車道偏離預警 LDW、交通標志識別 TSR 等功能。 2) 環視:使用多個攝像頭的圖像進行拼接,為車輛提供360 度成像, 主要用于低速近距離感知,可以用于倒車影像、全景泊車和輔助自動駕駛等,也可配合其他傳感器一起用于高精度地圖數據的采集。 隨著駕駛等級的提升,攝像頭在多方面也在進行升級。(1)8M 攝像頭 搭載率不斷上升。(2)單目為當前主流選擇,雙目攝像頭將成為 L3-L4 級別自動駕駛主流。(3)鏡片材質以及鏡頭材質的不斷升級。  8M 像素攝像頭滲透率持續提升。為了應對不同環境條件,車載攝像頭 的像素不斷升級,為了能夠達到更為清晰的成像效果,目前多車型已經 開始搭載 8M 像素攝像頭。2021 年 1 月,未來首款轎車 ET7 發布,其中 一大亮點就是搭載了 11 顆 8M 攝像頭,由于量產時間原因,2021 年 5 月份開始交付的理想 ONE 成為了全球首款搭載 8M 攝像頭的車型。2022 年多款新車將搭載 8M 攝像頭,規格將進一步提升。 單目攝像頭仍為主流解決方案,雙目攝像頭有望成為 L3-L4 級別自動駕 駛的主流。單目攝像頭的優點在于探測信息豐富,觀測距離遠,其缺點 在于探測易受環境影響。由于雙目攝像頭需要高算力芯片支持,且成本 相對較高,比單目攝像頭的成本貴 50%左右,雙目攝像頭的普及還需要 一定時間,因此,單目攝像頭是目前主流的車載攝像頭。單目攝像頭廣 泛應用于已上市的 L2 級別的高級輔助自動駕駛;L3-L4 級別需要更高精 度測距定位功能及視覺感知識別能力的雙目攝像頭來保障,因此使用雙 目攝像頭將成為 L3-L4 級別自動駕駛的主流。 玻璃非球面鏡片廣泛應用,塑料鏡頭逐漸向玻塑混合鏡頭和全玻鏡頭過渡。隨著車載鏡頭像素不斷增加、零部件增多以及公差影響因素增加, 車載鏡頭很難通過單球面鏡片控制整體性能。玻璃非球面成為高像素鏡 頭的最佳解決方案。非球面可以自由設計光線、光路,一片非球面鏡片 可以實現三片玻璃折射的效果。塑料鏡頭逐漸向玻塑混合鏡頭和全玻鏡 頭過渡。混合鏡片具備塑料鏡片自動量產的優勢和玻璃鏡片優異的透射率,可實現更高的折射率、更高的良率和產量。全玻鏡頭透光率較高,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13 of 28 可達 99%,用于車載視覺系統可實現低照明條件下高分辨率的路況信息檢測。目前,主流廠商車載鏡頭正逐漸向全玻鏡頭和玻塑混合鏡頭過渡。 全球車載攝像頭搭載量未來有望超過5億顆,市場規模接近 800 億元。據 Yole,L1-L5 級別自動駕駛用到的攝像頭數量分別為 4、5、7、9、12 顆左右。我們預計不同級別單車攝像頭價值量分別為 480、780、1260、 1680、2220 元,據此我們測算了全球及國內車載攝像頭的裝車輛及市場 規模,2025年全球及我國車載攝像頭的搭載量將分別達到 5.17、1.39 億 顆,市場規模分別為 798.46 及 216.26 億元,2022-2025 年市場規模 CAGR 分別為 30.04%及 27.71%。 2.2. 國內公司多個環節迎來突破,打開成長空間  攝像頭模組國外廠商先發優勢大,國內廠商趕超勢頭強勁。國外汽車配 件及攝像頭產業起步較早,在車載攝像頭模組封裝、車規認證及客戶開 發上有巨大的先發優勢,但份額分布分散,沒有絕對的龍頭,且整車廠 為了自身供應鏈穩定性傾向于同時與多家 Tier1 保持供貨關系,這些外 部因素非常有利于國產廠商在模組市場滲透。國內昀冢科技從日系車企 供應鏈切入,已通過了日產系(三井金屬)、豐田系(捷太格特、電裝) 的認證;舜宇光學從新能源汽車切入,與新能源車企在車載攝像頭供應 上進行合作,成功進入車載攝像頭 Tier1;海康威視、聯創電子、丘鈦科 技、歐菲光等廠商從自有業務出發,通過加強成本控制與技術突破,有 望開拓出一定市場,尤其是之前以手機鏡頭模組為主營業務的頭部公司, 與傳統車載模組廠商在規模與技術上均有優勢。 車載攝像頭相關元器件市場規模水漲船高。車載攝像頭的主要元件 CIS、 模組、鏡頭、紅外遮光片分別占總成本的 50%、25%、14%、6%, 我 們參考車載攝像頭行業平均毛利率水平 20%左右,對于 CIS、封裝模組、 鏡頭及紅外遮光片的市場規模進行了測算,2025 年其全球市場規模將有 望分別達到 319.38、159.69、89.43、38.33 億元,我國的占比也將超過 25%。 