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efighter:糖尿病藥物雙雄諾和諾德和禮:幼兒營養建議

時間:2023-12-05 19:27:22 作者:幼兒營養建議 熱度:幼兒營養建議
幼兒營養建議描述::icefighter: 每年驗證300個新靶點,這個速度聽起來很牛啊。看看糖尿病藥物雙雄諾和諾德和禮來比拼新藥研發的歷史,新藥研發的內卷,應該利好上游科研賣水者。諾和諾德重視量子計算等新技術,可能也是想加快新藥研發速度。 小馬乍行: //@icefighter: 文章不錯,可以了解糖尿病領域藥物研發的很多關鍵信息。“從艾塞那肽開始,GLP-1類似物藥物開始逐漸冒頭,尤其是糖尿病領域的“雙寡頭”諾和諾德和禮來,一直在掰腕子。禮來推出百泌達后,諾和諾德做了利拉魯肽,禮來緊接著推出了度拉糖肽,諾和諾德又做出了司美格魯肽,雙方產品迭代速度“咬”得非常緊。糖尿病領域的“老三”賽諾菲原本也有一款GLP-1產品利西那肽,但可能是后來跟不上GLP-1開發升級的節奏,前幾年基本就退出了糖尿病這個領域。”“GLP-1類產品幾乎是降糖藥領域天花板的存在,差不多“卷”到頭了,未來繼續往前發展的主流方向,大家公認只能是雙靶甚至是三靶了。GLP-1雙激素類產品的開發并沒有看上去那么容易,兩個靶點調整比例不當的話,很難發揮藥物的最佳功效,行業內不少公司follow信達相同的靶點,但效果南轅北轍,不少做了一期二期就停掉了,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兩個靶點的激動比例沒有調好。諾和諾德跟禮來都在開發雙靶類GLP-1藥物,但諾和諾德開發的雙靶全部都失敗了,所以司美格魯肽的下一代產品才是復方制劑的形式,就是把司美格魯肽和另外一個胰淀素的類似物,做成一個雙激素的混合制劑,相當于它是兩種激素混在一支筆里面,而不是說一個單分子具有兩個功能。對諾和諾德這么一個在糖尿病領域底蘊深厚的公司來說,在雙激素的開發上都遇到了很大的障礙,就更不要說國內很多蹭熱度的企業了。” icefighter: 回復@icefighter: 總結這幾年的投資研究,我感覺有一個最大的問題,廣度不夠,深度太深,長期過長,中期沒有抓住重點。廣度不夠,體現在哪里?有很多行業,公司根本沒有覆蓋,其中有一些很容易抓住的機會,甚至是暴利的機會,就白白錯過了。深度太深,關注了太多的行業公眾號,天天看,很多產品細節文字也看,但是看了,對投資真的有用嗎?行業專家不等于投資高手。很多細節其實是無用功。長期過長,有些公司我關注的點過于長期,這種長期的格局,終局的博弈,其實股價短期是不可能體現的。除非是5年,10年的長期投資,否則關注太多長期的變化,意義可能有限。中期沒有抓住重點,其實股價變化,最重要的是中期。舉個例子,去年4,5月份底部,伊之密是我研究的標的,估值很便宜,而且有一體化壓鑄的新業務。但是我考慮5年,10年后的長期格局,認為他的管理層不如寧波海天。如果站在中期角度,他的主業注塑機雖然中期之內業績不一定有多大的增長空間,但是足夠低的估值已經涵蓋了可能的風險,而他的壓鑄機在0-1的過程,市場對這塊的估值沒有體現。這就是很好的一個機會。//@icefighter:回復@ConsciousInvestor:我現在覺得,有個研究方法可能是不錯的。研究一個行業,或者公司,就把涉及到的相關公司都研究一遍。譬如,我昨天開始研究糖尿病藥物行業,在雪球上搜索資料,除了諾和諾德,禮來,通化東寶,甘李藥業等相關公司,我也發現了一些新的投資線索。譬如有人提到,諾和諾德的重磅藥物對凱賽生物有什么影響?譬如我在看諾和諾德中國研發中心每年驗證300個新靶點,從這個事情可以推斷,也許上游給大藥廠賣水者也是很有前途的。譬如我看到諾和諾德投資了樂純生物。這種做法第一個有助于我們對目標公司做全方位的研究,不放過可能的思維盲點,第二個有助于讓自己的投資標的更加豐富。也許最后我不會投資甘李藥業,通化東寶,但是反而看上了上述投資線索啟發的其它投資標的。