車載攝像頭 CIS 份額高度集中,行業技術壁壘較高。2021 年車載攝像 頭 CIS 市場份額前兩名分別為占據 45%的安森美與占據 29%的豪威(韋 爾股份控股),兩者占據了 74%的市場份額,呈雙寡頭格局。但隨著更 多的參與者加入車載 CIS 市場,二者的市占率尤其安森美下降明顯,2019 年二者的市占率分別為 62%、29%。市場競爭方面,索尼于 2015 年進入 車載 CIS 市場,2021 年市占率約為 6%左右,三星于 2021 年進軍市場。相較于手機 CIS 市場,由于汽車在使用過程中的環境較為嚴苛,車載 CIS 追求的主要是穩定性和安全性,對溫度以及低照度的要求遠高于手 機。索尼以及三星作為手機 CIS 的領先廠商,未來可能會對安森美以及 號位的份額造成一定影響。 車載攝像頭鏡頭一超多強,規格升級推動格局重組。舜宇光學在 2020 年市場份額為 32%,遠超第二名麥克賽爾的 8%,排名 3-5 位的依次是 45% 29% 6% 3% 17% 安森美 豪威 索尼 派視爾 其他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16 of 28 富士膠片、電產三協以及世高光。車載鏡頭的技術壁壘很高,從研發到 tier1 最終到車企的驗證周期長達 3-5 年,客戶粘性強,頭部企業的先發 優勢明顯。舜宇光學的單價及毛利率在行業內位于前列,在本輪汽車智 能化的驅動下將率先受益。同時國內手機鏡頭廠商已經開始利用自身規 模及鏡片技術優勢導入車載攝像頭產業鏈,如國內聯創電子在近幾年進 入車載攝像頭鏡頭市場后,利用自身積累的玻璃鏡頭與玻塑鏡頭的技術 優勢,獲得特斯拉車載鏡頭訂單,并通過了 Mobileye 的 EyeQ5 認證。 3. 激光雷達:L3 級別自動駕駛必備傳感器  3.1. 裝車進入元年,半固態為主要方案  L3 級別自動駕駛必備傳感器,上車量迎來爆發。純視覺方案由于精度、 穩定性以及視野方面的問題,在高級別自動駕駛中無法達到性能要求, 激光雷達被認為是 L3 級別自動駕駛不可或缺的傳感器,在 2021 年年末 至 2022 年,大量 L3 級別自動駕駛車型的發布,包括傳統大廠奧迪、奔 馳、豐田以及新能源車企小鵬、蔚來等紛紛發布搭載激光雷達的車型, 使得激光雷達的裝車輛快速上升。 從技術路徑上來看,半固態為當前主流,固態是未來的發展方向。機械式由于較大的體積與較高的成本,裝車量產難度較大。傳統轉鏡式由于 性能不穩定、對光源功率要求高、對光學系統和轉軸精度控制難度較大, 也有一定裝車難度,法雷奧 Scala1 在犧牲部分性能的條件下成為目前唯 一實現裝車量產的激光雷達,現在來看效果并不理想。兩類固態激光雷 達的發展目前受限于較高的技術門檻,無法克服各自的關鍵缺點。綜合 來看,半固態是短期內實現激光雷達裝車量產的最佳解決方案,未來幾 年內它將成為車載激光雷達的主流路線。 從當前的過車規以及上車情況,激光雷達正在經歷以下幾個方面的變化:激光器正由 EEL 向 VCSEL 過渡,MEMS/轉鏡方案成為主流,1550nm 波長是未來發展方向。  激光器方面,VCSEL 正逐步取代 EEL 成為主流。不同類型的激光 器有不同的特性,因此適用于不同類型的激光雷達中。VCSEL 激光 器垂直出光更易于實現二維平面和光電集成、可調制能力強、能夠 與大規模集成電路進行集成、工作電流區間大,因此逐漸占據主流。 MEMS 方案優勢明顯,占比將不斷提高。MEMS 激光雷達通過振 鏡來實現光線的偏轉,避免了機械結構的使用,通過引入 MEMS 振鏡減少了激光器和探測器的數量,降低了物料成本以及量產成本 高的問題。技術方面,MEMS 在投影顯示方面已經應用多年,有著 較多的技術積累,使得車規級 MEMS 激光雷達落地和量產激怒進一 步加快。 1550 波長由于安全性及探測距離優勢,未來有望成為主流。905nm 與可見光范圍的最高波長接近,如果需要增加激光雷達的探測距離, 需要增加 905nm 激光雷達的能量,將會對人眼有一定的損害。