我認為這種做法算是深度和廣度同時結合的好方法。股票實在太多了,研究不過來。 e大海航行靠舵手: #美股觀察# #生科# //@quantek:諾和諾德+禮來,可惜沒有合適的國內標的或者QDII基金 icefighter: “在糖尿病治療領域,我們始終致力于從患者需求出發,從胰島素周制劑、葡萄糖敏感型胰島素,再到治愈性療法” “我們不僅在糖尿病和肥胖癥等治療領域驅動創新,同時也在不斷地擴展到其它治療領域,包括心血管疾病、NASH、慢性腎病等嚴重慢性疾病等。通過公司的蛋白質及多肽技術、siRNA技術等,相信未來3-5年可以看到諾和諾德更加豐富的產品組合。” “我們希望將很多注射療法轉變為可以口服的藥物,相信這可以讓患者從中獲益并真正改善生活,而且下一代口服的生物藥也能夠惠及更多患者。” “我們關注的第二個前沿技術是細胞療法,包括干細胞生物學。例如,分泌胰島素的β細胞是糖尿病發病機制中的一個重要細胞,我們的目的是希望將它進行移植,從而幫助1型糖尿病甚至2型糖尿病患者。” “我們還關注一項新的技術——RNAi。2021年11月,諾和諾德收購了專注于研發基于RNAi的治療藥物的生物科技公司Dicerna。利用該公司專有的RNAi技術,不僅可以選擇性地沉默引發或促成疾病的基因,還能產生長期療效,可能實現每個季度或者每半年給藥一次的前景,有望給患者的生活帶來巨大影響。” 平和寧境: 多肽藥物,是創新藥中非常有特色、亦產生很多重磅的類別,最具代表性的當屬GLP1受體激動劑,禮來、諾和諾德、賽諾菲漸次推出利拉魯肽度拉糖肽索馬魯肽,都躋身50億美元+重磅,此外從降糖向減肥&醫美開進,單靶點激動劑向雙靶點甚至三靶點迭代,從多肽向口服、向小分子拓展,仍然吸引了全球眾多企業布局競逐。另一個聲名顯赫的多肽,就是生長激素,長高一年銷售超過80億,特立帕肽可能是生長激素推廣早期的狀態,上市多年,不溫不火。 近期,醫保2022年度談判揭曉,國內粉針首仿聯合賽爾、水針首仿信立泰攜手闖關,再次折戟。 兩家公參與醫保談判,順利通過形式審查,藥物肯定是醫保局需要的,如果醫保給的價格足夠高的話,那肯定談好了,甚至早就談好了不用等到今年,問題就是醫保局一年一年過分壓價、企業普遍無法接受。聯合賽爾和信立泰一起沒進,醫保局肯定報了夠低的價格,聯合賽爾其實在生長激素發力,長高把市場做好了,直接撿便宜的買賣顯然比特立帕肽放量受益更快,聯合賽爾對特立帕肽并不那么看重,如果不是醫保局價格低的過分,聯合賽爾肯定接受了,反正放著也是放著,能進醫保放量、何樂而不為呢? 信立泰呢,已經兩次失之交臂,上次談判前信立泰大幅降價、并做了公益廣告宣傳,結果還是沒談攏,今年好像沒啥準備,不過既然參加,肯定按照上次的差距、又有一定幅度降低,仍然談不攏,確實價格和預期差的多,就是醫保局比前兩次更加肆無忌憚的壓價,那就沒法談攏了。今年的報價按去年可能就談攏了,結果醫保局進一步壓價(這種壓價很大部分原因在于有其他藥物比如地舒單抗,以及骨質疏松更像消費升級而不同于降糖降壓治慢病或腫瘤延緩個幾個月生存期),那就完了。 事已至此,我們也可以預測2023年醫保談判,估計還會是這個調調,信立泰無法跟上醫保局降價的步伐,那就不知道2023年的談判,信立泰、聯合賽爾是否還會組團去和醫保局呵呵,讓禮來繼續在場外看著樂呵——小樣兒、真的是與虎謀皮的玩意兒啊,我那么好的水針都不報名,你們這么LOW的粉針就別想嘍。醫保局的過分壓價及變本加厲,從禮來水針沒進醫保,22年沒參與談判,也是能夠側面證實的。 醫保大腿,特立帕肽粉針水針,都抱不上了,未來禮來、信立泰、聯合賽爾,都會更加堅定一條心自力更生。并且,粉針談不攏,信立泰臨床三期的長效,醫保就更加甭想了,目測希望更加渺茫——未來特立帕肽的策略,只能靠自己,專心推廣,復刻生長激素神跡,真的等到粉針量做出來了,估計醫保會找上先在省份集采比如廣東。 特立帕肽管線本身,信立泰已經做好了,粉針水針上市,長效NDA也為期不遠,未來就看商業化。