使用 1550nm 的激光器不僅可以在人眼安全范圍內提升幾個數量級的出 光功率,而且可以更加有效的避開陽光噪聲區域,從而降低背景光 噪聲,延長激光雷達的有效探測距離。Luminar、Innovusion、一徑 科技等激光雷達企業已經開始相繼采用 1550nm 波長的光纖激光器。 3.2. 市場空間廣闊,不同公司方案有所差異  智能化加速推進,激光雷達市場擴張迅速。由于激光雷達成本的不斷下 降以及量產的逐步落地,在汽車智能化的不斷推動中,激光雷達市場規 模將迎來快速擴張。我們預計 2022 年 L3 級別自動駕駛汽車開始逐漸放 量,2023 年 L4 級別自動駕駛汽車將進入市場,同時考慮激光雷達價格 的下降。據我們的測算,2025 年我國及全球汽車激光雷達的市場規模將 分別達到 638、203 億元,2022-2025 年 CAGR 分別為 270%及 278%。 激光雷達行業巨大的潛在市場吸引了國內外眾多廠商參與進來,呈現出 “百花齊放”的態勢: Velodyne 是車載激光雷達行業的開辟者,實現車載激光雷達的從無到有, 但 Velodyne 布局的技術與產品當前并不適合量產裝車。Velodyne 在最初 的 64、32 線產品后,推出的仍是機械式的 Puck 系列,錯過了發展其他 技術路線的最佳時機,最近推出的 Velabit、Velarray 等固態雷達在性能 905nm 69% 1550nm 14% 1064nm 7% 885nm 3% 1064nm 7% 2021年全球激光雷達波長范圍市占率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21 of 28 及量產性上的競爭力均不強,因此錯失了第一輪綁定車企裝車潮。不過 Velodyne 已開發出共振鏡、微型激光雷達陣列 (MLA)技術及相關算法 Vella,仍有推出有競爭力產品的能力。 Luminar 追求實現量產級激光雷達的高性能表現,推出配有 1550nm 激光器、InGaAs 探測器與定制化的 ASIC 芯片組合的 MEMS 雷達 Iris,計劃 于 2022 年率先搭載于沃爾沃的量產車上。Luminar 與整車廠的交流合作 力度處于所有廠商前列,公司官網顯示已有自動駕駛相關 50 家商業合 作伙伴,其中包括全球十大汽車 OEM 廠商中的 7 家。  與 Velodyne 類似,禾賽科技通過 Panda 128、Panda 64 等機械式雷達產品成為國內乃至全球領先的車載汽車雷達公司,公司機械式雷達銷售收 入占總收入的比例均在 90%以上。但禾賽在 MEMS 等其他路線上的亦 有布局,2017 年便申請了自研 MEMS 雷達相關專利,并獲得了車企青 睞。在 IPO 中止后,禾賽科技又完成了超過 3 億美元的 D 輪融資,用于 支持面向前裝量產的混合固態激光雷達的大規模量產交付,說明其已獲 得多家 OEM 定點,車規級產品得到認可。  除了上面提到的 Velodyne、Luminar、禾賽科技,Valeo、Innoviz、Innovusion、 速騰聚創、鐳神智能、華為、大疆 Livox 等國內外廠商在產品布局及與 車企合作上均走在前列,是激光雷達前裝市場上強有力的競爭者。 4. 毫米波雷達:市場格局分散,國內公司依靠本土優勢切入市場  4.1. 77GHz 優勢明顯,新興 4D 毫米波雷達  毫米波雷達已裝車應用多年,目前已廣泛應用于車輛行車信息感知。根 據探測距離的遠近,可將毫米波雷達分為短距(SRR)、中距(MRR)、 長距(LRR),其中 SRR 與 LRR 使用較多。毫米波雷達在自動駕駛路況 信息感知中有重要作用,因此會出現較非自動駕駛車輛更加復雜的搭載 方案。 工信部將 24.25~26.65GHz 與 76~77GHz 兩個頻段劃分給車載雷達使 用,因此車載毫米波雷達按照毫米波頻率劃分在廣義上可以分為 24GHz 與 77GHz 兩類。由于 24GHz 是全球通用的開放頻段,因此成為民用毫 米波雷達最早的頻率選擇,但是隨著頻段的逐步開放以及相關技術的進 步,使得在各方面性能更優異的 77GHz 毫米波雷達逐步落地。與 24GHz 毫米波雷達相比,77GHz 的優勢可以體現在以下方面: 77GHz 毫米波雷達可以顯著提升獲取的行車信息質量,但由于 77GHz 毫米波雷達體積更小,生產工藝與成品率仍是需要解決的問題,而且 77GHz 毫米雷達的價格也為 24GHz 毫米波雷達的兩倍左右。