特立帕肽,并不是心血管藥物專家信立泰的主菜或核心價值所在,但對于信立泰非常重要,目前醫藥創新的主流是生物大分子,特立帕肽,是信立泰進入生物藥的奠基之作,是信立泰最重磅管線JK07的先驅,醫藥創新太慢太貴太難,從來都不是從天而降的,特立帕肽所積累的能力和JK07的出現是有內在關聯的。 此外,特立帕肽之后生物藥研發進度比較靠前的,并不是JK07、JK08,而是上文講GLP1,度拉糖肽,以及PCSK9,進度都不靠前,但是特立帕肽長效出來了,是不是有助于度拉糖肽長效的研究,而信立泰還有全球領先的GLP1小分子管線,如果特立帕肽放量出來了,是不是還可以開發特立帕肽小分子呢? 信立泰(SZ002294) 藥明在線: 成立于1997年的諾和諾德中國研發中心,在今年12月迎來了25周歲生日。據悉,在這25年里,諾和諾德中國研發中心已從規模不到10人的團隊,成長為諾和諾德全球研發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諾和諾德中國研發中心主要聚焦藥物的早期研發階段,包括發現和驗證新靶點,建立和發展新技術平臺,從而對公司管線中的早期項目提供研發支持。自成立以來,我們密切參與諾和諾德全球總部眾多新藥研究項目,其中已有10多個項目進入臨床階段,包括已獲批上市的長效生長激素Sogroya®。這也促進了總部對我們研發中心持續不斷的投入。”諾和諾德企業副總裁兼中國研發中心總裁韓丹博士在近日接受藥明康德內容團隊專訪時表示。 逾弱冠,近而立,邁入第26年的諾和諾德中國研發中心正面臨哪些機遇和挑戰?團隊又將如何應對?未來5年它有哪些發展戰略和創新策略?在本次采訪中,韓丹博士對這些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韓丹博士深耕創新藥研發領域多年,于2011年加入諾和諾德中國研發中心,目前主要負責規劃該中心的發展戰略,帶領團隊探索慢性代謝疾病的前沿技術和創新靶點,并拓展在亞太地區的創新合作。 圖片來源:諾和諾德提供,藥明康德內容團隊制作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首先,祝賀諾和諾德中國研發中心迎來25周年慶。回顧過往發展歷程,您最期待與大家分享的是什么? 韓丹博士:謝謝!諾和諾德中國研發中心成立于1997年,那個時候的中國醫藥行業正處于蓄勢待發的早期階段,公司比較早就意識到未來中國在醫藥研發領域的發展和潛力,所以很早就開始了研發布局,并經歷了數個發展里程碑。 回顧過去25年,我們一步一個腳印平穩向前,得到了比較全方位的發展,包括:組建了一支團結創新的研發團隊及生物信息和數據科學團隊,建立了系統的早期藥物發現平臺,具備從靶點發現到生物概念驗證相關的完備技術能力。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僅得到了總部的支持,而且也受益于政府近年來對醫藥創新的鼓勵和支持。在此,也感謝25年來所有給予我們支持的內外部機構、同行及合作伙伴。 ▲諾和諾德辦公大樓(圖片來源:諾和諾德提供)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您認為,慢性代謝疾病領域的新藥研發主要面臨哪些挑戰?諾和諾德中國研發中心正在通過哪些舉措來應對挑戰? 韓丹博士:慢性病的藥物研發普遍面臨的一個挑戰就是對疾病的理解不夠深入,很多慢性代謝疾病的發病機制復雜。例如2型糖尿病,不同細分亞型出現并發癥的快慢和嚴重程度不盡相同,具體是什么機制在其中起作用還有待科學界深究。雖然近年來有GLP-1受體激動劑、SGLT-2抑制劑等創新藥獲批,但很多患者的血糖控制仍不理想。另外,一些疾病缺乏公認且易檢測的臨床生物標志物,這也給臨床研究和藥物開發帶來一定挑戰。比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其藥物療效評估需要通過侵入性的肝臟活檢確定,給新藥研發增加了難度。 在諾和諾德中國研發中心專注的早期藥物發現領域,還面臨另外三大挑戰。挑戰之一是新靶點轉化成功率較低,從早期發現到最終開發成藥品可謂是萬里挑一。如何提高新靶點的成功率是我們重點努力的方向之一。為此,我們中心在靶點的開發上堅持從人的數據出發。一方面對已公開的大規模人群的臨床數據進行研究,更好地推斷疾病的發生發展與基因之間的因果關系;另一方面是希望在政策指導下,能與一些醫院和研究機構開展合作,通過采集更多病人的臨床學數據及多組學數據,分析找到潛在的新靶點。 挑戰之二是慢性代謝病大部分由多因素長時間相互作用導致,難以在動物模型或是單一細胞模型上模擬人的疾病特征,因此現有模型的預測效果欠佳。為此,我們中心積極開發基于人源原代細胞及iPSC細胞的3D體外模型,包括類器官和器官芯片,以便更好模擬疾病的病理機制。同時,團隊還利用組學方法對模型及人的病理樣本進行全面研究,提高對致病機制的理解和對模型優缺點的把握,以期用合適的模型回答研發中的問題。 挑戰之三是現有的研發效率有待提高,尤其在全新靶點的研發方面。為此,我們中心一方面是優化工作流程和提高自動化,通量越高,能驗證的靶點數量也越多,從而有望更快更好地找到新的有效靶點。另一方面,我們還將利用好數字化工具和AI技術,提高數據獲取、分析和分享的能力和效率。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請問,諾和諾德中國研發中心未來5年的發展戰略和創新策略是怎樣的? 韓丹博士:我們的愿景就是成為世界一流的藥物發現中心。未來5年,我們希望進一步提升在早期研發方面的能力、效率和成功率。在2022年,團隊驗證了160多個新靶點,其中5個已進入公司研發管線。與很多快速跟進(fast follow)的項目不同,這些新靶點絕大部分都是“first-in-class”的靶點且尚未有相關分子進入臨床,我們團隊的工作就是驗證它們是否值得被立項。接下來,我們將繼續提高數字化和自動化的程度,優化研發技術和流程并提高通量,讓團隊的工作更有效率,爭取接下來能每年驗證300個新靶點。 同時,我們也會繼續加強以“人”為中心的研發理念,將患者需求、治療效果、用藥方便程度等始終貫穿于項目開發中。具體到藥物的早期研發,我們希望通過合作提高對臨床數據和人體組學數據的積累和應用,建立具有更好預測性的臨床前研究模型,提高靶點轉化的成功率。另外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積極開展外部合作,發揮合作雙方在技術和知識方面的優勢,共同促進早期創新想法的轉化。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從藥物發現角度,請問目前諾和諾德中國研發中心正在關注哪些具潛力的前沿技術或新興靶點? 韓丹博士:在靶點方面,我們聚焦代謝疾病領域新靶點的發現和驗證,尤其是那些能為纖維化、慢性炎癥或是胰島素抵抗提供解決方案的靶點。這些機制在代謝疾病中較為普遍,比如纖維化在NASH、慢性腎病、心衰等疾病中都存在,再如胰島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就有的問題,而大部分肥胖癥病人也有胰島素抵抗。在技術方面,任何能提高藥物研發效率或者是擴大靶點范圍的新技術我們都很感興趣,如藥物靶向遞送、人工智能(AI)輔助的藥物研發、類器官、器官芯片、單細胞組學等技術。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您如何看待當前全球的創新藥發展環境和趨勢?您對未來幾年的預判是什么? 韓丹博士:在我看來,疫情雖然給人們的工作、生活等各方面造成影響,但對生物醫藥的發展也有一定積極推動的作用。從醫藥行業外部來講,近幾年普通民眾、患者、政府等社會各方對生物醫藥領域有了更多的關注和更深入的認識,這些有助于帶來很多推動行業發展的利好政策和資金支持。從醫藥行業內部來講,新冠疫苗的快速開發及相關創新技術和合作的出現,給了業內人士很多啟示,那就是新藥開發還有很多潛力可以挖掘,速度也可以更快。 所以,我對全球的創新藥發展持樂觀態度。