因此,生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24 of 28 產與成本是 77GHz 毫米波雷達裝車普及化、下沉至中低端車型前必須要 解決的問題。  除了 77GHz,還有多種技術趨勢有望繼續提升毫米波雷達性能:  1) 4D 多維成像。目前毫米波雷達對 Y 軸即垂直于車輛前進方向的縱 向平面識別能力有所欠缺,具體表現在如對橋梁、路牌等前方靜止 物體識別能力差,不能分辨橋梁與停在橋下的車輛等。4D 毫米波 雷達通過增加收發通道數,增大天線孔徑實現水平與垂直方向分辨 率的平衡,實現真正意義上的 4D 探測。大陸已經于 2020 年底發布 其首個 4D 毫米波雷達解決方案,華為預計將于 2022 年年底上市 4D 毫米波雷達產品。  2) 元件集成化。由于 CMOS 工藝的進步使得 CMOS 可以在超高頻率 條件下工作,因此產生了 CMOS 工藝逐漸取代 SiGe 工藝的趨勢。CMOS芯片可以將射頻前端集成化,既減小元件體積又降低了成本, 同時由于功耗低,CMOS 芯片的工作溫度也更低,對雷達散熱系統 更友好。此外還可更進一步,使用 AiP(antenna in package)將天線也 集成在芯片中,進一步降低尺寸與成本。  經過測算,在汽車智能化滲透率不斷提升的背景下,2025 年我國及全球 毫米波雷達的市場規模將分別達到 99.17 及 366.77 億元,2022-2025 年 CAGR 分別為 22.01%、21.92%。 4.2. 整機市場份額分散,國內廠商迎來機遇  毫米波雷達整機國外廠商占據頭部位置但尚未出現壟斷廠商,市場份額 分散化分布及車廠分散合作模式給國產帶來機會。參考 2018 年全球毫 米波雷達市場份額分布,份額最大的五家廠商的份額均分布于 10%-20% 間,且合計占比 68%,仍有 32%的剩余份額;此外,目前大型車企的主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25 of 28 流采購模式多為與多家整機廠同時合作,如大眾同時與博世、大陸、海 拉、奧托立夫、安波福合作,奔馳采用博世、大陸、安波福的毫米波雷 達。而自主車企則更加對國產供應商友好,如江淮、奇瑞、上汽大通采 用 38 所的產品,廣汽、蔚來、長城選擇森斯泰克,同時,也有自主車 企選擇了“2+2”供應模式,即兩家國外供應商加兩家國內供應商同時 供貨,這些都為國內整機廠商提供了市場滲透條件。 國內廠商在 24GHz 已打開市場,在 77GHz 方向差距仍較大。國內廠商 已在 24GHz 實現量產及供貨,且國內 24GHz 細分市場獲得了超過 50% 占有率。但在未來主流且規模更大的 77GHz 方向,國內廠商目前的進展 仍落后國外友商較多,目前主要突破有森斯泰克實現在自主品牌車型上 量產、華域汽車已形成完整產品且正在拓展客戶,而德賽西威的 77GHz 產品仍處于與東南大學聯合研發階段,保隆科技也于今年三月設立控股 合資公司專攻 77GHz 毫米波雷達。因此短期內國內 77GHz 產品突破國 外廠商在傳統車企的市場壁壘難度較大,但長期來看通過與自主品牌合 作逐步打磨產品力與知名度,仍有較大機會打入主流市場。 上游產業鏈規模增長與毫米波雷達整機高度關聯,同樣實現倍增。毫米 波雷達的主要元件 MMIC 芯片、天線 PCB 及 DSP,三者分別占硬件成 本的 40%、20%、20%,構成了毫米波雷達的最主要硬件成本。同時參 考行業內毫米波雷達相關公司的毛利率 30%左右的情況,我們對各類元 器件的市場規模進行了測算,全球毫米波雷達 MMIC、天線 PCB、DSP 以及控制電路的市場規模有望將在 2025 年分別達到 102.70、51.35、51.35、 25.67 億元。 上游元器件差距顯著,部分產品填補國內空白。