事實上,過去這些年創新藥進入臨床和獲批的數量一直在持續增長。根據IQVIA報告,2021年全球有84款創新藥上市,比5年前多了一倍。其中60%都是“first-in-class”的創新藥。相信隨著行業的深入研究和積累,很多新技術會得到更廣泛的應用,從而帶來更多好產品為患者服務。比如,AI在藥物研發各階段的應用,包括靶點發現、新分子設計、模型建立和預測、臨床研究設計等;再如,mRNA、細胞和基因療法等新分子類型會慢慢拓展到罕見病和腫瘤之外,應用到慢性病等更廣泛的疾病領域。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在諾和諾德專注的慢性疾病領域,您覺得合作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未來幾年內,諾和諾德在亞太地區的創新合作將主要關注哪些方向? 韓丹博士:生物學研究在過去的20~30年已迎來一波爆發式增長,不僅有新的生物學發現,也涌現了很多新技術和大規模的數據。如何利用好這些新技術和新數據來加速創新藥物的開發,從而更好地為患者服務,是生物醫藥企業需要思考并付諸行動的。而僅藥企憑內部創新顯然是不夠的,應該積極開展合作創新。諾和諾德近些年越來越注重合作和開放創新,公司的愿景之一是到2025年我們研發管線有一半項目是來自于外部創新。我相信在今后的10~20年,中國的醫藥行業在某些領域能走在世界前列,希望諾和諾德中國研發中心也能夠借此機遇不斷壯大,為全球代謝病患者開發出更好、更新、更可及的產品。 我們關注和希望合作的領域比較廣泛,包括與代謝相關的尚處于早期研究階段的新靶點,與藥物研發相關的各類新技術等。2019年,諾和諾德中國研發中心推出了INNOVO開放創新平臺,希望通過加強與中國及亞太地區的科研院校、醫院、初創企業的合作,從而促進早期創新項目的轉化。目前,團隊已評估90多個項目,建立32個新技術或新靶點的合作,其中2個已進入公司全球研發管線。2022年,我們又與飛鏢創新中心共同推出“星起點”計劃,通過招募創新型初創公司或團隊,為有潛力的優質創新項目提供幫助。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對于行業如何共同提高研發效率,提高創新療法可及性并造福病患,您還有哪些個人建議或未來展望? 韓丹博士:要實現整個行業的創新發展是一項系統性的工程,除了政府政策的引導之外,還需要學術界、生物技術公司、大型藥企、臨床醫院等相互協作,共同推動行業的發展和進步。如何更好地搭建平臺,促進更加緊密、及時、匹配的合作,是諾和諾德不斷探索和關注的領域。 展望未來,我覺得行業在數字化和大數據方面的積累,是可以促進生命科學變革的一個方向。當下,如何大規模地持續產生和存儲標準化的數據,如何整合分析這些數據并獲得洞見,以及如何實現數據資源共享,這些問題都還面臨一定挑戰,我也很期待這方面迎來更多合作和突破。 @藥明康德 內容團隊報道 免責聲明:藥明康德內容團隊專注介紹全球生物醫藥健康研究進展。本文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觀點不代表藥明康德立場,亦不代表藥明康德支持或反對文中觀點。本文也不是治療方案推薦。如需獲得治療方案指導,請前往正規醫院就診。 版權說明:本文由藥明康德內容團隊根據公開資料整理編輯,歡迎個人轉發,謝絕媒體或機構未經授權以任何形式轉載至其他平臺。 張小豐: PD1以后下一個巨型市場在哪里?現在已經很清晰了:減肥!!!我們終于有了一個非常有效,使用方便,安全性極佳的減肥產品。。科技減肥未來會成為大趨勢。 摘葉-成劍007: //@icefighter: 回復@icefighter: 總結這幾年的投資研究,我感覺有一個最大的問題,廣度不夠,深度太深,長期過長,中期沒有抓住重點。廣度不夠,體現在哪里?有很多行業,公司根本沒有覆蓋,其中有一些很容易抓住的機會,甚至是暴利的機會,就白白錯過了。