國內廠商在上游元器件 上與國外廠商的差距比毫米波雷達整機還要大一些,在最主要的 MMIC 芯片上,目前都是國外企業占據主導,如英飛凌、恩智浦、德州儀器、 安森美、意法半導體等,國內的廈門意行半導體(中國寶安持股)自主 研發的 24GHz 雷達 MMIC 芯片已進入量產階段,填補了國內相關產品 的空白,鋮昌科技(和而泰子公司)是國內商用毫米波射頻芯片的技術 引領者,自身產品擁有極高的技術壁壘,未來推出車載毫米波雷達射頻 芯片產品會具有很強的競爭力。  天線 PCB 部分由 Schweizer 、Rogers、Isola 等公司外國廠商占據主導,其中 Schweizer 占據全球高頻 PCB 份額第一位,國內滬電股份目前共持 40% 20% 20% 10% 10% MMIC芯片 天線PCB DSP 控制電路 其他成本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27 of 28 有其 19.74%的股份,并通過于其進行深入的相關技術交流,實現了產品 量產,目前供應給博世、大陸相關產品,深南電路、生益電子也具備初 步生產能力。  在可能成為未來主流的 CMOS 技術路線上,國外領先的廠商為英飛凌、 德州儀器、恩智浦等,而國內也有布局多年的公司,如加特蘭已先后推 出四款基于 CMOS 工藝的 Alps 系列 77GHz 毫米波雷達 SoC,在各項性 能上均實現相比 SiGe 工藝的大幅改觀。 投資建議及推薦標的 光學元器件作為汽車傳感器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汽車“四化”的過程中,市場規模有望迎來爆發。車載攝像頭、激光雷達等對上游光學原組件的需求帶動產業鏈上的公司進一步打開增長空間。國內光學相關公司借助本土優勢,提前卡位產業鏈關鍵位置,有望借助本土汽車產業鏈發展之東風,迎來發展黃金時期。 我們推薦: 福晶科技(002222):公司是全球非線性光學晶體龍頭,在部分高端光學器件領域打破國外廠商壟斷局面并實現國產替代,公司的晶體核心產品處于行業領先地位,其中LBO、BBO 全球市場占有率第一。公司正積極配合客戶開發激光雷達相關光學元件產品,目前已經有送樣或小批量訂單。 永新光學(603297):公司已經開發出多款應用于機械旋轉式、半固態式、固態式車載激光雷達光學鏡頭及光學元器件,主要的產品包括濾光片、鏡頭、鏡片、轉鏡等,且先后與Quanergy、禾賽、Innoviz、麥格納、Innovusion、北醒光子等激光雷達領域國內外知名企業建立合作,截至 2021 年底已獲得定點合作項目超 10 家。2021 年其激光雷達收入超過千萬元,同時車載鏡頭前片超 600 萬片。 騰景科技(688195):公司目前產品主要覆蓋光學材料、精密光學元件、光纖器件等幾大領域。向激光雷達客戶主要提供透鏡、窗口片、濾光片、棱鏡、反射鏡等精密光學元件,應用于激光雷達光路傳輸的系統中,目前多個產品正處于送樣或小批量驗證階段。 聯合光電(300691):公司是國內安防鏡頭領域的龍頭企業,掌握多項行業首創技術。公司毫米波雷達及相關產品、AR-HUD相關產品、車內投影產品已獲得多家新能源汽車廠商定點,2022年前三季度智能駕駛產品營收同比增長 55.38%。 藍特光學(688127):公司目前主要產品包括光學棱鏡、玻璃非球面透鏡、玻璃晶圓等,汽車攝像頭規格和數量提升以及光學儀器等高端領域國產替代的需求有望帶動公司玻璃非球面營收的增長。據中關村在線,iPhone 15 有望采用潛望式鏡頭,公司作為其長條棱鏡的供應商,在潛望式鏡頭方面具備先發優勢,有望導入大客戶。 我們選取 A 股光學主要公司計算行業平均估值水平,參考行業2023 年平均 PE 25 倍,由于各公司的產品結構及下游應用、產業鏈位置有所不同,我們給予各公司的估值水平略有不同(具體見公司報告部分),下為相關公司的估值表。 6.風險提示 6.1. 中美貿易摩擦 由于國內多數公司產品出口美國較多,若中美之間貿易摩擦加劇,會影響相關公司的出貨水平及稼動率,進而影響公司的業績。 6.2. 高端芯片缺貨 目前消費類芯片市場供給較多,但汽車等高端芯片領域若因為以西而不可控因素導致晶圓廠出貨量減少,會影響下游終端出貨,從而影響到汽車電子產業鏈相關公司的業績。 6.3. 新產品研發不及預期 汽車上游產品研發投入較為巨大且認證和導入周期較長,若公司未能及時跟進市場需求變化,導致新產品的研發或導入進度不及預期,則會影響公司的業績釋放。 