深度太深,關注了太多的行業公眾號,天天看,很多產品細節文字也看,但是看了,對投資真的有用嗎?行業專家不等于投資高手。很多細節其實是無用功。長期過長,有些公司我關注的點過于長期,這種長期的格局,終局的博弈,其實股價短期是不可能體現的。除非是5年,10年的長期投資,否則關注太多長期的變化,意義可能有限。中期沒有抓住重點,其實股價變化,最重要的是中期。舉個例子,去年4,5月份底部,伊之密是我研究的標的,估值很便宜,而且有一體化壓鑄的新業務。但是我考慮5年,10年后的長期格局,認為他的管理層不如寧波海天。如果站在中期角度,他的主業注塑機雖然中期之內業績不一定有多大的增長空間,但是足夠低的估值已經涵蓋了可能的風險,而他的壓鑄機在0-1的過程,市場對這塊的估值沒有體現。這就是很好的一個機會。//@icefighter:回復@ConsciousInvestor:我現在覺得,有個研究方法可能是不錯的。研究一個行業,或者公司,就把涉及到的相關公司都研究一遍。譬如,我昨天開始研究糖尿病藥物行業,在雪球上搜索資料,除了諾和諾德,禮來,通化東寶,甘李藥業等相關公司,我也發現了一些新的投資線索。譬如有人提到,諾和諾德的重磅藥物對凱賽生物有什么影響?譬如我在看諾和諾德中國研發中心每年驗證300個新靶點,從這個事情可以推斷,也許上游給大藥廠賣水者也是很有前途的。譬如我看到諾和諾德投資了樂純生物。這種做法第一個有助于我們對目標公司做全方位的研究,不放過可能的思維盲點,第二個有助于讓自己的投資標的更加豐富。也許最后我不會投資甘李藥業,通化東寶,但是反而看上了上述投資線索啟發的其它投資標的。我認為這種做法算是深度和廣度同時結合的好方法。股票實在太多了,研究不過來。 icefighter: 回復@icefighter: AI和算力就是這個時代最先進的生產力工具。//@icefighter:回復@icefighter:之前看到新聞,丹麥制藥巨頭諾和諾德跨出一大步:通過諾和諾德基金會投入2億美元打造第一臺面向生命科學領域的量子計算機。 未來絕對是算力制勝的年代。 icefighter: 文章不錯,可以了解糖尿病領域藥物研發的很多關鍵信息。“從艾塞那肽開始,GLP-1類似物藥物開始逐漸冒頭,尤其是糖尿病領域的“雙寡頭”諾和諾德和禮來,一直在掰腕子。禮來推出百泌達后,諾和諾德做了利拉魯肽,禮來緊接著推出了度拉糖肽,諾和諾德又做出了司美格魯肽,雙方產品迭代速度“咬”得非常緊。糖尿病領域的“老三”賽諾菲原本也有一款GLP-1產品利西那肽,但可能是后來跟不上GLP-1開發升級的節奏,前幾年基本就退出了糖尿病這個領域。”“GLP-1類產品幾乎是降糖藥領域天花板的存在,差不多“卷”到頭了,未來繼續往前發展的主流方向,大家公認只能是雙靶甚至是三靶了。GLP-1雙激素類產品的開發并沒有看上去那么容易,兩個靶點調整比例不當的話,很難發揮藥物的最佳功效,行業內不少公司follow信達相同的靶點,但效果南轅北轍,不少做了一期二期就停掉了,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兩個靶點的激動比例沒有調好。諾和諾德跟禮來都在開發雙靶類GLP-1藥物,但諾和諾德開發的雙靶全部都失敗了,所以司美格魯肽的下一代產品才是復方制劑的形式,就是把司美格魯肽和另外一個胰淀素的類似物,做成一個雙激素的混合制劑,相當于它是兩種激素混在一支筆里面,而不是說一個單分子具有兩個功能。對諾和諾德這么一個在糖尿病領域底蘊深厚的公司來說,在雙激素的開發上都遇到了很大的障礙,就更不要說國內很多蹭熱度的企業了。”
站長聲明:以上關於【icefighter:糖尿病藥物雙雄諾和諾德和禮-幼兒營養建議】的內容是由各互聯網用戶貢獻並自行上傳的,我們新聞網站並不擁有所有權的故也不會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您發現具有涉嫌版權及其它版權的內容,歡迎發送至:1@qq.com 進行相關的舉報,本站人員會在2~3個工作日內親自聯繫您,一經查實我們將立刻刪除相關的涉嫌侵權內容。