更多國君研究和服務 亦可聯系對口銷售獲取 重要提醒 本訂閱號所載內容僅面向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服務簽約客戶。因本資料暫時無法設置訪問限制,根據《證券期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辦法》的要求,若您并非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服務簽約客戶,為保證服務質量、控制投資風險,還請取消關注,請勿訂閱、接收或使用本訂閱號中的任何信息。我們對由此給您造成的不便表示誠摯歉意,非常感謝您的理解與配合!如有任何疑問,敬請按照文末聯系方式與我們聯系。 法律聲明 本公眾訂閱號(微信號: GTJARESEARCH )為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泰君安證券”) 研究所依法設立、獨立運營的唯一官方訂閱號。其他機構或個人在微信平臺上以國泰君安研究所名義注冊的,或含有“國泰君安研究",或含有與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品牌名稱相關信息的其他訂閱號均不是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官方訂閱號。 本訂閱號不是國泰君安證券研究報告發布平臺,本訂閱號所載內容均來自于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已正式發布的研究報告,如需了解詳細的證券研究信息,請具體參見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發布的完整報告。 在任何情況下,本訂閱號的內容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國泰君安證券也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訂閱號所載任何內容所引致的任何損失負任何責任。 本訂閱號所載內容版權僅為國泰君安證券所有,國泰君安證券對本訂閱號保留一切法律權利。訂閱人對本訂閱號發布的所有內容(包括文字、影像等)進行復制、轉載的,需注明出處為“國泰君安研究”, 且不得對本訂閱號所載內容進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刪節和修改。 楊楊楊楊1234: 中國寶安(SZ000009)等寶安11.5元買機會! 保安買寶安: 中國寶安(SZ000009)買寶安的邏輯就是這是白馬股,你不知道他什么時候漲,但你可以持有,時間會證明,不要在意每天的得失,大家一起修煉心態吧。 中國寶安(SZ000009): 同花順(300033)數據中心顯示,中國寶安(000009)1月12日獲融資買入2460.62萬元,占當日買入金額的24.38%,當前融資余額20.98億元,占流通市值的6.91%,超過歷史60%分位水平。 融資走勢表 日期融資變動融資余額1月12日-96.50萬20.98億1月1... 網頁鏈接 呆逼粵明投: 貝特瑞(BJ835185)中國寶安(SZ000009) 2022年和2021年負極出貨量占比,趕走富安系,才能不浪費好公司 不瘋魔不成活: 中國寶安(SZ000009)寶安跪久了不會站了 與你閑談cl: 中國寶安(SZ000009) 大盤漲的時候也沒見你跟,跌起來你倒是亦步亦趨
站長聲明:以上關於【中國寶安(000009.sz)-產後護理心得】的內容是由各互聯網用戶貢獻並自行上傳的,我們新聞網站並不擁有所有權的故也不會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您發現具有涉嫌版權及其它版權的內容,歡迎發送至:1@qq.com 進行相關的舉報,本站人員會在2~3個工作日內親自聯繫您,一經查實我們將立刻刪除相關的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